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到國外買中國產品」不只是消費者的錯

「到國外買中國產品」不只是消費者的錯



「到國外買中國產品」不只是消費者的錯



「出口」與「內銷」品質的巨大落差,讓中國消費者好不尷尬——千里迢迢「人肉快遞」或「海淘」回來的海外大牌,一看標籤,「中國製造」;一試質量,比國內買的強!

著名時事評論員郭元鵬評說:


「海淘產品竟然是中國製造」,這讓喜歡購買海外產品的消費者相當尷尬。不過在尷尬的時候,他們也有點欣慰。雖然說從國外購買的產品是中國製造,但是在質量上還是有所不同的。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品牌,同樣的型號,「出口產品」質量遠遠超過「內銷產品」質量。


對於「出口產品」和「內銷產品」的質量差距,業內企業也是公開承認的:出口的產品當然要求就高些,這沒有什麼奇怪的。說的倒是坦然,難道「內銷產品」就一定得比「出口產品」質量差?這差的不是技術,而是一顆心。


為了打進國際市場,我們的企業總是「把最好的產品賣給國外」,總是「把最孬的產品留給自己」。在他們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實際上這是對國內消費者權益的模式,更是一種歧視。你一家企業為何能夠有這樣的想法?

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想佔領國際市場,就要有足夠的能力,就要靠優質的產品,而在國內銷售,雖然也需要競爭,不過由於大家都是「把最孬的產品留給自己」,也就在了同一條競爭的起跑線上。最為關鍵的還是「出口質量好」與「內銷質量差」是有環境因素的。


「出口質量好」,是因為出口的時候,境外質量監管的要求高,你把「內銷產品」拿去出口,可能連國門都走不出去,即使能夠走出國門,也進不了境外地區的大門。而「內銷產品差」,是因為雖然質量差,卻能夠通過國內監管部門的標準監管,是符合國內市場監管標準的。簡單說,就是我們的質量監管標準有點低,沒有與國際接軌。這也就是為何我們鑒定的「優質產品」會在香港鑒定為「劣質產品」的原因了,質量標準不同,結果自然不同。


隨著中國產業和消費升級來臨,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即「三同」)被提上戰略日程。國家要求企業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產出口和內銷產品,使供應國內市場和供應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的質量水準。如果實現「三同」,中國消費者就無需再到海外去購買中國製造的出口產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增加高品質產品消費,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這是「同線同標同質」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但願,「出口產品好」與「內銷質量差」的尷尬不再上演。「中國製造」不能內外有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鵬有約 的精彩文章:

老婆生孩子老公也放長假 知道這個假叫什麼假嗎?記住不謝
「圖書館春節不打烊」是文化寂寞而美麗的堅守
春聯,請少些「印刷品」多些「手寫體」

TAG:與鵬有約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大叔發明的這項產品,美國造不出來,只能到中國購買
中國製造到了什麼程度?看看這些產品,只有中國能造,外國造不了
你所不知道的「朝鮮製造」,這兩款產品中國人也在用!
美國同類產品都趕不上!中國堅持引進這款武器,此國想買也不能!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 中國家電消費將進入「好產品」時代
兩國合力都做不到?中國大飛機最核心處,用了英國的一款產品
LG手機退出中國了,但這未必是國產品牌的鍋
阻擊,不能再讓國外農產品肆意進入中國!
國潮來襲,這兩款產品讓你愛上了中國智造
不簡單!中國這家公司產品看似「簡陋」,卻僅次於美國
這些被美國盯上的產品,中國去年賣了多少錢
為什麼美國人不買本土製造的產品,而非要買「中國製造」?
剛剛美國給中國送來」大禮「!中國這一產品讓美國買家折服!
美國製造在中國遭到滑鐵盧,被中國產品成功超越,看外國人怎麼說
誰說國貨不如海外產品,用完這些你後悔吧!
美國對我國非法傾銷違禁農產品,我國直接取消上百億訂單,嚇傻美國
「消費者在你面前脫衣服了,你的產品還賣不好嗎」
韓國吐槽中國產品不安全,國內網友還沒開懟,他就受到了全外網攻擊
出國不會外語,翻譯器必不可少,看看三個不同價位產品到底有哪些差別
中國硬氣拒絕購買俄一尖端產品,美國人直言早就猜到這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