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別瞎扯了好么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別瞎扯了好么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別瞎扯了好么



1


不是成為神,而是願意成為人


我收到很多反饋說,覺得叢這個人很真實很接地氣。無論是朋友、學員還是讀者。我想了想我哪真實了,我就搜集了下他們這麼說的證據:

我在群里和大家討論我不喜歡XX人,因為他太愛裝逼。他們說:啊,你學心理學的也有不喜歡的人啊。


我說是啊,因為我喜歡裝逼,所以我討厭比我還無底線裝逼的人。他們說:啊,你學心理學的還能承認自己裝逼啊。


我說我不僅喜歡裝逼,我還庸俗得以賺很多錢為榮。他們說:啊,你學心理學的也這麼在乎錢?


我寫了個文暴露了我怎麼攻擊我朋友的。他們說:啊,你是學心理學的,怎麼能這麼攻擊別人呢?


我經常在課里講我的抑鬱史。他們說:啊,你也會自卑啊,你也會抑鬱啊。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別瞎扯了好么



有人問我:你是個心理諮詢師,你會發火嗎?我說:我一般不會發火的.....但是,我發起火來很不一般哦。


好像我是個心理諮詢師,我就應該是個神似的。你們有的心理問題,我就不應該有。


心理學的目的不是讓人成為神,而是讓想成為神的人願意成為人。

我覺得學了心理學後,我的人格沒有什麼太大改變,想憤怒的時候還是憤怒,想裝逼的時候還是喜歡裝逼,想抑鬱的時候還是會抑鬱。不同的是:


態度變了。我可以大大方方的罵人、裝逼、抑鬱,我不再排斥它,不再自我攻擊,不再跟自己對抗了。反之,我還挺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我可以大膽的表現。我發現生活更加輕鬆,快樂更加單純了。


情境變了。我具有了判斷情境的能力,可以在合適的情境里去選擇這樣或者不這樣。


這就是他們看到的真實吧。


2


你以為的不完美,正是你完美的體現


存在即積極,問題即資源。


所有的存在都是有積極意義的,所有的問題都是一種資源。我們這些特質恰好構成了我們的獨一無二。


比如說憤怒。我當然要對人發火,適度的憤怒是跟人連接的有效途徑。我又跟一個朋友吵架了,她說:你以前說對不起的時候,我覺得很疏遠,現在你罵我的時候,我反而覺得很開心。你說我是不是有病啊。


我跟她討論:說「對不起」是一種客氣,潛意識是想跟你劃清界限,客氣就是一種推開。而罵你,是我對你有期待,是一種想走近。你的潛意識裡能感受到我在罵你的時候想要跟你連接的需求。

發火是一種與人連接的方式。當我們沒有能力直接表達「我需要你」的時候,就會用憤怒表達需要。如果你面對一個沒有能力跟你發火的人,你會發現你沒有辦法走進他。


如果一個人跟我交往從來不發火,我會很煩他。


比如說傷害別人。發火有時候過度了的確會傷害到別人。可是那又怎樣呢?我不怕傷害到別人。當我相信我們的關係不會因為被一點點傷害就破碎的時候,我就敢傷害別人。傷害就是我打開一個口,讓我進來。傷害完了,再填點愛,你會發現關係其實是更近了的。當然也有例外。可我又不想讓每段關係都很好,例外的就真碎了。


我用個更高級的詞表達傷害吧:敢愛敢恨。不敢恨不敢傷害別人的人他會敢愛?


一個人如果跟我說:你知道嗎?我從來不敢傷害你。我會很害怕。


比如說抑鬱。我喜歡自己的抑鬱,抑鬱是如此的讓人美麗。不,形容男人應該用帥氣好聽點。抑鬱讓人對感受更加的敏感,更能和自己在一起,更能安撫自己。如果我不抑鬱了,我就很容易離開自己,去忙碌外在的事情,忽視了自己。抑鬱就會說:來吧,看看你自己。


比如說裝逼。我人生中一大快樂的源頭就是裝逼啊,裝逼讓我快樂,我為什麼不去做呢?我跟快樂有仇嗎?何況這是一個無公害的行為。當然也會有人因為我裝逼而受傷,那是他想裝逼卻不允許自己庸俗。


比如說內向。我喜歡自己的內向啊。外向的人都在忙著交際銷售,內向的人都在忙著思考和寫作。我如果是個交際達人了,我能安安靜靜的坐下來寫作嗎?我更喜歡安靜寫作的自己,比起這瘋那闖的人。有的人內向不寫作,他可以科研啊,可以藝術啊,可以發揮自己特質的地方太多了。但有的人內向卻說沒什麼好的,那他是忙著想該怎麼外向了,沒時間看到自己的資源。


比如說我生活自理能力差。我以前特別羨慕我一個同學會生活,一個大男生生活的那麼有情調,讓我羨慕了大學4年。直到畢業後又4年他來上我的課,說:我現在有點密集恐懼。我就呵呵噠,釋然了。我知道他的密集恐懼,來自於壓力大,強迫。一個非要把生活過得精緻乾淨的人,要耗費多大心力啊。我還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到無限的創作里吧,收拾家務就交給我們家保潔就好了。


比如說我的哭鼻子。有人說,啊,男生也哭啊。我倒覺得:你不覺得沒有能力哭的男人更可怕嗎?一個壓抑了自己委屈、脆弱的男人,要麼會自閉抽離,要麼會反向形成為控制和強勢。

你看,我有這麼多的積極的特質,這麼多的資源。


人本來就是完美的,為什麼要去說他不完美,然後再大發慈悲的去接納。


3


你的痛苦,可能都是自己習得的批判


從我們受教育的角度,我們學會了很多應該:人應該上進、應該外向、應該開朗、應該脾氣好,應該……


然後我們認同了這些教育模板。開始了對自己的切割,努力把自己打造為符合社會好青年的模板,做到這些所謂的「對的好的」事情。


可是我們還是做不到。


然後一小部分人學了心理學、成功學、白富美學等,然後學會了更多應該:人應該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應該愛自己,應該……


把心理學變成了一個新的社會好青年的模板。然後發現自己還是做不到,然後陷入了更加的自責和焦慮。


這些人到我的課里來,有的人我會罵他們:別學了。學而不思則罔。連孔子都知道,學卻不思考為什麼學和學了幹什麼,那就會出問題的。

只要我們還在評判,我們就在切割自己,殺死自己,成為一個模板化的人物。但我們的本能是活出自己啊,是活著啊,怎麼能允許你隨便殺死自己,所以我們就難以變得好起來。意識上通過教育而想改,但潛意識活出自己的動力並不想改。


評判的意思是:我們通過對外在標準的認同,定義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壞的。


比如說低調謙卑、大度沒脾氣、自信快樂、外向開朗、堅強不哭是好的,裝逼小氣、憤怒、自卑、抑鬱、內向、愛哭是壞的。我們不停的評判自己,也會去評判他人。我們不停的拿所謂的好的標準要求自己,也會要求他人。


不斷被要求,我只會感覺:不爽。


不停地評判會帶給自己很多不爽,也會帶給他人很多不爽。


有時候想想,人其實挺自虐的,這麼折磨自己。不過自虐也有好處,你從小就處在被要求改變改變改變的環境里,被閹割被虐待,長大了你也只能繼續這種不停要求自己改變改變改變的感覺里,通過自虐,找到一點存在感。


這是「改變」這種自虐的積極意義。


4


所謂完美,是有好又有壞


我們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傷害。你願意關注哪面,你就會使用哪面。

憤怒既有傷害,又有連接。自責既有痛苦,又有動力。內向既有創造力,又失去了一定交際能力。好脾氣看起來很好,又沒法讓人走進。邋遢既節省了體力,又看起來難受。要乾淨看起來舒服,每天很累。你不覺得累是因為你不懂得更多時間玩的人的享受。


反正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都有資源的一面,也有問題的一面。


所謂改變,不過是放棄自己的一種好,得到另外一種好,然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很可能這也放棄了,那也沒得到,然後一直在路上。


與其努力把自己框成某一個模板,為什麼不發揮自己本來就有的資源呢?


為什麼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呢?人本來就是完美的啊。


所謂的完美,不是哪裡都是好。而是有好有壞,就是完美。當然這還是我亂說的一個標準,我都說了我亂說了,你可以依然堅持你自己哪裡都好,只有好沒有壞的標準。


當然不要跟我抬杠,這裡有個度的問題。健康的人格是靈活的,他能通過判斷現實情境來適度的發揮自己這個特點,通過理性適度控制,而不是不顧情境的無限縱容或發泄。


比如說不建議你在他人奄奄一息的時候還要憤怒,在自己就要絕望放棄的時候還要抑鬱,在窮困潦倒的人面前裝逼,在結婚喜宴上悲傷哭泣。這多少有點失去了現實檢驗能力的精神分裂徵兆了。


5


為你的不完美慶祝吧

對於我們的某些行為特質,我們有4個態度:


排斥它。討厭它,跟它做對,想弄死它改掉它。然後一直在戰鬥,戰鬥休息的時候就感覺自己自暴自棄了。我們會不停地在心裡吶喊:我不要做一個懶惰差勁內向討好的人!你改啊!改啊!!改!改!!改!!!


接納它。好吧,我依然不喜歡它,但是改不了了,我決定接受我就是那個鬼樣子。雖然我不喜歡,但是我接納它屬於我的一部分,我不急著跟它戰鬥了。接納多少有點認命的感覺。


欣賞它。我不去排斥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哎,其實這個特質給我帶來了哪些哪些好處,還讓我得到了某些別人沒有的部分,我開始有點喜歡和欣賞它。因為我的憤怒的能力,讓我變得更加真實了。


慶祝它。幸好有它,我才成了獨一無二的我,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才組成了完美的我。就是在心裡默默的為自己慶祝:卧槽,幸虧我是個裝逼的人,讓我找到了這麼多快樂。幸虧我是個內向的人,才讓我的人生變得更深邃。


在慶祝層面里,當你允許自己和使用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能知道度在哪裡,是你在使用特質而不是特質在使用你,它是你良好的創造工具。


比如說憤怒,當你不再排斥自己居然會有情緒的時候,你暢快淋漓的發完火,你發完後你就開始看見情境和他人,關係開始回升。但是如果你一直排斥自己的憤怒,你跟他人的關係就會一直卡在那。


慶祝自己,不會讓自己墮落或縱容,反而能讓自己更靈活。


當然,成為獨一無二也是有不好的一面的:你會失去一定安全感和群體認同感。群體里那個獨特的人,你知道的。


6

不嫌棄現在的自己,就是成長


也許人生就是一場受虐。


喜歡去別人呆煩了的地方,然後叫旅行。


喜歡去睡別人睡膩了的人,然後叫偷情。


喜歡改變成別人討厭的樣子,然後叫成長。


為什麼不去喜歡自己正生活的地方,正在睡的人,正擁有的特質呢?


你可以嘗試去更多的地方看看,能走多遠都是很好的,但不是一定非要走多遠才覺得正常,不是討厭自己生活的地方,這才是一場美麗的旅行。你可以發展出更多的人格面向,但不是一定要實現哪些特質,不是嫌棄現在的自己,才是一場幸福的成長。至於美麗的偷情,算了,我可沒說。


然後走遍了千山萬水,發現月還是故鄉明。雖然這個城市有諸多的不好,但是你會選擇定居在這,說明綜合來說,沒有比它更好的。


變來變去,發現還是現在的自己好。那幹嘛不慶祝。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慶祝吧,接納簡直弱爆了。


慶祝自己的不完美。


如果你非要說這是不完美的話。


作者簡介:叢非從,一個好玩、深邃又實用的心理諮詢師,研究關係、情緒和成長,著有《原來,懂比愛更重要》、《你是在戀愛,還是在發神經》等。他的微信公眾號是congnotcong,趕緊去把你落在那的靈魂撿回來吧~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的精彩文章:

聽說,女人賺得多,老公容易出軌?
技術貼:是他套路狠,還是你入戲深?
美女與野獸:真愛最後都屬於有野心的女人
缺愛的女人,才會一生和錢鬥智斗勇
國腳出軌門:為什麼十年感情抵不過一夜貪歡?

TAG: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豆瓣日記: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別瞎扯了好嗎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接納不完美,就是接納你自己
早安|強大不是因為你戰勝了自己,而是接納了自己
髮型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你真的是在接納孩子的情緒嗎?不一定哦
拼媽的時代,請接納孩子與自己的不完美
洗手,是對自己的不接納
你不快樂,是因為你沒有接納自己
產後著急瘦身真的好嗎,接納自己才能獲得更高幸福感
接納人生的不完美,才能遇見更美的自己
接納別人,就是接納我們自己
接納不足,完善自我
憤怒來了,都說要接納,可是拿什麼來接納它?
何時,我走近了你?你接納了我?
學著接納自己,不跟自己著急
接納自己,你才能找到自己力量的源頭
不要輕易地否定孩子,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接納
感情中做到自我接納究竟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