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清靜經》註解 經題解釋 之一

《清靜經》註解 經題解釋 之一

《清靜經》註解 經題解釋 之一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簡稱《清靜經》。教人遣欲澄心,去除過分的慾望和貪求,漸入真道。篇幅雖短,但內容豐富,流暢易明。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原文: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註解:


「太上老君」,是道教徒對道祖老子的尊稱。


「太」為大之意,「上」為尊之意;高真莫先眾聖共尊,「太上」系道門最高之辭,用以稱呼其神仙體系中品位極高之神。「老」即壽,「君」是尊號,道清德極,所以稱為君。說明老君為眾聖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


「常」為恆也。「清」為元,「靜」為炁,「經」為法。一則為聖人之徑路,二則為神仙的梯凳。凡學道的人,都因經戒而成真聖。聖人沒有不借經而成為聖人,不憑藉元炁而成道。《清靜經》在道教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歷來為此作注者眾多。《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經典。

每每朗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山碧霞祠 的精彩文章:

何為「修鍊」
道教為何誦早晚功課?
走進全真道士的傳統生活——開止、過堂
欲為大樹 莫與草爭
戒律是通向道法自然的切實途徑

TAG:泰山碧霞祠 |

您可能感興趣

用《易經》卦象來解釋《道德經》,非常有意思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白話文解釋(圖解)-易經64卦全解
怎麼用歷史知識解釋「金庸學三大不解之題」
《通玄真經》自然之道解釋人得病的原因
黃泉八煞解釋與化解
以《天機經》解釋《陰符經》上篇,看懂的高人請進來
目前為止我所看過最好的《心經》解釋
中國經濟解釋
八字透解遲婚命的原由解釋
7個罕見難解的未解之謎,至今我們沒辦法解釋清楚!
永吉通書解釋三煞
《黃帝內經》怎麼解釋以情勝情?
不需解釋,不必解釋,不用解釋(經典好文)
聖經中如何解釋恐龍時期的?
中國歷史五大末解之謎,至今沒有合理解釋!你能解答便可流芳百世
114.依照觀心的道理,來解釋這一段經文法華經淺釋
《瑜伽師地論》四念住:解釋念住
易經之道,專用術語的匯總解釋
不解釋!
做人,不解釋(經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