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好爸爸的清單
媽媽可以把這份清單轉發給孩子他爸,讓爸爸成為你的育兒好夥伴;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爸爸看到,參與到育兒中來。
1.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應該發揮自身體能好、愛運動的優勢,帶孩子多做體育運動。運動影響孩子的時間感知、動作預測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家有小寶寶,可以多玩拋高高、盪鞦韆、滑滑梯之類的遊戲。孩子大一些,可以帶他跑步、打球、游泳、戶外登山。養成孩子運動習慣的同時,鍛煉他的冒險精神。
2.轉變心態,把自己當成育兒合伙人,而不是媽媽的小助手。多跟孩子媽媽溝通,爭取更多自主權,別讓媽媽在養孩子的道路上孤軍奮戰。可以從承擔起一部分固定的養娃任務開始,小到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大到接送孩子上下學。
3. 給孩子探索空間,鼓勵他勇敢嘗試。爸爸帶娃能彌補媽媽帶娃的過度保護,讓孩子願意邁出嘗試的第一步。比如,在孩子騎自行車時,媽媽們會擔心,「摔下來怎麼辦」?爸爸們不會太干涉,還會在旁邊喊:「加油,再快點!」這樣的爸爸帶出來的孩子,膽子更大、運動能力更強。
4. 跟孩子聊天時,多用成人語言。媽媽傾向用「娃娃語」,比如「吃完飯飯,我們去睡覺覺」;爸爸要多說成人語言,比如:「快來吃飯,然後去睡覺。」起初孩子可能難理解,但這個方法鼓勵了他們開動腦筋分析、猜測,恰恰多了一個掌握複雜句子和更多辭彙的機會,對提高語言能力有幫助。
5. 也許你很忙,但不要因為愧疚,給孩子太多物質補償,陪伴質量比時間更重要。多和孩子玩耍,每次陪伴加倍用心,不要摻進其他事情,比如接電話、看手機、回郵件等,要在輕鬆愉快的互動中拉近距離。
6. 出差頻繁也沒關係,多跟孩子打電話、聊視頻。擔心對孩子的情況了解少、沒話說?記得提前求助另一半,了解孩子的近況。給孩子傳達這樣一個想法:雖然我不在你身邊,但你的一切我都關心。
7. 在遊戲中關注孩子的需求和反饋,積極傾聽孩子的建議。這種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表現出更少的攻擊性,更受他人歡迎。
8. 定製專屬父子閱讀時間,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哈佛大學研究顯示,孩子跟爸爸讀書受益會更多。在閱讀過程中,男性更容易引發發散性思維,以及更有想像力的討論,對孩子的語言發育有幫助。
9. 要用成長型心智養孩子。表揚孩子,應謹記以下三招:表揚努力,而非聰明;表揚過程,而非結果;表揚成長,而非表現。
10. 爸爸常帶娃,越帶越會帶。人的大腦發展符合「用進廢退」原則,指的是經常使用的腦網路神經元突觸會越來越發達,不經常使用的會逐漸退化。在養孩子這件事上,這個原則同樣適用,爸爸放心大膽帶娃,不僅心態上越來越願意,能力上也越來越適合做「超級奶爸」。
11. 如果因為其他原因,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缺失了「父親」這個角色,千萬不要對孩子隱瞞「爸爸缺位」這個事實。因為對待單親家庭的態度,比單親家庭本身更重要,可以藉助家族、朋友、媒體中的「父親」榜樣,講給孩子聽,讓他感知到什麼是父親。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被父親溫柔相待的孩子,無懼未來的挫折和磨難!
※父親是外面的一棵樹,卻是家裡的一片天
※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
TAG:積極家庭教育 |
※媽媽好還是爸爸好
※「壞」爸爸,「好」爸爸
※懂你——好爸爸好媽媽學習成長團體
※好爸爸的標準
※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夫妻,一定養成這五個好習慣!
※好爸爸和壞爸爸差在哪裡?
※優秀爸爸是如何煉成的
※惡搞漫畫:單親家庭的爸爸打扮成媽媽照顧孩子
※媽媽變成了爸爸,於是他就這樣變成了女兒!
※你家娃爸到底是好爸爸還是壞爸爸?
※都是爸爸媽媽的錯
※「壞爸爸」的幾種表現,你是好爸爸還是壞爸爸?
※十月媽媽 | @全樂清的准爸爸們,給你一個機會更懂媽媽!還有豪禮相送!
※當更好的爸爸!
※單親媽媽的我,給孩子「偽造」了一個好爸爸
※爸爸媽媽,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
※爸爸沒有爸爸媽媽了
※爸爸媽媽,別窮養我好嗎
※富爸爸窮爸爸:教人成功學的清崎,自己卻破產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爸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