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從理念的角度來說,「少私寡慾」、「知足常足」、「無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對當今世界發展也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


文/郭向陽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他所著的《道德經》,又稱《老子》,雖然前後只有81章,簡短5000言,卻涵蓋哲學、政治、經濟、社會、軍事、養生、教育、管理等諸多領域,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他在《道德經》中不但提出並闡發了人類社會、治國安邦、為人處世的辯證思維,而且提出了作為宇宙萬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據的「道」,創立了以「道」為中心的包括本體論、辯證法、認識論、天地自然及養生長壽等內容的系統的哲學思想,闡發了宇宙萬物,天地自然變化的一般規律。毛澤東曾說,老子講的這個道,是宇宙之間的普遍真理。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禍福相依、無為而治、柔弱勝剛強等一系列辯證法命題和概念。

老子在西方學術界也有很高的地位。大哲學家黑格爾認為,老子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老子的哲學思想代表了人類哲學的童年時代。黑格爾讀完《道德經》後曾感慨:世界的哲學故鄉在中國!支配這個時代的是我們在東方世界中所發現的所謂精神與自然的統一。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隨同時勢的發展而發展(資料圖)


老子的思想本質上是為弱小者(廣大老百姓)說話。秦厲公曾說:「老子這套學說,只利庶民,不利君王」。司馬遷認為,道家思想在先秦諸子百家中,是唯一吸收了其它學派長處的優秀成果。道家從關注天地自然、關注民生、關注弱者的立場出發,宣揚「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其主張是容易施行的。他說:道家思想是依據陰陽家關於四時運行順序之說,吸收了儒、墨兩家的長處,又提取了名家、法家之精要,隨同時勢的發展而發展,順應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樹立良好的風俗和應用於人事,都沒有不適宜的,意旨簡明扼要而容易掌握,費事少而收到的功效多(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記·太史公自序》)。


比如:老子提倡大氣做人,要「處厚不薄,處實不華」,抱朴守拙,即做人不世故,不圓滑,保持孩童的純真,不作秀!要「上善若水」:守柔、處下、不爭。學江海為「百穀之王」,培養江海心胸和肚量。從政者要「以百姓之心為心」;要廉政(「聖人不積——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當領導的不要窮折騰,不要搞形象工程,(「治大國,若烹小鮮」);要關注民生,愛惜民力;關注弱者,解決好分配不公的問題(「民之飢,以其上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聖人常救人,故無棄人」),等等。


在老子的諸多思想中,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對當今中國由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下面就結合《道德經》,具體分析一下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並對其在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做一個簡要的論述,不當之處,懇請各位方家予以指正。



《道德經》所包含的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


1

以人為本,愛民治國,求真務實,不胡折騰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寫到:「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說,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第49章)。一個品德高尚的領導者不應以個人的私心為出發點,而應以人民群眾的意志、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最高準則。在老子看來,一個好的領導者要始終保持勤政清廉的工作作風。其中最首要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始終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依歸,察民情,知民心,謀民利,順民心。做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第49章)即無論是有道德知識的人還是沒有道德知識的人,都要真誠友好地平等對待他們;無論是講信用的人還是不講信用的人,都要真心實意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無論是想問題、作決策還是辦事情都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都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得失的檢驗標準。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81章)在老子看來,有崇高道德修養的人不會去刻意追求財富。一心一意為人民群眾著想,自己反而會越來越富有;竭盡全力地為人民群眾奉獻,自己反而得到的越多。天道總是利萬物而不對萬物造成任何損害;聖人之道也一樣,順從自然而為,不與他人爭權奪利,樂於奉獻而不索取。「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托以與天下。」(第13章)如果人民群眾把治理國家的權力相托,就應該像對待自己那樣對待人民群眾;如果人民群眾把謀求福利的希望相托,就應該以愛己之心愛天下眾生。這是老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直接體現。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第37章)老子認為,有道德修養的人通常不做那些不該做、不可做、不欲做或不屑做的事情。領導者如果沒有私慾也就不會胡作非為,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就會穩定有序,整個社會也就能夠長治久安。


不僅如此,老子還強調領導者要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和表率作用去影響和引導群眾。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第57章)這就是說,領導者只要不違背執政規律,始終做到心靜如一,無過份慾望,不擾亂人民,不以權勢、政令甚至刑罰去欺壓群眾,「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那麼人民群眾必定會擁護他,人民富裕、社會安定、世風淳樸的理想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老子認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要尊重自然法則,若有意而為,就違背了客觀存在。再次,老子對宇宙的變化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的本體是虛無的,萬物生出而生動,死後又歸於寂靜虛無,所以萬物之根歸於寂靜無聲的「道」。「道」生萬物是從「無」到「有」,再復歸於「道」,周而復始,循環往複。所以老子曰「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可見老子看中的是「自然」法則。這也正是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第48章)的魅力所在。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萬物自然生化(資料圖)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用之於治國安民,自然形成「應天順民」的行為,最明顯的特徵莫過於「無為而治」。他崇尚本真,強調見素抱樸,淳樸民風,希望執掌國家政權的侯王能守「清靜」、「無為」之道,不要妄加干擾百姓正常生活,讓萬物自然生化,天下將自然安定。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因為「有無相生」,立一美善之名在此,必有百偽美善者雜糅其間,長此以往,將使人離質尚文,漸至逐末忘本。巨奸大滑便運用手段、利用權勢、操縱輿論、炮製出各種表面上「美」實質上「可惡」的東西來蒙蔽人民。這便是「美之為美,斯惡矣」。嚴複評論老子之道曰:「其所為若與物反,而其實以至大順。而世之讀老者,尚以愚民訾老子,真痴人前不得說夢也!」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是說至德之時,人皆仁義,故仁義不見,及至人君失道,世風危殆,乃倡仁義禮之名甚至用法律「沖氣以為和」作為救濟。這是說,仁義禮法乃權宜之計,救濟之策。


老子認為儒生們開的藥方本義是好的,但是葯吃多了,副作用在所難免。光強調仁義道德,有人自然要加以利用,做出假仁假義、欺世盜名之事,結果弄巧成拙,照樣害人。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病態最為嚴重,強調仁義便最積極。老子身處其境,洞明其中利害,便從反面來對症下藥。比如「智慧出,有大偽。」智慧與奸詐,乃一體兩面,僅一線之隔。聰明與狡猾、老實與笨蛋,本是息息相關的孿生兄弟。誠實的智慧合於「道」,用之於世,為人類社會謀福造利,就是大智大慧,名之為「德」。但若用之不當,用歪了就是老奸巨猾,全在一念之間。


雖然孔子在《禮運篇》上強調「用人之智去其詐」。但「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及色也」。人的動機想法都深藏在他的內心深處,其思想念頭,動什麼腦筋,打什麼主意,心地善與不善,只要不表現於行為,有誰會知道?既然表面上看不出真實情況,有智慧就未必是好的,可能是個大惡人。


什麼原因使得大道頹廢,以致把人民薰染得智詐奸滑了呢?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因為人君慾望多則費用大,費大則稅重,稅重則民飢。當政者以權謀私,用暴力壓迫人民,橫徵暴斂,貪污腐化。上行下效,民眾則以巧偽謀利,各種左道旁門便叢生滋起。上下都在謀私利,不管公益,國家就要窮苦紛亂了。所以,老子的治國原則是:「我無欲,而民自朴」;「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當政者少私寡慾,抱其質樸以示下,讓百姓「復歸於朴」,使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社會將風清氣正,國泰民安。


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這是說,鬼神不作怪傷人,前提是聖人無為而治,不輕易去傷鬼神,鬼神自然也不會擾亂人類,人與鬼神也就和睦相處,相安無事。這正如柳宗元《種樹郭橐傳》一文中所比喻的。種樹,應順應自然規律,不可過多去強求它的根本,既已種植完成,就無需過多去憂慮它的成長,一切順應自然。待到時機成熟,它必將成「材」。否則,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早看晚摸,抓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密,結果是「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然看似很愛護它們,實質上卻在殘害它的生存,阻礙它的生長。這與濫施政令的結果一樣:政令煩苛,動多忌諱,民則手足無措,結果非福即禍。德國詩人海涅有句頗為貼切的比喻:「我播下的是龍種,而收穫的卻是跳蚤」。所以老子希望統治者效法「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營造宜於萬物和百姓自由生長的環境,而不替萬物做主宰:盡量不用繁雜的關卡衙門、苛刻的政刑法令來滋擾百姓,不給奸胥猾吏留有可乘之機;不用一己或少數人的意志取代百姓的意志,不以救世主、代言人自居來強姦民意。而是用宏觀調控來營造適宜的環境,讓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長」,使百姓各安其居,各樂其業,任意自便,休養生息。這可謂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而「功成事遂」之時,百姓皆謂「我自然」,這才是「玄德」。老子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於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孔子也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意思都是說,善以道治國者,可聽任人民依其淳樸的天性自由生活,而不可讓其薰染得智詐奸滑。以智治國,則下亦以智回應,以致奸詐斯生,上下相欺,國將無寧日。明曉這道理,便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營造一憨厚淳樸的大環境,不以機智陷害民心,使智詐不作,禍亂不起,此可謂是崇本息未之良策。也就是說,治理國家維穩並非大事,官員廉潔自律,順應時代發展,積極推動普世價值,主動接受百姓監督,讓百姓真正得到實惠,讓百姓生活在人人向善安定祥和的大環境里,這才是頭等大事。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守靜(資料圖)

2


少私寡慾,知足知止,清廉自律,克己奉公


廉與貪相對,而貪與欲密切相關。老子認為,過分追求聲色犬馬等感官慾望的滿足會給人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他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12章)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將名利、權勢置於生命之上,甚至以身殉物。對此,老子在第44章中提出:「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名譽和身體,哪一個更重要?生命和財富,哪一個更有價值?得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種會更有害呢?這些問題如警鐘直擊人的內心,發人深省。在老子看來,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是非常明確的,即「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過分愛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代價,貪圖過多的物質利益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歷史上多少人因為追名逐利而淪喪,甚至喪失了寶貴的生命,無數事例都能印證這一觀點。所以老子告誡人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9章)「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無論擁有多少財富,如果不能用正確的心態去對待,都只會招來禍患。所以說貪慾是一切禍患產生的根源,只有知足才能長久。


老子在第19章中又針對私心、貪慾正面提出要使人有所歸屬,就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見素抱樸」即保持人性的本來面目、回歸純樸的自然狀態;「少私寡慾」即減少自己的私慾、不迷戀外在的聲色貨利、不貪求感官慾望的滿足。如何才能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呢?在老子看來,最重要的是要讓心靈保持「虛靜」的狀態。「虛」是老子之道的重要特性之一。對此《老子》有很多論述,如:「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5章)天地因為虛空而能含容萬物,河上公注曰:「天地之間空虛,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人能除情慾,卻滋味,清五臟,則神明居。」也就是說,人若要效法天道,保持心境的空靈,就要拋開所有的私慾和貪念。而「守靜」是「致虛」的一種功夫,是道「虛」的特性在人生、政治方面的落實: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26章)所謂「致虛」就是理清心智的混亂,消除心靈的蔽塞,使內心無欲無念、無偏無私,達到空靈明澈的境界。而只有「守靜」才能讓人回歸這種質樸的生命本真狀態,以超然的態度面對外界的各種誘惑。如果說「致虛」、「守靜」更多的是從心性修養的角度來談的,那麼下面的話則說明了「少私寡慾」在具體治國過程中的重要性: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57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3章)只有統治者無為無事、好靜無欲,人民的心靈才會得到凈化,回歸純樸的自然狀態。具體而言,就是統治者不標榜賢才異能、不珍貴難得的財貨、不顯耀可貪的事物,使人民不爭功名、不做盜賊、不被惑亂,這樣國家就安定,人民就會過上寧靜祥和的幸福生活。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的最佳狀態。


3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和光同塵,與民同樂


《道德經》第67章提出:「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這也應該是保持清廉的三寶。關於三寶的具體含義,宋代著名道士范應元在註解時說得很明白:


「吾之心慈愛素具,由愛親、愛君推而愛人、愛物,皆自然之理,慈為第一寶也。儉,約也。吾能無欲,則甘於恬淡而不奢,亦一寶也。吾能虛靜、謙退、無爭,不敢為天下先,又一寶也。」


可見,「三寶」實際上是立身行事的三條重要原則,若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則都契合了「廉政」的基本精神。「慈」即慈愛,從廉政的角度來講,就是要愛民。古代講愛民如子,現在講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僕,前提都是要有一顆慈愛之心。


如何愛民呢?

老子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49章)「無心」即沒有私心;「以百姓心為心」即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以善心和誠信去對待他人,使人心歸於渾樸。如果老百姓出了問題,一定要從上面找原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75章)老百姓沒有飯吃,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勞動成果都被貪婪的統治者搜颳去了;老百姓難以管理,則是由於法令嚴苛而不得不想出各種對策來應付。老百姓之所以敢於冒死反抗,也是在各級官員的壓榨之下沒有了活路才不得不鋌而走險,官逼民反。儘管老子所說的是春秋時期的情況,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在任何時期,只有真正為老百姓著想的官員才稱得上清廉。「儉」即節儉。「儉」與「奢」相對,《老子》既積極提倡節儉,又明確反對奢侈,如第29章提出「聖人去甚,去奢,去泰」,即要避免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行為或措施,這些都是清廉的應有之義。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資料圖)


4


利萬物而不爭,心憂天下,心系黎民


「不敢為天下先」即不爭。老子所強調的「不爭之德」(68章)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居後、處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7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66章)天地能長久,江海能成為百穀之王,主要是因為它們甘於居後、處下,以謙卑的姿態處世,所以終能成就大業。對此,歷代以來,人們更多地從治國的角度加以闡發。如唐玄宗注第66章強調治國者必須謙卑處世才能得到人民的擁戴:


「江海所以能令百川委輸歸往者,以其善能卑下之,故百川朝宗矣。謙為德柄,尊用彌光,以言謙下之,百姓欣戴,故處其上而人不以為重,以身退後之,百姓子來,故處其前而人不以為害也。」


明太祖注這一章則強調治國者必須有寬廣的胸襟,多站在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得民心:


「江河湖海至處低,所以能納天下諸山川之小水,戒為君子、為國家者,能容且納,大事成矣。若不處卑而處高,物極則反,高者低,低者高,理勢之必然。是以昔聖人勞身心而安天下,所以民親之愛之不怨,無有謀者。若失此道而他為,將有咎焉。」

可見,他們對老子的這種思想都是十分認同的。


當然,老子所講的居後、處下絕不等同於不思進取、無所作為。「不爭之德」的第二個含義就是「為而不爭」、「功成而弗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81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8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2章)「不爭」的前提是「為」,不居功的前提是「功成」。「不爭」即大公無私,不爭功名,不求回報,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還要「為」,即盡心儘力地付出,像水一樣即使處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仍無私地賦予萬物以生命的源泉,這才是老子之道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廉政建設中,我們不僅要倡導大公無私,還要倡導積極作為,多為人民辦實事。


近期,全國各地掀起了專門針對「庸官懶政」的「治庸問責」風暴。「庸官懶政」即所謂的「機關病」、「混混官」,民間有很多形象的概括,如「平平安安佔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樣子」,「領導召見不獻一計,同級會商不見一詞,下屬請示不發一令」等等。諸如此類的庸、懶、散作風一旦滋生和蔓延,將會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降低政府及官員的公信力,因此有人稱之為「准腐敗」。目前,「治庸」風暴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從根本上治理腐敗,僅僅發動幾場「風暴」是不夠的,還必須從思想、法律、制度等多方面進行。而《老子》強調少私寡慾、慈、儉、為而不爭就是側重於心性修養,有利於從根本上反腐倡廉。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對促進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


實際上,崇儉抑奢亦是「無為而治」的重要內涵之一。明太祖在注《老子》時就重點從崇儉抑奢的角度進行了解讀。如《老子》第37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自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主要是強調統治者自身要達到無欲、清靜的純樸狀態方能做到「無為而治」。明太祖注曰:王道布宇內,民從而國風淳。久之民富,人將奢侈,是以鎮之。謂為王者,身先儉之,以使上行下效,不致縱慾是也。王者身行之,余者不待化而自化,必然。他認為只要統治者奉行儉樸的生活作風,做好榜樣,自然會形成淳樸的社會風氣。又如第60章「治大國若烹小鮮」本是老子主張「無為而治」的一個比喻,明太祖亦強調統治者不能窮奢極欲、勞民傷財:「善治天下者,務不奢侈,以廢民財,而勞其力焉。若奢侈者,必宮室台榭等徭役並興擅動,生民農業廢,而乏用國危,故設以烹小鮮之喻,為王者馭天下之式。」可見,在朱元璋的眼中,「無為而治」的重點就是崇儉抑奢。老子思想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由此也可見一斑。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始終保持一顆自警、自律之心(資料圖)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在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道德經》第十九章講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顯現人的自然質樸的原始本性,減少私心,節制慾望,才是最重要的。人是有私心和慾望的,合理程度的私心和慾望是社會所允許,同時也是傳統倫理道德所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通常容易出現這麼兩種極端的思維,一種思維認為,人是「極私貪慾」的動物,而另一種思維則把人抬高到「無私無欲」的境界。這兩種思維都是不對的,從老子的思想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只有「少私寡慾」才是人長遠發展的正道。腐敗問題的一個根源性問題是源於人不能正確處理私和欲,如何調節私和欲是解決腐敗問題之根本。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提到:「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這是目前史籍中所見到的較早關於「廉」的論述,其核心是「廉而不劌」。主要有三層意思:第一,強調自我清廉的重要性;第二,強調清廉形象要以實際行動來加強自我修養;第三,強調執政者自我清廉在社會風化中的積極作用。《道德經》在廉政建設、治國理政等方面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閃耀出許多精華思想,具有跨時空的真理性,不因歷史塵封而失色,不因時代變遷而黯然。汲取《道德經》的修德養廉思想智慧,豐富我們反腐倡廉思想,對我們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具有現實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老子的廉政思想博大精深,是廉政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思想資源,至今仍散發著智慧的光芒,不斷給人以啟示。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體制的深刻變革之中,社會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各種社會思潮相互交錯、相互激蕩的複雜局面。這也對新時期的廉政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要進一步挖掘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沉澱在我們血液中的道家廉政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賦予其嶄新的時代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色,推動廉政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所以,老子、道家的廉政思想乃至當前的道廉文化,豐富了當代廉政文化的科學內涵,對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廉政文化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學習、宣傳老子文化及其廉政思想,有利於引導黨員幹部正確理解、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注重人自身的和諧寧靜、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諧調發展。這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吻合的。


《初潭集·廉勤相》中記載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爭買魚而獻之,公儀休不受。其弟曰:「夫子嗜魚而不受,何也?」公儀休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免於相,則雖嗜魚,此必不能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不受魚,我能常自給魚。」


身為一國之相,可謂位高權重,有點嗜好也很正常,更何況還是喜歡吃魚這點嗜好,難得的是,公儀休嗜魚卻能拒魚,其清廉由此可見一斑。從他坦率的話語中不難看出,他清醒地認識到個人嗜好與事業興衰成敗、受魚(禮)與枉法(腐敗)之間的關係,並辯證認識到得與失的關係,即因受魚而失魚,卻魚反而有魚,道理樸素且簡單。正所謂: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收了禮,則免不了徇私枉法,最終會罷官免職,甚至身陷囹圄。「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這句話對從政者來說,可謂振聾發聵。


世人皆有所好,黨員領導幹部當然也不例外,這其中有正當的,也有不良嗜好。但之所以「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關鍵是能不能慎重對待。不良嗜好自不必說,必須克制乃至改正。就是正當的愛好,也應有度,若待之不慎,輕則喪志,重則害身。宋徽宗擅長書畫,頗有造詣,然而身為皇帝,卻沉迷丹青,把蒼生百姓置於腦後,最終國破家亡。再細究當前一些落馬貪官的腐敗軌跡,不難發現或多或少都有嗜好在其中作崇,他們中有好金錢、好美色、好賭博的,有故作風雅、喜歡名人字畫古董的,也有好寵物、名花異草的,等等。「不怕領導有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則察顏觀色、溜須拍馬、「對症下藥」,喜歡什麼送什麼,糖衣裹著的炮彈一打一個準,於是「笑納」之後,這些幹部不知不覺就身陷溫柔的陷阱,不能自拔。深刻的教訓為我們黨員領導幹部敲響了警鐘,那就是要「慎好」。


慎好之精要,首在修身立德,築牢防線,在眾多誘惑面前,眼不饞、心不貪、手不伸,視若無睹,巋然不動;其次要知足,管住小節,像公儀休身為相國,滿足於自己買魚吃,知足常樂,獨善其身,若是自認勞苦功高,處處攀高比富,難免心理失衡,人生的天平也將從此傾斜;再次要常算賬,抗住誘惑,時刻反思因為那點愛好而身陷囹圄是否值得,從而始終保持一顆自警、自律之心。


自從人有了自我意識開始,人就是有私心的,也就是每個正常人都會有「這是我的,那是他的」這樣的思維。作為把握了一定權力的官員,也是正常人,有一定的私心是可以理解的,只要這種私心不要損害到國家、社會或其他人的正當利益。我們經常聽到「無私奉獻」這個概念,這是對於為官者的一種呼籲,是一種理想狀態。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們不排除有很多為人民群眾的利益無私奉獻的人,但這畢竟不能以這樣的要求來規範每一個人。老子思想中的少私就是要承認人性本身中的私心,在承認這種私心的基礎上,不斷地減少或克制自己的私心,從而能夠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一位官員,他可以考慮在現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使自己及家人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使自己的子女得到更優質的教育。但是就像現在的某些官員,不斷地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力,為自己及身邊的親人牟取一些不正當的利益,通過各種關係把自己的親戚朋友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以滿足自己私心的需要,是不符合社會發展之「道」的。老子的思想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發是,私心是人之本性,可以有,但要不斷地「使私變少」,才能持久地發展。

人是有慾望的,孔子講「食色,性也」,說的就是人是有自然慾望的,最起碼的生活需要是可以有的。現在的腐敗問題,很多是由於慾壑難填,最終導致無法挽回的。「罪莫大於可欲」,一切的罪孽起源於不知羞恥的慾望。但是我們又不能禁慾,「我厭惡一切禁欲主義的反常現象,我永遠不會非難墮落的愛情;可是,使我感到痛心的是,嚴肅的道德正瀕臨消失的危險,而肉慾卻妄圖把自己捧得高於一切。」我們十分清楚,過多的慾望是不能單靠堵的方法來解問題的,這裡最重要的是對慾望的導,「使之寡」,使之導向更高層次的慾望,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奮鬥。在現在的廉政建設中,我們要進一步營造一種承認人的慾望,引導並克制人的慾望,而不是一味地堵或者走向放任自由的另一個極端。同時,主要領導的「寡慾」,會在部門中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氛圍,所以,「寡慾」必須從領導做起。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講到「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所以,懂得滿足而感到心滿意足,就能經常處於滿足的狀態。知足常足與少私寡慾是同一層次而有不同側重點的理念,少私寡慾側重從人的整體來說,而知足常足則是更加具體地要求我們在面對利益時要有的一種狀態。滿足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通常會出現這麼兩種狀態,其中一部分人永遠感覺自己無法滿足,另一部分人則意識到自己一直都處於一種動態的滿足之中,處於「常足」的狀態。「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用的工作又引起新的需要。這種新的需要的產生是第一個歷史活動。」需要的產生是一個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唯一能把握的是個人的心態問題。就如一個單位分配福利房,同樣是分到一套房子,有的人是開心的,而有的人可能是不愉快的。感到開心的人為能得到這樣一套房子而感到幸福,而部分感到不愉快的人則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因為某一個人分得的房比自己的好,或者覺得分到的房子太小而不夠住等等。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如果過分貪戀享樂和安逸,就會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喪失做人的本性。縱觀古今,多少人因貪色、貪財而葬送自己的前程,毀掉一生的幸福,也讓世人所不恥。「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正因為不貪不佔,無私反而成其私,個人得到好結果。對於領導幹部而言,一定要修德立身,勤政做事、廉潔做人,不貪眼前之財,不戀一時之樂,樹立好形象,獲得好名聲,才會受到組織和群眾的認同,不斷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個人如何做到清正廉潔呢


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有知足常足的心態。在把握知足常足這個理念時,通常容易走這兩個極端,一部分會走向知足而不思進取,另一部分人則為了達到常足而變相地走向了不知足的極端。知足常足是一種中和的和諧狀態,是一種既要知足,又要不斷進取,為人民謀取更多幸福的心態,要同時具備知足和不知足的思想。知足常足需要我們清楚地認識自己,把得到的與沒得到之前的生活狀態進行比較,從而產生滿足感,這樣的比較會使人產生持久的滿足感。知足常足的心態特別忌諱與別人進行無休止的比較,有的人得到了100萬,又想著別人都有1000萬,從而想辦法去搞到1000萬……這樣就會陷入不知足的深淵。而合理的狀態是,對自己的「小算盤」來說,知足才能快樂,而對於長遠的快樂或者說人民的快樂這樣的「大算盤」來說,我們又要有不知足的心態,不斷地努力,不斷地為人民創造更多物質、精神財富,造福人類。


只是我們的領導幹部能夠做到知足常足,這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營造出這種文化出來。社會有很好的知足常足的文化,和諧才會有更好的基礎。社會和諧,需要滿足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兩部分需要,但這些需要有時候會被無限地放大,認為人的需要是永遠沒辦法滿足的,其實這是錯誤的。這就要回歸到老子的「為而不爭」的思想,社會的需要在不斷增長,社會滿足人的需要的能力也在不斷增長,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去爭著先滿足自己的需要呢?如果每個人都去爭,毫無疑問,我們把握權力的官員肯定是佔優勢的。這樣,「爭」便會成為社會發展的基調,而這種基調是不利於社會和諧與發展的。所以,我們的領導幹部特別要樹立一種「為而不爭」的理念,知足常足,並進一步營造一種知足常樂的社會氛圍,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發展。


「無為而治」是老子的主張,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所說的「無為」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建立在「為」的基礎上的理想境界,二是指不妄為。在現代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的過程中,樹立「無為而治」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特別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不妄為。妄為是滋生腐敗的重要原因。在我們經濟及社會管理中的審批項目中,有的時候辦一個很小的事情,要通過好幾個層次的審批,握有這些審批權的人滋生腐敗的可能性會成倍增加。現在的大部制改革就是朝著這個「不折騰」的路向的一個很好的戰略性舉措。領導幹部的權力太大,從而使其妄為,而妄為的過程中又使領導幹部得到一些利益,從而又會更進一步擴大他的權力邊界,最終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過多的行政審批和干預經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是不利的,更嚴重的是腐敗的產生會成為不可避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市場是起主要作用的,而政府更多的是從大的方向上以及關係到重大民生的問題進行適度的引導,把該由市場來調節的事情交還給市場。這是從市場規律來看的,同時,也是預防腐敗的重要內容。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政府是一個服務部門,一旦政府官員掌握著某部分經濟利益,就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權利把它佔為己有,滋生腐敗。我們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折騰」一些不該由政府管的事情上去。當然,這種減少對經濟行為的直接干預也是要逐步進行的,即從「有為」到「善為」,再到「無為而治」的理想狀態。


處事勿偏,公正方是大德。


老子認為「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也就是說只有做到公正,才能天下歸從,才符合「道」。他還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意指天道對人無所偏愛,永遠幫助善良的人。如果以個人喜好、親疏遠近而倚輕倚重,就會損害社會良序,引發社會矛盾,影響社會和諧。「無所甚親,無所甚殊」才是真正的德。對於領導幹部而言,不能施小德而失大德,一定要按章辦事,按實績功過論獎懲,不偏不倚,方能服眾。因此,領導幹部重要的職責是制定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規則,並嚴格按規則辦事,以大德治世,杜絕小惠失民。

施政勿亂,無為方有大為。


老子推崇「無為而治」。「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指不妄為,不亂為。也就是說,以平常心態按自然規律去做事,這才符合「道」的原則。「無為」,還要「動善時」,根據實際情況,擇時而動,應勢而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脫離客觀規律而恣意亂為,一味逞強,不僅貽害他人,而且危害自身。老子痛恨脫離實際的面子工程,「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即朝廷整潔富麗,農田卻很荒蕪,糧倉空虛,穿著卻異常華美,他視之為強盜行為。一些地方因幹部不作為讓群眾不滿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正是老子「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思想的例證。「無為而治」對領導幹部的啟示在於:凡事都要尊崇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用「無為」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我無事,而民自富」和「無為而無不為」的效果。


待民勿欺,以百姓心為心。


老子曰:「聖人無常心,當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沒有固定不變的想法,而是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如何對待百姓?要「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心智純樸,和諧安寧,要友好地對待百姓,信任百姓,以發自內心的關愛,仔細觀察百姓的所知所感。不要自以為是的耍小聰明,不要用心計和巧智去欺騙百姓,這樣才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福祉。要「言下之,身後之」,在言語上表達尊重,善於聽取百姓的意見,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不要逼迫得百姓流離失所,不要阻塞其求生存的途徑,充分尊重並保障百姓的衣、食、住、行。民心是秤,對於領導幹部而言,應多行解民憂、促民富、除民害之事,才能增加自身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


「無為而治」思想並不是說什麼都不管,而是樹立一種「管為不管」的思想。要想做到「不管」而讓社會有序運轉,就需要制定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生活的實際的制度來,依照制度辦事。我們制定了一系列反腐的法律制度,對反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這裡說的健全的法律制度,按制度辦事,主要是牽扯到握有權利部門的日常工作,只有用法律制度對官員的日常工作進行一些有必要的約束,才不致於導致其權力的無限擴張。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制定製度就是使政府從日常瑣事中進一步脫離出來,一切按制度辦事。社會的按制度辦事的實現程度也就是政府「無為而治」的一種表現,制度起到約束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引導社會健康發展的作用。


從理念的角度來說,「少私寡慾」、「知足常足」、「無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對當今世界發展也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對於當今中國的廉政建設,要想真正做好,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廉潔自律,因地因時制宜,求真務實,實實在在撲下身去為百姓謀利益,同時結合中國的實際和傳統文化,從而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廉政新路子。(編輯:若木)


聲明


1.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郭向陽。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2.文章作者觀點與立場,不代表騰訊媒體的觀點與立場。


3.喜歡該類內容歡迎上微信關注「騰訊道學」微信公眾號!

老子的清廉勤政思想及對於當今中國的積極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中華道學百問 前言篇
病由心生待由誰醫,心病如何醫治?
震驚!戰鬥機、伺服器都能開光!——由道教看中外開光與加持
丹道修真崎嶇路,似曾相識《駐雲飛》(3)
泥偶作祟竟是緣於一場盜墓;陪葬明器卻帶走幾條人命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老子化三清是什麼意思
老子智慧:上善若水的真意
老子對「五常」的認識和態度
細思恐極 我們竟與老子的思維方式截然相反
民國奇人奇事:老子想當皇帝,兒子卻想當黑社會!
老子養生思想對現實人生的指導意義
老子「貴身」觀念的現代意義
老子的思想對如今的我們有哪些啟示?
老子的道德真意
歷久彌新:老子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耀眼光芒
解讀丨老子對「五常」的認識和態度
中國最鐵的一非洲哥們,揚言誰若打中國,老子先滅了它!
老子的守雌思想:化解矛盾 和諧生活
為什麼孔子和老子一樣,也想要離開中國?
老子在《道德經》中五次提出柔弱思想,他為何要反覆強調?
老子和釋迦牟尼的關係,老子化胡說真的嗎?
兒子反抗老子,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與謀略
聯合國軍想引誘志願軍南進,被彭德懷一眼識破:老子不上你的當!
古代聖賢老子的精妙思想:大巧若拙,大成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