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為何要置張郃於死地

司馬懿為何要置張郃於死地

熟讀三國我們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將,他們分別是:張遼 張郃 于禁 樂進和徐晃。這五個人追隨曹操南北征戰立下赫赫戰功,其中張郃是為曹魏效力時間最長的將軍,他原本是袁紹的部將,在官渡之戰投降曹操,侍奉曹魏三代君主,也是三國後期少有的良將之一。

司馬懿為何要置張郃於死地

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張郃跟隨司馬懿率領大軍前來抵禦諸葛亮,諸葛亮因為糧草運輸不便只得退守祁山,這侍候司馬懿察覺到了蜀軍撤軍的動向,於是召集將領商量對策。司馬懿這次一反往常堅守不戰的態度主張出兵追擊諸葛亮的大軍,張郃認為諸葛亮用兵謹慎,蜀軍退軍必有埋伏不宜追擊。司馬懿非但沒有採取張郃的建議,而且讓張郃親自帶兵前去追擊。後來張郃的軍隊追擊到木門,突然遭遇蜀軍的伏兵,蜀軍萬箭齊發將張郃的追兵殺傷大半,張郃也在這次伏擊中不幸中箭而死。

司馬懿為何要置張郃於死地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張郃的死和司馬懿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這次張郃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司馬懿精心設計的陰謀,那麼司馬懿為何要置張郃於死地呢?其實小編認為張郃如果不死司馬懿是很難奪取魏國大權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張郃不死司馬懿很難獨攬軍權。

司馬懿為何要置張郃於死地

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的主要對手都是司馬懿,在小說中張郃就是司馬懿身邊一個將軍,沒有什麼主角的光芒,但是在歷史上諸葛亮前兩次北伐嚴格意義講其實都是敗在了張郃的手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街亭之戰,這一戰的主角就是張郃,在張郃出征之前魏明帝曹睿給張郃加官特進,讓他總督各路軍馬可謂是榮耀之至。張郃也沒有辜負魏明帝的期望,在街亭大破馬謖將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全部打亂,最後蜀軍只有退回漢中。這次北伐是諸葛亮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北伐,張郃在此戰之後受到了魏明帝極大的讚賞。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時候率重兵攻打陳倉,魏明帝將張郃召進京城商議對策派遣三萬士兵以及武衛、虎賁兩營的勇士護衛張郃。張郃認為諸葛亮的糧草不足以支撐龐大的軍隊,認為諸葛亮必不會長久圍攻陳倉,後來張郃率軍前去抵禦蜀軍,諸葛亮得知張郃大軍前來,又加上蜀軍的缺乏糧草只有退兵。

司馬懿為何要置張郃於死地

張郃自從追隨曹操以來一直受到重用,他不僅曾在西線抵擋過蜀國的進攻,還在東線屢次挫敗吳國的軍隊。在街亭之戰以後他以軍功被升遷為征西車騎將軍,是魏國的高級軍事將領,我們對比他和司馬懿在抵禦諸葛亮入侵進攻的戰績來看,司馬懿的功勞明顯是比他低,我們說如果張郃不死司馬懿即使在後來和曹爽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也是很難掌握曹魏的大部門軍權的,張郃戎馬一生追隨他的部下應該不在少數,而且憑藉著他手中的軍隊還有名望足以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所以司馬懿除去張郃也是勢在必行的,借諸葛亮之手除去張郃這一招可以說是十足的陰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魏延是三國演義沒有主角光環的大將
趙雲在蜀漢一直都受重用其地位不亞於關羽張飛
三國演義里被稱作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十大將軍其中四人徒有虛名
曹洪曾捨命救過曹操,晚年卻遭曹丕打擊報復被貶為平民

TAG:歷史戰爭 |

您可能感興趣

何晏幫助司馬懿清洗曹爽同黨,為何最後卻被司馬懿賜死
司馬懿為何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而不是侄子司馬懿?原來另有私心!
司馬懿為何比秦檜還難洗白
曹操叮囑曹丕要提防司馬懿,為何其子曹叡還立司馬懿為託孤大臣?
臨病逝曹叡詔司馬,攬大權曹爽聽丁謐——司馬懿
大將張郃知道司馬懿要讓他死嗎
荀彧賈詡比司馬懿功勞大,為什麼最後是司馬懿篡奪曹魏皇權?
諸葛亮若不死,司馬懿死
同姓司馬,為何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而不是司馬懿呢?
司馬懿為何比秦檜還難以洗白?
「卧龍」諸葛亮「冢虎」司馬懿,水鏡先生為何不推薦司馬懿給劉備
司馬懿為何會比秦檜還難洗白?
曹操生前曹丕不去提防司馬懿,為何曹操一死,曹丕卻又防著司馬懿
司馬懿自知不是諸葛亮的對手,為何孔明死後司馬懿依然不敢伐蜀?
司馬懿為何能拖死曹魏兩代明君?除了養生主要是曹魏皇帝太作!
曹操為何要殺楊修卻不殺司馬懿?
楊修比司馬懿更聰明,曹操為何殺楊修,留下野心更大的司馬懿
司馬懿臨死前為何不準子孫給他掃墓?
司馬懿叛亂曹魏時,夏侯玄手握重兵,卻為何等死呢?
劉備不在乎夏侯淵,諸葛亮不怕司馬懿,為何卻都忌憚張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