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家長嘮叨會讓孩子「失聰」

家長嘮叨會讓孩子「失聰」

當孩子犯錯時,有的父母喜歡翻舊賬,把許多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都拿出來說,把孩子的種種「惡行」全都數落一遍,往往越說越激動,越激動越來氣,越說越多。其實,在生活中孩子犯一些錯是正常的,他們就是在犯錯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對於孩子犯的錯,父母應當一事一議,犯了什麼錯就糾正什麼錯,不要加以引申。

有些家長訓教孩子喜歡沒完沒了,而且還時不時質問孩子「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孩子懾於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麼都沒聽進去,甚至左耳聽了右耳出。家長嘮叨太多,會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聽哪一句為好。經常性的嘮叨,也會導致孩子「失聰」,對家長的話產生教育心理學中的「0反應」,無動於衷,使訓教失去效果。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良性轉化,懲罰的「量刑」必須合乎孩子的行為,要以達到目的為原則,不能小題大做濫用「刑罰」。家長懲罰孩子應力戒諷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我養的」而隨意用惡毒的語言指責、謾罵孩子。這樣不僅不會起到教育的效果,還會讓孩子自尊心受到打擊。點到為止,讓孩子自己從錯誤中成長,這樣的教育方法或許比鞭打與責罵要管用得多。

(據《中國婦女報》益陽/文)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范兒 的精彩文章:

世界十大奇蹟島嶼
煙民飲食怎樣選?
葡萄酒功效
拇趾外翻突然疼痛難忍
百合功效

TAG:愛歷史范兒 |

您可能感興趣

焦慮的家長會耽誤了孩子
家長如何教會孩子交友?
家長的這些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害怕!
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家長首先學會孩子的朋友
家長必讀!這句話,您的孩子會說嗎?
為啥別人家孩子噌噌長個,自家孩子卻沒變化?
家長如何教會孩子識別顏色?
爸媽離婚了,小朋友會不會看不起我?——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
你的孩子會做家務嗎?做家務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
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要用心了!長大可能會不孝順
小孩子經常吃這種葯會有生命危險!好多家長還在傻傻的給孩子吃!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家長必看)
孩子在幼兒園學會這些本領,長大必有出息,你家孩子學到了嗎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努力做懂得愛孩子的好家長
高情商媽媽都不會這樣叫孩子的名字,會讓孩子恐慌,有心理陰影
兒童保健專家:鮁魚圈家長們,知道這些能讓孩子多長2cm
孩子老犯鼻炎會影響長個兒
孩子咳嗽,家長經常喂錯葯!
貓家長帶孩子?畫面太萌了我不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