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的親屬關係

我們的親屬關係

「親屬」,對於我們每個社會人來說,都是個既親切又寬泛、的辭彙,因為從生物學的範疇看,凡是以兩性和有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人,都可以稱為親屬,從大的方面說,它上下各代延續無窮、範圍很廣。比如,我們通常說的 「五服」,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等九族,都可以稱為廣義上的親屬。

而法律意義上的親屬,則是狹義的親屬,是指法律承認並規定其權利義務的親屬,比如,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等,這當中,相互負有撫養義務的親屬,主要指夫妻、父母、子女,有時也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子女、外孫子女。

另外,我們的親屬中,還包括以婚姻關係為中介而衍生的親屬,叫姻親,如子女的妻子或丈夫,兄弟姐妺的妻子或丈夫,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再由此衍生出的一層層的無窮盡的其它關係的親屬。

總之,在自然界中,大概只有人類才有如此複雜、龐大的親屬系統。按說,親屬即是親人,親人間的關係應是天然的親近、和睦的,但現實世界,卻並不一定。

首先,無論從血緣還是倫理上說,子女與父母間的關係,應該是最親、最近的。父母把子女帶到這個世界,給了子女生命,含辛茹苦把子女養大成人,對子女來說,理應是最親的人。但人間現實是,子女成家之前,也許如此,但成家後,有了自己的小家,很多做子女的,情感的天平就發生了變化,砝碼靠向了自己的配偶,自己的小家。特別是做兒子的,娶了媳婦忘了娘的大有人在,特別是當媳婦與自己的父母發生矛盾時,更是與媳婦一個心眼,把生養自己的父母當成了外人,這種事例自古至今大有人在,實例不勝枚舉,在此無需多言,這也就應了那句老話:兒女是孽緣,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是還不清的冤家債。

那麼,夫妻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夫妻,原本是兩個毫不相干的陌路人,只是因了姻緣的關係,組成了一個家庭,走到了一起搭夥過日子。按說,比起自己的血親,特別是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情感的份量應該是輕很多的。但民間有個流傳了千年的詞,把夫妻稱作連理枝,就是原本兩棵相臨但各自獨立的樹,因著千年修成的緣分,嫁接、生長到了一起,彼此間相互有了對方的細胞,成了一棵樹,也就是兩個個體,合二為一了,按照人類總是自私的原始本性,自己的事,才是第一重要的事,自己的小家,才是最應呵護之所,爹娘與自己、與自己的小家比,情感的份量自然輕了許多,夫妻間的關係,自然就比與父母的關係近了許多。

再說兄弟間的關係。自古,兄弟之間的情誼,就被稱為手足之情,唐代李華在《弔古戰場文》中說:「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蘇軾的兄弟蘇轍在哥哥含冤入獄後,寫下了《為兄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也充分說明了,兄弟如手足,自古深入人心。當今的民間,還有一句話: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意思是女人沒了可以再換,手足卻不能喪失,更是把兄弟放在了神聖不可侵犯的位置。可現實中,兄弟之間為了權,為了利,或者為了誰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誰為父母多付出,少付出些,砍斷手足之情,反目成仇的例子卻比比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並非三國時代的曹家獨有,可見手足之情只是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並非堅不可摧。

以上,我們說了些不符合常理的親屬關係。另外,我們的親屬間還有很多好相處的,不好相處的如婆媳關係、姑嫂關係、妯娌關係、連襟關係等等的關係,在這不再一一贅述。

但這所有種種的關係,或遠的,或近的,或血親的,或姻親的,或衍生的,若論情感的親疏,無非是個「私」,是個「利」字,如果各自心中看淡了這兩個字,關係就回歸了「親屬」的本意,彼此也才是真正的親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吐槽邦 的精彩文章:

TAG:吐槽邦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一直都沒有學會處理親密關係
《我們仨》教我們的關於愛的這些事
沒關係,我們都是普通人
關於春節我們吐槽太多,關於親情我們知之甚少
我們,終究只是親戚!
當我們關心王寶強時,我們到底在關心什麼?
對我們而言,需要面對的最難的關卡,只有父母
從小長大的朋友遭到親戚的挑釁,他父親去世卻讓我們關係變差
為什麼我們的親密關係總是相愛相殺
保證我們關節的活動度,是非常關鍵的!
「軍屬」稱謂屬於軍嫂,也屬於軍人父母,願他們都能被我們這個社會溫柔以待
「我們是有內涵的膝關節」
親愛的,我們沒有錯
我們需要承認我們的孤獨
我們和父母就像未來的我們和子女
由茅侃侃的離去,讓我們更要關愛身邊的老年抑鬱的人!
關於「 我們」的成長故事
屬馬女和屬狗男結婚會幸福嗎 婚後的我們依然會甜蜜如初戀嗎
關於愛情,我們期待的是什麼?
關注我們的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