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聶成文︱枯筆的大膽運用

聶成文︱枯筆的大膽運用

聶成文︱枯筆的大膽運用



聶成文

聶成文,中國書協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遼寧省文聯副主席,遼寧省文聯書記處書 記。講當代草書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人物。


1998年以前,聶成文先生一直是寫洒脫流暢一類的行草書,書風淳雅自然,韻致疊現。然自1998年起,聶成文常以與以前風格迥異的大草書示人。在20世紀中國書法大展、巴黎現代中國書法大展、中國書法年展、三屆楹聯展中均拿出了風格獨特的大草書。面對這種風格獨特的作品,人們給予了極大關注。書法愛好者們最真切的感受是聶成文的書法在變,他在構建著屬於自己的草書境界。聶成文變法之後的草書在書壇上樹立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而且構成這一風景的每一件作品,又有著深遠的內涵和令人激越的情感的宣洩。

聶成文︱枯筆的大膽運用


聶成文草書的最大特點是對枯筆的大膽運用。枯筆在作品中強烈的體現,使之與以漲墨所書的字形成強烈的對比,增加了作品的視覺效果。在將進酒五條屏中,我們看作者有時蘸一次墨要完成十到十二個字。如此後面的幾個字則是純以枯筆為之,與後面的以濃墨書就的字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也能和下一行字形成呼應之勢。另外,聶成文以碑法入大草在作品中有明顯的體現。自清初倡碑學以來,以碑法入草書取得大成就者尚不多見,而以碑法入大草則更罕見。聶成文的大草書不僅保留了先賢經典書法的精華,同時也能夠將北碑筆法糅入草書之中,使其書法在表現濃烈的氣勢和飛動的意態的時候,又能見碑之厚重、沉穩。其三,其書法作品融合了多種風格的筆法。聶成文的作品中有以碑法入書的厚重之筆,也有以篆意入書的蒼勁之筆,更有以婉約之法入書的高韻之筆。我們看將進酒詩作品中的,「莫使金樽」、「一曲」、「君不見」,錄陶潛詩作品中的「飛鳥」,辛棄疾詞作品中的「一夜魚龍」等處,洒脫流暢,極見韻致。

聶成文︱枯筆的大膽運用



現在,我們不妨抄錄一下聶成文的書學簡歷,或許對聶氏草書作品的理解會有啟發。聶成文楷書師法王羲之,智永,顏真卿,徐皓,併兼習魏碑、隋碑。行書宗「二王」以及顏真卿、米元章、楊凝式諸家。草書專攻王羲之《十七帖》和張旭、懷素諸帖。同時,於秦漢及元明清和近現代碑帖墨跡也有廣泛涉獵,取精用宏。平素注重基本功的訓練,講求筆法、意境,著力在碑帖結合上進行探索。(《九畹書法作品選》遼寧美術出版社1983年版)。從聶成文的簡歷中,我們至少把握到兩點信息,一是聶氏取法十分廣博,二是他對碑帖結合進行了認真深入的探索,這對其以後創作大草書打下了良好的墓礎。聶成文的書法是碑法、篆意、韻致的統一,是將其不同時期作品風格的融合,這種融合是巧妙的,也是極具吸引力的。聶氏的草書不是對古人簡單的沿襲,而是我書我法的創新意識的外在體現。

聶成文︱枯筆的大膽運用


作為浪漫主義書家,聶成文的作品中表現出了極強的創造意識和浪漫格調。對傳統營養的充分汲取,使他有了「放」的基礎和條件,而豪放的胸襟與氣度和對當代文化的深入思考促成了其個性的解放。在聶成文的作品中我們感覺出了一些很「現代」的手法,使他脫離古人的羈絆。而美術觀念的介入,使其作品更現畫意,但這些都是植根於深厚的傳統基礎上張揚個性的手段。


與歷代大家相比,若能獨到,方可成一家之體,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突破。我們認為聶成文的草書有幾點是可堪為獨步的。首先,以北碑入草書又能臻之於高妙境界。其次,聶氏大草書在用墨上有很大突破,古今大家作草或潤或枯的筆法,在作品均有體現。

聶成文︱枯筆的大膽運用


有時我們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聶成文這樣做是否會引起非議?因為這種創作尚無先例。按聶成文現在的地位與影響在國內已是大家,如果從容地寫,再過些年人書俱老,亦會聲譽日隆,何必去做這類效果不見得好的事情呢,但若如此思考,聶成文也就不是聶成文了,他的意義就在於他的創造性而不固守田園。聶成文的創作在當代書壇啟示如何?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毋須多言。行筆至此,我想起沈鵬先生為第一屆全國電視書法大賽的題辭「惟有創造,才是歡樂」。不僅是聶成文,所有的書家均會在創造中尋找到歡樂。

聶成文︱枯筆的大膽運用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吳昌碩作畫,處處都是書法
「不動之動」的形式,好像仍然不斷變化生長
筆墨丹青,畫中仙侶
寫意——中國晚期繪畫衰落的原因
古代園林雅居,直想穿越回去

TAG:月雅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畫壇以「枯筆」為風尚,戴本孝「枯筆」意境探賾
張曉凌|高簡詩人意——姜怡翔的枯筆花鳥
枯筆之境
中國畫的枯筆之境
枯筆之境淺談
枯筆淡墨繪家山——漸江作品賞析
楊維楨的濃枯筆,你就說野不野
「枯筆連綿」——李志敏狂草獨門絕技,歷代書家難以企及!
漢碑為什麼不可能出現「枯筆」?
他六十歲才開始學習草書,擅長枯筆寫草書,被稱為當代「草聖」!
清古從容,枯筆疏行,米芾晚年力作《吳江舟中詩卷》書法欣賞
沈鵬:林散之83歲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林散之83歲巨幅草書將枯筆發揮到了極致……
色彩靜物中枯筆技法不可少,你知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