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福鼎白茶發展史

福鼎白茶發展史

從茶葉發展歷史而言,白茶是最早的茶類上古時代人們最初發現白茶的藥用價值後,把鮮嫩的茶芽葉晒乾進行儲藏保存起來,用於祭祀、治病等備用這就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最早的白茶記載是田藝蘅所書的《煮泉小品》:「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一一清翠鮮明,尤為可愛。」描述的就是白毫銀針的簡單自然獨特製作工藝和沖泡於玻璃杯時形態美感,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白茶保健功效。

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其中記載「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但其書中所指白茶並不是真正的白茶,而是指葉片白化的茶樹嫩葉按照綠茶工藝製作而成的綠茶,如武夷山的白雞冠、浙江安吉白茶、寧波印雪白茶、天目湖白茶等,辨別是屬於哪類茶類主要是看茶葉加工製作工藝區分而非名稱,這一點導致了很多人的誤解。

有關白茶原產地的爭論頗多,其中福鼎、建陽水吉、政和爭議最為激烈,白茶製造歷史已有200年,由福鼎首創,進而傳到水吉,最後傳到政和,白毫銀針和新工藝白茶的發源地是福建省福鼎市,白牡丹的發源地是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先有小白,後有大白,再有水仙白,此觀點得到茶客和諸多茶葉界泰斗們普遍認可,更多可以參閱福鼎白茶共識內容。

一千多年前,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永嘉(今溫州)東(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據茶界泰斗陳椽教授考證:「永嘉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中國白茶原產地,白茶山是指有「海上仙都」美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鼎太姥山」;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閩小記》中更是清楚的記載:「太姥山古有白茶,今呼白毫,產者性寒涼,色香具絕,而尤以鴻雪洞為最,功同犀角,為麻疹聖葯,運銷國外,價同金埒」;福鼎是中國白茶原產地也由《福建地方志》和現代著名茶界泰斗張天福教授《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文獻中也得到了證實。

上古時代人們保存白茶的方法也是今天傳統白茶所延續的制茶工藝,據《福建地方志》和現代著名茶葉專家張天福教授《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中記載,白茶早先由福鼎創製於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本地菜茶茶樹的壯芽為原料創製白毫銀針(小白);約在咸豐六年(1857年),福鼎選育出福鼎大白茶(華茶1號)和福鼎大白毫 (華茶2號)茶樹良種後,於光緒十二年(1885年)福鼎茶人開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的壯芽為原料加工「白毫銀針」(大白),由於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芽壯、毫顯、香多,所制白毫銀針外形、品質遠遠優於「菜茶」,出口價高於原菜茶加工的銀針(後來稱土針)10多倍,約在1860年「土針」逐漸退出白毫銀針的歷史舞台。

1885年開始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制銀針後,1891年開始外銷,在1910年左右,福鼎有白琳工夫紅茶出口,白茶常被茶商用於在撒於紅茶的表面上裝箱出口,到了1912年茶商把紅茶與白茶分裝,白毫銀針則變成單獨的商品,1912-1916 年為極盛時期,1917-1921年受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銷路一落千丈,直至1934年起白茶產銷才開始逐漸好轉,從福鼎市縣誌上看,在1937年白茶有少量的出口,「二、五大鬥上等白毫銀針,木箱封閉民船運輸,由福州外運出口」

在解放戰爭時期,白茶只有少量加工,抗日戰爭結束後(1946年),一位傅姓的廣東茶商,在白琳康山村試製白牡丹,開始共加工白牡丹約有0.1噸。次年廣東茶商擴大白牡丹的生產,隨後茶農也將晾曬的白牡丹茶銷售給茶商,此後,白牡丹茶的這個茶名就福鼎各個茶區叫開了。解放後,計劃經濟大環境下福鼎劃為紅茶產區,白牡丹就停止生產。到1962年,由於福建白茶外銷市場的需要,福鼎開始加工白茶。初期,由於對白茶品質特徵認識不足,製造經驗貧乏,生產出的白茶品質較為劣次,直至到了1964年,白茶生產品質才大有改觀。可是由於受自然氣候影響1964年首春只生產1.5噸。到1965年,為了戰勝自然災害,福鼎大膽地試用加溫萎凋的方式生產白茶,取得成功。到現在福鼎大多生產白茶的企業還是運用低溫萎凋和日光萎凋的方式生產白茶。

1968年為了滿足外銷要求,提高白茶的茶湯濃度、增加比重。福鼎白琳茶廠創造了白茶的新工藝製法,稱新工藝白茶,又稱新白茶或金玉蘭,其主要工藝技術特點是將萎凋後的茶葉進行短時、輕微快速揉捻,然後迅速烘乾,生產出的新工藝白茶條索更緊結、湯色加深、濃度加強。1968年,劉典秋先生在香港收白茶,他發現香港的餐館需要低檔白茶,要求價格便宜,質量合格的白茶產品,於是他委託福建省茶葉進出口公司的庄任和福鼎王亦森老師傅做此類白茶。王奕森師傅根據劉先生的要求嘗試做了七箱新工藝白茶,通過幾位專家審評後,認為產品合格,發貨給香港,在香港很快就銷售光,於是,在1969年正式開始生產50噸,1979年生產75噸,此後年產約100噸。製造新工藝白茶的鮮葉原料同貢眉,來自小葉種茶樹,原料嫩度要求相對較低。製造新工藝白茶的鮮葉原料最早來自小葉種茶樹,後來也採用福鼎大白茶或福鼎大白毫樹種,原料嫩度要求相對較低。外形葉張呈半卷條形,色澤暗綠帶褐,香清味濃,湯色橙紅,葉底開展,色澤青灰帶黃,筋脈帶紅,茶湯味似綠茶但無清香,似紅茶而無酵感,濃醇清甘是其特色。因其條形較貢眉緊卷,湯色較深,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現在,福鼎白茶主產區是福鼎、白琳、點頭、太姥山(秦嶼鎮)等地,主要茶樹品種是福鼎大白茶(華茶1號)、福鼎大毫茶(華茶2號)。2005年福鼎市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茶葉學會分別命名為「中國白茶之鄉」,先後獲得國檢局原產地地理標記標誌使用權和國家工商總局的證明商標註冊權,並被國家外貿部門推薦為出口信得過產品,這些均是國家級的權威認定,因此福鼎是真正的中國白茶原產地是無庸置疑的。2006年,福鼎白茶作為「奧運五環茶」的底色,與同時被選種的雲南滇紅、雲南普洱一道分別作為紅、黃、藍、綠、黑、白中國傳統六大茶類的代表,入選「迎奧運五環茶」。白茶又有「茶葉中的活化石」之稱,2009年西安古墓驚現千年白茶,經專家考證認為這些茶葉是產自福建福鼎的極品珍貴白茶-白毫銀針,西安古墓發現福鼎白茶,不僅使中國白茶文化悠久歷史再一次得到證明,也有力佐證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方面對福鼎白茶的研究和發現,同時也印證了茶業界流傳的一句話:「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2010年,福鼎白茶入駐上海世博會聯合國管,成為上海世博十大名茶。福鼎白茶正作為中國白茶的代表品牌,正在統領中國白茶市場,銷往世界各地,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白茶的爆紅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韓國人不愛喝茶?
適宜大肚腩的人飲用的兩道茶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福鼎白茶淺談
福鼎白茶講堂:福鼎白茶的製作原料特色
福鼎白茶講堂:荒野福鼎白茶為什麼賣的這麼貴
福鼎白茶,貴在茸毛
福鼎白茶:老白茶泡法
福鼎白茶講堂:我的白茶之旅
福鼎白茶:貴在茸毛
荒野白茶,福鼎白茶里的一朵奇葩
福鼎白茶功效出眾
福鼎白茶:白浩銀針,白茶中最珍貴的葉芽
福鼎白茶講堂:白茶的滋味
醉人的福鼎白茶
福鼎老白茶的神奇功效
太姥山福鼎白茶與宋代鬥茶!
福鼎白茶,夏天好茶
福鼎白茶屬於什麼茶類
關於福鼎白茶之太姥山
福鼎白茶 ▏八奇七怪
福鼎白茶養胃功效
福鼎白茶的七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