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樂視86億元應收賬款謎局:「生態鏈」是「利益網」?

樂視86億元應收賬款謎局:「生態鏈」是「利益網」?

紛繁複雜的關聯交易迷霧下,是一場更加紛繁複雜的財務大戲。發布年報的第二天,樂視網(30.680, 0.00, 0.00%)便對年報內容進行了多達11項補充和更正。4月20日晚間,樂視網(300104.SZ)修訂後的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19.5億元,同比增長68.64%;歸屬凈利潤5.54億元,同比下降3.19%。



從上述數據來看,這份答卷似乎還算差強人意。不過,野馬財經注意到,在高速增長的營收背後,是增長更加迅速的應收賬款:樂視網2016年應收賬款高達86.85億元,同比增長158.53%。


而隱藏在這86.85億應收之下的,則可能是一場涉及病態擴張、虛增營收、掩蓋虧損的財務大戲。


應收增速遠超營收?


——持續經營能力令人懷疑

樂視網2016年應收賬款增速遠高於營業收入增速,且2013年以來,雖然營業收入一直保持著驚人的增長速度,但與此同時,營業利潤卻出現了大幅下滑。從數據來看,樂視網持續經營能力令人擔憂。


2016年,樂視網實現營業收入219.5億元,同比增長68.64%;應收賬款達86.85億元,同比增長158.53%,應收賬款增幅接近營業收入增幅的3倍。與此同時,從絕對值來看,應收賬款(86.85億元)已經非常逼近營業收入的同比增加額,即89.70億元。


此外,從歷年數據觀察,2015年,樂視網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90.89%,應收賬款增速77.53%,兩者較為接近。


對於這一現象,北京某銀行資產管理部張彬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分析,應收增幅與營收增幅不匹配通常被視為風險警示燈。節節攀升的應收賬款,會給公司經營帶來風險和不確定性,如果公司是靠擴大應收來維持營收與利潤的增長態勢,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會計師李芸亦向野馬財經表示,應收賬款增速過快,可能是企業原本資產實力很強,想通過放寬信用來快速擴大市場佔有率,清洗競爭對手,不過樂視網及其關聯方2016年出現的資金鏈問題來看,這一原因的可能性不大。


2016年,在賈躍亭公開承認資金鏈危機的情況下,樂視網應收賬款依然出現如此快速的增長,不得不令投資者擔憂,並且,野馬財經注意到,從盈利能力來看,樂視網的營收增速,也似乎沒有那麼健康。


「燒錢擴張即意味著不確定性,從這個數據來看,樂視網更像是一家剛剛起步的創業公司,而非比較成熟的上市公司」,張彬表示,「即使是創業板,持續經營能力也是重中之重」。


自2013年以來,樂視網營業收入一直保持著驚人的增長速度,從23.16億元猛增到如今的219.5億元,但與此同時,公司營業利潤卻出現了大幅下滑,從2013年的2.36億元跌落至2016年的-3.37億元。


轉折點就是在2014年。具體來看,樂視網2014年年報顯示,2014年樂視網實現營業收入約68億元,比2013年增長近2倍;營業利潤約4787萬元,而2013年營業利潤為2.37億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近80%。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網2014年財報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並沒有像其他上市公司那樣,披露各項業務的盈利情況。



公告顯示,2014年樂視網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是58.29億元,比2013年增長了3倍,相當於當期營業收入的85.5%。張彬表示,樂視網當時的現金流量非常充足,「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如此的高比例在上市公司中是少見的。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樂視網在從2014年至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8.19億元、130.17億元、219.87億元,營業利潤分別為0.48億元、0.69億元、-3.37億元,營業利潤率分別為0.7%、0.53%、-1.53%。


樂視網的營業收入大幅度提高,而盈利能力卻大幅度下降。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其實,「罪魁禍首」就是樂視致新。


據樂視網2014年財報披露,樂視網持股58.55 %的子公司樂視致新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營業虧損5億元。而公司的2013年財報顯示,2013年樂視致新實現營業收入7.2億元,營業虧損為6816萬元。可以說,在2014年,樂視致新的虧損急劇放大。


並且,樂視致新2015年凈虧損7.30億元,2016年凈虧損6.35億元,虧損狀況一直未有好轉。


38億關聯方應收


——誰買下了商品、誰貢獻了營收?


與219.5億元的營收相比,樂視網38億元的關聯方交易應收賬款顯然不是一個小數字,這裡面有什麼玄機嘛?

2016年,樂視網應收賬款高達86.85億元,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發現,其中38億元為關聯方應收賬款。對此,年報中的解釋是,2016年樂視超級電視的銷售模式發生了轉變,由樂視致新自行銷售轉變為了通過線上樂視電子商務公司及線下樂帕營銷服務(北京)公司等關聯方公司銷售。


並且,由於樂視致新上述業務模式變化及本期關聯單位業務量增長,導致公司2016年關聯方交易增加。


不過,會計師李芸向野馬財經表示,「這一解釋不夠有力」。


一方面,從數額來看,樂視網在樂帕與樂視電子商務兩家公司應收賬款共計5.89億元;另一方面,由自行銷售轉變為關聯方銷售,可操作空間反而變得更大。



李芸解釋,關聯方應收賬款過多的問題在於,樂視網將38億元的產品「賣」給了關聯方,但卻沒有收錢,僅此一個變動,營業收入即可以增加數十億,至於這些貨是已經賣到了消費者手中,還是囤在了其它公司,都已無從知曉。因此,很難看出是否有有轉移存貨、虛增營收的目的,只是這也不一定違反會計規範,手段比較巧妙。


此外,李芸還指出,過多的關聯方應收往往還存在挪用上市公司資金,以應收款抵充的問題,不過公告指出,賈躍亭對這部分應收進行了擔保,審計師也沒有給出異議,這一可能性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應收賬款暴增外,樂視網現金流量也出現了劇烈波動,從數據可以看出,公司2016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負10.68億元,同比為-221.97%。


上圖截自樂視網年報


張彬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現金流量是企業經營性流動資金的保障,一旦出現負數,如果是非行業交易慣例形成的賬期導致,那麼背後的真實原因和動機就值得推敲。

年報中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樂視致新本年部分對外銷售硬體由先款後貨改為有銷售賬期,採購賬期未發生變化,導致整體經營現金流為負數。


但正如李芸所述,從「先款後貨」到「有銷售賬期」,就為應收賬款的形成留下了空間。


另外,關於樂視網的營收問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樂視網2016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40.7%,且這五大客戶全部為關聯方。



註冊會計師劉文斌向野馬財經指出,這顯然也是一個極不正常的現象,在關聯方交易的掩蓋下,商品銷售價格是否公允、回款方式是否合理等狀況都被裝進了暗箱。


凈利潤迷霧


——虧損還是盈利?


凈利潤是一家公司綜合盈利能力的最直觀體現,但對上市公司而言,普通投資者往往只注意到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而這個地方也經常被上市公司用於進行財務調節。


根據樂視網年報第10頁數據,公司2016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億元,雖然同比有所下降,但盈利能力似乎沒有太大問題。


然而,野馬財經發現,從第83頁合并利潤表中,可以看出樂視網凈虧損2.2億元人民幣,同時,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5億元,少數股東損益卻高達-7.7億元。


進一步分析,年報稱,「合并範圍內樂視致新及樂視商城為非全資子公司,存在少數股東損益,同時由於商業模式決定或處於業務發展期的原因上述公司處於虧損階段,由此帶來的少數股東虧損會造成合并口徑凈利潤的下降」。


從具體業務收入及成本可以看出,樂視網終端業務收入101.16億元,成本139.58億元,虧損高達38.42億元,是樂視網「燒錢」的主要領域之一。並且,主要負責產品生產、銷售的並表公司樂視致新2016年營業收入160.82億元,但虧損為6.35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在樂視網產品樂視電視的銷售中,經常出現硬體、軟體服務共同銷售的情況,而從樂視網的會計分錄可以看出,硬體產品的成本、收益可計入樂視致新,如此一來,即可以通過正常的會計手段,將在「第10頁」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做成正數,第「83頁」的凈利潤卻依舊還是負數。


張彬向野馬財經(微信公告:ymcj8686)分析,「少數股東損益」一般是指公司合并報表的子公司其它非控股股東享有的損益,非控股股東可理解為中小股東。「這一做法雖然符合會計規範,但調整少數股東損益簡單而言就是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


除此之外,劉文斌也向野馬財經指出,樂視網還可能存在資產減值計提不足的問題。


「生態鏈」還是利益網?


——樂視大生態下的關聯交易深水


樂視網年報發出的同時,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給出的審計報告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對於樂視網2016年年報,信永中和就圍繞關聯交易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並提示投資者注意相關附註說明,即出具了「非標」審計報告。

註冊會計師李爽向野馬財經(微信公告:ymcj8686)分析,一般會所出具此類意見,是指對年報整體無異議,但是對特殊事項進行了強調,提醒投資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問題。


換句話說,樂視網的會計師事務所,提醒投資者注意樂視網關聯交易問題。


正如上文提及,無論是銷售額還是應收賬款,都充斥著大量關聯方身影,且在4月20日晚間,樂視網發布了一則《2016年年報更正公告》,在原年報中,寫著「公司報告期不存在控股股東及關聯方對上市公司非經營性資金的佔用」;而在更正公告中,卻表示樂視電子商務存在相關行為,公告同時披露了原因。



其實,作為樂視生態中的上市公司,樂視網的關聯交易已經如此瘋狂,在那些未上市的平台身上,所發生的事件更令人意想不到,例如正在發酵中的易到貸款之謎。


根據騰訊科技報道,易到當初獲得的14億元資金,並非由銀行提供,而是由一家第三方平台中泰創展提供貸款,樂視只是借南京銀行(11.300, 0.31, 2.82%)的通道以樂視大廈進行了抵押。


最關鍵的是,「周航起先並不知道這筆貸款,後來知道後發了正式郵件強烈反對,反對以易到作為借款主體,而且周航也沒有簽過字,並在事前和事後很長時間完全不知道樂視挪走13億元,直到一個偶然機會得知」。


騰訊科技稱,樂視控股CFO吳輝已從樂視離職多時,而吳輝系近期發酵的「易到14億貸款案」操盤者。


截至目前,事情的真實狀況眾說紛紜,但倘若上述報道為實,那麼連「自己人」都被關聯交易的泥潭所拖下水。


樂視生態鏈,細思、甚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東芝發布N300系列NAS硬碟 最大8TB
機場多次遭遇無人機「黑飛」 管理措施急需出台
相機性能PK: 三星S8+和蘋果iPhone 7 Plus
IHS報告:三星Galaxy S8成本比S7高出43美元
蘋果中國官網更新:地球日快樂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華策影視:有信心解決3.4億對樂視網應收賬款
新樂視遇老問題:半年虧6億 關聯方應收賬款超50億
綠茵生態營收6億8應收賬款6億6 負債4億募投7億補血
中簡科技應收賬款超凈利潤近2倍 IPO前提交24項專利申請
應收賬款交易平台Qupital獲阿里創業者基金等200萬美元投資
中新賽克逾期應收賬款超凈利 控股股東27項大訴訟未了
寶鴻控股IPO:2016年末應收賬款翻倍 前5大客戶銷售佔比超7成
應收賬款 可以融資
岱勒新材產品價格連跌5年剩2成 應收賬款占營收六成
華信新材料財務數據對不上 超期應收賬款高過凈利潤
WEX:50%的CFO預計區塊鏈將在明年改變應付賬款的運作方式
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及風控關鍵點
美林銀行採用AI應收賬款方案,智能匹配對賬和支付
美國銀行將AI應用於企業應收賬款處理
和力辰光IPO心理罪:營收靠應收賬款 樂視無力還債
應收賬款收不回,需要計提壞賬嗎?
富安娜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應收賬款激增為擴大加盟授信政策所致
中小企業應收賬款保理核算及財務影響
浙商銀行推出區塊鏈應收賬款平台,旨在盤活資金方便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