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內容出版業的利益變化、企業上市可能遇到的坑…

內容出版業的利益變化、企業上市可能遇到的坑…

每周日,我們為你帶來這份精心準備的「開氪小報」。我們將從上一周5個「開氪」專欄十餘篇精彩文章中,為你摘出「5個1」:1個變化,1個觀點,1個總結1個流程,1個實驗。

enjoy~

整理 | 開氪團隊

一個變化

內容出版的利益變化

內容能夠成為一種生意,首先有賴低成本的批量複製技術的發展和完善,讓內容出版成為一個有利可圖的行當;其次是法律對內容複製權(copyright)的明確保護,讓內容出版成為一個受保護、可持續的生意。

數字時代和網路時代,降低的不只是複製和傳播成本,更要命的是,內容生產的門檻也被大幅度降低了,這一門檻也同樣被降低到趨近於零。在內容的複製和傳播仍然存在一定成本的時候,內容的生產並不是向所有人開放的,話語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掌握在少數精英手中。這導致大量實際上非常適合生產內容的人,被排除在內容生產之外,因而沒有機會生產可供傳播的內容。

信息技術最終解放了內容生產者,讓內容的創造和傳播成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然權利,這也就導致內容生產的精英時代就此終結。可以想像精英們有多麼失落,有多麼鬱悶。信息爆炸、信息過載、泥沙俱下、庸俗化……所有這些描述,都在訴說著一件事:沒有了精英把控的世界,正在變成一個混亂的、可怕的、墮落的、不利所有人身心健康的世界。

所以歸根結底是利益。精英有精英的利益,出版商有出版商的利益,媒體有媒體的利益,所有對特定內容掌握排他權利的人,都會竭力維護這種權利,保護這種權利不因其他因素而貶值。打破這種利益,常常需要很大的努力,有時候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來自《keso的互聯網洞察》

文章《內容想要的是免費》作者keso

一個觀點

IPO上市本身並不代表什麼,IPO時所融得的資金和上市後的市值遠比是否IPO重要。

如果一家公司上市當天融得兩千萬美元,首日市值為兩億美元,那這樣的上市意義是有待商榷的——因為過去幾年中有無數的創業公司在B輪或C輪就能輕鬆以這樣的估值融得這樣的金額,而且還不用扣除高額手續費給投資銀行。

IPO真正的目的,除了讓創業公司能夠融得在私募市場融不到的金額外,更在於創造流動性。讓創始人、員工和投資人能夠在一個公開市場上出售股權,也讓公開市場投資人有機會投資公司。

但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市值不高,交易量也一定低,流動性一定嚴重不足。理由很簡單:股票要有足夠交易量,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業投資人追蹤分析,才能建立對股價的意見,進而從事大量交易。

但追蹤分析一家公司的運營情況和建立估值模型是很費力的事情,如果這間公司的市值和交易量不夠高,辛苦建立出來的估值模型,只能讓自己或者客戶進行小額的交易,這對於金融從業者來說是很不划算的事情。同樣的精力如果花在分析蘋果或者臉書這樣的高市值和高交易量的公司,將可以進行上億美元或甚至十億美元等級的交易或資產配置,因此可想而見大多數的證券公司或者避險基金都會把精力花在市值夠高、交易量夠大的上市公司上。

低市值的上市公司也因此很容易落入惡性循環:越沒有投資人追蹤分析,就越沒有成交量,越沒有成交量就越沒有投資人追蹤分析,最後淪為殭屍股。

來自《投資人的秘密》

文章《創業公司的融資有什麼坑(下)》作者孫志超

一個總結

認識階段在企業品牌方面的總結

認識就是在發現之後建立價值認知和共同利益的階段。它主要體現的是品牌跟用戶之間的共同關聯與關係,這是認識階段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如果在這個階段不能建立起共同利益這樣的關係,那麼這個階段的建立其實就是失敗的。

在這個階段當中建立起你的消費者跟你的品牌之間的共同利益關聯非常重要。這種利益關聯有可能是你的產品和品牌給他帶來的利益和價值本身,還有可能是你的品牌所承載和代表的某種情緒和流行文化給他帶來的精神共鳴。

在認識階段,我們要不斷地想辦法去找到我們跟消費者之間的關聯。在認識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定位是認識階段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定位的核心和關鍵是什麼?定位的關鍵是躲開競品、自立山頭。

再往下說,在認識階段,除了建立起這種定位上的認知,認識效率也是整個過程當中需要反覆爭取的事。其實效率是品牌打造過程當中很有價值的一件事情,因為效率決定了你的性價比,有的時候我們花很少錢,辦更多的事,我們用很短的時間就能把品牌所謂的快速打造起來,其實提到的都是一個品牌打造效率問題。

怎麼建立起我們在打造品牌過程、在發現過程、在認識過程當中的效率呢?在認識階段要提高效率,首先要有個性,然後要有關鍵事件。有個性的品牌,通過一些關鍵事件,而這樣的建立方法得更有效率。

來自《300天品牌思維修鍊》

文章《【品牌認識】小結:品牌認識階段的思考總結》作者李倩

一個流程

找VC 融資的全部流程

想要成功拿到投資,創業者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並不是以上的任何一個,而是,你必須先了解一個項目拿到投資的全過程。今天文章中我會主要向大家介紹,從 VC 那裡融資的全部流程。

在之前的專欄文章中,我們從 VC 的角度向大家說明了一個項目過會需要經歷的步驟。對應的,創業者想要拿到投資,也往往需要分為下面幾步:

第一,確定你打算融資的 VC 名單

第二,準備融資文件

第三,與不同的 VC 開始聯繫

第四,給 VC 們做融資展示

第五,後續會談和盡職調查

第六,Term Sheet 談判及法律文件的簽署

第七,資金到賬

大致了解了這個過程你就會發現,一家創業公司成功拿到投資往往都需要一段時間,大概兩個月左右。所以給想要尋求投資的創業者以下幾點建議:

1)提前為公司預留好一定的現金,不要在融資過程中產生現金流方面的問題。換個角度來說,創業者往往需要為公司提前打算,如果覺得幾個月之後可能需要一大筆錢,那麼最好現在就開始準備融資相關的事情;

2)在融資過程中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時間可能比較漫長,你也可能受到多次挫折,但是一定要準備好對應的文件和材料,在展示或是開會的過程中向投資人清楚地表明你的項目的價值。

來自《5分鐘創業課》

文章《如何融資(一)》作者曲凱

一個試驗

啤酒試驗(the beer test)

我有一個 test,叫啤酒試驗(the beer test),如果我做完事情後不會想跟這個創業者去喝個啤酒,或多了解相處的話,那可能不會太想跟他/她一起工作,因為一起工作的話,就需要一起工作五到十年的時間。

考慮是否投資時,一方面,如果說創業者的職業生涯看起來都是在為一件事做準備,那是不是在為他們的創業做準備;另外一方面,如果某個問題只有一個團隊或者一個創始人最適合解決這個問題,那是不是就是這個團隊或創始人。如果這兩個問題都回答「是」的話,那這就是我們要投的團隊,就很適合我們的投資邏輯。

VR/AR行業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不光是商業巨頭,還有一些影視公司,像迪士尼、環球影業等其它傳統電影公司,他們自己內部也有一些技術上的研發。上一次看到有這麼多參與者參與的市場,是智能手機的時候。

很多內容創業其實不太適合 VC 去投資。甚至我覺得很多 VC 都不太懂內容創業裡面的回報是怎麼回事。比如一個很有名的製片人要做一部新電影,是不是也要去 VC 那裡去融點錢?我個人認為是不太合理的,因為內容創業到後面的退出方法,其實跟 VC 的傳統的退出是不太能結合的。

來自《矽谷早知道》

文章《投資國優酷和Musical.ly,華岩資本如何在矽谷做投資》作者徐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共享單車顏色用盡前,聊聊你的創業想法
生鮮市場誘人,「優品悅動」在探索生鮮新零售
來,看看這份《內容產業版權訴訟報告》,大家告來告去好熱鬧
大公司套路多,沒有什麼是「喪心病狂」的老闆干不出來的

TAG:36氪 |

您可能感興趣

利益的衝突便能映射出人品的真實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商業利益為部分產業提供了機遇
新型農業發展模式,「互聯網+農業」,為農業生產實現最大化利益
供養出家人僧服和袈裟的功德利益
馬化騰:產業割裂和技術脫鉤將損害整個人類的長期利益
生態農業和轉基因農業存在根本利益衝突嗎?
高端人才流向現變化!美媒抱怨人才吸引力變化,可能影響美國利益
八部真實故事改編的創業電影,利益後的溫情和背叛 | 電影推薦
「寫生」被披上「利益」的外衣,成為營利和炒作揚名的工具
人臉識別技術的背後:商業利益、安全監控與個人隱私
懺悔業障的功德利益
人性和利益的鬥爭,哪一個能笑到最後?
口業清凈了,首先利益的是自己
滴滴順風車再出事,這是人性的考驗,還是商業利益釀的苦果?
所謂的騎士瘋狂交易,其實不過是利益最大化
電競進不進亞運會無所謂,背後都是廠商的利益博弈!
文化藝術品交易「互聯網平台」將來可能要取代傳統的「拍賣行」藝賣在線線上拓展藏品知明度,讓利益最大化!
「私域流量」背後:利益催生黑色產業鏈,惡意營銷泛濫成災
很多商業銀行和央行都對區塊鏈表示擔心,原因既有技術也有利益
不要吃虧在太過功利化上,這四種利益要主動的讓,才能贏得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