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這些端午節習俗有益健康

這些端午節習俗有益健康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民間有很多習俗,如吃粽子、飲雄黃酒、插艾葉菖蒲、掛香囊等,而這些習俗中多數對健康還是很有好處的。

這些端午節習俗有益健康

【吃粽子】 粽子通常是用糯米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中醫認為,糯米味甘性平,有溫胃補中、益氣止瀉之功效,包粽子的竹葉或箬葉、葦葉等,具有清熱除煩、通利小便、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等功效。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糯米不易消化,不宜多吃。

【熏中草藥】 民間常將蒼朮、艾葉、白芷、雄黃等藥物燃燒後,用煙熏室內,讓中草藥的清香氣味持續均勻地分布到室內的每一個角落,以達到避疫驅邪、殺蟲滅菌、驅除四時穢濁的作用。

【掛大蒜頭】 我國江西、安徽一帶,鄉村裡家家戶戶都會於端午節前後在門前懸掛大蒜頭或火紅的石榴花。這是因為大蒜頭氣味辛烈,能祛病消毒;石榴花紅似火,邪氣不敢入侵,能祛疫驅邪,是「天中五端」之一。

【掛艾葉菖蒲】 艾葉能溫氣血,散寒溫;菖蒲芳香開竅,古人有「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的說法,故我國民間還有將艾葉、菖蒲插掛在門頭或窗戶上的習俗,以驅除毒蟲。《荊楚歲時記》中曾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四民並蹋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且這一習俗在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國也很盛行。

【中藥浴】 端午這天,很多地方有用中草藥熬水洗澡的習俗,這些中草藥包括艾葉、青蒿、白英、天泡草、苦瓜葉、佩蘭等,有芳香提神、殺菌消炎、祛濕防暑的作用,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瘡癤、痱子等皮膚病,還能活血舒絡、去除疲乏和暑熱。

【戴香囊】 端午節佩戴香囊是我國民間流行最早最廣的習俗。將白芷、丁香、蒼朮、佩蘭、艾葉、廣木香等芳香中藥材合研成細末,裝進五色綵線織成的葯袋中,戴在身上,可起到辟穢、防疫、益氣、清神、醒腦、散濁的功效。香囊不僅是互相饋贈的藝術品,還是很有作用的防疫劑。

【灑雄黃酒】 《本草綱目》曾記載:「雄黃能殺百蟲,避百邪,外用可治癰瘡毒,蟲蛇咬傷。」所以,老百姓每逢端午時節都有飲雄黃酒祛病的習俗,或用雄黃酒灑於室內及房屋周邊用來驅逐蟲蛇,或在小孩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去毒避邪。但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雄黃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砷,它是一種較強的致癌物質,因此,提醒大家不要飲服雄黃酒。

│杜學峰/文,許建/編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參與每周有獎答題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外陰白斑頑固難治試試海扶刀
柳宗元為啥「夏首薦枇杷」?
燒燙傷後要這樣減少瘢痕

TAG:大眾衛生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習慣有益健康長壽
吃飯有這些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
飯後半小時,做這些事對身體更有益
這些看似養生的生活習慣其實才是健康禁忌!
這些食物竟然對健康這麼有好處,延年益壽吃它就好了!
晚上睡覺前,吃這些有利於健身,但是吃這些卻會吃壞身體
經常胃不舒服?這些健脾養胃最有效
嚴寒季節,唯有這些脂香四溢的肉食能慰藉舌尖與心靈
健康生活一定離不開這些生活好習慣
這些致癌壞習慣你有嗎?
女人別亂節食減肥,知道這些習慣才會瘦
這些習慣看似正常,其實是糖尿病早期信號
飯後半小時可是黃金時間!做這些事情對身體特有益!
記憶力下降吃什麼好 這些食物是健腦益腦的最佳選擇!
有這些飲食習慣更容易得4種癌
晚上經常有這些習慣不胖才怪
最有營養價值的水果是這些!
這些壞習慣?竟然是好習慣?
李小龍這些經典句子,帥呆了,習不習武的讀之皆受益喔!
女性朋友看這裡,常吃這些食物會阻礙皮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