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DAA專題(三):髖關節前方入路的歷史

DAA專題(三):髖關節前方入路的歷史

「是的,它沒有一口井那麼深,也不像教堂的門那麼寬;但這一點傷仍然足夠要了我的命。」

這是偉大的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一段台詞,羅密歐的好友茂丘西奧在決鬥中身受劍傷,死神臨近,他卻拒絕悲哀,說出了以上的話,仍然想以詼諧和歡樂感染周圍的人。

原文作者引用該句台詞作為文章的開場白,是對DAA極高的評價,口子小,效果大,足夠達到目的。

髖關節的前方入路利用了縫匠肌與闊筋膜張肌之間的間隙進入髖關節。該入路的上方部分可以暴露整個髂骨和髖關節。幾乎髖關節所有的手術都可以通過這個入路或該入路的一部分完成。在小兒矯形骨科手術中,前方入路方法仍然是一種用來治療發育性髖關節發育異常的標準入路,而在成人骨科手術中主要用於暴露股骨頭的前外側,股骨頸的前側,髖臼的前側。可以用來治療股骨頭骨折,用於活檢,或用於切除異位骨。

隨著目前對髖股撞擊綜合征,髖關節表面置換,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興起,前方入路由於其應用的多樣性,重新在成人骨科領域獲得了關注。了解前方入路發展的歷史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與學習前方入路的知識。

定義:

解剖學上,髖關節可以從各方向進入,後方,前外側,外側,外側轉子截骨,內側或前側入路,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這些各種入路通常有許多用人名命名的同義詞,這通常是對最初應用該入路的外科醫生的致敬。本文介紹的前方入路,按間隙定義,位於縫匠肌和闊筋膜張肌之間,通常被稱為「Smith -Peterson」入路,或「Hueter」入路。

Hueter入路的歷史:CarlHueter(卡爾.休伊特) 醫生於1838年11月27日出生在德國馬克堡Marburg。他的父親Karl Christoph Hueter,是一名外科和婦科教授。他於1854年16歲時開始學習醫學,1858年在卡塞爾晉陞為醫生,隨後繼續在維也納,柏林,英國和蘇格蘭的接受醫學教育。1861年至1863年Hueter在巴黎解剖學院,研究人體關節。他曾經為魯道夫.維爾邵Virchow教授(血栓形成的Virchow三角學說)和朗根貝克教授(Langenbeck拉鉤)做助手。於1868年獲得學術認證。他在1881年出版的Der Grundriss der Chirurgie「外科手冊」(圖1),是第一個描述今天我們所使用的髖關節前方入路的文獻。在他的原文里是這樣描述的:「切口起自髂前上棘與大轉子連線的中點,向下方稍偏內走行,與縫匠肌外緣平行並略偏外」。「隨後進入闊筋膜張肌與縫匠肌的間隙,可以在深部遇到起自於大轉子前方和股骨頸基底部的部分股外側」、「在股骨頸基底部下緣使用骨剝時需要注意小心損傷旋股動脈」。Hueter醫生的這個切口與今天我們使用的DAA切口幾乎完全一致。

在英語世界裡,Marius N. Smith-Petersen(1886-1953),一位挪威出生的美國外科醫生被認為擴展了前方入路的使用,因此今天這個入路通常被大多數人稱為「Smith-Petersen入路」。他在他的文章里是這樣描述他對前方入路的改良的「常用的前路切口不能很好地暴露髖臼;在傳統的前方切口中,髖臼尤如深淵般的洞,有時只能用手感覺到,而且在其他情況下,術者是無法確定他遇到的結構是髖臼還是關節上的切跡。 但是,如果將傳統的前側切口沿著髂骨頂部從髂前上棘向後延伸至髂骨的中部,由此骨膜下剝離形成的肌瓣可以向下翻開,使得關節囊的上部和髖臼都可以得到清晰的暴露」。

Smith-Peterson醫生對於前方入路的擴展和傳播極大的促進的這個入路的應用範圍。

在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領域,著名的Judet,Salter,Pemberton, Ganz等醫生都將該入路應用或改良用於DDH的治療。法國的Judet兄弟(髖關節雙斜位片的發明者)以及後來的Emile Letournel醫生(髖臼骨折Judet-letournel分型)將該入路用於骨盆骨折的治療。Clohisy等人將該入路和關節鏡聯合應用,用於髖股撞擊綜合征的骨軟骨成型術。Hisashi等人報道將該入路用於股骨頭壞死頭頸開窗病灶清除打壓植骨。

在關節置換領域,1949年Smith-Petersen醫生報道了最早使用該入路進行Vitallium模具關節成形術。John Charnley隨後將轉子截骨入路用於他的低摩擦髖關節置換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前方入路逐漸失去地位。直到1985年Judets兄弟採用前方入路結合骨科牽引床進行全髖關節置換獲得了成功,使得前方入路重回人們的視野。

譯者總結:前方入路是安全可靠的全髖關節置換術入路,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軟組織。它是唯一真正的神經間隙及肌肉間隙入路。研究和了解前方入路的歷史沿革能夠幫助骨科醫生了解他的優點,以及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用這種入路治療髖關節疾病和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髖傷每日文獻 的精彩文章:

TAG:髖傷每日文獻 |

您可能感興趣

【來問】關於狗狗的髖關節問題和CHD
【骨骼解剖】-髖關節
【問醫生】髖關節痛&膝關節痛
第六屆中國髖關節外科學術大會在貴陽開幕
一圖概覽髖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康復
髖關節B超是什麼?
新華科普307篇-走近髖關節置換術
AS致殘殺手:髖關節受累
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高600米,靈感來源人體髖關節小蠻腰
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指南
專利分析及預警——人工髖關節假體
6大方位12個動作,全面靈活髖關節,開髖效果杠杠滴!
髖關節置換術後首次康復時間的研究
拉伸工作坊&柔軟計劃--靈活的髖關節
國內第一部系統全面介紹髖關節疾病影像診斷的專著!了解一下
王岩教授:脊柱僵硬、內固定融合及畸形對髖關節置換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這一個動作包含髖關節三個方向的運動,練對了受益終生
《西虹市首富》8天票房近17億,他髖關節積水雙腳差點出事,值嗎
浙江醫院骨科:髖關節置換術後便萬事大吉?防脫位護理要重視
髖關節炎的癥狀是什麼?醫生:注意三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