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被傳統文化魅力吸引,琴棋字畫,品茶、焚香、插花等等,追逐者日眾。在拍場上,近兩年,茶道具作為藝術品市場中的瓷雜新秀,正逐步受到高端藏家的追捧。尤其是日本金質、銀質、鐵質茶壺等茶道重器也成為收藏佳品。其中日本南部鐵壺更是備受推崇,近年頻頻亮相於國內各大拍場、茶展、茶文化節等。


日本鐵壺在中國



幾年前,日本鐵壺的收藏還十分邊緣化,國內關注的人也很少。日本鐵壺真正登上拍賣場是在2008年。在2008年2月上海博海第一期拍賣會上,一件明治18年的日本鐵壺上拍,估價5000 ~8000元人民幣,不過最終流拍。


2009年,日本鐵壺在拍賣場上初露頭角。在嘉德2009年四季拍賣會茶具專場中推出了12件日本鐵壺拍品,包括日本知名鐵壺製作堂口金壽堂、龜文堂、金龍堂、藏六堂的作品。此次拍賣,除一件「雲色堂造 秋日風景——滿鋪銼金扇窗圖鐵壺」流拍之外,其餘11把都以高出估價的價格成交。其中,一把「祥雲堂造 寶船賀壽鐵壺」更是以35.8萬元成。此後,日本鐵壺便逐步出現在國內的藝術品拍賣會之上。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龜文堂堂主波多野正平造 蘭詩花卉鐵壺


2010年,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西泠拍賣等公司都有日本鐵壺拍品上拍。其中,一把由京都金龍堂名家初代大國壽朗製作的「雅蘭菊盛——雕蘭圖銼金菊梁孔雀石摘鈕鐵壺」更是拍出了95.2萬元的高價。2011年,更多的拍賣公司加入了日本鐵壺拍賣的行列。


2012年,北京匡時春拍中推出的「可以清心」——近代茶道具專場,重點推出的日本金、銀壺為歷代著名釜師純手工所造,其中囊括有藏六、中川凈益、石黑光南、真鍋靜良、龜文堂、金壽堂等眾多名家精品,表現不俗。工藤延年造饕餮紋龍紋玉蓋銀壺以 184萬元奪得專場冠軍,「龜文堂 初代波多野正品造四君子開光漢詩麟首鐵壺」則拍出149.5萬。同年,在中國嘉德四季第30期拍賣會的「氣極清芳」茶道具專場中,日本龍文堂安之介造鐵壺以28.75萬元成交。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龜文堂鈴木光重作嵌銀山水風景鐵壺


在2013年北京歌德秋拍中,一組3隻「龜文堂 系湖嚴堂定製 獸首鐵壺連紅木展櫃」以88萬元拍出。從2008年至2013年,五年時間,日本鐵壺的價格不斷刷新。時至今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通過拍賣了解到了日本鐵壺的工藝及價值。


日本鐵壺的前世今生

我們所說的日本鐵壺,日本稱為鐵瓶或急須。在江戶時代天明期(1780年代)的古文書中有記載鐵瓶(鐵壺)此名稱,由此可推知鐵壺在庶民間開始普及是在此時期, 而從幕府到明治時期,民間鐵壺的使用更加普遍。鐵壺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稱之為鐵釜,鐵釜是沒有提梁和壺嘴的,煮沸的水要用小竹勺舀出來,就像我們今天從湯盆里往外舀湯。由於這樣用起來很不方便,後來就有聰明人把鐵釜的一面造出了一個向外倒水的壺嘴,俗稱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個能將釜提起來的提梁,這樣再用這種鐵器皿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這樣的鐵容器就是鐵瓶,也就是現在的鐵壺。


日本鐵壺以生鐵為原料,採用鑄造工藝製成,由於整個過程都需手工完成,製造出來的壺具有外形的唯一性,絕對不會出現兩個一模一樣的。時至今日,日本鐵壺的製作大師幾乎都已不在人世了,日本鐵壺的製作高峰也已隨著二戰而中斷(因戰爭對鋼鐵的需要,日本將整體鐵壺作坊幾乎全部關閉)。如今,除了日本南部鐵壺仍有創作和生產,一直備受關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年間已銷聲匿跡。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龜文堂初代波多野正平特殊款鐵壺


現代的日本鐵壺,其實和傳統手工半手工的二戰前鐵壺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其精美程度和藝術成就也遠遠無法與當時相比(大部分已經是工業壺和旅遊紀念鐵壺)。因此,收藏日本鐵壺,當以二戰前高峰期的精品鐵壺為重點。而一把日本老壺,可被視為百年難得的珍貴古董。 據目前統計,日本老鐵壺的生產總量在30萬隻左右,歷經年代洗禮,不少已經損壞,如今保存下來的數量只有不到當初的一半。


日本鐵壺的工藝


製作一把鐵瓶需要多達80道以上的工序,想要獨自一人完成須修業至少15年,若要將自己的名字篆刻於瓶上,則需要近40年的修業時間。眾多紛繁的工序中才能誕生出經久不衰的作品。


繁複的工序之後就可以看到初步的壺型,壺型也是頗有學問的,最受人垂青的是代表南部鐵瓶的「南部型」,其呈現出的縱長感猶如流暢的山形,常施以霰紋,是高級鐵瓶的翹楚,就像富士山落滿了雪,所以也被稱作「富士型」;還有底部圓潤的「鐵缽型」,綽號「柚子型」;而「尾垂型」與「萬代屋型」尻型底部比瓶身略小的特徵減少了熱源對瓶身的損害;而「鈴蘭型」、「棗型」顧名思義由植物靈感而來,與現代水壺也更多份相近。「圓日型」顯然是對日月的想像,尺寸也縮小許多,圓圓的可愛造型是現代居家人氣的逸品。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龜文堂初代 波多野正品造 四君子開光漢詩麟首鐵壺


壺上肌理紋樣是美的集中顯現,近3000種傳統的紋樣中尤以霰紋最為出名,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霰紋的鐵瓶即便在大雪時節煮茶也屬應景之物,山水、人物、台閣、花鳥、魚獸,曲盡其妙。其他的如龜甲紋、線紋、櫻紋也是常見的紋樣,而「無紋」所呈現出的鐵與鑄型間自然形成的凹凸肌理。


日本鐵壺的流派與堂口


日本鐵壺分為南部壺與京都壺兩派,一為南部壺(南部不是地理意義上的南部,而是指日本歷史上被姓「南部」的氏族統管的地域),喜好茶道的尋常人家多用此類壺,特點是壺身與壺蓋整體鑄造、講究樸拙。一為京都壺,本供殷實家庭使用的京都壺,基本特徵是有銅質的壺蓋,並有頗具心機的裝飾。屬於收藏品的範疇,工藝精緻,以龜文堂、龍文堂、金壽堂、光玉堂四大堂號為代表。鐵瓶的產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條釜座、山形鑄物、長濱的晴壽堂、京都的龍文堂與南部鐵器,其中龍文堂以它的銅蓋而聞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買銅蓋。


日本老鐵壺的「堂號」就是相當於今天作坊或是公司,堂主相當於今天公司的董事長,堂口裡的釜師,就是鐵壺的製作者。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金壽堂 雨宮宗兵衛造 錯金銀山水家屋鐵壺


著名的「龍文堂」的創始人四方安之助(1780~1840年),是龍文堂創辦人龍文的兒子。龍文於1770年來到了京都做鑄物師,他的兒子四方安之助繼承他的名字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坊,即初代龍文堂。龍文堂是日本鐵壺史上第—家採用脫蠟法精鑄鐵壺的,名望影響日本及歐洲長達百餘年。在龍文堂鼎盛時期,—年所造鐵壺也不超過150把,其稀有性可見—斑。

四方安之助安之助的兩個得意門徒——日本鐵壺史上大名鼎鼎的波多野正平和初代秦米藏(也稱秦藏六或藏六),造化各有不同,波多野正平(1812~1892年)學藝大成後,尤以脫蠟製造而出名,滿徒離開龍文堂後,他自立門戶自許為龜文,創建了自己的堂號「龜文堂」。


龜文堂曾因創新進取一度超越了龍文堂在日本鐵壺界的聲望。龜文堂系的主流作品,除名釜師自成一格的壺風外,就是龜文堂波千鳥系列的以山水、鳥、蟲、獸、舟、橋、花、草、木為題材的鐵壺。但壺的提梁卻一律都是採用了龜文堂特殊發明的「S」形可拆卸式的提梁。


秦藏六(1823~1890年)在掌握了臘鑄法後對中國青銅器文化極感興趣,以致在後來他所製作的鐵壺等茶道用器中多次將中國西周時期許多青銅器上的圖騰紋樣鑄在自己的壺身和器件上,形成獨特風格。藏六釜師沒有創建自己的鐵壺堂號,後來所見到他造的壺體上一般有「藏六居造」、「藏六二世」、「三世」、「四世」、「藏六造」等章款。藏六的壺雖無堂號,但其壺身落款「藏六」也是一直代代相傳,亦可等同於藏六堂也。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龍文堂 安之介造 嵌金銀櫻花紋鐵壺


金壽堂的創辦人雨宮宗兵和龍文堂的安之助不分伯仲,現在的歐洲的亞洲民藝館還收藏著金壽堂雨宮的作品,可看出金壽堂的歷史地位。


光玉堂是素壺中的精品堂號(能做金工的堂號很少,名師也就是那麼幾個,光玉堂是其中之一)。光寶堂、永寶堂、菊光堂、山玄堂也是金工大家。


收藏日本鐵壺講究原壺配原蓋


一把好的日本老壺,具有集雕塑、繪畫、書法、鑲嵌工藝等於一身的完美。由於受中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在諸多日本老鐵壺中都有著中國書法繪畫和茶文化的影子,很多老壺的壺身上都鑄有漢字詩詞或漢字名言。在眾多以表現山水花鳥題材的鐵壺壺身上的圖案,儼然就是用浮雕形式來體現演釋的中國畫。而壺身或壺蓋上的堂號和釜師標誌也都用漢字來落款。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蘭雅菊盛——雕蘭圖銼金菊梁孔雀石摘鈕鐵壺


日本老壺的材質一般採用生鐵鑄造,但多數鐵壺的壺蓋卻是銅質的,因為壺的鐵蓋一經沸水的蒸汽熏蒸較易生鏽,早期壺蓋材質中有一種由七種金屬熔鑄車制的壺蓋,通稱「七寶銅蓋」,這種銅蓋看上去有紫銅、黃銅等好幾種有色金屬的顏色,有的還有凹凸肌理很是漂亮。鐵壺的蓋子是很講究的,一把好壺一定是原壺配原蓋,特別是名釜師的壺蓋,都是與壺身完美結合,渾然一體的。所以,在日本老鐵壺中各個堂號各個釜師的壺與蓋都是各有其獨到的風格。特別是蓋子上的摘鈕,更是別具匠心,花、鳥、魚、蟲、龍、龜、蛇、獸;梅、蘭、竹、菊、松果等等皆為所用。壺蓋的鈕座也同樣是別出心裁,花樣百出。


龍文堂 安之介造 錯金銀浮世繪鐵壺

日本鐵壺在中國及其前世今生



日本鐵壺的歷史在日本長達三四百年,經歷了日本的戰亂及經濟復興,尤其二戰期間,日本鐵器的製造開始衰敗。戰後,鐵製品製造業更是蕭條。政府為了挽救逐漸消逝的日本傳統工藝,做了種種努力。南部鐵器被國家指定授予傳統工藝品的稱號,在政府的扶持下開始復甦起來。但京都地區的鐵壺製造卻沒能延續,一些著名的堂號也難以傳承下來。據了解,龍文堂、金壽堂已無製造,而龜文堂有製造,但元氣未恢復;藏六一系當時屬皇室御用釜師,現有傳人在世。雖然京都鐵壺已經沒落,京都系鐵壺在市場上反而因為稀缺而備受追捧。


希望在不遠的未來,鐵壺的手工製造能得真正復甦,使我們能在博物館或者拍場以外的生活中欣賞它的美麗。


來源: 藝術品鑒


往期佳文回顧


(長按下載雅昌拍賣圖錄APP,了解最新拍賣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拍賣圖錄 的精彩文章:

按圖索驥,梁思成找到畫中的唐代建築
異軍突起的和田碧玉該如何挑選?
趙瑞龍的串兒,配飾有玄機
20年上拍10餘幅,徐悲鴻名作《哀鳴思戰鬥》的拍場變體

TAG:雅昌拍賣圖錄 |

您可能感興趣

鐵壺的前世今生
日本老鐵壺與中國新鐵壺的區別
中國神秘「鐵壺」問世,36個國家瘋搶,老美:2800億賣我
中國研發出神秘「鐵壺」,領先世界的核反應堆,遭36個國家瘋搶
百年老鐵壺:日本 「龜文堂」款 鎏銀葡萄紋 鐵壺 1.6萬
喜上梅梢,鑄在鐵壺上的濃濃中國風!
如何去挑選一把日本老鐵壺?日本鐵壺什麼價?
130.日本鐵壺堂口——金壽堂系
原來這才是正宗的日本鐵壺!
一文讓你大體了解日本鐵壺
竹林飛鶴紋鐵壺,日本南部鐵器老工坊名匠「藤澤「手工打造,19世紀
盡享品茗雅事,你還少了它——漂洋過海的日本鐵壺上線了!
鐵壺之美,古樸凝重
日本老鐵壺——上佳煮水沖茶之器,有不同意見的嗎
從日本回來不是帶電飯煲、馬桶蓋就是帶鐵壺、SKII,有人卻帶回醬油
鐵壺 茶壺中的冷兵器
全手工鍛打鐵壺:5代傳承,小馬哥世家出品
別再亂買日本鐵壺了,源頭直供才這個價
養鐵壺的三重境界:養鐵壺到底是在養什麼?
後來的我們,是這樣選擇鐵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