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窯的前身—上虞古窯址及其器物欣賞

越窯的前身—上虞古窯址及其器物欣賞

小仙壇東漢青瓷窯址

小仙壇青瓷窯址,位於上虞城西南16公里的上浦鎮石浦村囚峰山南麓名為小仙壇的山嶴里,東距104國道1000米,南距上湯公路(上虞至湯浦) 350米,其南 200米處即上浦鎮里石浦村。

山嶴朝向正南,面對村居,東、西、北三面環山,嶴西側有一小溪,溪對岸為山谷盆地,即窯場所在。窯場面廣,瓷片、窯壁燒土分布廣泛,其中以溪西側山坡為主。因未經考古發掘,窯址準確位置尚不詳,但距溪西約10米的山坡上,有三處廢品堆積層,數量集中,據前幾次實地考古調查分析,這三處地方很可能是窯場所在地。

四峰山海拔270米,其西的古嶴山海拔260米,均為會稽山南伸余脈,這裡崇山峻岭、茂林秀竹、溪水潺潺,與東西山峰相交的小溪匯成山嶴澗水,東流而下注入不遠處的嶺下湖與曹娥江第一大支流小舜江。曹娥江貫穿上虞全境,北通杭州灣,水陸交通十分便利。並且山上樹木繁茂,植被豐厚,燃料充裕。嶴東側有豐富的瓷土資源,嶴西側為緩坡地帶,是先民們製作陶瓷的理想之地。

在小仙壇窯址至今未採集到完整的器物,從已採集到的瓷片標本看,產品有罍、罌、洗、碗、碟、罐、鍾、缽、瓿、大盤、五管瓶等。其中以罐、罌、洗、罍、鍾等數量較多,碗、碟之類相對較少,紋飾以拍印的幾何紋、刻劃的水波紋為主。

罐:尖唇,直口,高領,溜肩,弧腹,平底微內凹,有的肩部置對稱的四隻圓條形橫耳,劃兩條凹弦紋,胎灰白,質地細膩堅硬。施青釉,近底處無釉,釉光滑、晶瑩,玻璃質感很強。

罌:盤口,平唇,粗頸,廣肩,扁圓腹,低圈足,肩部劃弦紋置環形直耳,耳面印杉葉紋。施青釉。

鍾: 盤口,粗頸,廣肩,扁圓腹,底部置喇叭形高圈足,圈足外壁有兩道凸棱.胎灰白色,質地細膩堅硬,燒結度好。施青綠或青灰色釉。

碟:直口,弧腹平底,底比腹壁薄,故內底與腹壁有明顯界限。

缽:形似碗,有的直口,有的微斂,外壁腹上部飾弦紋。

盤:器形很大,圓唇,口微外撇,平底,外壁露胎,內壁劃多道弦紋和波浪紋,施青釉,是耳杯的承盤。

罍:溜肩,平底,腹上部鼓出,下部向內斜收,斂口寬平唇或直口短頸,器型高大,因拉坯胚成型較難,都用泥條盤築法做成:外壁拍印布紋、窗欞紋、三角形紋或蝶形紋等。門部和外壁施青袖。

碗:有兩種式樣,一種口緣細薄,深腹平底,碗壁圓弧呈半球形;另一種口微內斂,淺腹平底,器型細小,施青袖。

洗:向外折山成寬唇,弧腹平底,有的唇面劃小波紋,腹外壁飾寬弦紋和貼鋪首。

小仙壇瓷片標本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測定,燒成溫度高達1310?C土20?C,說明這時候的高溫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由於燒結溫度高,因而瓷胎叩之有金屬聲,吸水率最低僅為0.16%,是同一時期瓷器的最低數據.顯氣孔率為O. 62%,透光性好, 0.8毫米的薄片己可微透光,抗彎強度達710公斤\.米2,超過同時測試的康熙厚胎青花觚(650公斤/厘米2)和康熙厚胎五彩花觚( 700公斤/厘米2)的抗彎強度。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小仙壇的青瓷產品己達到或超過現代日用瓷的標準。該窯製品胎質細膩,呈灰白色,袖以青色、青黃為主,釉層比原始瓷顯著增厚。由於燒成溫度高,且在還原氣氛中燒成,胎釉結合緊密牢固, 釉層光亮,有較強的光澤度,釉層淡雅清澈,猶如一池清水,人們無不對之讚歎。

上浦鞍山三國龍窯

鞍山龍窯位於上虞市上浦鎮夏家埠村的鞍山北麓。窯址背靠凌湖村,面對帳子山,東離新窯村1公里,西距夏家埠村2公里。

鞍山呈東西走向,其山西起(凌湖〉村口,東連群山,跌宕起伏,蜿蜒連綿,林木茂盛,荊棘叢生。窯址坡下一條東西向的簡易公路可通往新窯村,路北一條狹長的山地種植水稻等作物。其北面是帳子山,與鞍山遙相呼應。往西2公里,為曹娥江中游,水上運輸較為便利。

該龍窯由火膛(即燃燒室)、窯床和窯尾三部分組成,全長13. 32米、寬 2.1-2.4米(窯身前寬後窄)。

火膛為半圓形,長80厘米左右,火膛底比窯床低42厘米,用黏土鋪成。火膛與窯床之間有垂直的黏土牆一道,厚11厘米,朝火膛的一面有薄薄的一層 "窯汗"。

窯床似傾斜的甬道,長10. 29米、寬2.1-2.4米,其中前段較寬,後段漸漸縮小,傾斜度前段為13度,後段為23度,底面鋪砂層,兩邊窯牆用黏土築成,高 30-37厘米,向窯內的一面有一層薄薄的窯汗。在窯床和煙道之間有一堵黏土牆,殘高10厘米,牆面燒結堅固。此窯後段傾斜度高達23度,燒窯時抽力很大,火焰流速快。築此牆的目的是使火焰流速減緩,所以稱它為"擋火牆"。在"擋火牆"後,有一排前後略有參差的五個黏土柱,高15厘米,每個柱面都有窯汗,說明柱上無牆。黏土柱間有六個排煙孔,柱後有黏土堆,它由許多塊黏土搭成,高低不平,形狀很不規則,表面有薄薄的窯汗,顯然是燒窯時為了調節窯內溫度而臨時加堵的。

這座龍窯的窯身比東漢時的龍窯加長了,裝燒量增加,同時窯身前寬後窄,也有利於燒成,這是對龍窯結構的合理改進。但是,這座窯的傾斜度與東漢龍窯正好相反,前段比較平緩,後段較陡,窯床中段下凹。這樣的結構對燒成是很不利的。因為窯身短、前段坡度小,窯內的自然抽力不強,對發火和升溫是不利的,後段又過陡,自然抽力太大,造成火焰流速過快,不利於升溫和保溫,所以只好採用砌擋火牆和臨時用黏土堵塞出煙孔的辦法。東漢和三國龍窯結構的這些差異, 說明龍窯還遠處在不斷的摸索改革中。

鞍山龍窯內殘存的器物以碗、碟居多,其他還有罐、壺、墨等種類。

碗:斂口,淺腹,平底內凹,規格大小不一。大者,口徑15.5厘米、高5. 5 厘米、底徑7.5厘米米;小者,口徑10厘米、高3厘米、底徑5厘米。施青黃或青灰色釉。

罐:圓唇,直口,溜肩,斜腹,平底內凹,肩部附雙直耳,口徑13厘米、腹徑21厘米、高16厘米、底徑9厘米,施青灰色袖。

碟:斂口,淺腹,平底內凹 ,其實碟的器形與碗相似,只是腹較淺而己。在窯床內還見見到的腹部、罌的口沿的瓷片。

窯具有直筒形托座、圓筒形托座、三足支釘三種。後者為間隔具。

窯址中出土的碗、碟、壺等均具有三國時期越瓷的典型特徵,這類器物是三國墓葬中所常見.據此,確定該窯的燒造時間為三國時期。

尼姑婆山三國西晉窯址

尼姑婆山窯址位於上虞市上浦鎮大善村,地處曹娥江中游西岸。東面為一小片平地,南面不遠有一條小舜江,江水自西向東匯入曹娥江。

該窯產品種類豐富,花紋裝飾多樣,是一處能代表三國西晉時期越窯制瓷水準的窯址,現為上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窯器物種類有碗、缽、罐、雙唇罐(泡菜壇〉、罌、水丞、硯、土甲、虎子、各式器蓋、樽、洗等,釉色多為青綠或青黃色,胎質細膩,燒結程度良好。產品裝飾題材豐富,拍印紋樣主要有斜方格紋、聯珠紋、櫛節紋、水波紋,粘貼裝飾主要有鋪首、佛像等。虎頭罐、兔紋水丞、獅形器等寫實逼真,是難得一見的佳作。樽器型碩大,有超過40厘米口徑的,所貼塑的佛像、鋪首清晰且富有立體感,三獸足造型生動,是較能代表該窯工藝水準的器物,其精美程度在浙江同期墓葬出土越瓷中甚為少見,堪稱前所未有的精品。上述器物及各類器物紋樣裝飾屢見於三國西晉時期的紀年墓,且多數具有該期的典型特徵,故該窯址可斷代為三國吳末至西晉時期。

三國西晉是早期越窯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尼姑婆山窯址則是三國西晉時期的典型窯址,代表了當時青瓷工藝的最高水準。該窯址的發掘清晰揭示了各類瓷器的製作、燒成工藝,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青瓷標本,是迄今三國西晉時期瓷窯址考古最重要的發現。

晾網山窯址

晾網山窯址位於上虞市曹娥江中游東岸的梁湖鎮。窯址分布在梁湖鎮華光村的晾網山和晾網山東邊,華東村的傅家山西山下。窯址東邊是丘陵山地,西邊是一片平坦的耕地,早年由曹娥江水沖積而成,南邊是村莊,北邊群山連綿,最高的蘭芎山 ,海拔326米,為全鎮制高點。窯址西側的百豐(百官至豐惠)、百嶺(百官至南嶺)公路是市區百官通往虞南各鄉鎮的交通要道。窯址南邊不遠的」四十里」古運河,它在曹娥江邊的江坎頭村起點,經皂湖、豐惠、謝橋等地,翻越夾塘通明壩與餘姚市的姚江相通,是古時上虞通往餘姚、寧波的水路交通要道。並且,」四十里」河西端,江坎頭村的梁湖堰,過堰即可進入曹娥江。晾網山,據當地居民相傳,以前曹娥江水曾流經山旁,江中捕魚人常在此山上晾網,故取名為「晾網山,"。由此可見在晾網山開設窯場,制瓷條件十分優越。

晾網山窯址根據地形和堆積情況分析判斷,它是一處有5條窯的古窯群,窯址分布面積2000平方米。該窯所在位置的山坡較緩,大約在10度左右。窯前有塊平坦的山地和水塘,據情況分析該地可能是當時的製作工場。晾網山窯址的產品,以碗、罐為大宗,洗、罌次之,其他還有缽、獅形器、水丞、硯、雞首罐、堆塑罐等。

碗:分兩型。I型,尖唇,折腹,平底略內凹,內底有三足支釘痕,胎呈灰色,施青黃色釉。II型,圓唇,弧腹,平底微內凹。在口部飾兩道弦紋,腹部有上下兩道聯珠紋,兩道聯珠紋之間是一道網格帶紋。在上一道聯珠紋和網格帶紋之間貼鋪首。胎較厚,灰色,釉色青黃。

罐:平唇,直口低領,豐肩,鼓腹,平底微內凹,肩部飾兩道弦紋和聯珠紋。胎灰色,釉色青黃。

洗:寬沿,沿面傾斜,腹壁斜直,肩腹部飾兩道弦紋。弦紋問飾一圈網格帶紋。胎灰色,壁較厚,釉色青黃。

缽:尖唇,弧腹,低餅形足。肩腹部飾囚道弦紋和一圈網格帶紋。階色灰,釉色青灰。

硯:子口,硯面微隆,下安三足,胎灰白色,施青灰色釉,硯面不上釉。

雞首壺:盤口,細頸較長,在盤口和器腹間安一個圓柄。雞肯作嘴,與器身通,雞首有冠,頸長。盤口上有四點對稱褐彩,胎色灰,釉色青黃。

晾網山窯燒造時間主要為西晉,並延續到東晉。產品胎骨堅硬緻密,多數呈灰色,少數為灰白色。釉色多數是青灰色,少數青黃色。胎釉結合好,不少器物上有粘沙。在雞首壺等器物上出現褐色點彩,在器物的肩腹部普遍地劃飾弦紋、 壓印網格帶紋和戳印聯珠紋,有的還貼鋪首,也有的劃飾水波紋。並且,壓印紋飾普遍較深,紋飾清晰,工藝精湛,反映了西晉時期上虞越窯很高的制瓷水平。

梁湖沿山南朝窯址

沿山窯址位於上虞市梁湖鎮沿山村周番南山頭(長池灣)西坡。窯址背靠南山,面對一大片平地。窯前有路,往東可通潘家陡,往西可達朱家堡,向南可與百(官)豐(惠)公路相接。窯前有河,該河往南可通"四十里"古運訶,」四十里」河東通姚江,可直達商埠州(今寧波〉。往西翻越江坎頭堪可進入曹娥江,交通運輸十分方便。

沿山窯址是一處南朝時期的青瓷窯址,該窯址的瓷片散布面甚廣,從溪溝西側的斷面看,此處有四條窯。從地表採集的瓷片標本辨認,該窯產品種類以碗、 罐、雞首壺為多兒,其他尚有槅、燈等。器物通體施來釉,來釉色有青黃、青 綠、青灰三種,釉層光亮潤澤,玻璃質感很強。紋飾多為蓮瓣劃紋,位置多在 盤、燈、盞托的內底部。在碗、燈、雞首壺等器物口沿等顯眼處,常常有褐色點彩作裝飾。

碗:尖唇,口沿微斂,深腹,餅足。內外施青綠釉,外壁刻劃單線條的蓮瓣有的口沿下劃一條弦紋,口沿飾褐色點彩。

罐:唇口,口沿較低,溜肩,弧腹,平底,肩部劃三條凹弦紋,置圓條形耳.胎灰白,質較堅硬.

雞首壺:身高,柄高於壺口,頂作龍頭狀(俗稱龍柄) ,雞首前挺,宛若引吭報曉,肩部飾有一圈蓮瓣,盤口、肩、雞首等顯眼部位,往往有褐色點彩,這使器物更加美觀.

硯:出現蓄水槽,足增至六隻.

槅:器身比前期縮小,格梁減少,一般分四小格及內圈。 這些器物的特徵,具有南朝時期明顯的風格特色。

南朝越窯制瓷業,雖然處於發展史上的低落時期,但與東晉相比,己有所發展,生產規模比前朝過大,製作工藝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受戰亂、經濟影響,發展相當緩慢。南朝時期的器型特徵,比東晉時期更加瘦長秀麗,造型更加優美. 在裝飾藝術上,當時由於佛教盛行,佛教藝術題材的蓮瓣紋成為器物的主要裝飾,其他壓有褐色點彩,蓮瓣紋和褐色點彩互相映襯,使器物更加美觀大方,沿山青瓷窯址具有闡明越瓷典型的時代特徵,因此該窯址是研究南朝時期上虞越瓷生產情況極好的實物資料。

上浦姥山南朝青瓷窯址

姥山窯址位於上浦鎮姥山村姥山南麓,窯址面對大湖,對岸及兩旁均是山嶺,窯左側有一溪溝,自上而下流入大湖。窯址遺物堆積層較厚,燒造時間在南朝時期,從地表遺存瓷片中可辨認的器物種類有:碗、罐、缽、硯、燈、罌、虎子、雞首壺等。碗所佔比例最大,缽次之,由此推定,該窯是一處以燒日用器為主要產品的窯場。產品胎骨堅密,質量較好,小件器物通體施釉,釉色以青綠、青灰為主,釉面光亮潤澤,玻璃質感強。在碗、缽等器物內底常劃蓮瓣紋。雞首壺的壺口及雞首上點褐彩斑點。產品的器形特徵是:

碗:尖唇,直口,弧腹,腹較深,假圈足。部分碗內底劃蓮瓣紋,蓮瓣紋有單線雙線之分,外壁光素無紋;也有的外口劃帷帳紋,腹部劃蓮瓣紋。施青灰或青綠色滿釉,口沿點褐彩。

罐:圓唇,直口微外翻,短領,溜肩,弧腹,平底,領下劃弦紋,肩部雙復圓條直耳或四橋形耳。施青袖,釉不及底,有的在口沿和耳上有褐色點彩。

缽:尖唇,口微斂,弧腹,寬平底,施青釉,釉色滋潤,有的在缽內壁或腹外壁劃蓮瓣紋。施青釉,釉層晶瑩潤澤。

硯:子口,硯面上鼓,出現蓄水槽,硯底置獸足,足增至六隻。硯面無釉,其餘施青黃或青灰色釉。

燈:由油盞、燈柱和承盤三部分組成。油盞形似碗,圓唇,弧腹,平底。燈柱為上細下粗的喇叭形柱,油盞和承盤由燈柱連接。承盤為平唇,斜直腹壁,平底,底中部有燈柱孔。通體施釉,油盞口沿部有褐色點彩。

罌:盤口,喇叭頸,斜肩,弧腹,平底微內凹,盤口及肩部劃弦紋,肩部置圓條形直耳。器物通體施釉,外壁近底處無袖,呈醬紫色,器形顯得較秀長。

虎子:圓口上翹,弧腹,平底,口沿至背部置圓條形提梁。通體施釉。

雞首壺:深盤口,口沿外撇,細喇叭頸,斜肩,弧直腹,平底,前置雞首,雞首引頸高冠,圓嘴,口沿至肩部置圓條形把手,有的把手上端作龍頭銜於盤口之狀。通體施釉,釉色滋潤。

通常認為東晉南朝是越窯制瓷業的衰退階段,窯址數量減少,燒造規模縮小,隨葬明器基本停燒。但上虞東晉南朝窯址中出土的器物標本情況表明,其實這時期的產品質量還是比較精美的。修長美觀的器形,光潔滋潤的釉色,玻璃質感很強的釉層,似有」類玉」,類冰」之美.姥山窯是一處時代特徵十分明顯的南朝窯址,從窯址的文化內涵中,也能反映出當時上虞越窯生產的有關情況,揭示南朝時期特有的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生活習俗,進而讓世人領略越瓷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因此,它對研究東晉南朝時期的上虞越窯面貌,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龍浦唐代窯址

龍浦古窯址位於上虞市的龍浦鄉。龍浦鄉西瀕曹娥江,隔江與嵊州市三合鄉相望,東北部是一片平原,西南部是丘陵山地,其面積佔全鄉總面積的1/3。南部岡巒環列,最高的大岩石山海拔250. 9米,為全鄉最高點,鄉北部的平原,東北分別與章鎮、清潭鄉接壤,地勢平坦低洼,平均海拔10米左右。龍浦古窯址主要分布在灣頭村的風吹山頭、仙人山和前進村的風翼梢山、窯山、大魚山等處,這幾座山的海拔大多在120米以下,窯址就位於這些低矮山丘的緩坡地段。調查時,窯址上面有的己開闢成耕地,有的長著樹木雜草。龍浦古窯址是一處燒造時間短、規模大,具有典型唐代風格的青瓷窯群。

龍浦窯址產品,以碗為大宗,罐、水丞次之,其他還有缽、甌、罌、洗、注子、粉盒、多角罌等。

碗:分五型。I型,尖唇,敞口,斜直腹,底置矮圈足。胎灰白色,質細膩堅硬,通體施青灰、青黃色釉,素麵無紋,底有泥點疊燒痕。II型,圓唇,敞口,翻沿,弧腹,內底平,外底內弧,置矮圈足。胎灰白,質堅硬,施青灰色滿釉,胎釉結合牢固,內底和圈足有泥點疊燒痕。III型,圓唇,敞口,弧腹,底置矮圈足,內底及圈足通常有六個泥點疊燒痕。內外施青黃、青灰色釉,外底挖足處無釉,露胎處呈紫紅色,釉層不甚光潔,胎色淺灰帶黃,素麵無紋。IV型,圓唇,翻沿,深腹,假圈足。施青黃、青灰色釉,外底無釉。施青黃釉者,釉層剝蝕嚴重,其胎呈灰白帶淡紫色。施青灰袖者,胎釉結合牢固,胎呈淡灰色。V 型,圓唇,斂口,弧腹,矮圈足。通體施青黃釉,釉層光滑滋潤,開細裂紋,素麵,圈足處多無袖,胎灰白色,質細膩緻密,內底及圈足有泥點疊燒痕。

甌:敞口,斜直腹,玉璧形底。通體施青黃色釉,外壁近底處無釉呈紫灰色。

缽:圓唇,口斜直,折腹,平底微內凹。口至上腹施袖,釉色青黃,多縮釉點,不甚光滑,胎質堅硬,呈淡灰色,底部有泥點痕,素麵無紋。

碟:圓唇,口微敞,下腹驟然弧收,平底微內凹,淺腹。通體施釉,外壁近底處無釉,無釉處胎表呈紅中泛黃色,釉色青黃,部分器物蝕釉嚴重,胎質細膩,呈灰白色,底心呈土黃色,系火候不足所致。

燈:分兩型。I型,圓唇,翻沿,敞口,斜直腹,平底,器內安環狀紐。施黃色釉 。II型,圓唇,翻沿,敞口,腹壁斜直略弧,假圈足,器壁厚重,內安環狀紐。施青灰色釉,釉層光滑滋潤,玻璃質感強,外壁近底處無釉呈淡紫色,胎呈淡灰色,素麵。

粉盒:子母口,上腹直,下腹弧收至底,平底,蓋作母口。通體施青黃釉。

水丞:分兩型。I型,圓唇,斂口,扁圓腹,自肩部往下用細泥條堆貼直棱四條,至底部折進成足,上置斗笠狀蓋。施青灰、青黃色釉,釉層光滑滋潤,類玉類冰。II型,矮直口,扁圓腹,平底,上腹壓六條凹線。通體施青黃色釉。

注子:喇叭口,溜肩,橢圓腹,短嘴,腹壁壓印四條內凹的直線,作瓜棱紋,矮圈足。施青黃色釉。

蟠龍罌:喇叭口,頸部堆貼龍紋,龍體扁平,用寬扁狀泥條堆貼而成,用工具壓捺出鱗片紋,背置龍鱔,身下三爪足,肩部等距離附四個扁圓直耳,緊緊貼頸部:胎質略粗,多氣孔,呈中灰、灰黃色,器表施一層不很光滑的青黃袖。

罐:分兩型。I型,圓唇,翻沿,短頸,斜肩,弧腹,平底,腹最大徑在上部,肩部貼對稱的雙耳。內外施青黃色釉。II型,圓唇,短領,口微侈,溜肩,弧腹,平底,肩部對稱地附杏形耳。

多角罌 :直口,溜肩,腹部作上下三處束腰,凸腹處附朝下的錐形角,每周 四隻。通體施釉,釉層滋潤。

龍浦窯場在越窯系統中,是一處作坊比較密集、規模較大、產品種類十分豐的唐代越窯窯場,可是,如此龐大的窯場,僅僅延續了200餘年就廢棄了,而且以後再沒有恢復。對於它的停燒原因,至今尚無定論,有的說它停燒與襲甫起義有關,有的說受制於地形變遷和曹娥江水的改道,根據觀察地形,周圍山丘的高度、土層厚度等情況分析,燃料資源枯竭可能是龍浦窯場停燒的主要原因。

上浦窯寺前窯址

窯寺前窯址位於上虞市上浦鎮甲仗村。此地四周岡巒起伏,溪流環帶,南接上浦(原為鄉址,現與上浦鎮合并) ,北傍窯湖,東近高壩玩石村,往西2公里即曹娥江。

從百官乘汽車往南至上浦鎮的上浦閘,便至該鎮的甲仗村,再向東南行3公里就可抵達。窯寺前村己是四明山區的邊緣,山巒重疊,形狀如布袋,北面為平原,有二蓄水湖,大名新爿湖和小曰窯湖,離湖不遠處有許多小山坡,窯址部分分布在這些小山坡上,相距均不過三四百米。若以窯湖為基點,則東南為寺山, 南為拗前山、道士山和立柱山,西南為盤日灣等。寺山山脈向東南方延伸,窯寺前村即在其下,在長達數百米的山腳及山腰處都有瓷片散布,遺物多被茂草掩蓋。山腰原有"廣教寺"一所,俗呼"窯神廟",南向,其始為向祜庵,後復改為古窯寺,窯名由此而來。

窯群的主體分布在一個山岡上,整個低矮山岡均為瓷片所覆蓋,其四面為農田,西面隔農田即山,山腳旁瓷片都有分布。

從窯寺前窯址周圍的自然環境可以看出,丘陵地帶的燃料資源豐富,為燒窯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周圍溪流環繞,水力資源較為充沛,為水碓的使用提供了條件,有利於制瓷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窯址周圍瓷土資源分布廣泛,蘊藏量相當豐富,距窯寺前窯址不遠的窯湖,據傳由於大量挖掘瓷土,遂成窯湖。窯湖穿越於境內的曹娥江,是上虞水上交通的大動脈,窯寺前窯址生產的大量貢瓷及商品瓷,源源不斷地通過曹娥江運銷到海內外,為吳越國的經濟繁榮創造了物質條件。

窯寺前窯址屬於古窯群,窯址主要分布在窯寺前村周圍的寺山、坳前山、道士山、立柱山和盤口灣等地。這些山的緩坡地段,就是窯址所在。其山腳旁尚散布著大量瓷片,俯拾皆是。現將各處窯址情況分述如下:

寺山,山脈向東南方向逶迤,窯寺前村即在其下,在長達數百米的山腳及山腰處是窯址所在,面積占其他數處窯址面積總和的一半,遺物多被茂密的草木所掩蓋,僅在西北端渠道斷面處略有瓷片露出。器物種類以碗居多,且多無紋。山腰有」廣教寺」一所,俗呼"窯神廟",窯因此得名。

坳前山 ,在突出的山咀上,周圍都是碎片,堆積厚度一米至數米不等,此處破壞嚴重,有很大部分遺物被溪水衝到下面稻田裡。遺物有早晚和精粗之分,但有的已混雜在一起,大凡東北面的都是精工之作,規模甚大,所見有碗、碟、盤、 盒、罐、壺、燈、熏爐、瓷獸等;色澤青翠,幾乎每件都刻劃花紋,可能這些就是官窯所出。西南角以碗為主,所見者都用明火疊燒,每件之間以泥點隔開。這種碗的釉色較差,質地粗疏,但也有一些淺腹碗,質地較好,時代較前者稍晚。

另在坳前山以東發現了為數不多的器和堆塑罐等早期青瓷殘片,窯具是粗壯的三足支釘。有殘窯一座外露,該地發現遺物較少,究竟是否是一處孫吳時期的古窯址,有待進一步考證。

立柱山與拗前山並列而位居南面,附近山谷中有一水池,名"天井頭",一條渠道由此開始引水,縱貫立柱山前,把窯址切去一部分,出土物與拗前山東北角所見附葉,堆積層厚度也達數米,近渠道處露出窯爐一段,屬龍窯型,建在立柱山正中的斜坡上,南北方向,火門在北,壁磚都是黃泥坯,單層平砌,底部己及生土,有匣缽少許。北端窯壁殘高0.6米,窯床寬2.4米,這座窯被破壞的部分多,將來還有清理價值。

道士山,在拗前山與立柱山之間,地勢略高,渠道沒有開到,山上匣缽堆積,瓷片都掩埋在下面,其內涵還不十分了解。

盤口灣,這足一個面積較大的平岡,經過人、畜長期踐踏,地面上匣缽碎片散布各處,範圍頗大。

窯寺前的器類與紋飾:

碗:尖唇,敞口,弧腹,底置直圈足,其質量有精粗兩種。粗類,灰胎,內外施釉,釉面很不光沽,外壁近底處無釉露胎,無釉處未經修整顯粗糙,紋飾僅見篦紋和條紋,有的無紋飾;精類,器物規整,胎質細膩緊密,呈灰白色,內外刻花紋,紋樣有花草、江濤、蓮子、鸚鵡、蝶戀花、豌豆花等,其中豌豆花布滿整個碗的內壁。還有一種所謂"孔明碗",它由兩隻碗上下相疊粘合而成,這種孔明碗與以往所見不同的是胎很厚,下面的一隻碗無底和圈足,而底部有一個周邊凹進的大圓孔,外壁上下飾弦紋,上面的一隻作淺碟形,有的內底也劃花紋。

罐:3類。1.斂口,球形腹,底置圈足,圈足外撇。口沿劃弦紋,腹部刻劃蓮紋或蕉葉紋,施青釉。2.圓唇,短頸,橄欖形長腹,平底,頸部有對稱的雙股圓條形直耳,腹部刻劃雙線凸棱把腹分成四等分,施青釉。3.斂口,鼓腹,喇叭形圈足,腹部作四凸棱,把腹分成四等分,稜線二條、三條不等,棱間刻劃纏枝花、團花、飛蝶等紋樣,施青釉。

盅:口作花瓣形,尖唇,深腹,腹弧收,腹壁向內壓六凹線,底置圈足,圈足稍外撇,灰白胎;通體施青黃色或青灰色釉,釉面光滑滋潤。

茶托:托為直口,內飾蓮蓬紋,口沿下劃蓮瓣紋,形似一朵盛開的荷花;盤為花瓣口,上飾水草紋及弦紋一圈,內底較深,圈足外撇,圈足外飾瓜棱紋,底為花瓣口,胎灰白,施青釉,釉色瑩潤,是五代時期越瓷佳品。

熏爐:上部為綻放的荷花形縷孔爐身,蓮瓣狀沿,束腰,下部為喇叭形圈足,灰胎,施青釉,釉面勻潤光亮。

注子:尖唇,喇叭口,粗頸,斜肩,弧腹,底置直圈足,肩部置嘴,與腹內通,嘴長而彎曲,嘴的相對處置環形狀柄,柄寬扁,多用三根泥條粘連而成,柄的兩端分別粘附於頸、腹部。肩部置四道弦紋,腹部刻劃纏枝花卉,嘴及柄的下面刻劃兩條對稱的的葉狀花紋,腹部飾六道雙線直條紋,灰胎,施青袖。

盒:分3類.1、子母口,扁弧腹,圈足外撇,上置蓋,蓋面弧形,蓋背刻、戳蓮蓬紋,胎灰白,質細膩,施青灰色釉,釉面光潔瑩潤。2.器呈扁圓形,蓋與器的身上下吻合,蓋背較平,上面刻劃覆蓮瓣紋(有的蓋面劃蜂萄紋,印雙獸紋) ,蓋中置蓮蓬狀紐。盒底自上而下弧收至底,中部為一圓形的平底,通體施青釉.3、器呈三盒連成的三角形,每小盒均為子母口,圓腹,卧底,各小盒上置饅頭形蓋,蓋面刻劃荷葉紋,蓋頂堆塑蓮蓬形紐,胎灰白,施青釉。

瓷獸:已殘,鹿形,通體披毛,後肢偶蹄,伏卧於平座上。

窯寺前窯址至遲始燒於南朝,中經唐代,進入五代就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吳越錢氏燒造貢瓷的一處窯場。北宋中期以後,逐漸衰落、停燒。窯寺前窯場燒造時間長,規模龐大,產品種類豐富,花紋裝飾多樣,瓷片堆積豐富。在窯寺前[窯址中,基本上能反映出南朝至宋代這段歷史時期內越瓷生產的基本情況,所以它是研究越窯發展史極好的實物資料。

原始瓷雙耳鼎

戰國 高23厘米

原始瓷鈁

西漢 高45.5厘米

青瓷四耳罐

東漢 高20厘米

褐釉五管瓶

東漢 高49厘米

青瓷堆塑罐

三國 高41.8厘米

青瓷燈

西晉 高12.5厘米

青瓷缽

西晉 高9.2厘米

青瓷魁

東晉 口徑14.1厘米

青瓷簋

西晉 口徑18厘米

青瓷罐

西晉 高20.6厘米

青瓷點彩熏爐

東晉 高17.5厘米

青瓷人形燈

西晉 高13.8厘米

青瓷鏤空罐

東漢 高15.9厘米

青瓷四耳蓋罐

西晉 高6.7厘米

來源:《上虞博物館》

收集文化碎片、描繪文化藍圖、弘揚傳統文化,致力於陶瓷美學欣賞以及總結歸納輔助斷代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月收藏 的精彩文章:

江蘇省各個窯口出土的瓷器欣賞-下篇

TAG:九月收藏 |

您可能感興趣

上虞覆卮山油菜花梯田,藏在深閨的世外桃源
文物介紹——王羲之的《上虞帖》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王羲之晚年草書瑰寶《上虞帖》欣賞
晉王羲之上虞帖-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
變化豐富,開合自如,賞王羲之《上虞帖》
冷門旅遊文化:黑龍江柴河,漁寮沙灘,松陽小城,上虞陳溪
這裡,才是上虞真正的心臟!上虞博物館,我們來了!
王羲之晚年草書瑰寶《上虞帖》,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
唐太宗贊他「超世之才,身兼五絕」!歷史上虞世南真的如此神奇?
《上虞帖》雖是摹本,依然不妨礙它成為鎮館之寶
上虞青的多國藝術家
晉王羲之《上虞帖》唐摹本說明
美麗鄉村—浙江上虞東澄村
上虞人快來看看,這裡有沒有承載你青蔥回憶的老上虞!
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三環路上的部分紅綠燈口路況!
肅竹:蘇軾一朝遇上虞美人,還知道相思苦嗎?
紹興上虞藝美醫療女神節活動
春天來了,大上虞的這些野菜可以挖起來啦,都是抗癌大王!
囧!碰瓷新高度?紹興上虞一男子淡定躺斑馬線上!
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某個菜市場,記錄幾個銷售食物的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