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人時常摔倒是關節惹的禍?

老人時常摔倒是關節惹的禍?

本報記者 劉艷芳 通訊員 簡文楊 戴希安


網路原文

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則恐怖的消息:「4月9日,一老人在員村二橫路昌樂園小區內鵝卵石路上不慎摔倒,被街坊發現時,老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右側臉已經摔出了一窟窿,臉周圍一灘血跡,把大家嚇死了,但送到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搶救,之後轉入神經科診治。為什麼是送神經科救治,我們摔跤不都是骨頭關節的問題嗎?——@網友科米

老人時常摔倒是關節惹的禍?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神經科主任李中表示,「這位老者是我們醫院搶救的,他先前有認知障礙的病史,發病時離醫院也稍遠,當時,醫生搶救時懷疑他有陳舊性腦梗塞病灶,需要經過磁共振(MR)檢查後才能確診是否與帕金森症有關。」

4月11日是第20個世界帕金森日。根據醫學數據統計,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退行性運動障礙病,目前已經成為僅次腫瘤、心腦血管病嚴重威脅老年人群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因而,大家需要多關注帕金森症的中老年人日常發病行為。

李中解釋到,其實,導致老人經常性摔倒與其身體的多種因素有關,而不僅與老人關節有關。例如摔倒前迷糊,警惕小血管缺血;視野缺損,警惕青光眼;如果老年人在摔倒之前忽然出現耳鳴,同時有面色蒼白、心慌出汗的癥狀,那麼要考慮「前庭病變」引起的摔倒。如果在摔倒之前有「下肢不聽使喚」、走路不穩的情況,那麼要考慮「外周神經系統病變」。

常摔倒或為帕金森早期癥狀

李中提醒,如果容易失衡,經常摔倒,要警惕帕金森病。或者平時發現家中老人性格改變,如健忘、愛發獃等,應及時到神經科門診進行認知狀況評估。

由於帕金森病起病緩慢,早期癥狀並不明顯。一般來說,發病最早期的表現是震顫,通常會出現單側手指搓丸樣的運動。 上肢精細動作還會變慢,如系鞋帶、扣紐扣等動作比以前緩慢許多,甚至無法順利完成。寫字也會逐漸變得困難,出現筆跡彎曲、越寫越小等「小寫症」,但不少病人出現手臂擺動減少、肌肉緊繃震顫、走路動作緩慢、身體不平衡、容易摔倒等情況,但到確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

儘管到目前為止,帕金森病還不能完全治癒,但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訓練、心理疏導和細緻護理等多種方法的綜合治療,能夠很好地控制帕金森病的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老人外出建議佩戴聯繫卡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神經科曾素冰護士長提醒市民:最好不要讓年齡大、身體不好的老人單獨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門,特別是身體欠佳或是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等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出門時,親屬最好給老人口袋裡裝個紙條或卡片,上面寫清聯繫號碼、家庭地址、子女姓名電話、老人病史等信息,這樣可以確保老人走失或遇突髮狀況時能及時得到幫助。



■溫馨提示老年人摔倒急救正確搬運很關鍵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骨科副主任蘇汝堃主任醫師專門強調,由於老人摔倒極易造成骨折,採用正確的搬運方法,是搶救是否得當的重要措施之一。

搬運有可能骨折老人的重點在於,無論骨折部位是否固定,均不能由1人背或抱,也不能由兩人拉車式搬運。應該由3人組成,1人抬頭頸部,1人抬腰部,另1人抬膝和小腿部。當要從樓梯上抬下時,最好再增加1人。總之,任何不適當的移動、不適當的固定或不適當的操作都有可能引起損傷加重,或使傷員的預後惡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養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警惕:乳腺自查易引錯診、漏診
專家問答|癌胚抗原指標升高不一定意味腸癌複發
真宮縮與假宮縮的區別
中山講堂|你不知道的腫瘤那些事兒
拒絕「危」整形 五招辨別真假玻尿酸

TAG:健康養生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總是關節疼痛是不是關節炎?可是我還年輕啊!小心纏人的類風濕!
膝關節疼痛,真的是半月板的錯嗎?
膝關節疼痛,警惕是它惹的禍
膝關節活動時作響,是正常現象?還是關節炎?
關節炎盯上年輕人了!你還在對你的關節不聞不問嗎?
痛風不是只傷害關節,最常累及的是腎臟!
老年人關節痛是凍出來的嗎?
你的關節被「侵犯」了嗎?最常見的5大骨關節炎!
跑步時膝關節咔咔響是不是病?
夏季失眠都是頸椎關節紊亂惹的禍
腿關節突然疼痛會是感冒?別逗了
秋天做好這些事兒,冬天可免受骨關節炎的困擾,很多人都不知道
肩關節疼痛,未必都是肩周炎惹的禍!
老人關節痛,差點被換掉膝蓋,這病易誤診!
關節過度負重導致骨關節炎么?真相不是這樣的!
一樣的關節炎,是不一樣的病?
人體關節的噩耗啊!不過很驚艷,刺過的才感受到那酸爽!
關節疼痛?別再這樣傷害你的關節了!怎麼保養關節?
膝關節怕冷還疼痛,竟是「老寒腿」!不注意的話還會變「O」型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