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淺述‖為政第二

《論語》淺述‖為政第二

季康子問 :「使民敬忠以勸 ,如之何?」子曰 :「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

季康子(當時魯國的權臣)問:(為便於)使用老百姓(而用)「敬」和「忠」的思想來進行教育,(這樣做)怎麼樣?孔子說:用莊嚴的態度接近百姓,(百姓)就尊敬(你)。(用)孝敬父母和慈愛兒女的感情(對待百姓,百姓就對你)盡忠。(對)好的進行褒揚和獎勵,(對)沒有能力的進行教育和幫助,(這樣)就(容易接受)教育。使, 使喚;驅使;使用。敬,尊敬。忠, 盡心竭力做好分內的事。勸, ( 《廣韻》獎勉也,助也,教也。) 鼓勵;勉勵。

季康子玩弄的是權術,孔子講的是修養。「敬」和「忠」既沒有階級屬性,也沒有等級差別,本是每個人為人處事都應具有的態度,但是季康子卻界定了「勸」的範圍,企圖在政治說教中揉進「敬」和「忠」的內容,以便達到「使民」的目的,最終凸顯出自己驅牛趕馬般的主人地位。面對權貴的當面問話,孔子不便逆轉話題,只能就話說話,所以首先肯定「敬」和「忠」的重要性,然後巧妙地用一個「臨」字否定了季康子「使」的動機,最後強調指出只有真正做到「庄」和「孝慈」,才能得到百姓的「敬」和「忠」,而真正的「庄」和「孝慈」是裝不出來的,其神態和行為是與修養程度相應的。同樣的道理,「舉善」和「教不能」也不是故作姿態所能奏效的。由此可見,季康子是被孔子牽著鼻子走的,「使民」的話題已悄然成為「敬民」和「忠民」,個人修養問題自然也就成為談話的焦點。

欺騙並不是官場的專利,而是官民共有的心理習氣。政治欺騙容易導致官民矛盾,這是不爭的事實,與其說政治欺騙往往迫於政治需要,不如說被習氣驅使的官員更願意主動行騙,既貪政績而又政治無能,欺騙是必然的選擇。 換句話說,官員之所以青睞政治騙術,是因為沒有為官之前就已經形成了不誠實的品質。當然,當時的社會風氣也並沒有因為孔子的在世而改變,時至今日,欺騙卻是充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譬如互聯網技術在方便社會的同時也讓網民們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拋開流氓軟體、木馬病毒之類不談,就是正版軟體對用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強制和干擾。 令人費解的是以技術為載體的流氓行為得不到有效監控,種種封殺措施卻讓專業技術人員無法搜索文獻。如此等等,說到底也就是「敬」和「忠」的嚴重缺失。如果說惡意欺騙所造成的危害難以言述,那麼開口便撒謊的潛在風險更是不可估量,正如滿口髒話不承認說髒話一樣,隨口編造假話的人不但意識不到這是欺騙,甚至把能夠編造謊言看成是聰明機智的表現。這是多麼可怕的精神世界!日常閑談都已滿口謊言,為利益而不擇手段也就不足為奇了。這能怪誰呢?只能說怪教育缺失。雖然法律和行規都在不斷介入,但也只能防範和懲處欺騙行為,若要人不生欺騙之心,就得從修身做起,靠定力慢慢軟化僵硬的習氣,人人能「敬」且「忠」之日,便是社會風氣凈化之時,舍此別無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相展 的精彩文章:

TAG:心相展 |

您可能感興趣

《論語》淺述‖里仁第四
顏淵第十二《論語》
佟老師講《論語》——《論語·庸也第六》第三小節
《論語·為政第二》2·2
佟老師講《論語》——《論語·里仁第四》第十五小節
佟老師講《論語》 ——《論語·里仁第四》第十一小節
論語《述而第七》精華回顧
漢榮講《論語》:《先進篇》第二十篇
論語·為政篇·第一章 為政以德
《論語正義》為政篇
漢榮講《論語》:《顏淵篇》第十二篇
琴論語·為政(九)
《論語·學而第一》
《論語?學而第一》淺解
《論語素解》全文二
漢榮講《論語》:《鄉黨篇》第十五篇
漢榮講《論語》:《子罕篇》第十一篇
漢榮講《論語》:《子罕篇》第十八篇
《論語》中的「詩」論
漢榮講《論語》:《陽貨篇》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