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閩南茶村 故鄉尋味

閩南茶村 故鄉尋味

撰文:李亞蟬這和那主理人

從莆永高速上的劍斗鎮出口下來,汽車很快就鑽進山裡。在山路里盤旋而上十幾公里,我的家鄉安溪縣感德鎮龍通村就到了。

春茶時節,在村裡茶山上狹窄彎曲的小路上,最常見遇見的是載茶青的摩托車。這些摩托車還得深入山間小徑,哪怕小路不足半米寬,而且有時候路外側還是深深的山溝,但這些運載著大袋茶青的鄉村「騎手」們卻能做到如履平地。

茶青一旦從山裡載回來,馬上就進入下一個環節。好天氣最難得,茶農都在抓緊時間。否則,就可能辜負了出好茶的天時,甚至耽擱了一個茶季的收成。

高山之上白雲深處的鐵觀音原鄉

鐵觀音原鄉

感德鎮雖然處在閩南,其實離海比較遠,反倒和閩西山區更近。優越的山地和土壤條件,以及適宜的雨水、充足的陽光,成就了感德「鐵觀音第一鎮」的名聲。每年穀雨過後,鐵觀音的春茶季如期而至,在感德龍通村裡,制茶散發出的濃郁香氣,從村頭飄散到村尾。

福建是中國幾大茶葉省份之一,茶葉品種很多,其中安溪鐵觀音是烏龍茶的代表,在海內外馳名百餘年,已是福建省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安溪鐵觀音製作技藝也早已列入國家非遺名錄。

鐵觀音製作技藝已成國家級非遺

和外人對閩南的想像不同,安溪並沒有廈門、泉州的海灘,卻有連綿起伏的山地,是閩南丘陵的一部分。閩南地處北回歸線附近的沿海地區,域內熱量充足、降水充沛,水稻是最主要的傳統作物。然而安溪卻是典型的山高林密之地,種植水稻極其艱辛。

茶樹是茫茫的高山對當地人的恩賜。早在「海上絲綢之路」時代,安溪的烏龍茶就是中國海外貿易的主角之一,直到現在,仍有不少東南亞茶商在採茶時節返回這片中國原鄉,尋根問祖。

茶樹是高山對安溪人的恩賜

20世紀末,國內茶葉逐漸由出口轉入內銷,「七碗仍有餘香」的鐵觀音成為最早在全國範圍內流行的茶種之一。其聲名之大,幾乎成為烏龍茶的另一個名字。這給農民們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這些地處偏遠的小山村裡,破落的瓦房邊蓋起了越來越多的紅磚小樓。

那些離鄉的「候鳥」

每年農曆的春節是我在家鄉停留時間最長的一次。正月里,高跟鞋、褲襪、短裙,姑娘們的腳步踩在村道上噠噠作響。路邊的老年人一看三嘆:那誰家的女兒出門打工沒多久,模樣變化卻真大。

多雨的春季,好天時不可辜負

這些是從城裡打工回來少女,她們和上班族一樣,在農曆的初七初八返程,多數對村子周圍連片的茶山毫無眷戀。外流的不只是少女,茶季之餘,男人們也會傾巢出動——進城打工。

在中國幾十年的迅速發展的城鎮化進程,這樣的人口遷徙在無數個村落中發生著。而在安溪這個鐵觀音原鄉,這樣的「決裂」似乎進行得更加激烈。茶儘管是經濟作物,但畢竟是靠天吃飯,而且人工等成本的提升、全國茶葉市場的競爭,其間辛苦,冷暖自知。

外鄉來的採茶女

穀雨之前的日子,高高的山林巍然不動,山村一片清靜。但茶季一到,村子進入了另一種氛圍與節奏。山上的茶樹青翠欲滴,村裡人來車往熱鬧起來,充滿整個村莊的,除了濃濃的茶香,還有茶園裡、道路上的外地採茶女人的口音。

夜色降臨,山村清靜

難忘山的味道

茶季,清晨的陽光照亮了四野,藍天之下,青翠的茶園為高山勾勒出溫柔的線條。在透著涼意的空氣中,茶園田埂的苔蘚結著露珠。色彩斑瀾的不知名的昆蟲,在山間的竹林中醒來。七星瓢蟲有著鮮紅甲殼和黑色斑點,結伴扒在茶樹上一動不動。一股萬物清明的氣息,彷彿一片寂靜世外之地。

茶園埂上的苔蘚

但很快,採茶女的聲音就在每個茶園迴響起來。然後,摩托車發動的聲音響起,不管是在盤山公路上,還是只有一二十厘米寬的山間小道,摩托車疾馳而過的聲音,代表著忙碌的茶季到來了。新鮮採摘下來的茶青載回農家,將立刻進行曬青,然後經過晾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反覆包揉、烘乾等一系列的流程,一泡「既有天真味,又得聖妙香」的烏龍茶終於完成。

扒在樹葉上的七星瓢蟲

林語堂生於閩南,他對茶尤其是鐵觀音的熱衷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但令林語堂魂牽夢縈的又何止是這一縷茶香?在《八十自敘》一書中,他說:「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得之於閩南坂仔之秀美山陵,因為我相信我仍然用一簡樸的農家弟子的眼睛來觀看人生」。

而在另一本自傳《賴柏英》中,他對初戀的記憶似乎全融化在山野之間。他用聖經上的一句話形容賴柏英赤足的樣子:「她的腳在群山間,是多麼美麗!」他定位賴柏英氣質時說:「山逼得你謙—遜—恭—敬。柏英和我都在高地長大。那高地就是我的山,也是柏英的山。我認為那山從來沒有離開我們——以後也不會……」

現在,2017年春季的鐵觀音已經採制完成。燒開一壺水,沖泡,茶葉在沸水中伸展,茶香在室內彌散。入口之時,遠方的山野,故鄉的空氣,明凈的水土,就通通回到眼前了。

品嘗鐵觀音原鄉的陽光和山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烏龍茶能減肥嗎 烏龍茶有何功效與作用
方蘇雅:我從茶馬古道看見了中國
不光食物和藥物能補腎益肝,這幾種茶水也能補腎益肝
光陰如禪,你如茶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閩南夜話 故鄉的小溪
閩南夜話 | 最是難忘家鄉荔枝味
閩南鄉村公益新嘗試 傳統年味「益起玩」
茶葉,閩南為啥叫『』茶米
浙江這座山野小城,別有一番江南韻味,卻吃著福州菜,講著閩南語
藏在洛江深處的美景——閩南九寨溝
尋覓閩南,古城泉州:用腳步丈量街巷,感受地道的閩南文化!
泉州——古城下的閩南美食!
新年祈福,香火鼎盛的閩南古剎南普陀
泉州洛陽橋的橋南街,滿是閩南古厝,怎可不嘗殼酥餡鮮的海蠣餅
泡一杯工夫茶「閩南、潮汕」
真正的閩南古早味,藏在廈門邊上的城市
閩南人的草藥園子
松濤烹雪閩南茶
莆田品嘗鄉土菜,濃濃的閩南味道,但有道菜鄰近城市嚴重不服
【老閩南】泉南府第耀門風
發現閩南文化,尋找華夏韻律
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己亥年清明節祭祖追思
閩南民俗-老爺落水
80年代台灣老照片:與閩南地區很像,充滿人情味與市井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