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空前絕後的素三彩瓷器

空前絕後的素三彩瓷器

空前絕後的素三彩瓷器

清代素三彩瓷器系在明代素三彩瓷器基礎上發展而來,官、民窯都有燒造。工藝上既有繼承,又有創新,以康熙時期的產品最為名貴,產量也最大。雍正及以後各朝產量有所減少。

在繼承方面,以黃地紫、綠彩瓷器為例,主要是沿襲明萬曆時期的工藝,從康熙朝開始,歷朝都有燒造。造型以大小不等的各類盤為主,盤內外均以黃釉為地,內底和外壁以紫、綠彩描繪紋飾,內底按照錐拱的雲龍戲珠紋填塗色彩,兩條龍一紫一綠,火珠及雲朵填塗綠彩。外壁裝飾題材見有葡萄、雲鶴、朵花、蟠螭等。外底以青料書楷體本朝六字年款。

在創新方面,不限於此前已有品種,出現以米黃、黑、藕荷等多種低溫色釉作地的素三彩瓷器,它們或明快,或沉靜,或幽玄,各具美感。新創裝飾技法有鏤空、捏塑等。這些創新舉措顯示出康熙素三彩瓷器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

白地素三彩瓷器雖然在明嘉靖時期即已出現,但直到清康熙時期才大量燒造,成為康熙素三彩瓷器中最具特色的品種。其特點是採用釉下錐拱花紋與釉上彩繪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裝飾,釉下錐拱花紋若隱若現,釉上彩繪圖案清晰明麗,二者相互映襯,耐人尋味。所見傳世品有山石牡丹圖盤、折枝花果紋盤、花蝶圖碗等。圖案以黑彩勾邊,填以黃、綠、紫、湖綠等低溫釉彩,釉下錐拱雲龍紋。《陶雅》卷下五十一曾提到這一品種:「素三彩之盤、碗,各有凹雕暗龍。其淺碧一色,最為鮮麗。」康熙素三彩瓷器上的湖綠色淡而嬌嫩,宛如一汪湖水,純凈無雜,堪稱諸彩當中最具特色的一種,令後仿者望塵莫及。

康熙墨地三彩又稱「黑地三彩」,極為名貴。其黑色底釉漆黑光亮,飾以素色紋樣,給人古樸典雅之美感。典型器如現藏法國吉美博物館的墨地三彩荷蓮紋折肩方瓶,形體挺拔,瓶頸、肩及腹部均以黑釉為地,起棱處略呈白色。通體以黃、綠、赭、黑等釉彩描繪荷蓮紋,紋飾線條流暢自然,頗顯素凈雅緻。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康熙墨地三彩獅耳爐,底署楷體「大明嘉靖年制」仿款,堪稱難得一見的墨地三彩作品。康熙墨地三彩瓷器大都已在清末至民國初年流散到國外,目前國內藏品極少,現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吉美博物館等都收藏有不少這類藏品。

康熙墨地三彩瓷器的造型除了大瓶和香爐以外,還見有大蓋罐、大花觚、盤、碗等。成書於民國初年許之衡撰《引流齋說瓷》「說彩色第四·素三彩」條曰:「茄、黃、綠三色繪成花紋者,謂之素三彩,以黑地為最貴,亦有淺黃、淺綠等地。而花則黃、綠較深者,亦有間露白地者。茄紫為地,殆稍罕見,有則花僅綠、黃二色耳。殆合地統計為三色也。綠套綠、黃套黃,於淺深中分先後,故有實四、五彩而亦稱素三彩者。西人嗜此,聲價極高。一瓶之值,輒及萬金。以怪獸最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鳥,價亦不貲也。同一年代,而素三彩之品視他彩乃騰踴百倍,且其瓷質較粗,底多沙眼,而視同拱璧,殆有解人難索者矣。」由此可見,清末民初之際康熙素三彩瓷器聲價之高。應引起注意的是,當時一些古董商人為了牟利,曾大量仿造康熙素三彩瓷器,仿技高超者,不明底細的人難辨真假。

康熙素三彩瓷器中有一個特殊品種,俗稱「虎皮三彩」,其釉面由黃、綠、紫、白等斑塊浸潤而成,宛如斑駁的虎皮,故名。《陶雅》卷下四十九載:「以茄、黃、綠三色暈成彩斑,曰虎皮斑也。法國人初頗嗜之,此素三彩之權輿也。近日素三彩騰踴百倍,以怪獸為上,人物次之,花卉又次之。而所謂虎皮斑者,轉致無人問津。」傳世康熙虎皮三彩以各式碗最為多見,另見有多穆壺、盤、獅子塑像等。外底多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外圍青花雙圈。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口徑達四十厘米的康熙虎皮三彩大碗,屬於稀有之作。清末民初時,這一品種也曾被仿製,真、偽區別主要在於:真品釉薄而顯堅緻,斑紋亦自然;仿品則釉厚而顯鬆軟,斑紋浸潤不自然。

空前絕後的素三彩瓷器

清康熙?虎皮三彩多穆壺 高四〇·五厘米?口徑一三·八厘米?底徑一二·六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嚴格說來,素三彩瓷器上不應有紅彩,但也有個別素三彩瓷器上出現以紅彩點綴紋飾局部的現象,俗稱「三彩加紅」。這一品種早在明嘉靖年間即已出現,如傳世嘉靖素三彩蓮池游龍紋綉墩,通體以黃、綠、紫彩裝飾蓮池游龍,僅以些許紅彩點綴花朵等部位。康熙時期的三彩加紅器見有橢圓形小盒、神像、四方瓶等,數量雖比明代有所增加,但在整個康熙素三彩瓷器中仍屬罕見。物以稀為貴,故有「三彩加紅,價值連城」之說。

康熙素三彩瓷器有的署款,有的則不署款。署款的主要有三種:一是青花楷體本朝六字年款;二是仿明代成化或嘉靖青花楷體六字年款;三是青花花押款。

康熙素三彩瓷器久負盛名,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工藝上可謂空前絕後。康熙朝以後,素三彩瓷器的花色品種急劇減少,只有個別品種如黃地綠彩雲龍紋盤被作為傳統品種而延燒至宣統時期。光緒年間,景德鎮御窯廠曾對康熙素三彩瓷器進行過較多的仿製,最有名的仿品是署「儲秀宮制」款的黃地三彩雲龍紋大盤、白地素三彩花果暗龍紋大盤、墨地三彩花蝶紋大盤等。這些大盤的口徑達一百多厘米,系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至二十年慈禧太后住儲秀宮時的專用瓷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嶄露頭角的琺琅彩瓷器
康熙皇帝的創新器|繼往開來的鬥彩瓷器
繼往開來的鬥彩瓷器
華貴精美的五彩瓷器

TAG:文藏 |

您可能感興趣

瓷器巔峰,康熙時期釉上彩瓷器—素三彩!
「素三彩」絕非「三」彩
瓷器收藏中的冷門-素三彩
康熙盛世中的瓷器 釉上彩之粉彩、鬥彩、素三彩
素三彩中,最突出的就是聞名中外的康熙黑地素三彩
素三彩瓷——淡抹濃妝皆相宜
素三彩的升值潛力
康熙白地素三彩暗龍花蝶紋碗
典雅端莊素三彩之素和賞析
康熙素三彩瓷鑒定
「一方頂十圓」——清代墨地素三彩梅竹方瓶
漫談墨地素三彩發展歷程
從地三鮮到素三彩,由淺入深的收藏小知識
始於明盛於清,明凈優雅的素三彩傳世今生
素三彩你有沒有見過?
2018年清代素三彩龍鳳花紋枕欣賞及素三彩鑒寶新知識
怎樣辨別明清素三彩瓷:附聯拍在線鑒定老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