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治癒重症類風濕關節炎,寒熱錯雜,終獲良效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從事臨床工作60年余,多年來專註於中醫急症、內科疑難雜症的治療和理論研究,茲將周教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典型醫案分享如下。
典型病案
中醫
患者:女,38歲。
初診:2010年6月,患者出現全身關節疼痛1月余,腫脹發熱,手臂僵硬,雙膝浮腫,發熱,怕冷,汗出不多,尿黃口乾,舌質紅,苔黃膩,脈細滑。血沉增快、類風濕因子陽性。
西醫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
中醫診斷為痹症,辨證為風濕痹阻,經絡蓄熱,以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
處方:桂枝10g,赤芍12g,知母10g,防己15g,威靈仙15g,青風藤15g,海風藤15g,穿山龍15g,蒼朮10g,黃柏10g,天南星10g,川烏5g,草烏5g,生地黃12g,鬼箭羽20g,全蠍5g,石楠藤20g,薑黃10g。28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服用。
同年10月複診:患者以首診方為主服用3個月,手臂、腿膝關節疼痛減輕,月經量減少色暗,脫髮,口乾,舌苔黃,脈細滑。
守上方加川斷15g,千年健15g,蒼耳草15g,黃芪15g,雞血藤15g,骨碎補10g,當歸10g,仙靈脾10g。28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服用。
川斷
2011年9月複診:患者以上年10月方為主間斷服用將近1年,關節疼痛基本緩解,脫髮消失,雙手腕輕微疼痛,手僵硬,汗多怕熱,小便黃,苔黃膩,脈弦細。
守首診方加千年健15g,鹿銜草15g,油松節10g,雞血藤15g,生黃芪20g,當歸10g,白芷10g。28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服用。
2012年7月複診:患者手僵硬未再發作,雙腿肌肉、肘膝關節時有疼痛,畏風,苔黃膩,脈細弦。類風濕因子陰性。
辨證為風濕痹阻,營衛空疏,氣血失調。
黃芪20g,桂枝10g,炒白芍10g,炙甘草3g,當歸10g,雞血藤15g,桑寄生15g,千年健15g,青風藤15g,石楠藤15g,老鸛草15g,焦白朮10g,鹿銜草15g,白芷10g,蒼耳草15g。28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服用。
鹿銜草
按:該患者初診時,表現為寒熱錯雜,病勢較劇,患者肢體關節疼痛僵硬、怕冷為風寒濕侵襲表現,發熱、尿黃口乾,舌質紅,苔黃膩,脈細滑內有蘊熱表現,為機體陽氣尚足,風寒濕邪蘊而化熱所致;故應用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應用,手臂僵硬,以薑黃引經;雙膝關節浮腫,加用蒼朮、黃柏、防己清利濕熱;並應用威靈仙、青風藤、海風藤、石楠藤等藤類藥物祛風通絡。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患者病勢漸緩,而正虛之像顯露,出現月經量減少色暗、脫髮等肝腎氣血不足證,加用補益肝腎氣血藥物。
1年余後病情基本緩解,但仍有雙手腕輕微疼痛,手僵硬,汗多怕熱等表現,病機無明顯變化,故仍給予祛風濕為主,補肝腎益氣血為輔的治療方案。
2年後病情穩定,未再發作,類風濕因子陰性,患者有畏風、肌肉疼痛等氣虛風濕痹阻表現,為病情趨於正氣不足,邪氣漸微階段,此時扶正祛邪並進,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加用補益肝腎藥物,並用石楠藤、老鸛草、鹿銜草補虛祛風濕,青風藤、白芷、蒼耳草祛風濕。
周仲瑛教授治療疾病辨識精到,謹守病機,方因證變,葯隨方遣,終獲良效。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
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健康內容。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論治類風濕關節炎經驗總結分享
※名老中醫運用蟲類葯經驗總結(四)婦科病,附醫案
※名老中醫運用蟲類葯經驗總結(三)慢性腎臟病,附醫案
※名老中醫運用蟲類葯經驗總結(二)痹證,附醫案
※張錫純單味金石類葯治急症總結,生用、大劑量、內服用之如神!
TAG:神黃中醫說 |
※關節疼痛,是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還是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怎麼治?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治策略
※關節炎—痛風還是類風濕?
※如何刮痧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什麼引起的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關風險因素
※晨僵、感覺疲倦要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早治療才能救關節
※類風濕關節痛的治療目的是什麼?類風濕關節痛該怎麼辦?
※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心骨質疏鬆
※怎麼護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好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大家需警惕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吃什麼葯有效?
※清風藤,或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癥狀及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危害關節健康的「頭號殺手」,七成患者變殘疾!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用新型水凝膠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飲食注意
※這6類食物是類風濕關節炎「幫凶」,越吃越嚴重,難怪治不好
※再談「類風濕關節炎」的「規範化」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危害關節健康的「猛獸」,這些常識得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