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津話竟然不是源自天津?咱們一起掰呲掰呲…本報小編首秀天津方言,您聽聽純嗎?

天津話竟然不是源自天津?咱們一起掰呲掰呲…本報小編首秀天津方言,您聽聽純嗎?

在天津,有一種搞笑叫哏兒!

有一種推定叫大概齊兒,

有一種汗顏叫栽面兒,

有一種雞蛋叫糖心兒,

有一種否定叫瞎鬼兒

……

咱天津話聽起來倍兒哏兒,

對於天津人而言不僅是一種語言模式,

更體現了天津人率真豪爽,

是一種生在骨子裡的文化情懷!

據說讀對了這張圖,就可以挑戰天津話八級!

小編看了有點「坦兒」

GIF/12K

您了,介都嗦的是嘛對嘛啊!

小編先來挑戰一下,歡迎大家一起來挑戰~

無論你在哪裡,

只要你的根在天津,

只要你是天津人,

就一定不能忘記天津話!

然而如此地道幽默的天津話,

竟然不是源自天津!

到底發源地在哪?

您別著急,向下看

據相關部門及專家學者經多次實地調研、查找檔案資料得出結論,天津方言母語區的「根」,即皖北以固鎮、宿州和蒙城這個三角區域為中心,其四界範圍大致是江蘇徐州市以南、淮南市以北、渦陽縣以東、五河泗縣靈璧三縣以西。

天津市檔案局(館)、天津電視台和記者組成採訪小分隊,赴安徽實地尋訪天津話的發源地,拍攝天津方言尋根溯源紀錄片。天津方言專家譚汝為、天津曲藝名家劉德印、天津民俗專家郭文傑等共同前往。

尋源 天津方言出自皖北

曾主編《天津方言詞典》的天津方言專家譚汝為教授向記者講述了一件往事。上世紀80年代,一直在研究天津「方言島」問題的天津學者李世瑜,偶然發現來津表演的鳳陽雜技團演員的口音很像天津話,這讓他如獲至寶,立即啟程趕赴安徽實地調查。火車經過固鎮,車上兩個小夥子爭吵起來,一口天津話。他上前勸阻:「都是老鄉,出門在外不容易,互相謙讓點兒吧!」誰料小夥子不領情:「嘛出門在外?我是本地人!」下了火車,李世瑜在一個茶攤前坐下,與老掌柜聊天,竟被對方誤認為是固鎮人。他由此作出推斷,天津方言正是來源於以固鎮為中心的江淮平原。

最新的這次實地考察,採訪小分隊有了更多收穫。一行人走訪了鳳陽縣鼓樓;固鎮縣王莊驛道、早市場和早點鋪、老飯館;蒙城縣琴書茶館;宿州市夜市大排檔等當地市井生活場所,發現當地人與天津人在語音上較為接近,一些辭彙也有近似之處。比如,天津人管鯉魚叫「拐子」,當地人叫「鯉魚拐子」;天津人管油條叫「餜子」,當地人叫「油餜子」;當地人不說「粥」而說「稀飯」,不說「紅薯」而說「山芋」,與天津相同。另據了解,皖北地區的民風、婚俗與天津也有接近之處。

天津民俗專家郭文傑可以肯定,天津與皖北地區在語音上必有傳承。「天津與皖北相差近千公里,但是來到這裡以後,能感受到兩地語音的系統是一樣的。像我這樣說相對比較純的天津話,在固鎮、在宿州,大夥都覺得很親切。」

溯史 皖籍軍兵駐守形成方言島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高艷林曾考證出天津建衛之初三個衛所的軍官,原籍清晰者共293人,其中來自安徽省的84人,來自江蘇省的56人,且都是皖北和蘇北人。由此推斷,皖北和蘇北籍的軍兵及家屬也佔大多數,其人數大大超過直沽的原住民。

譚汝為也談道,他曾與多名專家學者經多次考證後一致認為,這些軍兵及家屬正是津城最早一批移民。這些移民實行軍事建制聚居,家庭承襲,鄰里相望,於是,相對牢固的方言島悄然形成。

到了清代,隨著李鴻章的淮軍入津,《天津志》記載如馬玉昆、馬金敘、馬毓寶等安徽蒙城籍將軍就有20多人,恰好進一步鞏固了天津方言島的地位。

鄉音 許多文化大師都說天津話

「天津方言語音建檔工程」邀請了幾十位老天津人錄製天津話發音,今年62歲的趙連財是其中之一,他也參與了這次天津方言尋根活動。

趙連財覺得,近些年天津話發生了很大改變:「老輩人常說的形容詞、感嘆詞都不怎麼用了,像洋火、清醬這類詞也很少再用,現在年輕人不這麼說話了。天津話很複雜,天津方言特別講究,『固秋』和『奮秋』就是倆概念。留住天津話,也就是留住我們文化的根。」

天津快板名家劉德印以高英培的相聲為例證明天津方言是淳樸、明快、幽默的城市文化符號:「高英培說天津話大夥就都非常愛聽,『得啦,嘛藝術,你們那玩兒有嘛啊,倆人站那一白活不就完了嘛!』他沒有齒音字。他說『可趕上這撥兒了』,發音是『這』,不是『介』。還有像『這人真哏兒』『你別打嚓了』,都特別能表現天津話的特點。」

天津話說著搞笑,聽著有趣,

但現在能地地道道說天津話的人越來越少,

那份濃濃的鄉音也變得越來越淡~

在說好普通話的同時,

小編希望天津話能夠帶著天津人特有的性格,

保留下去!

天津話吃的東西介么叫:

天津話的小動物介么叫:

天津話的雜物介么叫:

天津話的時間介么叫:

咱天津的爺爺可能會介么教孩子~

(綜合 天津日報 天津市檔案館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濱海時報 的精彩文章:

TAG:濱海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聽!這裡是天津!
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親自去一趟天津,看看天津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這裡是天津!
如何用一句話證明你是天津人?
今天臘八,天津人怎麼過?不是一般的講究!
天津春天賞花,知道這些就夠了!
在天津,我就是歧視你們!
舌尖3:你當觀眾都是傻子嗎?真正的能代表天津的天津菜其實是這家!
天津的夏天,沒有不想吃飯這一說
明天起!天津人將迎來這些好消息!第一條就是重磅!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最出名的,但天津人卻不吃,你知道為什麼嗎?
天津的餃子跟包子一樣有特色,天津「貓不聞餃子」你知道嗎?
從今天起,我們要從新認識一下天津啦
當談起天津菜的時候,我們都在談些什麼?
「說學逗唱」,這是天津味兒!
天津新地標「津沽棒」昵稱出爐,你認為好聽嗎?
天津,你怎麼上天了,原來這個天津有點不太一樣
今天起,天津不再叫天津,它有了一個新名字!
「爸媽,你們走了,今後我喝誰的血!」震驚所有天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