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做官,有錢即可,不過朝廷也有三不賣,錢再多都不行

清朝做官,有錢即可,不過朝廷也有三不賣,錢再多都不行


導語:中國歷史上,很多的朝代,都出現過買官的情況,不過公開買官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大清朝算是其中的異類。最早的記錄是在康熙的時候,就有過公開賣官的情況,說得很委婉。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也曾經公開賣官,而且是經常性的,有的時候犯人犯罪,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都可以花錢買平安。



清朝做官,有錢即可,不過朝廷也有三不賣,錢再多都不行


清朝時期的縣令


歷史上的科舉制的產生,就是為了打破世家的壟斷,利於社會的公正,提高官員的整體素質,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有朝一日入朝為官。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科舉制也有弊端,尤其是在明清的時候,八股取士,嚴重的束縛了讀書人,更不要說有創新人才出來了。但是要知道,歷史上絕對的公平是很少出現的,普通人家可能寒窗苦讀還不一定能考取功名,但是有的朝代,有錢就可以做官了,而且這樣的官弊處也很多,花錢買的,不得撈點回來。



清朝做官,有錢即可,不過朝廷也有三不賣,錢再多都不行


清朝買官憑證


雖然說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賣官的情況,但要說的一點就是,皇帝也不願意這樣做,這些人既然用這種方式,那就說明了是沒有真材實料的。一般這樣做,都是國庫里實在沒錢了,只能出此下策。清朝從康熙開始就已經這樣做了,那個時候白銀五百兩,或者是糧食五百石就可以做個官了。


那麼這樣的官,最大能做到多少呢?錢不同,位置不同,康熙開了這個先例之後,後面更不用多說,從五百兩漲到了15000兩,有錢就能做官。不過做官還有三不賣,一不賣,是吏部和禮部,給多少錢都不賣。二不賣,京城的官,最高賣到五品郎中,在高一個都不賣。第三,地方官,最高只賣到道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副省長,在往上不賣。



清朝做官,有錢即可,不過朝廷也有三不賣,錢再多都不行


買官憑證


能夠買官,這就對天下的讀書人來說是件極其不公平的事情,不過沒辦法,國庫里要是有錢,皇帝也不會如此做。不過這樣的弊端,就是這些人有了錢都能買官,錢花出去了,官做上了,這錢肯定要翻數十倍的撈回來。歷史上往往這樣的情況,苦的還是百姓。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雜貨鋪 的精彩文章:

故宮十八口缸,造價1100萬,八國聯軍沒毀,日本人卻直接帶走
古人廁所有講究,從漢開始就注重隱私,主要防止鑿牆偷窺
虎門銷煙成了英雄,晚年為何又鼓勵種植鴉片,無奈的現實
此女奇醜無比,四十歲還沒嫁出去,因一手段被皇帝看上,母儀天下
此家族有塊免死金牌,傳承千年,歷代皇帝從來不收,如今上交國家

TAG:歷史雜貨鋪 |

您可能感興趣

清代有銀子就可以捐官,但朝廷也有制度,這些衙門的官一概不賣
宋江為什麼不自立一個朝廷,是他不願意,還是他根本就不能?
為何這幾個人武功不行,卻能在朝廷混得很好
此人雖然是隋唐的開國功臣,不過卻得不到朝廷重用,原因有這兩點
古代有種房子很怪,即便要垮了,壓死了人也不準修,誰修朝廷罰誰
清代的花翎象徵地位不得僭越,可到了咸豐時朝廷缺錢竟公開買賣
曾國藩功高蓋主,朝廷怎麼沒有對他下手?其實不是不想,而是沒轍
在古代這種人的錢可不能搶,搶了就是壞了規矩還得罪了朝廷
清末朝廷哪來那麼多銀子?不要誤會,清廷其實很有錢
楊家將三代之後,真的再無良將?有,朝廷就是不肯重用
歷史上,很多具有豐功偉業的朝廷重臣都不得善終,而他,卻是個例外!
古代光棍比現在還多,朝廷都是如何解決的?辦法很多值得借鑒
明朝時期有一刑罰,不光受刑過程疼,還讓每個朝廷官員感到很恥辱
過去它是朝廷的貢品,如今已被重點保護,想要你也不敢要
明朝最邪門的刑罰,不但痛苦不堪還非常羞恥,朝廷大臣卻搶著體驗
明朝皇帝默許太監娶老婆,只因這三點,不然可能朝廷會動蕩!
這種水果既不是橘子也不是橙子,古時都是朝廷特貢
他當時如果沒有被朝廷黨派所害,大明王朝也不會那麼快覆滅
張之洞臨終前向朝廷諫言,載灃卻不以為然的說:不怕,我手裡有兵
如果不是費保,李俊必然接受朝廷封賞,當不了國王,還會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