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概念中的氣血什麼
中醫限於當時的條件,無法對人體進行組織、細胞甚至是分子水平的精細化研究。但是從《黃帝內經》開始,中醫就把人體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研究:五臟、六腑、經絡相互配合為化生、運行氣血服務。作為構成人體組織器官並支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化生以後,通過經絡循行全身,不斷為全身組織器官提供豐富的營養,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人體任何一個組織和器官單憑一己之力都無法化生、運行氣血。中醫根據長期的觀察和醫療實踐,將一些人體的功能根據五行理論進行分類,形成了肝、心、脾、肺、腎五臟以及與之相表裡的六腑概念,中醫的臟腑是一類人體功能系統,與現代生理學的臟器具有很大的不同。
同樣,中醫概念中的氣血也是一種結構和功能的統一體。對比現代生理研究,中醫的氣血是指飲食和氧氣進入人體後,在臟腑(脾、胃、肺、心)作用下生成的對人體有滋養作用的「精微物質」(血)和具有溫煦、激發、防禦作用的「精微物質」(氣)以及對「氣」、「血」功能的一種描述。
人體化生「中醫概念的氣血」的原料是飲食和氧氣(中醫稱為自然界清氣),人體化生氣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人體生長所需物質並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而構成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的實現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要實現這一目的,化生的氣血必須到達這些組織、器官和細胞,這就需要一個通路,中醫稱這一通路為經絡,經絡暢通,氣血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發揮其濡養、溫煦、激發、防禦的作用。這裡,經絡提供了溝通和聯繫的路徑,氣血以經絡為通路,奔走於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和細胞之間,為其提供豐富的營養,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


※中醫中的陰陽魂魄氣血關聯性
※中醫的氣血,陰陽概念,具體是什麼樣子
※中醫教你調氣血
※中醫常說的「氣血」、「瘀血」、「氣滯血瘀」到底是什麼!
※中醫常說的「氣血」、「瘀血」、「氣滯血瘀」到底是什麼?
※怎樣理解中醫的氣血陰陽1
※中醫入門:中醫診斷氣血津液辨證之血症
※補氣血的食物 老中醫用這方法養氣血很有效
※氣血不足,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有良方!
※中醫真正的補氣血法,6招讓氣血補遍全身
※中醫治療肺癌:氣血瘀滯、痰濕蘊肺
※肺大泡發展中的氣血胸和各類感染
※女性氣血不足易變老,及時補氣血很關鍵,中醫推薦補氣血五大療法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五大步驟!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 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中醫6種補氣血的食物做法,可改善貧血
※中醫養生:如何判斷人體氣血盛衰?
※黃帝內經:氣血平衡,百病不侵;中醫教你判斷氣血充足的10大方法
※為什麼中醫上說,氣血充足就無病呢?
※大補氣血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