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勤勞一定就能致富嗎

馮學榮:勤勞一定就能致富嗎

馮學榮:勤勞一定就能致富嗎

馮學榮:勤勞一定就能致富嗎


【摘要】選擇遠比努力重要,只有工商化的國家,才有富國的希望。一個國家如果不走工商化的道路,那麼任其國民怎麼勤勞,國家都無法致富。


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財富是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創造的,而商人只是附著於「勞動人民」身上的寄生蟲,商人是「剝削者」。


是這樣的嗎?我們通過明代中國農村婦女王翠蓮的故事,看一看。


王翠蓮是明代中國農村的一個婦女,家中有一台織布機,但是王翠蓮織完一匹布之後,她就停下來,不再織了,她走出門外,逗孩子玩,曬太陽,和鄉親聊家常,一蹲就是一整天。

為什麼王翠蓮只織了一匹布就不再織了呢?因為王翠蓮認為:這一匹布,已經足夠全家人做一年的衣裳了,明年的布,明年再織。


王翠蓮這樣做是吸取了去年的教訓,去年王翠蓮多織了一匹布,找人借了一頭毛驢、馱到集市去賣,但是她家有布,別人家也有,所以不好出手,王翠蓮和她的毛驢馱著那匹布,在集市上轉悠了一整天都賣不出去,最終好歹和別人換了三斤大米,騎著毛驢回到村裡,王翠蓮已經筋疲力盡。


又織布又借驢又趕集的,折騰死人,最終所得只有三斤大米,王翠蓮顯然虧了。所以她吸取了教訓:以後織布只須織夠自家人做一年衣裳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再多一寸她也不織。


所以王翠蓮就在村裡曬太陽了,她不是不勤快,而是找不到事情可做,這種情況,我們叫做「勞動力荒置」,富餘的勞動力,沒能轉化成財富。


讀到這裡你已經忍不住了,你果斷駕駛時光機器,穿越到明代農村的現場,你批評王翠蓮,於是你和王翠蓮之間有了以下的對話:

你: 「你(王翠蓮)為什麼寧願空閑著也不多織布?」


王翠蓮: 「我織的布已經夠我家用了,多織我沒有好處!」


你: 「你應該再織一百匹布,給村裡每人都送一匹,普濟眾生!」


王翠蓮:(笑)「神經病!」


王翠蓮為什麼笑你是神經病呢?因為王翠蓮是個凡人,她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你要她織一百匹布送給鄉親,她不是做不到,她是不願意做,為什麼不願意做?因為這樣做,對她並沒有什麼好處(經濟利益)。

你悻悻而歸。但是第二天,鄰村臭名遠揚的、唯利是圖的、投機倒把的販子(生意人)李有財來了,李有財對王翠蓮說:「你家有織布機,你閑著也是閑著,這樣中不?我認識馬六甲的客商,我有銷路,從今天開始,你儘管織布,我出一兩銀子收購你織的每一匹布!」


王翠蓮聽了李有財的話,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一頭就扎進了織布房,開動手腳,啪啪啪地織起新布了,一匹,兩匹,三匹……幾天後,李有財果然來收購布匹,然後李有財將這些布匹轉售給馬六甲客商。


王翠蓮掙到了白花花的銀子,她心裡發紅了,於是果斷購置了新的織布機,然後雇了幾個窮鄉親,幫忙織布,生意越做越大,後來王翠蓮為了進一步提供生產率,她和工匠們一起琢磨,發明了「翠蓮紡紗機」,刷新了人類織布效率的紀錄,財富開始了爆炸式的增長。


王翠蓮掙錢之後,決心蓋新房,於是她委託施工隊蓋房,施工隊接到活很高興,新房子很快就蓋好了,施工隊掙錢之後,買了一頭豬,殺豬開葷,養豬戶賣豬掙了錢,也很高興,趕緊購置了幾頭小豬苗,期望今後能賣更多的豬……於是,布有了,房子有了,豬也有了,這些都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它們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財富」。

但這個故事並沒有發生在明朝,為什麼?因為明朝貶低商人、打壓商業,實施海禁,禁絕一切對外貿易,馬六甲的客商與李有財聯繫不上、做不成生意,所以在真實的明朝,王翠蓮每年只織一匹布,空餘時間都在村裡曬太陽、逗孩子玩、和鄉親聊家常,王翠蓮一家也無法發財致富,最終是布匹沒有,房子沒有,豬肉也沒有,一家窮,家家窮,全社會都窮。


那麼這個故事實際上發生在哪裡呢?這個故事實際上發生在英國,所以世上只有英國人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沒有中國人發明的「翠蓮紡紗機」,工業革命也發生在英國,而沒有發生在大明帝國,這並不是因為英國人比中國人聰明,而是因為英國人崇尚貿易,而中國人鄙視商業。


在真實的明朝,李有財更可能是一個讀書人,而不是生意人,他整天吟詩作對、琴棋書畫,他糞土商賈之家,夢想有一天中舉、做官。大明帝國有無數個這樣的李有財,所以舊時代中國的鄉村,只能世世代代貧窮下去。


這個簡單易懂的故事,給我們帶來這樣的思考:王翠蓮是一個勤勞的人,她為什麼不能致富?她為什麼寧願空閑著曬太陽也不織布?答案呼之欲出:因為沒有商業,因為沒有市場,因為沒有貿易。


所以我們從王翠蓮的故事中明白到:原來一個民族是否勤勞,對他們能否致富,其實是一件不太關鍵的事情,一個民族能否致富,關鍵不在於他們是否勤勞,而是在於有沒有一個容許自由貿易的商品市場,只要存在一個容人致富的自由市場,那麼再懶的人,她也能變得勤快起來,而一旦市場消失了,無利可圖了,那麼再勤快的人,她也選擇曬太陽、荒置勞動力,所以最終財富就無法生產出來,這才是財富的真相。


進一步,在王翠蓮和李有財的故事裡,遠銷馬六甲的布匹是王翠蓮生產出來的還是李有財生產出來的?憑直覺去看,布匹是王翠蓮一手一腳織出來的,但如果說這些布匹(財富)的產生僅僅是王翠蓮的功勞,那麼就無法解釋這個:為什麼在李有財出現之前,王翠蓮選擇曬太陽、堅決不織布?


所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在這個財富故事中,李有財才是關鍵。王翠蓮生產了大量的布匹遠銷馬六甲,可功勞最大的不是王翠蓮,而是李有財。如果沒有李有財,王翠蓮寧願逗孩子曬太陽也不織布,王翠蓮之所以進房織布,是因為李有財給她帶來了生意。沒有李有財,就沒有布匹。沒有王翠蓮,那反而不要緊,因為李有財可以很容易找到別的供應商。


道理說到這裡,許多讀者當可恍然大悟:憑直覺去看,財富是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創造的,但事實的深層次真相是:是商人刺激了「勞動人民」,是商人解放了「勞動人民」的生產力。說的更明白些:財富從本質上而言,與其說是由勞動創造出來的,不如說是由貿易創造出來的。


記得我們經常從報紙上讀到這樣的新聞:瓜農種的西瓜滯銷、爛在地里。這些瓜就不是財富,為什麼?因為它沒有賣出去,沒有賣出去,這些瓜就不能叫做財富。瓜你是種出來了,但它不是財富,而是垃圾。沒有貿易,就沒有財富。只有在貿易當中,才能實現財富。


王翠蓮的故事所闡明的道理適用於各行各業:泰國農民種植的大米遠遠超出泰國人所需,深圳生產的手機也遠遠超出中國人所需,廣州製造的衣裳也遠遠超出中國人所需……這些財富之所以創造出來,不是因為人民勤勞,而是因為自由貿易的繁榮、因為商人的手腳被解放了。解放了商人,就解放了勞動人民的生產力,懂得這點,你就讀懂了財富的密碼,你也就醒悟過來,千百年來我們對商人的種種抹黑和中傷,其實是有失公道的。


以下信息,系「理財魔方」特約發布


最近一個月,股災4.0開始上演,大盤連續18天低開,上證指數從4月7日的高點3295點,到5月11日的3016點。無論是投資股票還是基金,身邊的朋友問起來都是:「今天你虧了嗎?」


如果你在一個月前入手理財魔方,完全可以避免這場股災。理財魔方最近幾次調倉神准!


在這次小股災發生前的4月8日,理財魔方就降低了A股資產比例,此後上證下跌了7.18%,深成下跌了8.44%,理財魔方10個組合平均只下跌了1.19%,保住了今年1季度2.85%的收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馮學榮:有什麼樣的母親,就有什麼樣的國民
馮學榮:天下沒有不吃草的馬
馮學榮:你知道這些經濟常識嗎
怎樣做一個優雅的人
馮學榮:換個角度看,世界不一樣

TAG:馮學榮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馮學榮:我們為什麼不能迷信科學
馮學榮:讀歷史不能先入為主
馮學榮:記住這些科學常識,真的受用一輩子
馮學榮:陳冠希並沒有做錯什麼
馮學榮:文人不愛錢的思想是怎麼來的
馮學榮:這些關於東北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馮學榮:為什麼有才華的人一般不漂亮
馮學榮:我平時是怎樣賺錢的
馮學榮:怎樣做一個神棍
馮學榮:人不讀史,就會重蹈覆轍
馮學榮:一切均有價
馮學榮:看歷史不能有雙重標準
馮學榮:汪精衛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馮學榮:不談錢的歷史敘事,都是耍流氓
馮學榮:歷史作家是怎樣欺騙讀者的
馮學榮:關於張學良,鮮為人知的六個真相
馮學榮:為什麼讀歷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馮學榮:歷史的真相,並不總是令人愉悅的
馮學榮:有多少的偽科學,曾經把你往溝裡帶
馮學榮:汪精衛為什麼走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