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派人三次秘密談判,同意率部回歸大陸,又為何落空
大家都知道,我黨和國民党進行過兩次合作,那麼有沒有可能進行第三次呢?這個問題不是筆者提的,而是周總理提的。
1955年5月,周總理曾明確的提出要爭取和平的解放台灣,當時參加過和北京平解放談判的章士釗,主動請求前往香港,為實現和經濟談判做工作。
後來經過了章士釗的聯繫,在1957年4月,蔣介石安排宋宜山飛到北京,和新中國的統戰部長李維漢進行了面談。
這一次北京之行宋宜山目睹了北京的變化,對新中國的熱愛之情有感而發,寫了一份萬字報告給蔣介石,蔣介石卻對宋宜山稱讚新中國的言辭感到不滿,最終第一次的雙方談判沒有結果。
第一次由章士釗當中間人的談判沒有結果,第二次則又進行了,這一次負責溝通雙方的人叫曹聚仁,是當時中國有名的文人,他和兩邊的高層有過交往。
出行前周總理宴請了曹聚仁,並在宴席上還說了一些問題,尤其是關於蔣介石父子回國的政策,在去香港前,曹聚仁還特意去了蔣介石母親的墓地,拍了幾張照片,算是給蔣介石見面禮。
雖然曹聚仁是精心準備,但蔣介石仍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一直吊著曹聚仁的胃口。直達1965年,這年李宗仁回大陸了,這讓蔣介石父子都曾一度十分著急的準備實現合作。
這一次蔣介石和蔣經國親自接見了曹聚仁,是在蔣介石的官邸之中,並且基本上談好了蔣介石回國的安排事宜,蔣介石回歸後仍是國民黨總裁,蔣經國擔任台灣省的省長。
然而後來,由於當時中國發生了事,最終第二次談判沒有得到落實。在1972年,由於曹聚仁病逝,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中間人做溝通,再加上中美關係變好,蔣介石越發認識了到了事情的重要。
最後由90歲高齡的章士釗出馬,章士釗於1973年抵達香港,不幸病逝在香港,又造成無人做雙方溝通,談判的事情仍沒有實質的進展。
1975年春,蔣介石自知時日無多,把談判的使命交給了陳立夫,陳立夫在報紙上發出了邀請,希望毛主席或是周總理能到台灣來。
然而時間不等人,可惜的是蔣介石在1975年4月去世了,之後周總理、毛主席也相繼去世了,而蔣介石回歸的事已經成為了歷史。


※日內瓦會議,美國嚴令不得與中國外交官握手,周總理這樣做
※雲南的一個小鎮,三千軍警抓捕罪犯854人,擊斃悍匪馬明
※他是一級上將,找毛主席要官當被拒,他的秘書卻官至副國級
※26架美軍飛機換來開國上將,司令位置被搶,卻還幫戰友說話
TAG:獨家故事 |
※張自忠兩次率部掩護友軍撤退,李宗仁為何如此「信任」他?
※此人率部起義,陳毅為何贊其是扔向國民黨的一顆原子彈?
※他率部擊斃清朝最後一名馬背上的王爺 曾國藩也奈何不了他
※他是林彪麾下悍將之一,所率部隊屢次擔任主攻任務,沒有一次失手
※他是劉鄧大軍中一員猛將,率部抗美援朝,回國後受到三位首長的接見
※劉伯承鄧小平讓這兩人率部解放西藏,毛主席大筆一揮,同意
※九一八事變時,張學良如果率部堅持抵抗,是否能將日軍拒之門外?
※呂布麾下第一勇將,率部七百餘人卻所向無敵
※李雲龍率部攻打平安縣,此人卻大罵其草率,最終落了個悲慘下場!
※他率部提前渡江,營長命其返回,他對戰士們說,咱們死也死到南岸
※此虎將讓美軍恐懼不已,其部被美軍稱為「幽靈」,率部橫掃半島
※許世友率部「持槍逃跑」,林彪:他要殺主席?毛為何向許脫帽鞠躬
※他是黃埔一期將領,率部突圍卻下令切斷電話線,結果全軍覆沒
※抗戰初期李雲龍率部渡河作戰,為什麼把守渡口的楚雲飛不讓他過?
※司馬懿率部出征,曹魏群臣認為難以獲勝,為何曹睿卻堅信不疑
※淮海戰役,蔣介石為什麼不命令傅作義率部南下增援?原因其實有三點
※這位開國大將率部踏冰剛過黃河即天晴冰裂,氣得追敵隔岸大叫
※方先覺率部投降,為何仍被贊為「當代軍人之楷模」?
※揭秘:「皖南事變」唯一率部突圍的開國上將是誰!
※此人投蔣介石當軍長,投汪精衛當司令,率部起義後勇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