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互通互聯謀發展 互幫互助濟民難

互通互聯謀發展 互幫互助濟民難


互通互聯謀發展 互幫互助濟民難

——東城區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研討會如期舉行


萬物並秀商大計,群賢畢至暢欲言。東城區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研討會借著「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喜慶氣氛拉開了帷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醫政司副巡視員孟慶彬、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谷曉紅、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俊彩、東城區衛生計生委主任林彬、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耀獻、北京市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主任王芳出席會議,東城區運行的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專家導師、學員代表、社區人才以及媒體朋友近60人參加會議。

互通互聯謀發展 互幫互助濟民難

5月16日下午2點半,東城區社區服務管理中心一樓大廳內一片
「繁忙」景象。伴隨老齡化、城鎮化等社會經濟轉型過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長迅速,呈現出多樣化特點,供給側結構性問題仍舊突出,給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帶來了挑戰。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優質資源匱乏,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尚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不利於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了改善現狀,推動基層中醫藥的服務能力造福更多社區群眾,參會人員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共謀發展。會議由北京市東城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林彬主任主持。

在十項議程里,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主任王芳、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耀獻,分別對《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進展及社區中醫藥工作情況》和《東直門醫院中醫醫聯體十年工作成果》進行了彙報。

互通互聯謀發展 互幫互助濟民難

早在2006年,東直門醫院與東城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就建立合作,並在全國開創先河首次成立了社區科,為社區開展便民利民服務逐步推進新模式,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醫院就診壓力大等問題,服務人口近百萬。11年來東直門醫院與東城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密切合作,在慢病管理、分級診療、信息化建設、綠色通道建設等方面取得實效,形成八大模式暨雙向轉診服務模式、專家進社區服務模式、健康大講堂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服務模式、中醫適宜技術社區推廣模式、信息互通互聯服務模式、中醫特色治療進社區模式和科研幫扶模式,夯實基礎與積極探索並行,這些模式率先走在了全國社區定點幫扶工作的前列。在推進醫聯體建設中,東直門醫院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醫師上掛」,這些積極措施充分發揮了中醫藥特色優勢,更好地服務了百姓的健康,影響了百姓生活,受到百姓的肯定和歡迎。

互通互聯謀發展 互幫互助濟民難

隨後東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俊彩、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谷曉紅、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也分別先後做了發言。紛紛表示此次的研討會意義重大,對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隨著醫改不斷向縱深推進,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醫療服務水平較快提升,但醫療資源布局和服務能力與人民群眾的需求之間還有一定差距,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工作也迫在眉睫。相信通過此次的研討會,東城區社區中醫藥全面服務能力會有所提升。

互通互聯謀發展 互幫互助濟民難

作為獨特的衛生資源,習近平主席多次就中醫藥作出重要指示,《中醫藥法》、《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

(2015—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規劃相繼出台,2017年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些指示彰顯了中央政府對中醫藥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一個國家堅定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的信念。

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馬建中副局長首先肯定了大家的工作,並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東直門醫院、東城社管中心以及東城區政府為老百姓造福的情懷和所作的工作另人感動,工作紮實深受啟發。建設和發展醫聯體、推進社區服務能力,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合理配置資源、使群眾享受優質便利的醫療服務,是國家民生工程是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引導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把大醫院技術傳到基層、把大醫院醫生引到基層;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試點,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並發揮引領作用;劉延東副總理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並赴地方專題調研,提出具體要求。這些都為醫聯體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馬建中副局長表示,基層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總體水平的提升,才是實實在在推進醫聯體和分級診療工作落實的基礎。要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這項惠民政策,把責任壓實,要求提實,考核抓實,積極穩妥推進醫聯體建設工作。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責任雖重,但使命光榮。他要求各單位之間要互通互聯、互幫互助,不斷在探索中創新、務實肯干,有效提升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挽手並進,為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健康福祉。

互通互聯謀發展 互幫互助濟民難

當天,「社區中醫全科醫師能力提升」項目第二批「中醫名家師帶徒」也正式啟動,導師喜收高徒。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11位社區中醫骨幹人員進入第二批跟師學習;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對第一批師帶徒的學員進行嚴格考試,篩選出7名優秀學員到東直門醫院出門診,讓基層優秀中醫師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同時,還啟動了社區總中醫師制度,即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遴選在臨床工作兩年以上主治及以上職稱醫生擔任,在規範社區與醫院之間的轉診流程,確保患者醫療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東直門醫院以確定24名中醫專家首批下社區開展工作;新醫改實施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等大醫院的合作也將翻開嶄新的一頁。

出席當天儀式的還有東城區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吳禮九、副主任徐工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晏軍、黨院辦主任尹丹、社會工作部主任於國泳、藥學部主任曹俊嶺、醫務副處長鄭宏、腦病科主任楊保林、婦科主任史雲、體質醫學科專家張紅鈞、信息中心幹事張旭等。

會後,參會人員還對東城區區衛生服務中心信息系統進行了觀摩。

文/薛璞 於國泳 攝/荊生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泌尿系感染試試茶療方
如何將暑與濕隔離在體外
從出生就打,但你真的了解疫苗嗎?聽趙鎧院士講講疫苗的三生三世
愛美女生注意了!長期佩戴假睫毛,當心帶來3大危害!
蚊子為啥總叮你?這4類人才是蚊子的最愛,驅蚊方法趕快學!

TAG:保健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多部委負責人回應社會關切——粵港澳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升 推動後互聯時代的發展
用友與中國信通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
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迅速 移動支付成為網民購物的常態支付手段
完善金融監管機制 助力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計算機行業:政策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助力醫療信息化需求提升
中國互金協會:推進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發展 實現消費金融等機構全覆蓋
江蘇住銀所受邀參加「新監管常態下互聯網金融備案合規發展」活動
廈門富德勝金融集團攜手互聯網 帶來典當新發展契機
華為發布助力能源互聯網發展的創新成果和全景式人臉識別解決方案
中國互聯網+發展
美空軍專家:聯合作戰應發展為「相互依賴的戰爭」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怎樣?
百行徵信個人徵信業務獲央行許可 助力互金行業健康發展
互聯網金融發展有方向,新亞帶你追塑未來!
互聯網+出行方式的發展趨勢
聯想大數據亮相工業互聯網峰會 全力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
互聯網異地多活方案發展歷史
合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已成互金業主旋律
打好人才培養「組合拳」助力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