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風物故事丨涼茶,中國夏天的味道

風物故事丨涼茶,中國夏天的味道

風物發現官

最初知道涼茶,是從它被擺在超市飲料區貨架上開始的。不知從哪個夏天開始,解暑的除了可樂加冰,就是這乍一喝起來味道清奇的涼茶了,就連吃火鍋也要配套起來。

一般是這樣的,但凡是你知道的涼茶,都有著一個中國風的名字。實際上,涼茶是傳統中草藥植物性飲料的通稱,說白點兒,就是中藥提取液,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人體內熱的中草藥煎水做飲料喝,解夏暑,祛冬燥。

其實,現在我們能買到的罐裝或者瓶裝涼茶,在將涼茶作為日常飲品的中國華南地區,也許根本只能被稱做愉悅味蕾的飲料而已。這種甜味飲料,因為包裝商品標註上沒有各種成分的含量,所以含糖量我們也無從考證。但是根據這些成分的排列順序,白砂糖的含量應該是除水之外最多的成分。

而真正的「原生態」的涼茶,因為配方多是由清熱去火的中草藥如夏枯草、雞蛋花、菊花、金銀花、板藍根組成的,味道既不涼,更不像茶,很難被廣泛接受。

就像中醫里,就算對付個頭疼腦熱,每個大夫的方子都不同,對於涼茶來說,各家的配方也是不同的。像是市面上風行的以糖分為主的涼茶飲料品牌,和主要在華南地區流行的其他涼茶品牌,每一口涼茶里,你或許會喝到不同的草藥。

在一系列關於黃飛鴻的影片里,我們都知道「寶芝林」是黃飛鴻一生中行醫濟世、廣收門徒的重要場所,那個時候,開醫館少不了賣涼茶。「寶芝林」的涼茶因黃飛鴻飲譽海外。

葯俠王澤邦,乳名阿吉,是王老吉的創始人。王澤邦本來是務農為生的農民,因當時地方瘟疫流行,他帶著妻兒一起上山避疫,途中遇一道士傳授藥方。王澤邦依照藥方煮茶,幫助百姓治病。很多人飲用後病情都有好轉,阿吉涼茶很快就名聲遠播。

而後來王老吉的招牌卻跟清代的禁煙大臣林則徐有關。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初到廣東,因查禁鴉片煙時操勞過度,加上水土不服又患上感冒等症。他的隨從聽聞十三行的王老吉有解暑治感良方,為林則徐求葯,林則徐服下一包草藥之後,病情果然輕了許多。後來他派人送來了一個刻有「王老吉」三個金字的大銅壺贈與王澤邦。從此,王澤邦以「王老吉」為號,首創涼茶鋪,兼賣王老吉生藥茶包。

坐落在嶺南仙山羅浮山腳的嶺南葯谷,因為歷史悠久的草藥種植基地,和秉承道家涼茶創始人葛洪的地道涼茶配方而享譽嶺南。

如今的涼茶雖然不像以前的涼茶一樣甚至可以治療疫病,但對保健養生清熱去火來說,卻是一劑良藥。而對於去火這件事來說,連上火的位置都有不同,涼茶的配方,當然也要不同。最適合自己的,或許就是「量體裁衣」,「私人定製」了。

比如中醫里講究的陰虛火旺型,癥狀可見舌紅少苔、口鼻乾燥、煩熱頭暈、心慌失眠等,這類人群的癥狀在乾熱少雨的夏季容易加重,可選麥冬15克、生梔子10克、沙參10克製成涼茶;肝陽上亢型,主要癥狀是頭暈耳鳴、煩躁易怒、口苦口乾等,持續高溫天氣可加重癥狀,可選杭菊花10克、天麻3克、鉤藤10克製成涼茶;痰濕熱盛型,這種類型的上火會舌苔厚膩、頭暈胸悶、食欲不振,常在高溫陰雨連綿的氣候中加重癥狀,可選茵陳10克、天竺黃12克、厚朴10克製成涼茶。

記得小時候沒空調,扇子的風太慢了容易煩躁,電風扇的風總嫌風力太小,很快就淹沒在熱浪里了,那個時候總少不了看見門外大樹下乘涼的老人家,就搖著個大蒲扇,拖鞋背心一缸茶,眯縫著眼睛說:「小娃娃慌什麼,心靜自然涼嘛。」這句話啊,當時年紀小,總是不相信……

文字丨小宇

編輯丨小宇

圖片丨來源於網路

內容來源於風物發現官:faxianguan113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初夏的風物詩與情味
季語與底片,夏天的風物詩
風吹搖擺響叮咚,它比空調還管用? | 夏天的風物詩
從宵宮祭到祇園祭,夏日京都的風物詩
風鈴祭!日本夏日風物誌——如果風有聲音……
問地天,風物豈無情,神康逸
這些風物美食,讓你一次吃遍南北中國
告別夏天,迎來秋天第一絲涼意之際,在二十四節氣江南風物里感受「小確幸」
風物〡幽蘭逢春
夏日紫色風物詩,紫陽花開,等你來
夏日風物詩,不容錯過的夏日祭里的花火大會!
尤溪風物·飯甑
立夏風物,悠荷共賞!
燕園風物 | 你所不知道的燕園故事
燕京八景,濃縮帝都景觀風物的精華
江南人最愛的餐桌上的風物,一條「鱔」變的魚
風情風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風俗畫
端午節,憶家鄉風物
您見過寒露川北的風物么?
《故園風物》之——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