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的人生境界和文化底蘊

蘇軾的人生境界和文化底蘊

儒家、道家和佛家是我國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三種文化,雖然其起源並不相同,但卻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許多文人墨客都受其影響,而三種文化的綜合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其聯繫也越來越緊密。這三種文化的綜合影響在北宋時期達到高峰,北宋時期的文人和思想家大多受這三種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獨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就是其中一位,他在這三種文化的綜合影響下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具有不同的人生境界,而每種人生境界都和這三種文化的綜合影響密切相關,即使每個階段中都會有一種文化成為思想的主導。下面,本文就從蘇軾在人生中經歷的三個階段來分析蘇軾的人生境界及其背後的文化底蘊。

一、 滿腔治國抱負的有志青年

這一時期是儒家思想佔主導地位的時期。這一階段的蘇軾有著治國情懷和報國的熱忱,這也是儒家出世思想、「兼濟天下」思想的體現。這和蘇軾從小受到的教育有著很大關係。蘇軾幼年時,其父母為了讓蘇軾將來走入仕途,以當時應試的儒家經典教之,使其早早具備「奮厲有當世志」的宏偉藍圖。蘇軾在父母及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也將「治國平天下」作為奮鬥目標,飽覽儒家經典,鑽研治世之術。

蘇軾對儒家經典及儒家思想的繼承可以從其作品《學士院試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論》中一探究竟。

「夫《春秋》者,禮之見於事業者也。孔子論三代之盛,必歸於禮之大成,而其衰,必本於禮之漸廢。群臣、父子、上下,莫不由禮而定其位。至以為有禮則生,無禮則死……」

上文所述內容是儒家積極推崇的「禮」文化,儒學大師孔子一生都在致力於「禮」教的傳播,而蘇軾的一番議論就是對禮教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度說明,體現了蘇軾對儒家文化的研究,也體現了儒家文化對蘇軾的影響。正如文中所述,蘇軾認為一個人事業的成功是由「禮」來決定的,「有禮」之人則事業成功,「無禮」之人則事業失敗,這一道理同樣可以運用到國家之中,有禮則國家昌盛,無禮則國家亡,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靠禮維持的,父子之家,君臣之間,莫不是如此。將這一觀點再推而廣之,就連陌生人之間,也需要禮,可見,禮的重要性。

而蘇軾對孔子的推崇,更體現了儒家文化對其的影響,他在《論孔子》中不僅將孔子看成為聖人,更將其看做是具有浩然正氣的能臣。蘇軾不僅推崇儒家思想和儒家學者們,還身體力行踐行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這在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二。比如,從《南鄉子》一詞中就可以看出蘇軾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的關心。

詞中這樣寫道:

旌旗滿江湖,詔發樓船萬舳艫。投筆將軍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淚怨離居。喜子垂窗報捷書。試問伏波三萬語,何如。一斛明珠換綠珠。

「投筆將軍應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一句,充溢著豪情壯志,其愛國情懷可見一斑。而能體現蘇軾繼承儒家思想和其愛國精神結合的詞作,則是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詞被研究蘇軾的學者們認為是蘇軾豪放派作品的代表作,詞中充滿了豪情壯志和報效國家的熱情,這些正是滿腔抱負的有志青年所應具備的。

以上就是蘇軾的第一個人生階段,充滿對國家的熱愛和對人民的同情。

二、 重要轉折——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是蘇軾人生境界的重要轉折。烏台詩案對他造成了重大打擊,也給他帶來了人格上的侮辱,自此以後,蘇軾的仕途開始走下坡,並不斷遭受被貶謫的命運。這一事件也使他思想中隱藏的佛家思想變得活躍,成為他這一階段的主導思想。

蘇軾年少時,曾在多家寺院中讀書,這是他佛教思想的萌芽期。又從十三歲時開始閱讀佛家經典,從二十二歲開始與僧人交往。蘇軾在遊歷成都時,就與惟度、惟簡二僧結為好友,由此奠定了他們一生的友誼。其二人對蘇軾的學佛之路幫助很大。而據統計,蘇軾一生之中,與之交往的僧人大概有一百三十餘人,其中大多數都與蘇軾有著詩詞來往,而這些僧人也大多是名僧,其對蘇軾的人生境界的影響有很大作用。

而蘇軾的創作自然是離不開佛教的影子。蘇軾在其作品中經常用到夢、空、水等意象,這幾個意象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說,「夢」這一意象,蘇軾的創作中經常出現人生如夢的觀點,這與佛教思想中人生如夢的觀點有著相似之處。蘇軾這一人生境界的形成與他所遭受的烏台詩案有著很大的關係,其佛家思想也是在這一事件中形成。其次,蘇軾人生如夢的觀點所涉及的虛無正與佛家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這一觀點相似。這是蘇軾在遭受人生磨難之後的所具有的幻滅感,同時也是蘇軾吸取佛家精髓產生的思想境界。這一方面的代表詩作則是《西江月·平山堂》,蘇軾在這首詞中寫了與歐陽修的交往,表達了對歐陽修的感恩之情,但也流露出人生如夢的感慨。而那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就是蘇軾人生如夢的感慨,而這一感慨也成為了千古名句。

三、 貶謫嶺海後的超脫

烏台詩案後,蘇軾的仕途開始走下坡路,並不斷被貶謫到偏遠地帶,此時,蘇軾的人生境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儒家的兼濟天下變得更注重自身的價值,由關心國家、人民變成關心自己的命運,也從關心外界變成更注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和精神上享受。此時,他遠離政治鬥爭,沉浸在山水之間,生活隨性率真,開始感受老莊哲學的超然外物和順其自然。這是蘇軾對自己的人生反覆思考的結果,在遭受貶謫之後,他對功名利祿的追求慢慢變淡,對不如意的人生表現出寬容和豁達的態度。他的這一變化,同樣是受老莊哲學影響而形成的。

而蘇軾與道教的結緣也是發生在蘇軾幼年時期。他年少時,曾拜張易簡道士為師。張道士對蘇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是蘇軾接受道家思想的啟蒙者。其後,蘇軾在的成長道路上,又接觸了許多道士,據統計,蘇軾遊歷過的道觀不可計數,而每到一地與當地道士結交也成了蘇軾的習慣和愛好,正像他結交下許多僧人一樣。蘇軾的道士朋友在蘇軾遇到人生磨難的時候,都成了蘇軾的開導者,他們清逸的道風,讓蘇軾在艱難的人生中感覺到了一絲輕鬆,同時也找到了精神伴侶。在被貶嶺海後,蘇軾對道士逍遙自在的生活產生了無限的嚮往,也開始思索人生,最後走進了順其自然的道家世界,造就了廣闊豪邁的胸襟,其豪放派的作品就與此有關。

蘇軾對道家思想的繼承,除了受到道士潛移默化的影響外,也和其自身研讀道家書籍有關。蘇軾在被貶黃州後,閉門謝客,開始研究道家經典,從中尋求安心解脫之法,其思想和人生境界也往前邁了一大步,從之前的追求人生的價值,轉變成追求自身的價值,逐漸內化而變得更注重自己的內心。再加上自身的遭遇,使他能更深層次地理解老莊哲學的奧秘。

蘇軾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露了對老莊哲學的羨慕之情,他敬佩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也追求陶淵明老莊哲學式的歸隱,其在《臨江仙》一詞中就表達了想要歸隱田園的熱切希望。蘇軾對田園的嚮往,不只是其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還是其對大自然的嚮往。而大自然也給予了蘇軾許多創作的靈感,他那首代表性的詞《定風波》就道盡了大自然的魅力,以及從中受到的啟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一蓑煙雨任平生」,塑造了一個不管是面對自然界中的風雨還是人生之中的坎坷都坦然面對、豁達洒脫的形象,並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被世人流傳。大自然的魅力、老莊哲學的精髓,也使得蘇軾在大千世界中找到了安心之所。

四、 結語

即使在蘇軾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思想主導著他的人生觀,以此產生不同的人生境界,但蘇軾這些變化的原因都與其所接受的文化有很大關係,這些變化是在其文化底蘊的作用下產生的。而蘇軾的文化底蘊與其幼年所受的教育以及其自身的選擇有關,幼年時,其教育是受外界影響,接受了儒家、佛家、道家的不同的文化,而他成年後的選擇,則是他聽從內心的決定,特別是上述蘇軾在三個重要的人生階段對不同思想文化的選擇。這是蘇軾自身主觀意識所決定的,也是其對人生、對生活思考之後的結果。

但並不是說,在蘇軾三個重要的人生階段中,只有唯一一個思想文化影響其人生境界的形成,而是儒、釋、道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只不過其中某一個文化較為突出,引導了蘇軾這一階段的人生境界,成就了不一樣的蘇軾。這三者的結合,也是北宋社會的一大特點,當時許多文人墨客都受其影響。

儒、釋、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在蘇軾身上最明顯的表現則是蘇軾對於生死的考慮。其對於生死的觀點也在隨著他人生的不同階段發生著不同的變化。而這一明顯變化的顯現依舊是對蘇軾影響極大的烏台詩案。在經過牢獄之災的折磨之後,他漸漸開始思考生死這個人生中最重要的話題,也是世間最值得追究的問題。在牢房的時候,蘇軾有過輕生的念頭,這是他放棄生命的表現,同時也是蘇軾思想中儒家思想弱化的表現,而在出獄後,他對生死開始了更深刻的思考,而連續被貶,則讓他開始重新思索生死這一命題,並尋找支撐他的精神支柱。最後,他在道、釋兩家中找到了解脫,但他依舊在朝為官,可見他並沒有放棄儒家文化,也許是儒家文化對蘇軾的影響太深,也許是習慣使然,他依舊堅持在官位中。也許他正像廉頗那樣等待為國效力的機會,這說明他對朝廷尚存希望,也對自己保家衛國的可能性抱有希望。

儒、釋、道三家的融合在當今社會依舊存在,可見,這三種文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之廣、之深。而蘇軾也依舊存在於中國文學的長河中,散發著鮮活的氣息、豪邁的光彩,他曠達的人生觀、豪邁的精神給予我們很多啟發,也激勵了許多人。忘不了他在雨中披著蓑衣獨自穿林打葉而去,這一份洒脫里也有幾分哀愁吧,這一份孤獨中也注入了蘇軾的幻滅的夢想吧,答案是什麼,我們無從得知,只有靜靜欣賞、靜靜品味這位偉大的文學家帶給我們的文學享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點Dudian 的精彩文章:

TAG:讀點Dudian |

您可能感興趣

傳統文化與人生智慧
學習古人智慧和傳統文化健康養生之二:儒家思想與養生文化
學習古人智慧和傳統文化健康養生之一:道家思想與養生文化
空間、歷史與文化:兒童文學的生存環境
德國人和中國人眼中的的文化差異
人生需要去的中國十大旅遊景點布達拉宮 拉薩的標誌 世界文化遺產
萊動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
五經之一《尚書》中的文化精髓,指引人生的大智慧!
可憐的文化與文化人
國玉和田玉的文化魅力
保護上海文化標識,彰顯城市人文底蘊
中國文化的水
中國人普遍認為韓國、日本和越南的文化是中國文化的衍生物嗎?
女媧、文昌等文化聖人的來歷
文化、意境、品茗、川菜
中國文化的齋化
中國人的「福」文化
日本文化之旅—彌生文化の誕生
世界遺產與日本文化財保護制度中的文化景觀
儒家經典《尚書》中的文化精髓,蘊含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