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廣譜抗癌藥」獲批!這5點應該知道
本文轉載自「菠蘿因子」。
本周發生了一件大事兒,免疫藥物PD1抑制劑Keytruda被批准用於「MSI-H/dMMR亞型」的實體瘤。
一時間,專業研究者都在瘋狂刷朋友圈「。但圍觀群眾可能一臉懵逼:PD1早已上市,你們到底激動個啥勁?
因為這是FDA第一次放棄腫瘤的組織來源,而是按照分子特徵來區分腫瘤類型。這是精準醫療邁出的重大一步。由於10多種癌症類型的患者會從中受益,大家戲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廣譜抗癌藥」。
以前抗癌藥上市,總是要按照來源指明腫瘤類型,比如用於治療「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等。而這一次,腫瘤來自哪裡不重要,關鍵看基因突變類型(也叫「分子/生物標記物」)。這說明,抗癌免疫葯也正式進入「異病同治」的3.0階段(參見菠蘿往期文章:癌症分類進化史,從1.0到4.0)。
毫無疑問,這是抗癌藥物開發和監管上的里程碑事件。
那麼,什麼是「MSI-H/dMMR亞型」?為啥對PD1藥物響應好?如何知道患者是不是這種亞型呢?菠蘿下面就展開講講這背後的科學。
(一)什麼是「MSI-H/dMMR亞型」腫瘤?
MSI-H的中文是「微衛星不穩定性高」,dMMR的中文是「錯配修復缺陷」,都是非常拗口,且不知所云的專業名詞。對大家來說,這些名字完全不重要,知道下面3點就好:
1:這是在很多實體瘤中都存在的一種亞型,但比例不高。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胃癌等類型中患者人數相對較多。
2:這種亞型腫瘤的特點,就是修復DNA的一些重要蛋白失去功能。這導致DNA出錯概率大大增加,因此這類癌細胞中出現大量的DNA突變(這點對響應免疫療法非常重要,下面會詳細講)。
3:這類腫瘤如果進展到晚期,通常對化療不敏感,而且由於DNA突變多,容易進化而產生耐葯,因此傳統上講患者的預後較差。但隨著PD1/PDL1抑制劑的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這類腫瘤對免疫療法的響應異常好,遠超絕大多數腫瘤類型。比如這次臨床試驗顯示,患者使用PD1藥物後,腫瘤明顯縮小比例高達39.6%,包括11位腫瘤徹底消失的。對於其它癌症類型,這個比例通常不到20%。
(二)到底哪些部位的腫瘤能獲益?
按照傳統組織來源分類,這次一共有15種癌症類型的149位晚期患者加入了臨床試驗。剛才說了,整體而言,效果驚人,39.6%的患者腫瘤明顯縮小。要知道,這些患者絕大多數腫已經轉移並且耐葯。
更讓人振奮的消息是,出現響應的腫瘤類型非常廣,包括了:結直腸癌(32位),子宮內膜癌(5位),胃癌(5位),膽管癌(3位),胰腺癌(5位),小腸癌(3位),乳腺癌(2位),前列腺癌(1位),食管癌(1位),小細胞肺癌(1位)。
從這個結果看起來,如果確定是MSI-H/dMMR亞型,各種各樣的腫瘤都有可能從PD1免疫療法中獲益。
(三)為啥「MSI-H/dMMR亞型」腫瘤對PD1免疫療法響應這麼好?
這裡面生物學非常複雜,還在研究。但目前認為,主要是因為它們DNA突變多。
為啥突變多就對PD1療法響應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腫瘤的「免疫逃逸」說起。
目前看來,惡性腫瘤要發生,至少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基因突變,第二是免疫逃逸。
免疫細胞是身體內的保護神。我們體內出現基因突變的壞細胞,絕大多數會立刻被免疫細胞識別並且清除。要形成腫瘤,就必須擺脫免疫系統監管。
癌細胞如何擺脫免疫細胞呢?黑社會如何擺脫警察呢?
兩條路:
1:偽裝好人,讓警察根本識別不了。
2:賄賂警察,讓警察識別後不攻擊。
這兩個辦法都能實現免疫逃逸,不同的癌細胞會選擇不同的途徑。
免疫療法用於治療的時候整體響應率低,就是因為每一種療法通常只對一種特定的逃逸方式有效。對PD1抑制劑而言,只對選擇第2條路的流氓才有效,對於選擇第1條路裝好人的流氓無效。如果不進行精準醫療,而是盲試,自然很多時候沒有對症下藥。
「MSI-H/dMMR亞型」腫瘤之所以對PD1抑制劑響應比例異常的高,就是因為這類癌細胞通常都選擇第2條路。
為啥呢?
因為它們DNA突變多。DNA突變多的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差異巨大,幾乎不可能裝成好人,不被免疫細胞發現。就像豬八戒再怎麼打扮,看起來都很異常。
「MSI-H/dMMR亞型」腫瘤細胞DNA突變多,長相奇特,就像豬八戒,免疫細胞一眼就看出來有問題。因此腫瘤只好依賴第2條路來進行免疫逃逸。其中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啟動PD1-PDL1系統來抑制免疫細胞。
PD1抑制劑,專門攻擊的就是用PD1-PDL1系統來躲避免疫系統的腫瘤。這就是「MSI-H/dMMR亞型」腫瘤響應PD1療法效果良好的原因。
(四)如何知道自己是否「MSI-H/dMMR亞型」腫瘤?
雖然「MSI-H/dMMR亞型」腫瘤對PD1抑制劑響應非常好,但這種亞型的腫瘤,在各種組織的癌症中都是少數。比如晚期轉移的結直腸癌中,只有5%左右是這種亞型。其它95%的結直腸癌,如果盲目單獨使用PD1抑制劑,效果是很差的。
因此,必須精準醫療!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知道一位患者是否屬於「MSI-H/dMMR亞型」?
有兩種主要方式:檢測蛋白,或者檢測DNA。
目前蛋白檢測更便宜,應用也更廣泛。判斷「MSI-H/dMMR亞型」,通常需要檢測4種蛋白:MLH1,MSH2,PMS2和MSH6。只要腫瘤細胞缺了其中一個,就屬於MSI-H/dMMR亞型。
下面這個染色就是兩個腫瘤樣品的MSH2蛋白染色。左邊樣品表達MSH2,因此被染成褐色,右邊的MSH2蛋白缺失,只能看到淺藍色背景。右邊這個腫瘤,就可以判斷屬於MSI-H/dMMR亞型。
在中國,這類蛋白檢測也已經普及,很多大的三甲醫院都可以做。費用應該是幾百塊人民幣,並不昂貴。檢測DNA也很常見,但目前稍微貴一些,2千左右。隨著基因測序價格進一步降低,尤其是液體活檢的廣泛應用,通過DNA來判斷MSI-H/dMMR亞型會越來越普及。
可以預見,在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等類型,檢測MSI-H/dMMR亞型會成為診斷的標準步驟。
(五)其它的PD1藥物有用么?
這次FDA批准上市的是Keytruda,但從理論上講,靠譜的PD1/PDL1藥物都應該有不錯療效,值得嘗試。
除了大家知道的Opdivo,Tecentriq,國內也有很多個PD1/PDL1藥物在開發,國內患者因為種種原因,目前還無法方便的買到進口藥物。但如果有相關臨床試驗,我鼓勵MSI-H/dMMR亞型患者積极參加。
免疫療法和靶向療法一樣,也需要精準醫療。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今天,大家朝這個方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大批MSI-H/dMMR亞型腫瘤患者的命運就此改變。
參考文獻:
1:http://www.curetoday.com/articles/keytruda-approved-for-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high-and-mismatch-repair-deficient-cancers
2:https://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560167.htm
3:PD-1 Blockade in Tumors with Mismatch-Repair Deficiency. N Engl J Med. 2015 Jun 25;372(26):2509-20.


※我國的遺傳諮詢服務正式起航!
※Nature子刊:科學家發現首個與肝纖維化有關的蛋白
TAG:生物探索 |
※又見「廣譜」抗癌藥?這款剛剛在日本獲批!
※最新批准的「廣譜」抗癌藥的抗癌譜有多廣?
※5年生存率翻番!這種全球範圍內首次獲批的電場抗癌黑科技,是腦部腫瘤治療領域近10年來最大的突破丨奇點搜神記
※起效率高達93%!這個廣譜抗癌藥震驚全世界!
※世界抗癌組織:3種食物是癌症的「罪魁禍首」,第3種被人當零食吃!
※滬癌症最新數據公布,防癌抗癌應做這四點……
※這款宣稱能治癒75%癌症的「廣譜抗癌藥」只能讓少數人獲益
※好消息!這17種抗癌藥不佔「葯佔比」
※那個號稱治癒率達75%「廣譜」抗癌藥並不是「神葯」
※抗癌25年,我是這樣打敗癌症!
※大蒜是「第一抗癌菜」!想防癌抗癌,別觸犯6個禁忌
※響應率高達93%!這一「廣譜」抗癌新葯有望治療多種兒童癌症
※三個月內7種抗癌新葯獲FDA批准!
※全國每天1萬人確診為癌 「抗癌藥零關稅」只是起點 如何正確治癌才是關鍵
※拜耳剛獲批了「廣譜抗癌神葯」?並不是那麼回事
※年終盤點:今年這些抗癌藥在華獲批
※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葯獲批上市,到底有何奧秘?答案都在這
※【闢謠】防癌抗癌,這八個說法別信!
※你應該知道的九大抗癌食物!
※治癒率75%的廣譜抗癌藥問世,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