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陰陵泉:腹脹,腹瀉,水腫,黃疸!
???
?學習人體各個穴位的相關知識和健康養生方法
【穴位釋義】
陰,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也。陰陵泉名意指脾經地部流行的經水及脾土物質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積。本穴物質為地機穴流來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處肉之陷處,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積,水液溢出,脾土物質沉積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狀,故名陰陵泉。陰陵名意同陰陵泉。
【定位】
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在脛骨後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操作要點】
直刺1~2寸。
陰陵泉穴
【取穴方法】
側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內側骨內緣(脛骨內側)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關節下時,在脛骨向內上彎曲處可觸及一凹陷處即為此穴。
【主治】
腹脹,腹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遺尿,尿失禁;膝痛。
陰陵泉穴
【保健養生】
用點揉法,每天堅持按揉陰陵泉穴10分鐘,可以除脾濕。拇指指端放於陰陵泉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以酸脹為度。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九歌(
微信號
:13714982120)
不懂何經何絡,開口動手便錯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提供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值得學習。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本號致力於傳揚內經養生之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腸胃調理百科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用中醫的方法,讓腸安胃和,一起來學習吧。
【粉絲福利】
高清穴點陣圖免費領
▼
▼
▼
不懂找穴位?不懂艾灸取穴
一張高清穴點陣圖幫到你
男女版穴點陣圖合輯(共2張)
每人限領1份,
數量有限,領完為止!
領取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領取
長按識別二維碼領取
點『
閱讀原文
』
進入領取購買頁面


※寶寶飢餓也有可能會腹瀉
※小孩腹瀉?要不試試以下方法?趕緊收藏起來!
※五個居家小方法,讓寶寶遠離腹瀉!
※突然腰疼、腹瀉、體重減輕或是大病徵兆 查一查沒準能救你一命!
TAG:腹瀉 |
※腸鳴腹脹和腹瀉,三焦俞穴均能解!
※中醫:這9個花草茶,導致腹瀉、宮寒、胃潰瘍,不宜長期喝
※腹瀉、腹脹、腹痛、便秘、嘔吐,寶寶腸胃5大癥狀,如何緩解?
※小兒推拿養胃腸,脹氣、便秘、腹瀉一掃光
※一到冬季就胃寒,胃疼、腹瀉惹人煩,1種茶,7天讓胃暖起來
※外勞宮穴主治病症:頸椎病,落枕,偏頭痛,腹痛,腹瀉,消化不良
※脾虛濕氣重,腹瀉無食慾?茯苓泡水喝,不出半個月,一身輕鬆
※它是口臭,臭屁、腹瀉、的死對頭,每天吃點它,加速腸道蠕動!
※35歲女子,腹痛腹瀉,確診腸癌,提醒:這種「肉」,平時吃太多了
※中醫:腹瀉、便秘、腹脹,一個穴位都能調,還能順道改善宮寒
※夏季,當心沙門氏菌來勢洶洶,寶寶腹瀉、嘔吐的元兇
※腹痛腹瀉還便血?是癌!「腸中風」到底是啥?
※拉肚子、腹瀉:濡瀉、溏瀉、飧瀉、洞瀉
※1歲寶寶連續腹瀉五天脫水致死,寶媽大哭後悔,醫生怒斥:太無知!
※八月炎熱腸胃不適,此水果開胃健脾,治腹瀉,還能降暑減肥!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腹瀉、嘔吐(二)
※35歲女子腹痛腹瀉,確診腸癌,提醒:這種「肉」,平時吃太多了
※青年男性,起病緩,病史長,主訴為腹痛、腹瀉及右下腹部腫塊,是什麼病?
※上吐下瀉,夏季腹瀉,別全賴冷飲和冰西瓜
※三伏天孩子最易腹瀉或感冒,「兩菜一菌」多吃,給腸胃「洗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