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何為佛教說的不矯威儀

何為佛教說的不矯威儀



何為佛教說的不矯威儀



何為佛教說的不矯威儀

文/宣化上人


不矯威儀:我們修行要依照佛的戒律、佛的制度來修行,不能別開生面,做一個特別樣子。


說:「法師啊!你既然這麼講,為什麼我們中國的法師不天天搭著衣,你卻天天搭衣,現這個樣子很特別的?」我們現這個樣子,是本來就該這樣子,並不特別。佛的弟子,所有一切的比丘,都應該時時搭著衣。因為在中國,環境氣候與及習慣的關係,不搭了。不搭了,你不能說這就是對。本來這個衣應該時時刻刻都搭著,但是中國的習慣不搭了,人也都不考察,以為搭衣就不對了,這是一個錯誤。


去年春天,我在這兒講這個道理,有人就說:「你們美國來的和尚,天天都搭衣,又一天吃一餐,又說長坐不卧,裝模作樣的。如果你們這個對,中國佛教都不對了;如果你們不對,那中國佛教就對了,你說哪個是對?」在電話里這麼問我,你看厲害不厲害?

我說在中國的佛教,現在不搭衣認為是對,那麼究竟對不對?沒有人知道,沒有人懂。就是你也不搭衣,我也不搭衣,大家都是這樣,一合相,都不搭衣。有的時候上殿過堂,穿上袍,也不搭衣。本來袍、海青和長衫,只是中國的古裝,並不是出家人就是應該穿這種衣服。你看看暹羅、緬甸小乘的僧人,他們所搭的衣,那才是本來佛的制度。


我在去年春天已經講過,因為佛教傳到中國後,氣候不同,中國天氣冷,所以裡邊必須要穿上衣服;穿上衣服,外邊搭的衣就很容易掉了,甚至於丟了都不知道。以後中國的法師就想出用一個圈圈,再用一個鉤鉤來掛上它,這只是中國臨時的一種方便法。那麼這樣用得時間一久了,也覺得不方便,就有人不搭衣。本來最初出家人都是搭著衣,時間一久,你不搭衣,他看見:「哎!他沒搭衣,我也不搭了。」這就是習焉不察,久而久之,就說不搭衣是對。我不能說他不對,但是這個應該要考證一下。那麼搭衣和不搭衣,很有關係的,搭著衣是現比丘相,可以受人天的供養禮拜;沒有搭衣,這談不到是比丘相。


當我見著小乘的佛教時,便這樣說:「大乘的佛教太大了,小乘的佛教又太小了,所以大和小就格格不入,沒有法子共同合作。想要佛教發揚光大,必須要小乘向前邁一步,大乘向後退一步,才能碰頭,大家才能互相合作。」這個意思就是小乘把執著破了,大乘把方便收回來一點。因為小乘太執著了,裹足不前,就有一定的界限,不向前去求進步,就是固守成墨──所謂就知道他自己的,不知道人家。大乘呢,太方便了,方便太過,所以什麼事情馬馬虎虎算了,方便方便,沒有關係;不搭衣,沒有問題,什麼都沒有問題了。這一什麼都沒有問題,人就忽略了,不搭衣也沒有問題。若讓我說,不吃飯也沒有問題,最好是不吃飯。和尚若都不吃飯,那一定會有很多人供養。為什麼?你若不吃飯,他供養永遠都存在的,不會消。但你若說:「我不吃飯,貪圖供養。」那又錯了!又入了五邪命之中。所以「不矯威儀」,不矯,也就是不現奇特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要記住!寧可裝傻,也不要自作聰明
【佛法真義】新傳教方法
印光法師的警言!世間之人80%是由色慾而死
只持一戒竟比圓滿持戒功德大?這一點你領悟了嗎
星雲大師:最好的抉擇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何為「教練」?你又想對敬愛的跆拳道教練說些什麼!
何為拜佛?拜佛的意義與禁忌
佛教故事丨何為樂
蕭何為何不自己稱王,反而為劉邦賣力奪天下?
何為佛教七寶?佩戴它們能得哪些福緣?
秦漢不知何為凳
何為孝?何為順?
自己不當皇帝,卻讓三歲兒子溥儀登基,攝政王載灃意欲何為?
讀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何為理想的女性?
何為龜友們常說的好品相?
何為道?何為教?何為道教?
究竟何為孝?
沒有劉邦的准許,蕭何為何敢幫助呂后殺韓信?這其中有何隱情
《康熙王朝》中,容妃死時,康熙為何只說了句朕累了,寓意何為?
從佛法角度看「何為幸福」
不知何為白斬雞的趙旭日們: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
玄說才女:何為真正的才女?
何為 「謙謙君子」
講堂 何為講堂?
何為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