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微信上線新原創機制,抄襲成本高了,可還是消滅不了「做號者」?

微信上線新原創機制,抄襲成本高了,可還是消滅不了「做號者」?



微信上線新原創機制,抄襲成本高了,可還是消滅不了「做號者」?



昨晚,微信公眾平台公布的一個「小調整」,這個調整就是:微信公眾賬號無授權轉載,不能再顯示全文,讀者要看全文,必須跳轉到原公眾賬號的圖文頁面。



微信上線新原創機制,抄襲成本高了,可還是消滅不了「做號者」?


微信新規


微信宣稱此舉是為了更好地鼓勵原創內容分享,以及讀者與原創者之間的互動——互動是微信公眾賬號的一個優勢。有人說,微信從此形成了類似於微博的「轉發」機制,然而在我看來,微信此舉跟微博的轉發形態沒什麼可比性,一條微博可以無限轉發下去進而形成指數級傳播,微信公眾賬號不可能形成這樣的轉發鏈,真正的轉發是靠讀者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群。


下面,我們來稍微解讀一下微信的這次調整。


給原創內容帶來什麼影響?


第一、原創內容會獲得更多閱讀、粉絲和互動。因為讀者都被強制導入到原公眾賬號了。還有,新規之後,如果有人找原創者申請授權,原創者更可能選擇不給、收費或者「要求顯示轉載來源」,否則就等於沒有轉載只有轉發。總之,授權轉載的成本高了,流量會被導入到原創者。


第二、原創內容將會獲得更多收入。微信流量主業務,不少悶聲賺大錢的都是做垃圾號、營銷號的。其中做內容轉載的不少,由於每天要轉載大量內容(一個團隊成百上千個號),因此不可能一一申請授權。所以,原創者獲得更多流量意味著也將獲得更多流量主和讚賞收入。


第三,原創內容如果是軟文閱讀量會更高。軟文說得好聽點是「內容廣告」,不少品牌主都會重視軟文的閱讀數據,有多少個公眾賬號轉載了一篇文章反而沒人關注。微信新規變相讓原創內容閱讀量更高,這意味著自媒體們不需要刷數據——至少不需要刷那麼多了。


原創者需要考慮的風險


兩個月前微信還有一個新規調整,並未被正式公布,然而卻對內容行業造成很大影響,這個規則就是:如果有人發布了你的文章,哪怕沒有標記原創,你的文章也不能標記原創。在調整之前則是:如果有人搶先發布你的文章並且標註原創,才會導致你不能標記原創。


舉個例子,你一天寫了幾篇文章,其中一篇有時效性,先發布到某個內容平台或者某個網站,這時候有「做號者」看到,拿到微信去群發了,沒有標記原創,等到你晚上發布微信時就會發現不能標記原創了。這時候你可以申訴,但要等一段時間微信才會處理,因此原創者往往會「不標記原創」進行推送。

然而,在「511新規」之後,是否標記原創對於原創者權益有很大影響,不只是少了一些流量,還可能會在「不標記原創」進行推送之後,被第三個號搶標記原創,這樣原創者反而為抄襲者導流了。所以,微信新規發布之後,可能會有「做號者」這樣做:


瞄準某個大號的頭條號等平台的好內容,找一個號搶發(無原創)—原創大號發布時標不了原創—再找第二個號發搶標原創,這樣就可以給第二個號導粉了。有人說,微信可以對這種號堅決打擊,比如直接封號——但做號者都有成百上千的號,所以是沒所謂的。


微信為什麼這樣設計?在參加微信支付香港活動時我曾諮詢過騰訊新聞發言人張軍,其透露設計初衷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原創者,大致意思正如其在微博所表示:



微信上線新原創機制,抄襲成本高了,可還是消滅不了「做號者」?


張軍微博



這意味著,未來原創者必須要考慮風險,權衡利弊,再決定是否要將內容提前發布到別的內容平台。


對於這個問題我倒有個建議:微信和騰訊媒體平台的原創保護體系可以打通,後者並不是採取一天一發的機制,原創者如果有時效性內容可先在騰訊媒體平台發布並標記原創、鎖定許可權,這樣就不用擔心微信發布時標記不了原創了。


微信新規或讓更多公眾號加入「洗稿」行列


顯然微信新規並不能消滅「做號者」,他們依然有辦法「盜用」原創內容,只是成本高了:可能要將文字弄成圖片轉載,更可能是花點精力做「偽原創」、「洗稿」和「洗思路」,更多「做號者」或將走上這條路。

每隔一段時間,自媒體圈就會掀起關於「洗稿」的口水戰。相對於一字不變的抄襲而言,洗稿才是內容創業乃至新媒體的行業毒瘤。因為抄襲判斷和打擊相對容易,而洗稿卻難以規避。


理論上來說,轉載是好事。新媒體時代好內容長腿,讓好內容傳播出去,抄襲者做了分發渠道,原創者在文章里植入「記號」,或者內容本身就有廣告(軟文),這樣來看被抄襲(無授權轉載)反而是好事。


洗稿則意味著這些人將「別人的原創」變成「自己的原創」,他們在別人內容基礎上添油加醋,換個順序,或者整合幾篇原創內容,再輔以標題黨、群運營等五花八門的手段來傳播。洗稿的人是「生意人」,運營層面完全碾壓挑燈夜戰、辛苦碼字的文字工作者,而「原創者」竟然不能對他們做什麼,連投訴的門都被堵上了,他們一般都會這樣為自己辯白:


「我們沒有違反微信規則啊,我們沒有抄襲啊,有很不一樣的地方,比如這裡,這裡」。


比洗稿更高級的則是洗思路——稿子可能100%是原創,沒有一句話與原創者內容是相同的,然而,核心觀點、文章邏輯、行文思路卻是一模一樣的,寫過文章的小夥伴都知道,這樣做會少花多少精力。


原創者花一天甚至一周的時間做的內容,「洗稿」者或者「洗思路」者一個小時就據為己有,想想都心酸。


原創保護的路還很長


一個事實是,這麼多內容平台,微信是最早推行原創保護機制的。


過去互聯網上的文章基本沒有原創保護這一說,百度會給做原創的網站增加權重,但由於是開放式的Web內容生態,無法像微信這樣封閉內容生態保護原創。現在微信的原創保護機制,已經被各家內容平台跟進。


電影、音樂、圖書,許多內容產業從蕭條到繁榮,無一不是在構建了相對完善的內容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之後——並且都是最近幾年的事情。現在,內容創業如火如荼,知識產權是根基。騰訊最早提出內容戰略,QQ音樂2005年上線就只做正版,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也強調了對知識產權的重視。

然而,在原創保護上,微信以及各大內容平台還任重道遠。


一方面對於「洗稿」行為的打擊,是內容行業的最大難題。不只是自媒體文章,網路文學甚至音樂等領域都有類似問題,比如今年《燭光中的媽媽》詞作者就曾公開聲討某知名家電公司董事長篡改其歌詞,並錄製音樂用於公司營銷。「我不抄襲你,但我改動你」,是許多內容原創者的痛。


另一方面,不同內容平台之間是割裂的。如何互通有無,在原創體系上形成統一的聯動和打擊機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騰訊旗下的微信、QQ與企鵝媒體平台之間都還未能打通,要不同內容平台之間形成合力短期內恐怕也不現實。


但如果能夠實現,內容行業的侵權問題恐怕會減少一半。現在有維權騎士這樣的平台遊走於不同平台之間做起了「原創保護警察」,然而卻事倍功半:技術和精力有限,維權成本很高,維權結果也難以達到原創者的預期。


不過,就算千難萬難,對原創內容進行徹底的保護,對於侵犯原創內容的行為(尤其是洗稿行為)進行有效打擊,不論是從平台長期利益還是從道義上來說,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樂見其成。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 羅超頻道(luochaotm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我們研究了10隻美國電商獨角獸:估值最高35億美元、懂得靠會員制拉新
蔡文勝之子狂減持美圖,不到半年套現逾9億元,未來拋售無需再披露
法國新科總統馬克龍,他的人生到底開了什麼掛?
從信而富財報看消費金融行業的四大難題

TAG:虎嗅 |

您可能感興趣

LOL新模式即將上線,加入「突然死亡」機制,網友:這是不給翻盤機會了?
職業賽場上難得一見的蔚,是版本棄子,還是機制方面被她壓制了?
深扒!熔斷機制背後的根本原因竟是…
它是盜賊的特有機制,爐石官方想放棄但不可行,加強卻無從下手!
了解投射機制,找准分手的隱性原因,挽回才不會無疾而終!
錯怪自噬行為了!原來它是重要抗癌機制!
爐石傳說燒繩子機制是否應該改變?玩家:並非所有人都是惡意的!
部落衝突:這種罕見的打法,高收益不再是夢,護盾機制真的很肝!
以太坊完成最終升級的路上,為何要換共識機制?
DNF再現獻祭玩法,是策劃的鍋,還是機制的錯?
成癮機制新發現將可能解釋一些人酗酒的真正原因
超時空之戰:人類背叛者是強殺還是等機制?這都能吵起來?
神秘的快速射電暴再現,源頭尚不明確,其生成機制也成謎
爐石傳說:為何說盜賊的連擊機制已經不強了?原因主要有這3點
宇宙的演變可揭示其運作機制,地球上的我們是否是孤獨的存在?
爐石傳說:從新卡預測下版本的新機制,「無限」體系最有可能!
EA:開箱不是賭博,它是一種「驚喜機制」
踩中地雷不動就不會爆炸嗎?地雷的觸發機制是什麼?不看後悔
為了穩住人氣,暴雪拼了,爐石傳說祭出全新機制,天梯玩不到
爐石傳說「女巫森林」這些新機制,可不要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