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什麼是外散和內收,該如何對治?

什麼是外散和內收,該如何對治?

什麼是外散和內收,該如何對治?



外 散

心識散亂於六種外境是輪迴一切迷現之根本、一切痛苦的來源。


你我眾人平常總在塵勞里,在喜怒、得失、五欲里過活,眼耳鼻舌身意始終在攀緣外境,少有厭煩思靜之心。不要說收攝六根,反照回光,就是一般的耐心專心做事,都很難得。


大家可以觀察自己和周圍的人,若一天不打電話、不上網、不看電視、不與人說三道四,心裡便惶惶然。六識沒個依託,簡直不知所措。這是一個崇尚迷亂的年代。越是四處攀緣、妄念不斷,越能見容於社會。


有一位弟子跟我說,她平日在家大部分時間用來聞思修行,對網路和現實中各種社交、娛樂活動都不感興趣,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也很簡單,親戚朋友們只是不解,總追問她:「你什麼都不做,呆著幹嘛呢?」有時她只好說:「那我應該做什麼?」答案真是五花八門:「聊天、種菜、唱歌、看電影、玩遊戲……」

現在,像她這樣既不享受當下、也不知道為將來打算的人被認為是不懂得生活的人。大家似乎認為歷史發展到今天,人類才算弄明白怎麼活著有意義,以前的人都是瞎鬧。


其實稍作思維就得承認,現代人的生活跟從前相比只是方式不同,本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都是終日忙碌,沒錢的為衣食忙,有錢的縱情聲色,惟願子孫富貴,萬世榮華。


尤其是現在為人父母的,一心為兒女打算,自己辛苦掙下的家業,不論多微薄,都鄭重其事地想著要千秋萬代地傳下去,可是看看歷史上,有道是鑒往知來,普通百姓不說,帝王家那樣的富貴榮華,又能傳幾代?兒孫自有兒孫的福報因緣。過分地營計籌劃現在將來是無謂的。

什麼是外散和內收,該如何對治?


我們在聽法、修行時更不應東想西想,回憶過去、妄想現在及將來。


無著菩薩的開示是教導我們在聞法時遠離散亂的殊勝竅訣:昔日之種種,如雁過長空,已了無蹤跡,追憶無益,若念當念盛衰與離合,除正法外沒有什麼可依賴


未來生計如旱地撒網,想法很好,多實現不了,當思壽命無常,死期不定,哪裡還有時間浪費在空想上。眼前瑣事如夢中經歷,精勤無義,故當捨棄。

什麼是外散和內收,該如何對治?


內 收


與散亂相對的另一種障礙是內收,六根過度收攝,強迫自己不聽不看、不聞不問,時時處於緊張對抗中,像個執法的管家一樣嚴肅地看著自己,沒有幽默感。人在緊張時視界會變狹小,只能看見眼前小範圍內的事物;


同樣,聞法時過於內收,便見木不見林,只抓住個別詞義,學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不知前後呼應、融會貫通。緊張也會讓人疲倦,修行時出現昏沉、掉舉的情況。

什麼是外散和內收,該如何對治?


學佛是探知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旅程,一個修行者除了要有清凈的發心外,他必定是一個懷有強烈好奇心的人,總想知道「然後是什麼」。這種好奇心給修行帶來了一股活潑輕快的氣息。


像一個學習中的嬰孩,很認真也很放鬆,沒有強烈的目標感,不要求自己達到如何的水平,卻對遇到的每一件事物感興趣,熱情地去了解、學習。他學習,因為他要長大,那是他成長的過程。


修行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們只是很想弄清楚自己是怎麼一回事,世界又是怎麼一回事。保持好奇心和幽默感有助於對治內收。


文章來源:希阿榮博堪布 《前行筆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洲網站 的精彩文章:

佛果之因與菩提之緣
這是閉關嗎?這是休假
生病了怎麼辦?面對病人我們能做什麼
從當下開始 也只能從這裡開始
明天皈依、得受傳承之前,我們需要了解

TAG:菩提洲網站 |

您可能感興趣

不管你是什麼人,外表如何,內在都同樣美好和富足
玉米出苗後為什麼會發黃?原因有哪些?該如何防治?
胃炎的病因是什麼?應該如何調理?
「缺什麼補什麼」,並不完全對,為什麼?
對於翡翠,為什麼說「內行看種,外行看色」
和珅為何這麼得寵?他得寵的原因是什麼?
真正的愛該是什麼?
收的什麼,藏的什麼?
「癮」的背後是什麼?
房間是什麼情況通過手相就能看出?什麼人前愛美,背後髒亂差?
後來的內容什麼形式都有了,卻沒了「內容」?
出門在外,為什麼要以和為貴?
白茶散茶和餅茶,口感上有什麼不同,該如何選擇?
盜汗,是什麼情況?
胎兒腦積水如何造成的?如果要預防,那麼孕前需要做什麼檢查呢?
胰腺炎,應該吃什麼食物?應該避免哪些食物?如何預防?
早上起來,為什麼嘴裡又苦又干,還有異味?如何解決?
為什麼奇葩顧客這麼多?鬧心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羅漢松有什麼作用,怎麼養護,有哪些不同之處?
食道炎與食道癌的區別是什麼?從癥狀上如何分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