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掛著『自救』標籤,開心只是患者哄你的罷了,你卻看不透
打開淘寶,搜索「抑鬱症」,可以出現7103件寶貝,中藥、西藥、書籍又或是在線心理醫生諮詢,琳琅滿目,大多標榜著效果一流,而宣傳詞中最常出現的辭彙是——自救。
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悲傷是人生常態」--「快樂比悲傷更費力。」--「為什麼你們要自私地逼我開心呢」是一個縈繞腦際的惡性循環。
在「如何關懷患抑鬱症的親人朋友?」的問題下,有一位抑鬱症患者回答道:「別關懷了,我們怎麼可能真正開心呢,不過是哄哄你們而已。」
失獨老人,老無所依的他們是這個大時代的犧牲品,在歷史毋庸置疑的車輪下,悲傷,無助,抑鬱,也便成為了最不合時宜的聲音。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被他們拽緊著手,看著他們眼中會波盪至生命最後一刻的苦海,安靜地聽完他們的哭泣。
「我這輩子就知道苦,沒有嘗到甜的味道。老了還要苟且的等待死亡的到了。這就是我的人生吧。」
一個失獨老人,他的孩子逝於2012年的一場異國空難。在他的微博里,字裡行間都是對女兒的不舍。他記錄著為女兒的事故賠償的奔走,在新年佳節時以女兒的口吻給自己寫信,在每個深夜哀哭命運的無常。
曾有人幾番聯繫他,想給他一些鼓勵,幫助他動用輿論的力量維權,可在國內無數個天災人禍前,一個失孤老人的悲戚顯得太渺小。
就這麼看著一個老人在創傷後陷入抑鬱,才會開始明白,所有外人的安慰、鼓勵與幫助,只是為了詮釋「徒勞」二字。在一年春節,又看到了這位叔叔的微博,「這樣活下去還會有什麼意義呢?」
我默默地取關了他,也因此自責了許久。在別人的悲傷轟炸下,反覆面見一個無能為力的自己,終究是痛苦的體驗。
只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入殮師》
「能夠幫逝者賬號最後一條微博的評論從光禿禿到點滿了蠟燭,也算是一個『熱鬧』的終結了。」
抱著「生死天命」的想法,IT男邊城更看淡諸如此類的生死離別。他運營著一個擁有18萬粉絲的微博,扮演著「微博入殮師」的身份,以微博訃聞的形式紀念逝去的人。「微博入殮師:噓.....安靜。」在他的微博簡介中,標籤處陳列著輪迴、永生、死亡、抑鬱、黑暗幾個詞。
The brightest light in the darkest night.問及「面對這麼多人的非正常死亡,不會感到負能量爆棚嗎?」,邊城回答:「不會。」思考了一會兒他又補充道:「天生免疫?」
在這麼多年的運營中,邊城經常會收到一些抑鬱症患者的私信。他也曾坦言,最讓自己感到難過的就是:有時候會收到向你告別的私信,比如抑鬱症之類。等過了一段時間後,你就真的要關注這些ID。
而在最近的一條微博中,邊城也流露出了消極情緒:「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心理上似乎調入一個充滿黑色的漩渦,覺得四周壓力好大好大,世界要炸掉了一樣,一些細小的不耐煩的事情都會產生出恐懼和討厭。。。這算不算抑鬱症的感覺?」「人生道理都懂,但是就是沒興趣做。」粉絲們在底下紛紛回復,勸導他暫時停更微博。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隻狗耶。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抑鬱症的對面不是「快樂」,就像我並沒有不快樂。
抑鬱症的對面是「活力」,是我的身體被病困住了,導致我的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我體內的精力好似被榨乾了,導致我的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開心一點」、「想開一點」這種話,導致他抑鬱的並非心情,開心一點、想開一點並不會減輕他的病痛,更何況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已經失去了「開心、想開」的精神調節機制。
因為第一條,所以不要以一個人開心不開心來判斷他抑鬱不抑鬱,這兩者之間無法划上等號。
「你整天那麼逗逼,怎麼會抑鬱呢「這樣的判斷是徹底的誤讀。
抑鬱症是一種病,不是一種悲觀失落的心情。
抑鬱症不是矯情,不是故作姿態,是管理情緒的機能壞掉了,是大腦中無法分泌出有活力的因子。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你有啥可抑鬱的,我還抑鬱呢」這種話,你會對一個癌症患者說「你有啥可乏力難過的,我還乏力難過呢」么?
抑鬱症是一種病,是病就要吃藥。
確實有人有輕度抑鬱症自己熬著熬著就熬過去了,但對於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扛不是一個辦法,這不是一個用意志就可以與之對抗的疾病。
抑鬱症的外部表現非常複雜。
悲觀低落的心境固然是一種癥狀,但更多時候還會通過肢體的癥狀表現出來,比如頭昏、乏力等。所以千萬不要以沒有心理癥狀而只有生理癥狀,來否定一個人抑鬱症的可能性。
不要問抑鬱症患者「你為什麼要抑鬱?」
很多人的抑鬱症是無法找到確切病因的,就像癌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得癌症一樣。
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控制能力會較之常人更差。
除了經常不想說話外,時常會忍不住情緒失控、脾氣暴躁,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對於這種情緒上的失控抑鬱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惱。
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這又不是什麼好事,有什麼好到處說的「這種話。
抑鬱症就是一種普通的疾病,11%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癥狀,這沒什麼見不得人,"訴說"會緩解抑鬱症患者的精神壓力。
就好像我終日以一種逗逼式的口吻調侃自己的抑鬱症,一方面是在排解自己的壓力,一方面我也希望通過我的調侃,讓大家知道抑鬱症是一種病,不要對它有任何的偏見。
對抑鬱症患者而言,輕如鴻毛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
社交活動會有壓力,比如與不熟悉的人聚會,他人的過度關注會有壓力,比如家人對婚姻狀況的關切,生活的突然變化會有壓力,比如從小養到大的寵物的離開。
這些壓力對於尋常人而言實在爾爾,但抑鬱症患者實在沒有力氣來對抗這些哪怕極度輕微的負面情緒,從而會把他愈發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處。不要逼他們去做任何事情,一個安穩的環境對抑鬱症患者非常重要。
抑鬱症患者的孤獨與絕望,經常來自於外界的誤解或輕視。
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這會讓抑鬱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與抑鬱症對抗,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圍人的大道理,而是支持與鼓勵,再簡單一點,就是理解與關心。


※最好的整容是愛上一種運動,瑜伽讓她走出抑鬱!
※抑鬱症的朋友怎樣才能重新面對生活?
※中毒太深,看完我的抑鬱症犯了
※複診時醫生建議抑鬱症患者寫寫日記
※李宇春自曝想把自己砍死,不是抑鬱,那是什麼情況?
TAG:抑鬱 |
※如果你戒不掉煙,注意這幾點,可能是對身體的「自救」!
※抑鬱症的人從「不否定自己開始」,你就做到了自救的第一步!
※焦慮症+抑鬱症患者:自救,我不知會不堪壓力,還是真正能跨過去啊
※被人販子搶走,喊「我不認識你」可能沒用,不妨教會孩子這樣自救
※被人販子硬拉著時,喊「我不認識你」可能沒用,或許這樣自救更好
※如果踩到地雷是不是不動就不會爆炸?該如何自救?
※一個靠自救走出抑鬱症患者的心聲:過程是痛苦的,結局卻是美好的!
※日本原子彈下的倖存者們是怎麼自救的?聽他們說完,感覺非常簡單
※「我們的遊戲是來考驗人性的,不是讓你們搞生產大自救的」
※看完《葯神》發現:當葯神救不了你的時候,你只能自救!
※天災是不可避免的,萬一遇到了洪水你一定要懂的自救知識
※你是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你只能「自救」!
※「烏龜脖」毀了趙薇、楊冪,氣質沒了身體還不好!你肯定也有這個毛病,趕緊自救!
※初三這個寒假,錯過了就真的晚了,不求彎道超車,只求能夠自救!
※腎病患者如何「自救」?做到這三點,你也可以避免尿毒症!
※只說自救,救不了下一種意外
※他本想等死,腿里卻鑽出「蛆」,太噁心了,只好「鋸腿自救」
※被傳銷組帶走,大喊「我不認識他們」沒用,學會這幾點才能自救
※艾滋病就一定宣布「沒戲」了嗎?其實不然,這個時間段可以自救
※上吊時後悔了,能不能通過引體向上自救?看完我笑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