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教徒精神是什麼 清教徒精神與美國的創業精神

清教徒精神是什麼 清教徒精神與美國的創業精神

清教徒

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工業科技革命的前言離不開清教徒精神。清教徒精神所強調的創業精神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清教徒精神根深蒂固於每一個美國人的心中,是美國人的精神信仰,也就是在這一精神的作用之下,科技發達、工商業空前繁榮的美國社會被創造了出來。

自16世紀上半葉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席捲了整個歐洲大地,德國的馬丁·路德、法國的加爾文成為改教後基督教新教的領袖。在當時的英國,由於英國國教的專橫,宗教改革姍姍來遲,但英國教徒們還是受到了來自加爾文教義的影響。1524年,英國人丁道爾把新約聖經翻譯成英文,他可以說是英國的第一位清教徒。早期清教徒希望完全按照聖經的原則生活,順服聖經的教導可說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如丁道爾的目標就是讓英國每位識字的人都擁有一本聖經。歷史上,將在英國的新教徒,那些信奉加爾文教義,不滿英國國教教義的人稱為清教徒。而由於英國的宗教迫害,大部分清教徒都逃亡到了美國,所以人們說起清教徒,一般指的就是美國的清教徒。

清教徒並不是一種派別,而是一種態度,一種傾向,一種價值觀,它是對信徒群體的一種統稱。清教徒是最為虔敬、生活最為聖潔的新教徒,他們認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喚」。認為每個個體可以直接與上帝交流,反對神甫集團的專橫、腐敗和繁文縟節、形式主義。他們主張簡單、實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清教徒時代,人類史上才真正出現了職業這個概念。當時的職業一詞是calling。call是呼喚、呼叫的意思。calling,含有「召喚、神召」的意思,意即上帝在天上呼喚你、命令你該有何種行為。這個詞義中無疑含有宗教意義:職業即是天職,是上帝安排的任務,這是職業的最初定義。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職業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喚、所使喚、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務,而完成這個任務,既是每個個體天賦的職責和義務,也是感謝神的恩召的舉動。如上帝曾召喚亞伯拉罕作虔誠且 富有的君王,他憑著信心最後成就了召喚,成為富甲萬國、繁衍眾多的君王。現在,上帝也召喚清教徒開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國國度上的創業視為天職。

他們也肯定現實生活,與出世厭世的觀念相反,他們認為:「世界就是我們的修道院」(加爾文語)。而塵世中的工作是我們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務,是神聖的天職。每個人要入世修行,將自己在世間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盡一個人的本分。

他們也肯定了營利活動,認為人是上帝財富的託管人,作為託管人,有天職將財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頓 的清教徒領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寫:「若有人問如何能曉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簡單:只要看看神賜給他的產業便成。」

清教徒是創業精神的代言人,他們認為人開創產業必須要禁慾和儉省節約。他們限制一切縱慾、享樂甚至消費行為,將消費性投入、支出全部用在生產性投資和擴大再生產上,如此必然導致資本的積累和產業的發展。不是縱慾和貪婪積累了財富,而是克制和禁慾增長了社會財富。

清教徒崇尚商業和工業活動,在商業中誠實守信、珍視信譽、決不坑蒙拐騙,清教徒企業家不僅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且具有對社會的回饋意識,擔當社會責任、扶持社會公正,為社會公益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承擔了巨大的公共事業義務。

清教徒對一切充滿了信心,無論從事商業貿易還是生產耕種,都具有排除萬難、獲得非凡成功的勇氣和信心,他們善於創造和創新,不斷地開拓和征服。他們身上值得人們學習的可貴精神非常之多。

18世紀中葉美國著名的清教徒佈道家約翰·衛斯理的一句名言成為了清教徒精神的精闢概括:「拚命地掙錢,拚命地省錢,拚命地捐錢。」拚命地掙錢,是因為以賺取財富為天職;拚命地省錢,是因為他們剋制禁慾,始終過一種聖潔、理性的生活;拚命地捐錢,是因為他們要關照精神信仰、關照社區和國家等人類共同體,他們捐錢捐物,在對世間的愛中得到永恆。這樣三種拚命精神,無疑是清教徒精神的思想精華。

總之,清教徒懷著一種使命感、神聖感在創業,將在美國的開拓疆土、擴大產業、增加財富視為天職。他們始終過著一種聖潔、公義的生活,他們將自己的一切活動都神聖化,他們因此為美國人立下了奠定千秋萬代的產業和基業,為人類社會發展市場經濟立下了典範和原動力。儘管並非人人都是清教徒,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是全人類的財富,值得任何國家和任何時代的人們去學習、掌握和運用。

一個全世界不爭的事實是,美國精神,尤其是美國企業精神的核心和淵源就是清教徒精神。她是美國市場經濟得以確立、企業得以創業、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得以繁榮和發展的最根本動力,是美國企業和企業家在北美洲這塊未開墾的處女地上從無到有、開拓產業、擴張財富、作大作強的精神和信仰支柱,也是美國之所以能夠最先迎接工業革命、計算機、互聯網信息產業浪潮的最深刻的精神背景。

公元1607年,第一批深受英國國教迫害的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從英國的一個港口出發,到達美國普利茅斯尋找宗教自由並在那裡定居。他們將最新的教義扎在美國。這些教義成為他們開創事業、開拓疆土的精神力量。清教徒經過100多年經濟和政治上的努力,於公元1776年7月4日,在大陸會議上通過了《獨立宣言》草案,宣告美國的獨立。又經過不到100年的努力,1860年,美國工業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4位,1894年又躍居世界首位。又經過不到100年,美國開創了計算機產業和互聯網高科技信息產業浪潮,由它開拓的新產業革命引領了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背後必然存在著偉大的精神力量。一個國家之所以興盛和持續增長,是有原因的,而一個國家之所以衰敗和停滯不前,也是有原因的。美國之所以能夠從無到有、多次引領世界產業革命先河,撇開其他原因不說,就精神信仰層面而言,清教徒精神無疑是其根本的精神原因。

他們為人類真正地進入汽車時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種原動力,其真正來源就是植根於生命信仰的清教徒精神。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需要的就是清教徒們開拓北美洲時的創業精神!我們需要像清教徒一樣開拓市場、拚命使財富增值、並使這些經營活動神聖化;我們需要象清教徒一樣「拚命地掙錢、拚命地省錢、拚命地捐錢」;我們需要像清教徒一樣刻苦禁慾、履行天職、充滿信心、擔當社會責任;我們需要像清教徒一樣的企業家,更需要像清教徒一樣的員工。如此,我們才能創造和擁有巨大的財富,我們的企業和公司才能開拓市場、擴展基業、創造輝煌的業績,履行最大的社會責任,而我們的國家才能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成為名列前茅的世界經濟強國。

清教徒的工作觀、財富觀、商業觀、社會觀等等都是當下市場經濟亟待建立的價值觀和理念。相信這些價值觀和理念共同構成的清教徒精神會對個體、企業、國家的財富增長、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十分有益的促進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的吃瓜群眾 的精彩文章:

庄則棟與四人幫的關係 容國團和庄則棟關係
錢鍾書追求趙蘿蕤 趙蘿蕤是錢鍾書的「夢中情人」
林徽因為什麼非要搶徐志摩的日記?胡適又為何幫林徽因?
吳國璋的子女 吳國璋葬在哪裡
張學良自稱最佩服一個人 張學良一生最佩服的人是周恩來

TAG:愛歷史的吃瓜群眾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教徒——美國精神締造者
藥師佛的精神就是人間佛教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精進
中國精神——勞模精神
精神的殿堂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忍辱
中國藝術的精神
工匠精神貴在「精」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持戒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禪定
精神科專題: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
崇尚貴族精神的人奴性重!中國不需要貴族精神!
中國文化的感恩精神
慧律法師《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佛教是慈悲不殺生的
把佛教的精神融入教育
精神科看的都是精神病嗎?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正念
中國的茶道精神
中國的工匠精神!
慧律法師《佛教的精神與特色》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