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先生側記:佛光山的七日

南懷瑾先生側記:佛光山的七日



南懷瑾先生側記:佛光山的七日



佛光山的七日


劉雨虹


南老師從高雄回到台北後,我聽說大悲殿是個好地方,又得知星雲大師是從南京棲霞山寺廟來的。我雖與他從不相識,卻貿然打了一個電話給他。

我說:「師父,我們從前見過的……」


他說:「哦?在哪裡啊?」


我說:「來台灣之前,你在南京棲霞山,我在南京鼓樓金陵大學上學,周末我常去棲霞山遊玩……」


他說:「是啊!我也常到鼓樓去……」


我們倆就這樣彼此說著半真半假的話,作了開場白,他心中有數,接著就問我:「居士,請問有何指教啊?」


我立刻開誠布公地說明,有一位在美國的朋友,想參加禪七,是否可借用大悲殿,作為禪七的場地?


星雲大師聽到是南老師主七,立刻滿口答應,並且熱情地說,一切食宿及費用,全部由佛光山負責。


大師慈悲的胸懷,令人感動。費用方面,當然不能真的麻煩他了,此是後話。


糟糕的是,我打電話給星雲大師之前,並未先得到南老師的首肯。換言之,南老師尚不知道要請他去主持禪七的事。現在佛光山已經表示歡迎了,我怎麼去向南老師說呢?心中不免嘀咕起來。


於是我先與李淑君通了電話,計議了一番,然後就趕到了老師辦公室去。那時大約下午五點鐘的光景,我知道老師也愛吃牛肉麵,桃源街有一家牛肉麵館很有名,許多人常常專程去吃。我說要請李淑君及其他這裡的人去桃源街吃牛肉麵,並請老師作陪。

南老師不疑有他,也就答應了。那時辦公室只有另外一位小姐,於是我們四人就乘了一輛計程車,到桃源街那家牛肉麵館。


大家坐定,叫了要吃的面後,我就對李淑君說:「今年我們能不能找個什麼地方打禪七……」話還沒有說完,老師就立刻說:


「不來,不來,我是不幹的!」沒等老師說完,我也馬上接了一句:「請別人來主持總可以吧!」


聽了這句話,老師無法反對了,只得說:「那可以,那可以!」


我和李淑君心中暗喜,老師既不能反對,也還得加入我們研究何處是較合適的地方,結論當然是佛光山大悲殿較好了。


只不過,如何去向星雲大師商量借用呢?我於是自告奮勇擔任商洽借用的工作,其實早就同星雲大師說好了。


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原因是老師並不願意打禪七,而不願意打禪七則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很少遇到青出於藍的後學,以激發老師的教育火花。試想,對著一群智慧平平、只會點頭稱是的學生,當老師的才能學養怎麼施展呢?尤其是禪宗的老師,教化天機活潑的禪宗,更加如此。南老師喜歡別人向他挑戰,才有迸出大智慧火花的機會。


其二是老師常說的,徹悟並不是非經禪七鍛煉不可;抱本參禪一樣有人悟道。現在的社會大眾,多數連做人做事的基本還沒有達到,何能期待他們超凡入聖?不如腳踏實地地先從修身齊家、培養人格道德開始磨鍊。


因為老師不願意打禪七,所以希望參加禪七訓練的人,不免千方百計想些法門,以便把老師拖進來。雖然我們都是些智慧平平的普通禪宗嚮往者,但經過了禪七訓練,都自覺智慧提升,定力略強,故而每逢年底到來,大家都在期期盼望著能有機會參加。

後來事情發展下去,仍然要請求老師拿起香板。所以說,這次是用了些小計謀,與李淑君一吹一打,外加利用了老師的慈悲心,才促成了佛光山的禪七。


這次禪七的行動真夠龐大的,台北參加的人們坐了八小時的火車才到高雄,再乘汽車半小時到佛光山。陸續前往共有五十多人,另外是佛光山的出家人約五十人,合起來一共一百人。


星雲大師與他佛光山的弟子學生們,展現了十二萬分的熱忱,協助來辦這件事。


陶蕾特地從美國趕來參加。這次的經驗,使她回到美國的大學揚眉吐氣了。只不過,她並沒有挨著香板,她知道了香板真用來打人,只是日本禪師的花樣。


學密宗的鐘先生也來參加了。猜想為了他的原故,老師在七天之中談到了許多密宗的學理、修持法門及密宗的特點。許多對藏密有興趣的,那次也收穫頗豐。可惜的是,後來在整理出版《習禪錄影》時,後半部的錄音帶毀損了,無法記錄下來。


在這七天之中,負責禪堂秩序並喊口令的,仍是林中治,寫黑板的仍是李淑君。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參加禪七,其中有個年輕的男生,特別要提一下。


這個人坐在右邊第一排,右半邊全部坐的是男性,左半邊全部是女性,我坐在左邊,也是第一排。


老師則坐在對面中間的座位上。


第三天的時候,那一堂老師正在講話,看見林中治走到老師面前,輕聲地說,那個第一排坐著的男生,全身緊繃,兩眼發直,好像出了問題。因為我也坐在第一排,所以聽見了這些話。


老師聽了,就向那人看了一眼,仍繼續說下去。這時大家都注意到了,紛紛望眼過去。老師又說了一兩分鐘的話,才告一段落,就起身走到那人旁邊。

大家都以為老師會搖搖他,與他說話,或叫他放鬆。


豈知老師走過去,二話不說,就左右開弓,打了他兩個嘴巴,然後說:「起來活動活動!」


林中治把他拉起來,他好像已被打醒了。


老師若無其事地又回到座位上,繼續對大家講話。可是那驚心動魄的一剎那,卻在大家心中震蕩不已。這也許就是禪宗棒喝法門的一種吧!


怪不得古人說「大唐國內無禪師」,唐代禪宗大德輩出,是禪宗最盛的時代,可是卻說沒有禪師,可見一個夠格的禪師多麼難找。那不是只通學理就行的,是要能應對各種情況才算。故而不是真正徹悟的人,如何能擔當禪宗的大師呢?


本文選編自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劉雨虹先生著《禪門內外——南懷瑾先生側記》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南懷瑾先生的生平、事迹與學術研究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本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養生學說:冷謙「飲食要旨」
南懷瑾老師:《易經》的學問包括了宇宙間一切事物的大原理
南懷瑾老師:五經的得與失
劉雨虹老師:林中治與「禪學講座」
智慧人生:慎言,潔身

TAG:傳承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先生側記:草 山
南懷瑾先生側記:美國的禪宗
南懷瑾先生側記:陰陽五行
南懷瑾先生側記:初到香港
南懷瑾先生側記:蘭溪行館
南懷瑾先生側記:離台赴美
南懷瑾先生側記:一張古董床
北京日記:麥香魚先生
南懷瑾先生側記:般舟三昧·唐伯虎與白骨禪
南懷瑾先生側記:華府歲月
南懷瑾先生側記:復青大廈遇老鄉——王啟宗
南懷瑾先生側記:胡適-鈴木大拙-《禪海蠡測》上
南懷瑾先生側記:如何淺水走蛟龍
南懷瑾先生側記:盜印官司
南懷瑾先生側記:經國先生之死
南懷瑾先生側記:胡適-鈴木大拙-《禪海蠡測》
南懷瑾先生側記:王修女的聖母瑪利亞
南懷瑾先生側記:卡普樂與李約瑟
南懷瑾先生側記:超然洒脫的人——周夢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