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稀就是沒營養?作妖的謬論你咋不上天呢~
經常會聽到媽媽們湊在一起討論奶水質量的問題。有時,一些寶媽也會留言給小康君,說「我媽嫌我奶水太稀會沒營養,要給我寶寶吃奶粉…」那麼,奶水的稀與濃,究竟與母乳質量有沒有關係呢?哪種更利於寶寶營養吸收呢?一起來看看今天的內容吧~
你真的
了解「母乳」嗎?
我們知道,母乳是嬰兒成長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含有寶寶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特別是母乳不僅供給寶寶所需身體熱量外,還滿足寶寶腦部發育所需的脂肪(腦部60%的結構來自於脂肪);豐富的鈣、磷、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預防及保護嬰兒免於感染或慢性病的侵襲;比非得因子和寡糖可以抑制腸道病菌增生和幫助消化。
同時,母乳可分為三大階段,分別為:
(圖片來源於網路)
1
初乳
產後7天內所分泌的乳汁稱初乳。由於含有β胡蘿蔔素、蛋白質及有形物質較多故質稠。開始三天內,乳房中乳汁尚未充盈之前,每次餵乳亦可吸出初乳2-20ml。初乳中含蛋白質量比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gA(SIgA),曾被稱為出生後最早獲得的口服免疫抗體,脂肪和乳糖含量則相比成熟乳較少。
2
過渡乳
產後7-14天間所分泌的乳汁稱過渡乳。其中所含蛋白質量逐漸減少,而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漸增加,系初乳向成熟乳的過渡。
3
成熟乳
產後14天後所分泌的乳汁稱為成熟乳,實際上要到30天左右才趨於穩定。
奶水的稀與濃
能說明母乳質量嗎?
滿月後,不少哺乳媽媽會發現乳汁的顏色顯得比較白,看上去有些稀稀的、淡淡的,好像不如牛奶那樣「濃」,有的媽媽因此擔心自己的奶有問題,沒有營養,寶寶吃不飽。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這只是成熟的母乳蛋白質和脂肪的顆粒較小而已,並不是營養不好。
此外,每一次哺乳也可將母乳分為:
前奶
每次哺乳時最先產生的奶,也就是前兩、三分鐘出來的奶。它的含水量大,可以為寶貝提供豐富的水分、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還有具有抗癌能力的免疫球蛋白。
後奶
含有較多的脂肪,看起來顏色比前奶白。在母乳餵養中,它可以為寶貝提供大量的熱量,有助於各方面的成長。
哺乳媽媽均衡膳食
母乳質量更優質
相比每一位哺乳媽媽的乳汁而言,其營養素含量確有不同,這主要與寶媽的膳食有關。那麼,媽媽如何均衡膳食,提高母乳質量呢?
注意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如果寶媽缺鈣,為保證乳汁中鈣含量的恆定,就要動用乳母本身的骨鈣,會造成乳母骨軟化、骨質疏鬆、腰腿疼痛等。
母乳中的水溶性纖維素,如維生素B1、B2、C等,可因乳母膳食中含量的變化而改變;脂溶性維生素A,也是如此。所以乳母膳食中要注意合理補充。
應適量增加食用油、堅果、黃油、動物脂肪、海魚等,促進寶寶腦發育及視網膜的形成,提高免疫力。另外,母乳中鈉、氯含量明顯偏高,這與寶媽攝入食鹽過多有關,不利於新生兒的腎臟發育,所以要避免攝入過多的食鹽。
平日偏食,尤其是素食寶媽,如果營養素不夠全面,會對寶貝的營養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寶媽的飲食應豐富且營養地合理補充。
小康君嘚吧嘚
總而言之,「奶稀」並不代表奶質不好,而且母乳的優越性是牛奶和配方奶無法比擬的,它所含有的營養素及搭配比例、抗病因子都較牛奶和配方奶好。所以,不要再做無謂的猜測,放心大膽地母乳餵養吧!


※6 個月後母乳就沒營養了?說這些話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母乳什麼時候開始沒有營養?這些你真的了解嗎?
※豬心你還在吃嗎?它的營養價值是你不知道的!
※懷孕後你還在吃這2種食物嗎?可能是你在長肉,而胎兒沒有營養!
※產後應該怎樣飲食,這樣吃才是最營養的,你知道嗎
※紅糖營養豐富,但是吃錯了就是沒病找病,你吃錯了嗎?
※牛奶你喝對了嗎?適合你的才營養,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談戀愛時,你是否也認為就是兩個人不停地講著沒營養的話語?
※教你製作絕佳營養土!不臭不佔地,一整年都不花錢就能讓植物爆盆
※可樂沒營養,但是好喝啊!
※你為什麼胖了?可能是因為營養不良啊!
※想要減肥?經常吃它就好啦,好吃不貴還有營養,而且沒副作用!
※少吃就可以瘦?這幾種營養跟不上反而會讓你瘦不下來
※營養師每天都在吃什麼?看完他們的食譜,估計你也不會聽的
※誰告訴你高血壓就不能吃肉?這種肉美味又營養,可以幫你解饞!
※我不是脾氣暴躁,我只是營養沒跟上!
※牛奶營養豐富但是這喝不如不喝,你了解過嗎?
※泡麵本來就沒營養,但是如果再搭配這些一起吃就更可怕了!
※天然的營養滋補品,蜂蜜難道就只是蜂蜜,它沒有區分嗎?當然不是!
※吃了這麼多年蘑菇,竟然都吃錯了,浪費了營養不說,還沒吃到它真正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