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們終於說了實話:這六種病根本不需要跑醫院!
很多人去醫院就診時,總是被一些看起來很嚴肅的病情名稱嚇到。此時,如果再加上醫生不跟病人挑明實際情況,描述病情的時候比較嚴肅,那對於病人來說,真的是心理上的煎熬。
小林收集了六位各科專家的揭秘,原來這六類疾病,根本沒有我們印象當中那麼可怕,連住院的必要都沒有。大家看完之後,以後再見到這六種疾病,可別再自己嚇自己了。
1
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是困擾了很多女性的一種疾病,女性去做體檢,幾乎十有八九會被診斷為宮頸糜爛。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
被「宮頸糜爛」奪去健康的女星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正常生理現象,沒有什麼特殊的臨床表現。有些人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只是宮頸的個體差異。如果有白帶增多、發黃,有異味時,則是宮頸炎症的表現。通過定期檢查,可以及早發現並得到有效治療。
宮頸糜爛真的像我們印象中那麼恐怖么?
專家這樣說
北京積水潭醫院婦產科主任孫麗芳稱,作為一種正常生理變化,去體檢的女性十有八九都會診出宮頸糜爛,不需要過分恐慌,更沒必要將它與宮頸癌聯繫在一起,注意每年定期進行宮頸的防癌篩查即可。
2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在50歲以下的泌尿外科男性患者中占首位。前列腺作為男性生殖器官中最大的一個附屬性腺。它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列腺與身體其他臟器一樣,也會生病,最常見的是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發現,25%~50%的男性遭受過此病的困擾。
但是,傳統中大家對於隱私部位的疾病是諱莫若深的,很多時候病情其實沒有那麼嚴重,但由於缺乏正確的認識,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或者盲目就診,加重病情。
專家這樣說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國喜表示,如果沒有明顯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可通過定期查體,避免久坐,多參加運動,杜絕辛辣飲食等方式緩解前列腺炎。
3
心臟早搏
通常人的心跳是勻速的、有規律的,每一次心跳的時間間隔都大致相同。心跳也會隨著呼吸、情緒、活動等不同情況有一些快慢的變化,但這種變化在每一次心跳之間的差別很細微,不用專門的儀器一般不容易察覺。
不過也有特殊情況存在,那就是我們的心跳規律性發生了改變,有些心跳提前發生了,這種提前出現的心跳在醫學上就叫做過早搏動、簡稱早搏,也叫做期前收縮。
心臟早搏就是心臟出現毛病的癥狀嗎?
不一定!
早搏既可以發生於正常的心臟,也可以發生於患病的情況下。
專家這樣說
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劉德指出,一般情況下,如果早搏是體檢查出來的,沒有明顯不適癥狀,可不必治療。
因為我們在情緒緊張、激烈運動、過度勞累、酗酒等外因刺激下也容易出現早搏,這時應注意戒掉不良生活習慣,調節情緒,平時少喝濃茶、濃咖啡等飲料。
4
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是人體骨骼的退行性變化,俗稱「骨刺」,是人體對關節負重老化的機體表現。
很多人會覺得,好好的骨頭突然多出了一部分,會不會造成什麼問題啊?
小林告訴大家,其實骨質增生也是人體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可能會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常見的有頸椎、腰椎、髖、膝、踝、跟骨,以及上肢多見於肘關節,指間關節等處。
那麼,骨質增生一定要動手術治療嗎?
專家這樣說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二科主任溫建民指出,骨質增生不一定是病,如果沒有疼痛、關節腫脹、行動功能障礙(如不能伸直、彎曲肢體等)等臨床癥狀,不需要治療;反之則應到醫院診治。
老年人要注意保養好關節和骨骼,避免骨質增生過快發展,建議不要過多負重,適度鍛煉。
5
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看起來名字很複雜好像挺嚴重,其實它也是屬於消化系統常見病,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種。
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原因可能是嗜酒、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旋桿菌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進食後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噁心、泛酸,偶有嘔吐。
但通過下面這張圖,大家可以清楚看見,慢性淺表性胃炎實際上是胃病最輕的一種,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
專家這樣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陶琳表示,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一個病理診斷,很多人不會出現明顯癥狀,只有到了顯微鏡下才能看出是否有黏膜表層的糜爛和水腫等變化。
有了這個病理診斷,並不意味著你身患嚴重胃病。只有出現胃部疼痛、腫脹、消化不良、噁心等癥狀才需就診。
建議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吃過於寒涼、辛辣的食物,不暴飲暴食,主食注意粗細搭配,烹調少油少鹽,以緩解胃部炎症。
6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大家熟悉,甲狀腺結節聽說過嗎?
甲狀腺結節其實就是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隨吞咽動作隨甲狀腺而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症,可由多種病因引起。
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變、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它們一個共同的表現就是甲狀腺結節。中年女性為多發人群。
甲狀腺結節其實就是普通常見病,如果體檢發現了結節,別慌,甲狀腺結節並不等同於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可分為良性結節,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等,只有發現惡性結節,才能初步判斷是甲狀腺癌了。
專家這樣說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邢小平告訴大家,85%~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既不需要用藥也不需要手術。
實際上,過去很多甲狀腺癌患者都是帶癌生存的,因此甲狀腺癌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之所以現在甲狀腺癌的檢出率如此之高,與現代醫學影像學進步有關。查出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只需注意休息,避免疲勞,定期進行甲狀腺超聲查體,警惕變異增大。
大家現在是不是對這六種疾病心裡有底了呢?其實,很多疾病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可怕。大家體檢後拿到化驗單,還是應該理性對待病情,這樣才能夠得到最有效的治療。
更多健康小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旅醫


TAG:旅醫網 |
※想要腎好?不需要求神拜佛看醫生,經常吃這幾種食物就夠了!
※有這些癥狀先別急著往醫院跑,這幾個疾病一般不需要治療
※狗護食這個毛病需不需要改掉?原來我們都誤解了,看專家怎麼說
※寶寶感冒了要不要吃抗生素?醫生:這3種情況下才需要
※你的這些生活習慣告訴你到底需不需要瘦身?
※牙醫是否需要再學習,看這三個問題就夠了
※腎病醫生:腎囊腫不一定需要治療,原因你可能並不知道
※寶寶生病,到底什麼情況下才需要輸液?醫生:這些爸媽必須要知道
※糖尿病人到底需不需要終生服藥?看完你就懂了
※白血病患者需要我們這樣……呵護!
※醫生坦言,胃癌是一種吃出來的病,有這些惡習的人需要注意了!
※體內濕毒重?不需要看醫生,你只需要生薑這樣吃!為父母收藏!
※為了確診頸椎病,需要做哪些檢查?CT還是核磁共振?看完你就懂了
※只要做到以下幾點,胃病根本不需要吃藥!
※生病需要吃藥,你知道你吃的葯是怎麼來的嗎?
※腎病患者尿蛋白3+如何治療?醫生表示需要先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有糖尿病,這種維生素才是你最需要的,看完趕緊補!
※知道嗎?不僅是我們,龜也需要「養生」
※腎癌危險信號:一旦出現這些癥狀,你需要看醫生!
※你說來醫院簡單看個肚子痛,可你知道「肚子痛」需要區別多少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