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揭開「謎底」的血管超聲大師

揭開「謎底」的血管超聲大師

謎底,往往就隱藏在謎面里。

如果將血管造影比喻為攝影,那血管超聲就是繪畫,質量高低全憑「繪師」的手眼配合以及對「圖形」的敏感把握。

而與畫家最大的不同是,血管超聲醫生要憑藉對「謎面」的反覆研判,揭開病情的「謎底」。

身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血管超聲診斷科主任、北京市血管超聲診斷中心主任,華揚教授的超聲診斷之權威,讓不少病人千里而來。

這權威,就來自揭示「謎底「的精準。有人說,華揚有著「吹毛求疵」般的責任心,她可以一個小時圍著一個病人轉,最後給出一份如同小論文般的檢查報告。

華揚說:「超聲可以為臨床增添一雙眼睛,這雙眼睛必須是明亮的。」

你做的是超聲,我做的是診斷

血管超聲是一項特別倚重經驗的技術。曾有人形容,看華揚主任做超聲檢查,像欣賞一場交響樂,雙手的每個動作都能流淌出和諧的音符。

筆者有幸觀摩了幾場這樣的「交響樂」。只見她的左手很少空閑,總是在多普勒彩超機的操作台上跳躍,按鈕交替閃爍著白、黃、紅、藍色光芒,顯示屏逐漸顯現出清晰的血管走形。

「左手勤快不勤快,是辨別超聲醫生水平的直觀指標,有的人只會使用凍結、解凍、測量,那只能稱的上是『超聲匠』。真正的超聲醫生,要根據病人情況,不斷調節圖像,達到最清晰的顯示效果。」華揚主任解釋道。

相比左手,華揚執探頭的右手動作幅度明顯要小得多,不斷調節聲束打的角度,這主要考驗的是手法精準程度。「就拿頸靜脈血管來說,力量稍一過,血流就沒了,所以手法一定要輕。」

左右手結合,才能獲得滿意結果。

筆者略計算了一下,每位病人的檢查時間,短則半個小時,多則一個半小時,頸動脈超聲和顱腦超聲加起來,總共要檢查22根血管,測量得出100至150個數據,最後形成1000字上下的檢查報告。華揚主任開玩笑說:「快成小說了。」當然這主要說的是複雜病變患者的超聲報告。

之所以這麼詳細,是因為些數據裡面,包含華揚一直主張的「三定」理念,即定性、定位、定量。患者癥狀是什麼?是哪個責任血管導致的癥狀體征?病變程度如何?三者結合,給患者一個相對精準的診斷,為後面的治療方法選擇提供客觀信息,該內科治療就去內科,該外科治療就去外科,不必再滿院跑,同時也可提高患者治療的成功率。

比如下面這位女患者,今年65歲,常年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疼,在其他醫院檢查出腔隙梗塞,來到宣武醫院複查。

患者躺下後,華揚一邊檢查頸動脈,一邊問診:「您這頭暈和體位有關係嗎?比如轉脖子,會暈嗎?睡醒覺起來會暈嗎?」

「會,睡著的時候都會暈。」

「您平時睡覺喜歡往哪邊翻身啊?」

「往右。」

「年輕的時候有這種不明原因的頭暈嗎?」

「小時候就有,尤其蹲下摘菜的時候、洗碗的時候,也暈。」

兩人一問一答間,華揚已經做完了頸動脈超聲。

「您這就是典型的動脈壓迫性缺血造成的頭暈。右側椎動脈先天性狹窄,正常管徑最低 3.0mm,您的才將將 2.0mm。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變差,稍微一壓,比如右側卧位時,血流就斷了,這條動脈為小腦供血,小腦一缺血,立馬就暈了。」

「左側椎動脈管徑 3.8mm,相當於右側的一倍多寬,表明有代償(也是優勢供血側)。小腦大部分靠左側椎動脈供血。但你的左側血管又有走形變異,拐了個彎兒,稍微一「擰」,也容易缺血。缺血厲害時,會導致血壓短暫升高,所以會頭疼。」

「您的問題通常吃藥沒有顯著效果,葯吃多了還感覺胃還難受。建議您做飯時,不要過度低頭,不要猛蹲起,枕頭建議用10至15公分的比較合適。這個年齡段,要預防腦血栓,頂多吃一些阿司匹林,但一定要飯後吃。另外,血液化驗顯示,您低密度脂蛋白高,加一些他汀類藥物,晚上睡覺前吃,預防動脈硬化,系統治療請到神經內科進一步救治諮詢。」

患者臨走前感嘆:「您說得真細,第一次遇到解釋這麼清楚的醫生!」

這正是華揚教授一以貫之的做法。她從不愛做表面文章,用她自己的話說:「良心過不去。」

華揚日常總以一顆同理心去思考問題,比如自己是病人的話,一趟兩趟三趟四趟的往醫院跑,肯定受不了,無形之中還會製造很多麻煩。「所以病人到我這兒來,盡量就讓他們跑一趟,把相關問題解釋清楚。」

而這背後支撐她的,是深厚的多學科知識能力,其中包括:解剖學、病理生理學、血流動力學等等。

棄臨床投醫技,只為讓「謎底」更早揭開

實際上,華揚在大學期間修的並非超聲醫學,而是臨床醫學。畢業之際,她卻做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去當時很少有人主動選擇的醫技科室。這個轉變,緣於臨床實習期間。

畢業前夕,華揚在消化科實習,管理照顧一些腫瘤晚期病患。曾經,在一夜間,她送走了三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其中相處最長的一個病人,已經在醫院住了一個半月,一直是她在照顧。

彌留之際,病人低語:「華大夫……救救我……」 而面對病人對生命的渴望,華揚卻無能為力。「那時,我比任何時候都深刻體會到,自己幹不了臨床。我想做的工作,是能夠讓病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1986年,華揚來到到宣武醫院超聲診斷科,從事腹部超聲和心血管超聲診斷工作。每天早上,她雷打不動的7點到醫院,自己先查一遍病例;晚上六七點回家,下班前把病人穿過的鞋刷得乾乾淨淨,碼放在各個診室。自那時起,她形成習慣,每天早上七點到醫院,至今30多年沒變過。

受家庭教育影響,華揚對自己有著超高要求,要做一件事就做到最好。小學五年級跳到初中一年級,高二考大學,大學期間晚上一個人去屍體解剖室練習,主治醫師三年後破格升副高……不一而足。剛到超聲科的時候,她曾用一個月時間把一本4cm厚的《超聲醫學》通讀了一遍。後又花兩個月精讀一遍,最後重點攻超聲影像特徵。

1989年,華揚開始接觸到腦血管超聲診斷技術。當時,我國還沒有腦血管疾病的無創檢查技術,全國擁有血管超聲儀的醫院也就三家。華揚在僅僅聽了外國專家一個多小時的儀器使用介紹後,便開始了新的探索。

華揚主任結合幾年來從事心血管超聲的臨床經驗,並融合解剖學、影像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在很短的時間裡,初步摸索出了腦血管疾病超聲診斷技術。

人腦供血與頸部動脈相關,頸部動脈與大腦的雙側半球的前循環,到小腦,腦幹的後循環相關,一共有22根通過超聲檢查的大血管,任何一根出問題,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腦供血。因此,華揚創造性地把頸動脈超聲和顱腦超聲兩項檢查結合起來,再利用血流動力學原理進行分析,在國內超聲診斷領域創立了一套規範化的腦、頸血管超聲聯合診斷操作模式。

這套規範緣起於1995年,華揚在實踐中開始懷疑一些病人腦血管問題,實際上是由頸部血管引起的。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她會和病人商量:「雖然腦梗塞是在腦子裡,但我總覺得您的脖子也有問題,能不能再給您做一次頸動脈超聲?」絕大多數病人表示贊同。

然而,那個時候設備和條件有限,要做頸部超聲,只能等其他病人檢查做完後,藉助腹部超聲機來完成。而這個時間段,往往要等到晚上六七點下班後。

1996年,華揚前往美國留學。在相關的支持下,她開始嘗試將顱腦超聲與頸動脈超聲結合。1997年回國後,宣武醫院引進了一台頸動脈超聲機器。自此,華揚帶著兩位大夫,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血管超聲科里,晚上經常不能按時回家,累了就睡在診療床上。

1998年,華揚將新的腦血流監測技術引入手術中,準確監測術中患者可能發生的各種危險情況,為手術成功和患者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為中國血管超聲第一人,中國腦卒中防控體系建設發起人之一,目前,華揚創立的這套規範化的腦、頸血管超聲診斷模式,已經在全國推廣,大大提高了腦、頸血管疾病導致腦缺血性病變的早期檢出率。

生活雖然忙碌,華揚卻樂此不疲。她常說,最大希望就是國內血管超聲專業快速騰飛,為病人造福。

血管超聲「神探」,為臨床手術護航

血管超聲作為一種既實惠又無創傷的檢查方式,除了能夠找到患者病因,還可以為臨床手術保駕護航。

幾年前,華揚主任接診了一位重度腦梗患者。頸動脈超聲顯示,患者左側頸內動脈堵塞只剩1.0mm,有350~360cm/s的血流加速度,過了狹窄段,遠端流速只有50cm/s;右側頸動脈只剩0.7mm,血流非常細,沒有加速度,血流速度35cm/s。一壓左邊的頸動脈,右邊大腦供血沒了,也就是說,患者右側大腦的供血都是從左側頸動脈提供的。

但這與之後的造影檢查有相異之處 —— 造影顯示,患者左側頸內動脈狹窄,右側血管完全閉塞,已經失去手術價值。

作為超聲醫生,華揚當天要為患者做術中血流監測。在得知最初的手術方案時,她急了。華揚向筆者解釋說,與造影相比,超聲對極低速血流的敏感性更強,針對一些狹窄血管,造影劑無法通過時,超聲卻可以發現血流通過,從而更準確的判斷出病情。這種情況下,二者結合起來判斷,會提供更精確病變程度的診斷結果。

華揚當機立斷,找到當時的神經外科主任凌鋒教授會商。

「患者右側頸動脈雖然非常狹窄,但並沒有沒有堵死,造影看到遠端閉塞,可能是因為兩側血流壓力形成了死點,顯示不出血流流動,但右側頸動脈還有微弱血流,是有希望打通的。」

華揚認為,從超聲結果來看,病人大腦供血全部由左側頸動脈提供,若先行左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在臨時夾閉頸總動脈,可能會造成全腦缺血,非常危險;如果先做右邊頸動脈,術中怎麼夾閉都不怕,因為還有左邊血管供血,風險小。

凌鋒主任思考片刻,認同了華揚的方案。

手術進行得很順利,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後,醫生將血管縫合,並逐一開放頸外動脈、頸總動脈、頸內動脈。然而,令大家沒想到的是,頸內動脈一開,血流沒改善。

華揚當時心裡就咯噔一下:完了,難道是我判失誤了?

時間在沉默中彷彿被按了慢放鍵,華揚腦中閃過無數可能,其中一個聲音說,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血管過細,兩層血管壁在縫合時未及分離,導致頸內動脈沒有血流?她用超聲檢測局部血流後,再次向凌鋒主任提出了這個猜想。

凌鋒再次選擇了信任華揚。事實證明,華揚是對的。

重新縫合血管後,果然監測到了血流。5個小時後,病人血流恢復到正常水平,超聲結果顯示患者沒有過度灌注風險,回到監護室,第二天病人恢復平穩。

這位病人一月後又做了左側頸內動脈的內膜剝脫術後,恢復良好。

疾病壓不垮,活出精氣神兒

華揚主任挽回了不知道有多少病人生命,而常年超負荷的工作,卻使她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

1997年底,正是事業幹得熱火朝天之際,華揚的腎功能出現了衰竭。每周需要做三個半天的透析,才能維持身體功能。即便這樣,她依舊堅持工作,上午上班,下午透析,第二天繼續上班,這種狀態持續了5個月。

1998年3月,華揚接受了腎移植手術,彼時,她的體重已經掉到不足80斤。手術後,她的身體狀態非常脆弱,開個窗戶都很容易感冒。

然而,在腎移植術後僅3個月,她就謝絕了醫院安排的療養機會,重返崗位,開始了一如既往的忙碌。「我愛人當時差點跟我急了。」華揚笑道。

時至今日,手術的後遺症依舊困擾著她。發燒時,她就一大早就來醫院輸液,輸完液接著上班。

筆者曾問過華揚主任,是什麼讓她頂住了病痛的折磨,堅守工作崗位。她想了想,回答:「大概是想做出一番事業的強烈願望。」工作30年,腎移植術後快20年了,她開玩笑說,自己拿半條命當一條半使,「人不就活一個精氣神兒嗎」?

華揚主任有一雙異常明亮的眼睛,任何時候見她,都是一副元氣滿滿的樣子,絲毫看不出她曾得過一場重病。而她的這股精氣神兒,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整個科室。

2015年之前,頸動脈內膜剝脫術中需要做持續血管超聲監測。因為血管超聲的探頭可以看到腦血流變化的第一現場,這對手術有很高的指導價值。但由於一些患者因顱骨較厚,超聲監測難度增加,不能通過常規的顳骨鄰部(太陽穴部位)進行腦血流檢測或監測,超聲醫生不得不手持探頭、雙腿膝蓋跪地通過眼窗(因術中患頭面部術中覆蓋消毒隔離單,不能從正常位置)監測腦血流變化。

為了更好的監測,華揚曾一跪就是三四個小時。

這種以身作則,令學生們有樣學樣,華揚的大徒弟也曾跪在地上監測完整台手術。「華老師能這麼做,我也可以。」

在科室的管理上,華揚主任一貫非常嚴格,每月她都要抽查科室醫師每個人的10份診斷報告進行評估,從不放鬆。她要求大家認真尋找到每個患者的病變原因,找到病變的準確位置,絕不能出模糊診斷。她說:「質量控制常態化,才能及時發現科里可能存在的問題。」

華揚的手機永遠是24小時開機,為的就是讓科室成員隨時可以找到她解決疑難問題。在她的努力下,宣武醫院血管超聲科人才梯隊已形成。「科室就像一條船,我們都是這個船上的船員,大家同舟共濟,才能一直前行。」華揚說。

說華揚是個「工作狂」一點不誇張,工作日在科里上班,周末去外地監察及參加相關血管超聲技術的推廣等學術會議,可能半年能休息一兩個周末,這就已經令她很知足了。

她說:「我是醫生,能為更多的病人早期檢查診斷出血管病變,讓他們得到及時治療,看到他們病好了,從心裡為他們高興,這就是一種成就感。」

這樣的超負荷換來了全國腦卒中防治網路的建立。腦卒中是中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聲醫生在腦卒中防治中就是「偵察兵」。從2006年開始的十幾年時間,全國先後建立了300多家腦卒中防治基地醫院,華揚親自去過的超過290家。為了提高基地醫院超聲診斷水平,華揚一個周末甚至跑6家醫院。

如今,北京市血管超聲診斷中心、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血管超聲培訓基地、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會血管超聲規範化培訓基地紛紛「落戶」在宣武醫院。

看著辦公室柜子密密麻麻一大排榮譽證書,筆者問華揚,「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要是身體狀況好,我還能甩開膀子再干十年!」

醫生檔案

華揚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血管超聲診斷科主任

北京市血管超聲診斷中心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兵器譜認證

腦血管、頸部、四肢、腹部、腎血管等周圍血管疾病、超聲影像診斷

專家簡介

從事超聲影像診斷工作30餘年,其中從事腹部、婦產、心臟即小器官等檢測診斷工作14年,從事腦、頸血管、四肢與腹部等血管病變的超聲影像診斷工作17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缺血性腦、頸血管病變的超聲檢測與治療評估;腦血流動力學的監測、腹部及周圍大血管病變超聲檢查評估(腎動脈狹窄、腎靜脈血栓、肝靜脈、門靜脈血栓、下腔靜脈病變、移植腎形態及血流灌注功能研究等)。頸內靜脈與顱內靜脈及靜脈竇狹窄、靜脈竇血栓形成的相關性血流動力學研究等。

她領導的血管超聲專業團隊於2009年與2010先後被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會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授予「血管超聲規範化培訓基地」和「腦卒中篩查血管超聲技術培訓基地」,培訓工作開展以來共舉辦22期短期學習班,共培訓3000餘人次(短訓班、長訓班)。2014年在北京、遼寧、河南、江蘇、廣州、銀川6個省市進行6場次腦卒中高危人群血管超聲規範化篩查與治療評估全國巡講。對國家腦卒中防治工程的開展做出重要貢獻,多次獲得優秀專家、突出貢獻專家等榮譽。

學會任職

國家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會血管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卒中中心管理委員會秘書長

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顱腦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002年5月-2016年11月)

中國老年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副會長

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北京專家委員會副主委

中央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北京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常委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超聲醫學專家委員會血管超聲分會主任

首都醫科大學超聲科學系副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2017 ADA聲明:教你如何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
別把心傷了,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因素: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
肛腸科專家:四招防痔措施疏通血管、便便暢快無負擔!

TAG:血管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的「管子」通嗎:輸卵管超聲造影
孕婦做超聲檢查有輻射?孕期超聲秘密大公開!
美髮布心臟超聲培訓聲明,所有心血管醫生都應了解超聲
爆料大神爆出三星S10詳情:後置三鏡頭、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
治療高血壓有新招:超聲切除術
阜外醫院潘湘斌等解決「燙手山芋」:超聲指引下「不開胸」換三尖瓣
魅族推尖端黑科技?全屏幕超聲波指紋識別專利泄露
三大指紋識別技術對比,屏下指紋缺乏安全性,超聲波指紋解鎖慢?
蘋果正在開發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
黃金射頻再生、水光、超聲刀 你的皮膚該選哪一個?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術,兗礦總醫院能做了
手指指紋解鎖主要是光學和超聲波指紋技術,哪個更安全?
抗摔!大猩猩六代玻璃發布 超聲波屏幕指紋上手體驗
蘋果正在開發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量產又是大問題
大肛管和低位直腸多普勒超聲雙間隔腹腔鏡聯合切除術
跟風國產旗艦?三星、蘋果正在研發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
解開寶寶「腿紋」「臀紋」的秘密——小兒髖關節超聲檢查
北大人民醫院學者報告稱,超聲可評價橋血管的血流
高血壓的革命性突破!治療高血壓的新科技:超聲波能量手術
蘋果新專利曝光:超聲波技術實現屏下指紋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