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研究稱中醫藥或對預防治療心臟病發揮作用 美專家:仍需進一步研究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全文)

研究稱中醫藥或對預防治療心臟病發揮作用 美專家:仍需進一步研究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全文)

(原標題:研究稱中醫藥或對預防治療心臟病發揮作用 美專家:仍需進一步研究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參考消息網6月18日報道美媒稱,根植於古代中國的藥物療法可能有助於心臟健康,但專家對此持謹慎態度敦促進一步研究。

據美國健康生活新聞網6月12日報道,一篇研究報告提出,傳統中醫藥或許可以在西醫治療和預防心臟疾病方面發揮作用。

報道稱,據世界心臟聯合會統計,心臟病和中風仍是全球主要致死原因,每年導致1730萬人死亡。這個無情的死亡數字促使科研人員通過古老的東方尋找靈感。

中國研究人員評估了56項縝密的研究。這些研究詳細調查了根植於傳統中醫藥對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狹窄或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採用的藥物治療方法。

研究人員指出中藥療法或許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這些疾病。對於無法忍受或承受高血壓藥物治療方法的患者來說,研究建議使用中藥替代性藥物。

至少,科研人員相信他們的研究工作證明了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探索中藥作為西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替代方案。

可是,一些美國專家對此項研究結果持懷疑態度。其中包括北卡羅來納大學心臟和血管研究中心藥物學教授悉尼·史密斯博士。

美國心臟病協會和世界心臟聯合會前任主席史密斯說:「這是一篇有趣的學術文章,寫得很好。」

可是,他說考慮到「70%以上的中國人既服用傳統中藥也服用西藥」,掌握中藥真正療效可能很難。

此外,史密斯說:「僅僅因為一種療法降低了血壓或膽固醇,並不一定意味著它能改進結果,比如心臟病突發、中風、心血管病死亡。」

他還說迄今尚無研究發現確鑿證據證明古老的中醫療法最終降低了心臟病的風險。

未參與此項研究的史密斯說:「在獲取這項信息之前,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病協會不會將它們納入指導建議。」

美國國家補充和綜合健康中心指出:傳統中醫藥深植於中國歷史和文化,發展了數千年。

報道稱,中醫所用藥物未經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像批准西藥那樣進行過嚴格審查,因此很多美國醫生不願嘗試使用這些藥物。

此外,研究人員指出,中藥的使用方法普遍比較複雜。

報道稱,這項最新報告評估的相關研究均發表於2006年至2016年之間。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預防心臟學項目主任之一格雷格·福納羅強調應謹慎解讀中醫藥療效。

福納羅說:「僅僅因為某種東西取之於天然,或是使用了數千年,所以就肯定安全,雖然這種假設或許看似合理,但實際上並不一定正確。」

他警告說:「一般而言,在進行精心設計、充分有力的隨機臨床試驗以證明某種療法的潛在好處勝過潛在風險之前,應完全避免使用這種藥劑。」

他說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證明傳統中藥的安全性或療效,從而推薦用於預防或治療心血管疾病。

福納羅說:「所幸的是,大量基於實證的指導性藥物療法已得到證明,可以與改善生活方式、使之有利於心臟健康的手段共同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

福納羅未參與此項研究。這項最新研究報告6月12日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網站上。(編譯/鄭國儀)

【延伸閱讀】探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醫學院 患者慕名就診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摩爾多瓦岐黃中醫學院,中國中醫和外方醫生共同為患者會診。 南如卓瑪 攝

中新網蘭州6月9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甘肅作為中國的中醫藥對外合作交流執行省份之一,自2013年11月在烏克蘭掛牌成立中國在海外第一家岐黃中醫學院開始,先後在法國、紐西蘭、吉爾吉斯斯坦、匈牙利等國家成立了中醫學院或中醫中心。

近日,中新網記者受甘肅省衛生計生委邀請,隨官方考察團出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了解了海外岐黃中醫學院的發展。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中國中醫為摩爾多瓦患者治療。 南如卓瑪 攝 匈牙利:中醫獲歐盟行醫許可證 周邊國家患者慕名就診

匈牙利岐黃中醫學院坐落在布達佩斯英雄廣場對面。這是由甘肅省衛計委和匈牙利華人醫生陳震創辦的東方國葯聯合成立。

「來這裡躺1個小時,跟中醫說說痛在哪裡,做個針灸按摩,很享受。」65歲的匈牙利老人尤第特1994年確診患腫瘤,經朋友介紹嘗試中醫。「中醫治療後,我活到現在,你說管用嗎?」她反問記者。

如今,尤第特也成為一名中醫推廣志願者,每周抽空在中醫中心幫忙。「一位因為糖尿病引起腿腫的患者,西醫建議截肢,中醫通過針灸治療緩解,保住了一雙腿。因為這種口碑相傳,慢慢來的人越來越多了」。她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來就診的當地患者都是提前電話預約,大多是風濕性關節炎、脊柱疼痛、多發性硬化症等一些慢性病。中醫專家蘆雨蓓告訴記者,經常接診到周邊中東歐國家的遊客,他們都是慕名前來就診。

2016年,匈牙利政府為中醫頒發歐盟行醫許可證。自此,結束了匈牙利歷史上中醫需在西醫監護下行醫的「尷尬」。目前,甘肅佛慈製藥等葯企已向匈牙利出口中藥,實現了「以醫帶葯」。

摩爾多瓦:疑難雜症找中國醫生 中國醫生像有「魔術」

摩爾多瓦岐黃中醫學院設立在該國國立醫科大學中醫中心。一位中醫和一位摩爾多瓦醫生一起辦公,互相教授語言、學習醫療技術。

記者隨考察團訪問時,甘肅委派的5位中醫專家正在與當地醫生一起聯合會診一名患腳疾的年輕女孩。病人陳述完病情,醫生作一些補充諮詢,查看相關檢查資料,然後為患者查體。隨後,每個醫生都會談個人的會診意見,最後為患者作出診斷,制定治療方案。

中醫醫師金建軍介紹,在摩爾多瓦,來找中國醫生的大多是疑難雜症,所以會診時對治療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都會給患者交代清楚。

金建軍說,摩爾多瓦華人很少,但每天仍有至少十幾人前來就診,除了摩爾多瓦人,還有來自法國、義大利、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的遊客。

30歲的摩爾多瓦人vidalie患有腦部外傷史一年半,當時腦出血150ml,顱骨做了修補術,術後發生耳鳴,睡眠差,服西藥始終不見效。「剛來時並沒有太大信心,但針灸一個療程10次後,耳鳴竟然奇蹟般痊癒了」。他向記者豎起大拇指說,「中國醫生像有魔術」。

摩爾多瓦衛生部官員在與甘肅省考察團會談時表示,經過幾年的推廣,中醫專家在當地治癒好很多疑難病而在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下一步,該國期望和甘肅擴大合作範圍,繼續支持中醫在摩爾多瓦推廣發展。

 吉爾吉斯斯坦:華僑助推中醫 衛生部稱推中醫立法

吉爾吉斯斯坦人卡琳巴經營著一家中醫診所,開展葯熏治療、推拿、按摩等中醫適宜技術。50歲的她見到吉爾吉斯斯坦岐黃中醫學院中醫醫師秦曉光和姚小強時,連忙握手用中文尊稱他們「師父」。她是中醫學院2014年培訓的首批學員中的一位老醫生。

甘肅省考察團到訪吉爾吉斯斯坦岐黃中醫學院時,正逢第四批高級培訓班開班。培訓室里擠滿了人,前來學習中醫的學員都是中年以上,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圍著圓桌坐滿後,一些男士站在後排,每個人認真地記著筆記。

「吉爾吉斯斯坦沒有傳統草藥學,但是很神奇的是,這裡的人對中醫藥十分熱衷,中醫藥在吉國市場很大」。吉爾吉斯斯坦華僑隋志鵬說,當地華人華僑都在不同方式的支持中醫在吉國發展。以前,在比什凱克經營酒店餐飲的他,近期投資新開業了一家中醫養生館。

吉爾吉斯斯坦衛生部副部長基伊茲巴耶娃·扎茲古麗·伊麗伊切芙娜在與甘肅省考察團會談時表示,吉方將力推中醫立法,使中國中藥合法入吉國市場。她提出,甘肅將出口中藥的分析數據和報告報給吉國衛生部,該部將通過法律途徑儘快推動立法工作。

甘肅省衛計委副主任楊隴軍表示,甘肅中醫藥發展歷史久遠,中藥材的種植產量、面積都位居中國第一,中吉在醫藥合作方面前景廣闊。吉爾吉斯斯坦衛生部與甘肅省衛計委簽署的合作協議正在不斷實施,同時,正在積極交涉關於中藥進入吉爾吉斯斯坦的問題。

「我們願意把最優質的藥材提供給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也願意把我們的醫療科學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學生們,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中醫人才。」甘肅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向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出訪考察「一帶一路」三國,對海外岐黃中醫學院和中醫中心有了更大的信心,下一步將繼續推動中醫走出國門,為世界人民提供健康服務。(完)

(2017-06-09 21:01:02)

【延伸閱讀】奧運帶火拔罐 中醫:運動員年輕氣盛拔罐可「泄氣」

參考消息網8月11日報道台媒稱,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身上的紅圈記,讓中醫民俗療法「拔罐」意外成為里約奧運國際媒體報道的焦點。大陸的中醫指出,拔罐雖然對放鬆肌肉有一定作用,但並非人人適合。

據台灣「中央社」8月10日報道,拔罐是一項中醫療法,又稱拔火罐,普遍治療方式是將玻璃杯內燒熱放上身體,杯內溫度下降後會對身體產生吸力,吸附在人體經脈穴道,促進體內血液流動,最後在皮膚上留下紅色圈記,通常會維持3、4天。

澎湃新聞報道,上海同濟大學中醫研究所專家表示,拔罐其實是一種刺激經絡,去瘀生新的方法,並以負壓與吸出的血持續刺激局部經絡穴位,調節氣血。

這名專家說,運動員比較適合拔罐,從中醫角度來說,因為運動員普遍年輕氣血旺盛就是能量過盛,需要有突破口發泄。再者運動員常有傷病在身,容易體內淤血,拔罐有利於疏通、加速血液循環,緩解酸痛。

專家也表示,拔罐並非人人適合,氣血虛弱的人平時容易沒精神、倦怠,再使用拔罐這種「泄氣」的方式就不妥當,還有老人、兒童、衰弱的病人也不適合盲目使用。

此外,拔罐後不可馬上洗澡,以免引起皮膚破損或受寒,也不要立即劇烈運動。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一名復健科醫生則表示,拔罐可能對於放鬆肌肉有一定作用。但如果真的有運動傷害,還需要配合西醫治療,單靠拔罐可不行。

而上海岳陽醫院一名執業中醫師警告,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隨意使用拔罐,甚至造成燙傷是相當危險的。拔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拔罐時間過長會傷害皮膚,甚至引起發炎感染,必須慎防。

(2016-08-11 08:00:00)

【延伸閱讀】用數據說話! 西方醫學界日益重視傳統中醫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道外媒稱,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有些人是熱性體質,這使得他們容易發燒,而且身體的某些部分容易發炎;其他人則是寒性體質,他們往往手腳發涼,而且容易感冒。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3日以「用更多數據來支持中醫」為題報道稱,這種源自東方的理論是從幾千年來與病患打交道的經驗中得來的。然而,支持這種理論的科學數據並不多。

如今,來自中國幾所最著名高校的研究人員以及越來越多的歐美研究人員,正在把用於分析複雜生物體系的西方技術與視人體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的中醫理論相結合。這些研究人員的想法是不再研究單個的基因或分子,而是研究整個人體內的基因或蛋白質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必須提高傳統中醫研究的總體質量。例如,研究中草藥療法的科學家很少會驗證他們所研究草藥的具體化學成分,這導致人們難以弄清楚這些中藥混合物中究竟包含什麼。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腎臟藥物的教授徐啟河說,這還導致其他科學家更加難以複製別人的研究成果。徐啟河博士曾擔任中醫藥規範研究(GP-TCM)學會最近一次研討會的協調員,有200名科學家參與這次研討會。

專家說,人們可以通過更多的科學研究驗證使用中草藥的中醫療法的有效性,並對其進行標準化。此外,使用中草藥的中醫療法還可以在藥物研發領域起到帶路的作用。

在這方面,美國耶魯大學藥理學教授鄭永齊研發的藥物PHY906是一個例證。這種藥物由四種中草藥組成,旨在減少化療的副作用。這種復方中藥似乎包含了60多種化學成分。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種藥物在緩解噁心、腹瀉以及治療直腸癌方面的療效。

直到不久前,傳統中醫還一直被西方醫學所忽視,但一些科學家和臨床醫生正在慢慢地開始重視中醫。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家醫院最近開設了一個草藥治療中心。美國政府在1998年成立了國家補充和替代醫學研究中心。該組織目前擁有超過1.2億美元的預算,用於研究替代療法的療效和安全性,其中包括源於傳統中醫的一些療法。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江西省廣昌縣一中藥房,中醫在教廣昌縣實驗小學的學生抓中藥。在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藥日」到來之際,各地學生在老師和醫師的指導下,了解中醫藥知識,感受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新華社發(曾恆貴攝)

(2014-11-06 11:38:52)

【延伸閱讀】英報:英國考慮將中醫納入國家醫療服務系統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道英國衛生大臣傑里米·亨特提出,如果有充分證據表明中醫對患者有好處,那就可以把它納入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HS)。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2日報道,他表示,醫療部門可以考慮將中醫與西醫相融合。

亨特的妻子是中國人,他說,他多次前往中國的經歷使他感受到,在有關中醫的問題上「以科學依據為準」很重要。

他說,如果沒有「確鑿證據」證明中醫有益,那就不應當把納稅人的錢花在這上面。

他是4月1日在議會下院回答保守黨議員戴維·特雷丁尼克的提問時講這番話的。

「在到中國旅行的過程中,您對中西醫結合有哪些了解?」特雷丁尼克問。

亨特答道:「我發現,最重要的是以科學證據為準,如果中醫療效有確鑿證據,我們就應當予以考慮;如果沒有,我們就不應在這上面花錢。」

中醫包括中草藥、針灸和推拿等。NHS網站稱,全國衛生與臨床學會建議針灸只用於治療背痛,這個建議是有科學依據的。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指出,中醫使用了幾百年的一種罌粟科植物也許可治療慢性疼痛病。他們發現,紫堇屬植物的根含有止痛化合物,不過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毒性檢測。

英國衛生監管部門去年提醒防範一些中藥,因為有人擔心它們的鉛、汞和砷含量太高。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管理局建議消費者慎用未經許可的網購中藥,尤其是兒童要慎用。

此外還有人提醒說,有些中藥含有瀕危動物的成分。

英國衛生部國務大臣丹·波爾特去年12月曾致函業內資深人士,邀請他們加入一個獨立的中醫工作小組,致力於「這個領域的審議、指導和向政府提出建議」。

然而,據了解,任何建議都要到下次大選之後才會提出。

(2014-04-03 10:47:4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藥防治脫髮專輯
王階: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疾病防治攻關中的作用
中醫對飲食中毒的防治
中國中藥協會慢病防治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樺甸市開展中醫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和感染防控監督執法專項檢查
「珠江會議」聚焦中醫藥防治耐葯菌研究
聚焦丙肝防治 專家開展中國肝炎防治現狀與挑戰學術研討
食管癌放療穿孔防治研究進展
中國糖尿病防治的轉化醫學研究:機遇與挑戰
國家衛健委印發《全國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方案》
青新護膚、痤瘡的預防治療方法
臨床研究:《VSD應用於胸部手術後感染防治體會》及特約述評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近視防治指南》(全文)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識要點》:三級預防是控癌「金鐘罩」
陰陽在中醫學中的科學理論解釋-疾病的診斷與防治
製革行業污染防治「紅寶書」——《製革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問與答
葡萄根瘤病的防治技術
研究發現抹茶有助防治癌症!
防治白髮的中醫「藥茶」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科學抗癌預防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