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周雪峰,王蒙,解放軍306醫院,骨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隨著老年人口比率不斷增加,社會的老齡化,骨質疏鬆已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健康,日趨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骨質疏鬆最嚴重的併發症為骨折,美國每年有骨質疏鬆症引起骨折的病人約有150萬人,其治療費高達70~120億美元。日本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3的人患有骨質疏鬆症,而我國約有骨質疏鬆症患者6~8千萬。據上海調查資料表明,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發病率,男性為60.72%,女性為90.47%,老年人骨折的總發病患率,市區為16.5%(男12.4%,女19.6%),農村為6.9%(男3.4%,女8.8%)。歐洲有研究表明,70歲的人超過1/4的婦女會發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骨質疏鬆性骨折。 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骨質疏鬆性骨折主要分為髖骨骨折、脊柱骨折及腕部骨折(位於前臂),其中髖骨骨折發病率最高程度最嚴重,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較同年齡同性別而無髖骨骨折者高15%~20%,多數死亡發生在骨折後四個月內。50歲以上婦女脊柱骨折的總患病率為15%,80歲以上婦女患病率比50~60歲婦女高6倍。骨質疏鬆及其骨折發病率之高,對老年人健康及生命造成嚴重危害,給社會及家庭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分為三大類:(1)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即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變;(2)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由其他疾病或藥物等一些因素所誘發的骨質疏鬆症;(3)特發性骨質疏鬆症多見於青少年和成人,多伴有遺傳性家族史。本文主要介紹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疾病。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其分為兩種類型:I型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屬於高轉換型;II型為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為低轉換型。國外把70歲以上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症列為II型骨質疏鬆症。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患骨質疏鬆及骨折?

隨著年齡的增加,全身器官機能下降,活動減少,日照不足,進食減少,營養不足,從而導致老年人骨質減少,骨質變脆即骨質疏鬆。在骨質疏鬆的情況下輕微外力即可導致骨折。骨質疏鬆是一種多因素性疾病,如激素的調控、營養狀態、物理因素、免疫功能、遺傳基因等與骨質疏鬆的發生均有關聯。

1. 激素調控。與之有關聯的激素主要有雌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1,25(OH)2D3)、甲狀腺素、雄激素、皮質類固醇激素、生長激素及細胞因子。雌激素增加降鈣素的分泌,抑制甲狀旁腺激素的活動,而抑制骨的消融,雌激素可使成骨細胞的活動增加,骨形成大於骨的吸收。如絕經後或卵巢切除後雌激素水平下降,主要使骨吸收作用增強,導致骨鹽含量下降,骨質變疏鬆,發展成I型骨質疏鬆症。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1,25(OH)2D3),主要調節體內鈣的代謝,控制血鈣及骨鈣之間的平衡,在骨質疏鬆的發病機制中佔有重要位置。老年人性激素分泌不足,鈣調激素分泌失調,均是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2. 營養狀態。營養因素包括鈣、磷、蛋白質、微量元素等。鈣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元素,骨鈣占人體總鈣量的99%,它與骨質疏鬆的發生關係最密切。有調查表明高鈣飲食地區,骨質疏鬆及骨折發生遠比低鈣地區少。磷也是體內主要元素之一,占體重的1%,其中80%以羥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於牙和骨骼中。蛋白質、氨基酸都是骨的有機質合成的重要原料,另外一些微量元素如鎂、鋅、氟、銅、錳等,均參與體內一系列代謝中的酶促反應,如果微量元素異常,影響體內正常代謝反應,也同樣影響骨的代謝,造成骨質疏鬆。如牙齒脫落,消化功能差,進食少造成營養缺乏,以上原料攝入不足則會影響骨的形成,造成骨質疏鬆。

3. 物理因素。包括運動、日光照射、重力負荷等。如隨年齡的增加,戶外活動減少,日照時間不足等,均與骨質疏鬆的發生有關。

4. 免疫機能。通過免疫細胞、細胞因子及體液因子,參與骨的代謝過程,如免疫機能異常也可造成骨質疏鬆。

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哪些人容易患骨質疏鬆?

白種人、黃種人較黑種人骨質疏鬆的發生率高,身材矮小較身材高大的人易發生骨質疏鬆,女人較男人易發生骨質疏鬆等。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可使骨峰值降低,鍛煉少及飲食結構不合理等容易患骨質疏鬆及骨折。

骨質疏鬆及骨折有哪些臨床表現?

單純性骨質疏鬆症有時並無臨床癥狀,有的患者僅僅表現為輕微的疼痛,一旦骨折發生則癥狀明顯。身長縮短、駝背:椎骨骨質疏鬆,椎骨受壓變型,發展成壓縮性骨折,使身長縮短,婦女60歲以後、男性65歲以後逐漸出現身長縮短,女性65歲時平均縮短4厘米,75歲時平均縮短9厘米。如果每節椎骨前方壓縮則可造成脊柱前屈,背屈加重,形成駝背。

骨質疏鬆患者骨質變脆而弱,受輕微外力就易發生骨折,骨折除了給病人造成疼痛外還有活動受限,致殘甚至死亡,因此骨折是骨質疏鬆產生的嚴重後果如脊柱壓縮性骨折、髖部骨折、橈骨遠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等。

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如何知道自己患骨質疏鬆?

除了根據癥狀體症以外,最主要的是到醫院測量骨密度,目前國內常用的骨密度測量方法主要為X線吸收法(單能X線吸收、雙能X線吸收及定量CT),光子吸收法(單光子骨密度儀及雙光子骨密度儀等)。目前因各國家地區使用的儀器不同,技術操作水平不同,所以國際上無一統一的診斷標準。目前中國常用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為:以骨密度儀所監測骨密度值為主要依據,其骨密度值應於當地同性別的峰值骨密度相比,減少25%以上為骨質疏鬆症,減少37%以上為嚴重骨質疏鬆症。

人的一生中骨密度隨年齡的增長發生變化,有研究表明30-35歲以前骨密度呈上升趨勢,為骨密度增長階段,35歲左右達骨峰值,女性在35歲以後,男性在40歲以後骨質開始丟失,但人的不同部位,不同地區的人有一定的差異。

如何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及骨折?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骨質疏鬆決不是年齡帶給人們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也不是生理的必然結果,而是一種疾病,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這種疾病帶給人們的危害愈加明顯。而且由於原發性骨質疏鬆一旦發生,因為缺乏有效藥物治療,收效很慢,因此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通常治療可以阻止或減少骨質的進一步丟失,目前有些報道:治療可以使骨密度增加,但一般很緩慢。因此,預防和治療應越早越好。

對症處理: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疼痛、駝背和骨折,根據臨床出現的癥狀和體症進行處理,採用藥物、物理、外科治療,預防康復治療。

延緩骨量丟失或增加骨量,應視年齡不同的階段給予預防和治療,骨生長期應採取各種措施增加骨峰值,並使骨峰值持續時間延長,在骨丟失階段,則應採取措施延緩或阻止骨量丟失。

預防骨折發生,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後果,應給予特別重視,採取措施使骨峰值升高、延緩骨量丟失,這是預防骨折發生最有效的步驟,另外避免摔到也很重要。

補鈣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嗎?

回答是肯定的。因為身體中鈣99%存在於骨中,鈣是骨的主要組成成分,所以應注意有充足的鈣及蛋白質的攝入,為了保證鈣的吸收應保證鈣:磷不低於1:2,以1:1吸收效果最好。我國推薦鈣的日需量:成年人(25~65歲)400~500 mg/日,絕經期婦女1200~1500 mg/日,老年人(70歲以上)1000~1200 mg/日。

哪些食物含鈣豐富?

鈣磷食物來源:乳製品、綠葉蔬菜、魚等含鈣豐富,如乾酪、小麥、大豆粉、杏仁、魚子醬、棉子粉、干無花果、綠葉菜、榛子、冰激凌、牛奶、酸奶、大豆粉等。含磷較豐富的食物:可可粉、魚粉、花生粉、大豆粉、禽肉、南瓜籽、牛肉、乾酪、魚、海產品、羊肉、肝、果仁、花生醬、豬肉、全谷粉等。如膳食中不含乳製品,很難達到鈣的每日推薦量,成人每天喝兩杯奶即可達到鈣的需要量。

哪些食品烹調及儲藏方法可以減少鈣的丟失?

減少鈣損失的合理烹調及食品儲藏方法:牛奶加熱時要不斷攪拌,防止磷酸鈣沉積鍋底,減少鈣的丟失;烹調蔬菜時,可以加入少量水,也可以減少鈣的丟失;切菜時塊越大,烹調時間越短,礦物質丟失越少,儘可能保留食物外皮(外皮中礦物質含量高);在煮水果乾或乾菜時,要用原浸泡液也可減少鈣的丟失;用高壓鍋烹調蒸菜比煮菜鈣的損失少,用烘、烤或微波爐加熱也能保存礦物質。罐頭食品中的罐頭液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冷凍食品預先最好不解凍進行烹調;盡量吃新鮮蔬菜,縮短儲藏時間。主食:應以米面雜糧為主,品種多樣,粗細搭配。副食:多食奶製品,蝦米、蝦皮、豆類、海藻類、雞蛋、綠菜葉、花菜等。通過食物及戶外活動日光浴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應避免菠菜與豆腐、牛奶同食,避免食未經發酵的麵包。

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哪些藥物可以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及骨折?

維生素D。維生素D作為機體必須的營養成分及激素,在維持機體鈣磷代謝平衡起重要作用,1,25-(OH)2D3 是促進腸道鈣吸收的唯一激素,而腸道鈣吸收不良是骨質疏鬆的重要發病原因之一,日光中的紫外線是機體產生1,25-(OH)2D3的唯一來源,故維生素D3的水平常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對長期室內工作者及戶外活動較少的老年人則體內維生素D3的水平不足,使腸道鈣的吸收減少,每天0.25 ug的1,25-(OH)2D3治療能顯著糾正絕經婦女的骨質疏鬆,如與鈣劑聯合使用則效果更好。但維生素D3一定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謹防藥物中毒。

雌激素。I型骨質疏鬆又稱絕經後骨質疏鬆,無論是自然絕經還是人工絕經所致的雌激素缺乏是骨質疏鬆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時補充雌激素可減少骨質疏鬆及骨折的發生,還可緩解絕經期癥狀,改善泌尿生殖道的萎縮,降低血脂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給葯途徑以口服為主,還可以經皮及陰道給葯。常用雌激素及類激素葯有:倍美力(結合雌激素)0.625 mg/日、尼爾雌醇2 mg/2周、利維愛2.5 mg/日等口服。用藥方法:對已切除子宮的患者,可單用雌激素,如仍有子宮則可雌孕激素聯合用藥,周期性治療(模仿月經周期),如絕經時間較長則不希望有周期性的陰道出血,即可連續用藥,每日同時服用雌孕激素。用藥時間:絕經後用藥時間越早越好,但無論何時開始使用均有效,維持用藥時間,多數人認為應持續終生,因為一旦停葯則骨質丟失重新出現。用藥期間應注意監測乳房、盆腔、宮頸刮片,血脂、血糖、肝功、心臟、血壓、膽囊等。對乳腺、子宮腫瘤患者及近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肝腎功能異常者禁用。對有惡性腫瘤家族史、膽石症、垂體瘤、糖尿病患者慎用。

其他藥物治療。鈣劑:對於食物鈣攝入不足者則應補充鈣劑,以減少骨鈣的釋放。降鈣素:可減少骨鈣向血液轉移,減少骨的丟失。氟化物:促進新骨形成。雄激素、孕激素、磷、甲狀旁腺激素及維生素K等也可以用於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藥物治療均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專家解說骨質疏鬆~科學面對重在預防

運動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嗎?

隨著社會現代化及老齡化,人們日常的活動量越來越少,戶外活動減少,日光照射不足,因運動量不足而導致的骨質疏鬆有上升趨勢,尤其是老年人。通過運動、體育鍛煉可使骨量增加,運動療法以成為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的基本方法之一。如果從年輕時即堅持鍛煉則即可提高骨峰值,又可降低35~40歲以後骨丟失,從兩個環節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運動形式應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可採用適度負重、仰卧舉腿、仰卧抱膝、屈膝舉臂等練習,還可進行戶外散步、開展體育活動等。運動時應注意:已經出現骨質疏鬆者應注意運動訓練的科學性,否則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訓練不當導致骨折。肌肉萎縮、體弱、平衡功能差者應注意加強保護措施,防止跌到,骨質疏鬆嚴重者應佩帶矯形器。高齡患者應避免快速彎腰、仰卧起坐等。如果一旦發生骨折,則應制動、簡單固定,送醫院治療。總之骨質疏鬆的預防治療應採取多種方法綜合治療效果最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顧事 的精彩文章:

長了骨刺莫大驚小怪~聽專家咋說
青光眼是咋回事?原來是「下水道堵了」
如何處理患者發生的輸液反應
氫氣能解酒,也能降低酒精導致的肝損傷
你是「側顏美人」嗎?

TAG:醫學顧事 |

您可能感興趣

闢謠丨聽說吃鈣片就能預防骨質疏鬆?骨科專家有話要說
科學家發現糖尿病與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有關
骨質疏鬆的預防和治療
怎樣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 給大家介紹骨質疏鬆癥狀
專家提醒:靠單純補鈣難以預防骨質疏鬆
對付骨質疏鬆,預防是關鍵!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健康人預防骨質疏鬆的誤區!
骨質疏鬆注意補鈣就夠了嗎?專家帶你全面了解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日:一表測測你會骨質疏鬆嗎?專家教你這樣防治
骨質疏鬆容易導致骨折骨 質疏鬆的預防方法
骨質疏鬆與科學補鈣(原創)
如何好好治療預防骨質疏鬆
健康骨骼,從預防骨質疏鬆開始
「骨科專家說給你聽」骨量減少就是骨質疏鬆嗎?用不用治療?原創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遠離骨質疏鬆掌握這幾招
人工虎骨對骨質疏鬆的治療作用
如何從飲食中預防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