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天津丨屬於煎餅果子的天津,不相信生菜和火腿。

天津丨屬於煎餅果子的天津,不相信生菜和火腿。




本文轉自公眾號:企鵝吃喝指南


I

D:

qiechihe




外地人提起天津小吃,往往會想到盛名在外的「狗不理包子」。可是對於天津人而言,最日常接地氣的小吃,同時也是最神聖不可侵犯的信仰,卻是——

煎餅果子







說起來,天津的小吃繁多,怎麼樣都輪不到煎餅果子坐頭把交椅。但天津人就是打心眼裡愛它、捧它,

還自覺地維護煎餅果子的「純潔性」——做法稍有差池,嚴重程度基本等同於信仰分歧







這話就有意思了:一套煎餅,怎麼扯上「

邪教

」了?煎餅果子遍地都有,天津的煎餅果子又有什麼特別的?讓企鵝君帶你去吃一趟就明白啦。




心急想吃煎餅果子的,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推薦噢!






目 錄




1 | 碼頭上漂來的煎餅果子




煎餅果子的身世之謎




2 |

正宗的煎餅果子長什麼樣?




天津人說:加火腿的都是邪教!




3 |

煎餅果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用嘴吃,更要用眼睛看




4 |

美味的煎餅果子去哪找?





四家推薦,從早吃到晚!







1 | 碼頭上漂來的煎餅果子




許多特色小吃,都有歷史故事可講,個個背景不俗、源遠流長。相比之下,煎餅果子可就沒什麼話語權了:雖然煎餅、油條歷史悠久,但煎餅果子不僅是徹徹底底的市井出身,論年紀也沒法和人家比,只有一百多歲。




煎餅果子的來源已不可考,硬要說的話,也是從趕碼頭的勞工苦力們手中流傳開來的。比較靠譜的說法是,

煎餅果子脫胎於趕碼頭的勞工們帶來的山東大煎餅,屬於「二次創作」。







成書於1898年的《津門紀略》里,記載了不少天津的風土人情·,唯獨對煎餅果子隻字未提,由此推斷,煎餅果子的出現,最早也不過是二十世紀初的事。







近些年,煎餅果子可以說是衝出天津、走向世界,全國各地的小吃攤都能見到,2012年,「黃太吉」更是靠著賣煎餅果子聲名鵲起。




按理說這是好事,但天津人就是覺得,外地的煎餅果子「不對味」。最典型的就是「黃太吉」,當年紅遍各大平台,北京的連鎖店一家接著一家,可近在咫尺的天津,卻一家店也沒有。沒辦法,吃慣了煎餅果子的天津人根本不認:「

這玩意也能入口?也好意思叫煎餅果子?




那麼,問題來了——




2 | 正宗的煎餅果子長什麼樣?




天津正宗的煎餅果子,從內到外都有一套嚴格的章程。




先說

煎餅皮

,除了雞蛋之外,其他原料也都有講究。麵糊一定用清香的

綠豆面

來做,白面是萬萬不可的;麵糊也不用普通的水,而是牛、羊骨頭熬製成的清湯,再講究一些,還要加上一味

蝦皮

——不是大蝦的皮,而是晒乾的毛蝦,味道鮮香。







煎餅里裹著的只有兩種,一是

油條

,二

果篦(bì)兒




油條是「棒槌果子」

,顏色棗紅,一尺來長;

果篦在其他地方常稱為薄脆

,也有叫麻葉、脆皮的:麵粉略加點鹽、小蘇打,擀成四四方方的一大片,一遇熱油,小蘇打分解產生氣體,就在表面脹出小泡,金黃酥香,口感輕脆,久放不綿,和柔軟的煎餅相得益彰。







如今在天津,單獨買果篦作為早餐的已經不多了,賣油條的特意做出的果篦,基本都是為了做煎餅果子用。







再來就是

調料

了。

天津靠海,吃菜口重,但煎餅果子的調味相對清淡:

面醬刷上薄薄一層,甜咸俱全,兼有一股醬香,再加上一點紅腐乳

,提上一點鮮味,基本的調味就算齊活了。再撒上一層翠綠

蔥花,靠熱度激發出香辛味——有人不喜歡蔥,覺得有一股生臭味,細心的店家會提供生蔥、熟蔥兩種選擇。辣椒則相對隨意,油辣椒、辣醬皆可,只是點綴而已。




說來也怪,

這樣的煎餅果子只在天津市區代代相傳

,即便是近如塘沽、大港,煎餅果子就立刻大變樣。只有市內六區的範圍內,依然固守著這套

傳統。

外人看來,這叫墨守成規、不知變通:只有一根油條,單調又沒營養,有什麼好吃?




別說,這套規矩還真有它的道理。平民小吃中的「規矩」,北京人稱為「窮講究」,雖說有點不得已而為之,但一代代傳承下來,「窮講究」也演化出了不少門道。




煎餅果子為什麼只有油條、果篦?為了找到答案,

企鵝君特意跑了一趟北京的「黃太吉」,嘗了豪華版煎餅果子

:煎餅包著炸雞、生菜葉,原本擔任主角的果篦只有零星幾點,搭配酸甜口味的千島醬,看起來特別美。








然而,實話實說,味道實在是……知乎上曾有人提問「黃太吉的致命缺點是什麼」,下面一連串的答案,主題只有一個:難吃。




首先,煎餅里大概是用了白面,和綠豆面相比缺乏韌勁,吃起來黏糊糊、軟趴趴的,加上生菜的水汽影響,口感更糟;綠豆面特有的清香也沒有了,反倒有一點點酸味。




二來煎餅本來就薄,搭配滋味強烈厚重的食材,加上大量千島醬,味道一下子就失衡了,煎餅沒了味道,只剩下過分的酸甜味。




3 | 煎餅果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用嘴吃,更要用眼看




去吃煎餅果子,下了單之後可別凈顧著玩手機。煎餅果子的魅力,不僅在於好吃,更在於好看。

手藝嫻熟的師傅攤起煎餅來,簡直有種藝術的美感。




說一句「

來套煎餅果子

」,那邊手底下就麻利地忙活開了:先用油擦刷上薄薄一層油,澆上一勺淡黃色的麵糊,緊接著抄起竹蜻蜓一樣的推子,只輕輕轉一個圈,一張煎餅赫然呈現在眼前,薄如紙,圓如月。







再看他一隻手拿著推子,另一隻手抓起雞蛋來,一磕一掰,推子又是一轉,滿眼黃白錯落、交相輝映。

煎餅已經冒起了熱氣,又換一柄小鏟,四下里鬆動一下邊緣,兩手一翻,煎餅就翻了個身。







放上油條果篦兒裹上之後,就是調料:

小刷子唰唰兩下,抹上甜麵醬和醬豆腐,一道深褐一道鮮紅

,嘴上問著「要不要辣子」,順手再來一道辣醬。緊接著一翻一折,煎餅成了棉被狀,裝了袋交到你手裡,全過程不超過兩分鐘。







喜歡綿軟口感的,可以選果子;喜歡脆的,記得要果篦。

減肥的同學可以選擇

隱藏菜單

:就要一張煎餅皮。粗糧配上雞蛋,高蛋白、低脂肪,美味依舊,卻瞬間變成了健康食品,敞開吃也不要緊。




4 | 美味的煎餅果子去哪找?




要找到真正美味的煎餅果子,

企鵝君私藏多年的小秘訣是:去居民區




外地人看煎餅果子是小吃,在天津人眼中,就是日常的食物。常年累月吃下來,人人心裡都有一桿秤,而敢守著這群「老吃主」做生意的,自然有一套。反倒是高門大戶的旅遊窗口,手藝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天津衛賣煎餅果子的,大多推著小車,車上有櫥窗,防風保溫。櫥窗里是各式工具、調料,立等可取。問問附近的阿姨,然後按圖索驥,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想吃到好的煎餅果子,不能睡懶覺——畢竟是早點,九點過了,大部分賣家也就收攤了。




如果運氣好,還能看到一個有趣的情景:

雞蛋排隊

過去的天津人有個習慣,自己帶著雞蛋去買煎餅,雞蛋放在那裡,自己就去買其他東西了,回來看看前面還有幾個雞蛋,排到哪了心裡也就有數了。近些年大家不差兩個雞蛋錢,這種情況就少了,但偶爾還能見到。




如果實在早起不了也不要緊,企鵝君找到了

四家在天津小有名氣的店

——名字都樸實無華,但味道絕對有保證。

四家店的營業時間加在一起,時間跨度足足24小時

,全天候滿足你的味蕾。




白天吃煎餅,看這裡:




1 | 二嫂子煎餅果子




地址:

南開區衛津路與鞍山道口交叉口




這家店登上過《天天向上》,號稱「全天津最正宗的煎餅果子」,據說二嫂子是下崗後二次創業,手藝在廠里是獲過獎的,絕對過關。







目前二嫂子在天津有兩家店面,個人更推薦老店,大路邊一個小窗口,掛著一塊「和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牌子,門前常年排隊。買煎餅的人常常是左手一套煎餅、右手一杯豆漿,站在窗口前趁熱開吃,市井氣十足。







煎餅皮攤得薄,鬆軟清香,果篦炸的透,酥脆不膩。醬料拿捏得恰到好處,咸、甜、香諸味兼備——就這一點就能看出經驗和手藝了。技藝不精的做出來,要麼寡淡無味,要麼下手太重,煎餅的香味都被蓋住了。




2 | 楊姐煎餅店




地址:

和平區襄陽道3號




楊姐的店面不大,卻很有來頭——《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裡面的煎餅果子就是楊姐家的。







這家店位於襄陽道,道路不寬,兩旁是居民區,不過緊鄰濱江道中心商業區,並不算難找。

楊姐家的煎餅是實打實的傳統風味,能吃出裡面加了蝦皮,透出一股淡淡咸鮮。她家同時還賣排叉、素卷圈等小吃,也值得一嘗。







晚上吃煎餅,看這裡:




3 | 津老味煎餅果子




地址:

南開區衛津路與鞍山道口交叉口




這家店就在二嫂子煎餅果子旁邊,不過營業時間一直到夜間,同樣也屬於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師傅的手藝沒得說,兩三下就把麵糊攤的渾圓,難的是不用雞蛋修補,一點破洞沒有,還能單手翻煎餅——就這一個動作,沒個十年功夫下不來。







煎餅好吃又好看,是天津經典的老味道。另外,如果選了果子,師傅會細心地先把油條爐子上烙一下,保證溫度和口感,憑這點認真的精神就值得一試。




4 | 南樓煎餅果子




這家店位於河西區,別家都是早上開門,他家是值夜班,從晚上八點營業到凌晨六點。每天夜裡經過都能看到一大群人冒著寒風排隊,人最多的時候都快排到馬路中間去了。








來買的人多半是當夜宵,經常三套五套往回帶,店裡流水作業,四個人一個攤、一個包、一個調味,一個收尾,這才保證供應。








雖然客人多,質量卻絲毫不馬虎。煎餅的火候准,不焦不苦;雞蛋攤得很勻稱,面面俱到,邊邊角角也沒落下,每一口都有濃郁的蛋香,鬆軟里透著韌勁,不像某些地方,做的快了手底下就潦草,吃起來一口煎餅一口蛋的。




他家還有羊湯、雲吞一類小吃,口味都相當地道,夜裡來一套煎餅配上熱乎乎的雲吞,別提多舒服了。







即便再怎麼出名,四家店依然保持著小門小戶的規模,畢竟煎餅果子,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市井小吃——不過,市井之中多奇人,尋常處也往往藏著值得探尋的美味。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1591787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台灣丨用台灣為你寫一首蹩腳的情歌。
中國丨中國特色表情包,解放了中國人民。
汶川地震九周年,我們都還記得!

TAG:那一座城 |

您可能感興趣

天津人要規範煎餅餜子!以後天津煎餅里吃不到生菜火腿
天津的餃子跟包子一樣有特色,天津「貓不聞餃子」你知道嗎?
舌尖上的天津煎餅果子
天津煎餅果子又雙叒火了!來看看天津最正宗的本味
天津人,都是胖子!
《舌尖3》天津正宗煎餅果子亮相,沒有火腿生菜,這就讓人很難受
天津人吃飯,離不開的「醬」
不是每一根油條,都配叫天津果子
因漕運而興起的城市天津,夜景迷人,煎餅果子噴香,遊子快回家
「舌尖上的中國」里沒有的幾種天津美食,天津不只有包子、麻花
吃天津老菜,來津門一籠!
介似糟改嘛,繼煎餅果子夾生菜之後,網友外地又遇佛系「天津包」……
天津來的煎餅果子,已經傳了三代
天津最好的吃的特色小吃店,如果沒吃過,你算是白來天津了!
天津最絕的不是煎餅果子,也不是包子,而是……
天津的天,天津的樓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地方特色小吃,為什麼天津人不吃?網友:它就是一個坑
天津煎餅果子將成立協會,煎餅果子將統一標準?你期待嗎
天津以外,沒有一套正宗的煎餅餜子
餃子餡放餜子、炒菜拌撈麵,天津人的年味兒有多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