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不要走進小兒腹瀉誤區,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什麼 是腹瀉病?
大便性狀改變與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統稱為腹瀉病。
腹瀉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據有關資料,我國5歲以下兒童腹瀉病的年發病率為100%,平均每年每個兒童年發病3.5次,其死亡率為0.51%。小兒腹瀉如不及時治療,易產生脫水或感染輪狀病毒,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因此,對小兒腹瀉病的積極治療十分重要。
腹瀉的危害
1.腹瀉可使水電解質失調和酸鹼平衡紊亂。
2.腹瀉能引起營養不良
3.能量供給不足
4.維生素缺乏。
5.貧血
6.腹瀉可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7.慢性或長期腹瀉會導致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形成肛瘺;長期腹瀉會導致直腸脫垂。
【易感因素】
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
對進入胃內的細菌殺滅能力弱
免疫功能較低
容易腸道菌群失調
人工餵養小兒,易患腸道感染
病因
感染因素
腸道內感染
腸道外感染
非感染因素
飲食因素
氣候因素
中醫認為,腹瀉的發生與脾虛或濕盛關係密切。「夫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發病多為感受外邪、內傷飲食、脾腎陽虛、脾胃虛弱。中醫灸法治療以健脾利濕為基本原則,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
治宜健脾利濕、強腎固本。灸法具有強壯滋補的作用,即與虛者補之的治則相結合,又達到因證立法的目的。配合相應的穴位,恢復臟腑功能的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腹瀉分類
傷食瀉
進食過多引起消化不良,表現為瀉酸臭大便,肚腹疼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大便或為蛋白狀或夾奶瓣或夾不消化食物殘渣
濕熱瀉
患兒體質濕熱引起。表現為大便深黃而臭或夾有粘液,或伴發燒,肛門紅腫或較大孩子自述肛門灼熱
風寒瀉
多因腹部受寒或食後吹風,或過食生冷引起。表現為大便清稀,色黃或綠或有泡沫,腸鳴腹痛
虛寒瀉
多因脾虛或脾腎陽虛引起患兒消化能力降低,表現為吃後就瀉,大便稀溏且有較多食物殘渣怕冷,腹瀉容易反覆發作或病程較長
誤區一:腹痛立即吃止痛片
誤區二:吃消炎藥消毒止瀉
誤區三:腹瀉後立即吃止瀉藥
誤區四:一旦止瀉立即停葯
誤區五:喝大量白開水不吃飯
神闕作用
任脈的穴位,位於肚臍中,又名氣舍。與沖、督、脾、胃等經絡相關,素有「臍通百脈」之說,故它能直通內臟,主要有調上、中、下三焦之氣的作用(氣指神氣、元氣、生命之氣)。神闕乃神氣出入的門戶,有調神志的作用,所以神闕穴具有溫通元陽、運脾胃氣機、化寒濕積滯之功
神闕是指一個凹陷的地方,臍在胚胎髮育過程中是腹部最後發育完的一個地方,其表皮的角質層最薄。皮下無脂肪組織,在臍纖維環周圍有臍靜脈叢形成,在臍的深部。
注意事項
1、腹痛、腹瀉嚴重時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以弄清腹瀉的真正原因。
2、痢疾患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腹瀉灸。
3、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的食物,不要過度食用油膩、生冷、辛辣的食物,不喝生水,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小兒風熱感冒,父母應該正確對待
※小兒咳嗽根本原因,媽媽知道嗎?
※寶媽教您一招,怎麼給寶寶用灸效果最好,快速教您辨別寶寶體質
※教您一招,不要拍片,如何辨別寶寶鼻炎
※寶媽寶爸,應該學會正確看待寶寶發燒
TAG:劉媽說育兒 |
※催乳湯你真的懂么,為什麼你越喝越沒奶?不要走進這些誤區
※新手媽媽帶娃苦不堪言,看看你是不是走進了這三大育兒誤區?
※為何你的胃越養越糟糕?要養胃就不要走進這些誤區!
※很多孕媽媽走進「喝牛奶」誤區,注意這兩種牛奶不能喝
※膽結石不要怕,讓這些食材走進你的身體,輕鬆幫你緩解疼痛!
※這是我見過最可憐的熊貓寶寶,走進動物園的那一刻:我本不想哭,只是眼淚止不住!
※喜歡一個人,想要走進她的心裡,應該這樣做
※讓孩子閱讀,你可能走進了這幾個誤區,難怪孩子不喜歡讀書
※你的濕疹久治不愈,是你走進了這些誤區,一定要記住這些
※家長給寶寶買玩具,是否走進了這三大誤區,快來看看吧
※當你走進一家可以隨意拿走的寵物店,你會帶哪只寶寶回家?
※追求女生時,怎樣才能更容易的走進她心裡?這四點你要知道!
※產後修復,一定不要走進這些誤區!
※貓媽媽從狗門走進我家,放下小貓就走了。怎麼了?我什麼也沒做
※追一個女孩,抓住她這些「軟肋」,才容易走進她心裡
※我不是抑鬱症患者,也不想走進抑鬱症的困境,我該怎麼做!
※這些說話方式,可能會幫助你走進孩子內心,父母不妨試一試
※要怎麼走進十二星座的心,讓他們從此不能沒有你!
※想瘦身減脂沒有錯,但不要走進這些誤區
※想走進女生的心裡,不是時時陪伴,做好這些,不愁她不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