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方企業文化啟蒙與麻醉

西方企業文化啟蒙與麻醉

【前言】啟 蒙 與 麻 醉

「職場上我們一邊被啟蒙,一邊被麻醉;如何在此視域中保持清醒,開啟視野與智慧,累積知識與實踐,並能運用於構建自身競爭力,是職業生涯中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而身處的平台無論大小,均以學習之心態積極而有目的地去實踐,並能立足當下,在全球化浪潮中展望未來,大其心、拓其域、帶著情懷走世界,則人生有望、青年有望、國家有望。」

---Wilson yin

「我十分反感現實中一些打著「啟蒙」的名義去麻醉別人的做法;比如高知們的「索源法」;他們陶醉於象牙塔里的搬運工經歷,並運用塔內資源對這個世界過度解讀,製造著二元對立,宣示著這裡正宗、那裡業餘; 這是正確的、那是不確切的;這是剽竊的、那才是發明的……紛紛著書立說、勸世醒世,言必知識產權,動則法律法規,完全無視國情民情,大肆兜售「索源方法論」,告知腿上有泥、肚子尚餓的眾生,你們的所作所為源自這裡那裡,咱們的老祖宗、新權威著作里什麼都有,不信請看國學易經馬哲列宗,所有新思維、新創意均可索源至此,他們卻並不構建新世界,滿口跑知識,迎合著霸權語言,掃蕩著普通人的思維,構築自已的生態體系,試圖獲取社會主導地位,贏得社會尊重;他們是一切來自體制內中舉的院士博導、中央黨校、海歸公知們……」

---Wilson yin

啟 蒙 史

啟蒙,就是啟迪和開導,英文叫Enlighten,是面向自已的領導、導師去求開化的一種過程;而頓悟只是啟蒙的一種結果;當然啟蒙之本意也是去封建、黑暗與蒙昧,予人以光明、創新與希望;

這是絕對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歷程;你的際遇必須存在於思考與探索之中,而你視域所呈現的,將有賴於你的經歷與平台。

普通人的職業生涯一般都因其不確定性而顯得複雜;或乾脆如小溪般清澈見底;關於職業生涯與規劃,它似乎又是個神馬飄忽而不可及的話題;我們在認同自身努力創造價值的同時,我也認為那絕不僅僅是一個謀生之旅,儘管在一些平台上咱們需要養家糊口。

我要說的是,它明明白白的就在那裡;如同我們回味朱熹理學,無非是講天道人道,這裡那裡而已;對我而言,它是一次人生歷練與精神體驗之旅。

本質上講,它就是一次「本心即理」的啟蒙之旅。

當一個人努力延續青年時代的夢想,歷經蒙昧、開化再到頓悟的歷程時,他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必將從此得以啟蒙與重構。

第一次職業生涯的認知危機發生在1999年,當我十分迷茫儘管並不困頓;一次與朋友走進了一個足浴房,當時這種場所遍布情色,從業者大都是沙場老將,歷人無數堪稱人生導師;這不是戲稱,而是親歷而親聞:

「 阿哥文質彬彬是做企業管理的吧?」

~「是的。」

「 工字不出頭,從業兩條路」

~「啥意思?」

「想做總經理,從頭跟單去;

想做大老闆,埋頭干業務。」

「哥哥年輕,希望你做大老闆!」

靠!我來洗腳前可是做了近兩年的跟單啊,這麼說我下一步是去做總經理?然而細思之下這似乎非常準確,以我的性格,低頭跑業務是跑不了的了;做總經理還真他媽的是個方向,我不禁驚呼:

「高手在民間啊!」

回想不久前在公司花高價聽了一節某專業機構名博講師關於職業生涯與規劃的課,當時真沒什麼感覺;反而是越聽越糊塗了;在這足浴房聽洗腳妹這麼一說,

反而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了。

我想這是我在社會上的第一個人生導師了;但同時從此在內心裡也埋下了對中國象牙塔不屑的種子。

然而,再往前一點「索源」,追溯自已的啟蒙導師,它應該屬於我20年前外出務工時的鄰家大叔;當時他下崗在家,閑時喜歡與我下一把象棋;在聽說我準備南下打工時,某個熾熱的下午,把我拉到路邊小攤上盡情幹了一把象棋,在痛快地輸給我之後,誇完小子你聰明之後,說要出門了送你八個字:

「保家保命,不捨不得。」

聽說那位大叔已經離世;如今想起,不禁慨然長嘆。

許多年過去,企業里的主管、經理、職業總監、總經理我已然幹了一個輪迴;而今從心而論,驅動我前行的只有一個老王的通識:「心即理」。

在我看來,「心即理」,是指本心與法理的融通;它已超然于格物至理境界;當我有幸踏上了一個龐大的平台而偶有實踐時,這種頓悟式的啟蒙似乎讓仍在職場的我有了更多人生體驗,進而影響到了我的三觀。

一個敏感而有情懷的人,會讓自已常處於絕境或逆境,從而大其心,拓其域,得到開悟人生。

我感恩於這樣一個偉大平台,同時亦讓自已保持清醒,不必沉迷於西式文化麻醉之中。

當我將世界上的人分三種時,結合平枱曆煉,我遇上了一些奇妙的體驗:

比如人之三分---

1.創新者(激情夢想驅動)

2.守業者(數據與事實驅動)

3.服務者(邏輯與理性驅動)

聯想到這個龐大組織的功能三分:

1.新業務組(NEW BUSINESS)

2.老業務組 (Range and supply)

3.法規服務組(Compliance )

再聯想到這個組織里的人:

1.新業務開發及項目領導(NewBusiness Developer)

2.現有業務維護及跟進 (Business Developer)

3.合規服務者 (ComplianceAuditor )

基於此,從而讓我頓悟到這個組織的策略設定:

1.關於組織與制度的基石

人與文化構建(Peopleand Culture)、可持續發展(Peopleand Planet)、可信賴的供應鏈 (SCM I TRUST)、合作夥伴(Partner)以及永無止境的合規性監測(Compliance)

2.關於業務聚焦領域:

成長性的客戶(tomorrowcustomer)

堅實的業務保障(strong Offer)

成長性的合作關係 (growth)

3.關於落地目標與對象

客戶開心(Happycustomer)請注意不僅是滿意;

低成本業務模式 (low cost model)

最佳拍擋與僱主 (best partner and employer)

在我理解何謂體系的時候,我不得不感恩於FOXCONN對我的培養,它讓我明白如何格物致理-----

體系即人,體為組織,係為系統, 它是組織器官加上各類系統如呼吸系統、血液系統等等的總稱。

想想五百年前老王致理始於格竹,而我竟用于格公司管理,不禁莞爾。

由此明了啟蒙之意義在於本心即理,是如何將自身體驗與萬物融通,從而拓域頓悟了。

外企文化《八宗醉》

我們從現實中尋得了許多思想與行為被麻醉的事例。

我尤其痛恨啟蒙運動中關聯著的一個後遺症: 即風行至今的「索源方法論」,當我們談一些觀點或思想,一大批人尤其喜歡跳出來去索源求本,結果往往追索到老祖宗聖人們那裡去了,或是西方先哲那裡,然後藉此說明創新的蒼白與虛無;藉此表達自已的高深,而扼殺創新帶來的社會與人們日常生活積極的影響,閹割人們的激情。

一撮人樂此不疲憊,在現實中卻衣著光鮮,或稱學者專家,或稱院士教授,或自詡為公知,以呈現學識之淵博,獲取榮譽與地位;在我看來他們最應該遭受唾棄與現實苦難的。

我極其反感這樣一些愚民的做法,尤其是它們打著「啟蒙」的名義去麻醉大眾的時候;其根本的邏輯出發點在於二元對立,過度構建。

所以我們看到伏爾泰的《哲學通訊》向愚昧和無知宣戰,攻擊天主教會的野蠻與黑暗,把教皇比作是「兩隻腳的禽獸」,指責教士是「文明的惡」的時候,他是否也該檢討: 天主教作為一種信仰,未必不帶給人以精神撫慰,激勵人心向光明;而過於相信自然法則,則未必一片光明;我們無法忽視歷史進程中的一些黑暗逆流在現實中的呈現,如聖戰、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焚書坑儒。

索源有何意義?思想有何高下?我們今天的度量方式只能是,只有對人類歷史進程有著積極影響,推動光明與進步的東西才是好的東西,何況即便我們老祖宗率先提倡了人本,比如談啟蒙的出發點是指一種針對兒童蒙昧而啟智教育,強調人的啟智,而非西方傳播把人從信仰主義的「愚昧」狀態中解放出來;而同時更是構建了漫長的封建與專制。

這種揭露一方,打倒一切的索源的方法論,其本質上是一種自我麻醉,心向光明有卻帶來黑暗與專制,與我們老王的我心光明有著本質的區別。(老王有批評繼承包容的一面)。

我力圖從西方企業文化中去探尋自已被麻醉的實例。

1.領導力麻醉

往往強調領導力,而實質卻是霸權語言,運用霸權力去麻醉芸芸眾生,

自已幻化為教父、領導,導師去實現領導力;然而當啟蒙變得模式化,

行為上便從此步入麻醉一途:它又通過模式化極力維持啟蒙導師的地

位與形象;思想上是領導力,行為上是影響力;這種背離即是虛偽;

2. 成長性麻醉:

本質是自我麻醉;為什麼你出現在這個體系中,為什麼你無力自拔?

面對大象的啟蒙你不覺中陷入了自我麻醉。

比如對未來麻醉(退休與年金):它告訴你可以混到退休;但現實是

且不說你是否能以爺爺、爸爸的身份與80/90/00後如何共處;單是一

些遊戲,比如誰是卧底,還勉強;但玩起三國殺是無論如何也handle不

了了;你無法與三代共處,以一種工作的方式;

還有,你先挺過了高強度工作再說;

3.還原性麻醉

許多人尤其喜歡還原一些東西,從而呈現一些所謂本象,進而從理論

上扼殺創新,須知創新不同於發明,我們只須關注其對社會的進步與

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而無須索源, 因為這對創新並無補益,當一

切被索源,除了虛無的自豪感,你還能得到什麼補益呢?

然而我實在想不出還原所有東西的出處對創新活力有何好處,當我們

在外企堅守所謂知識產權時,而實際上其創新力實在不敢恭維;

4.思想麻醉:

當我們一本正經地參與培訓與實戰時,被領導反覆灌輸著個人與業務發展

的新模式,它們五花八門,如360 model (business and people) ,技能

扇區model(Knowledge/capability/motivation)低成本model( low

cost /low price/ big volume) ,供需鏈接model(產品實現與 供需距離

more closer) , SDP/PDP/DPOP/DNS model,我們眼花繚亂地被培訓

著,神情迷離地enjoying,倘若我總結為幾個常講不敗的通識: 自助與

客戶體驗、靠近顧客、走近對手、政治正確地思考、實踐中學習、保持廉

潔;從此你便可以不被麻醉,通吃四方。

5. 創新麻醉:

分分鐘忘了自已身處傳統行業;處處顯擺著所謂的高科技,動則要求

自動化,lean production,可是創新全都奔著歐風美風,一方面貌似放

之四海皆準,一方面強調創新不是到1;一方面強調原創、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卻覬覦著市場上的新技術,以最快速度、最兇猛的資本,kill掉對手,成功以零試錯成本化為已用;

這是一種創新麻醉模式,好嗎?

6.行為麻醉:

原始叢林都會有這麼一個現象:一顆大樹的下面,什麼也不會生長。

大樹會遮住你生存所需要的所有陽光和雨露存。

最佳拍擋? 要看對手如何評價。

最牛僱主? 要看員工work and life是否balance再說。

但我們行為上依然忙碌著,這就是行為麻醉。

7.資本麻醉:

資本已不是天使,儘管它往往有著天使一般的名字;迷信資 本即是自

我麻醉;而現金流的充沛也並不往往會扶持合作夥伴,儘管你需要;

回看我們中國歷經多年萬眾創業、互聯網大潮後,現在的創業生態,

早已惡化到如同歐洲,已淪為資本的獵殺遊戲——資本所經之處,萬

骨皆枯,草木不生,這是魔鬼而不是天使。

它只會利用先行優勢, 以體量吞噬你。

8. 模式麻醉:

咱不搞電商,只搞實體體驗;不搞模式,卻瘋狂搞S2C,這種模式本

質是拉近sup &a customer的距離,我管這叫sup to customer

Diamond,不同於F2C,因為我們對供應商還有管理;但咱不叫它為

模式。

你的才叫模式:2B2 C2B2C2G(government)等,但外

面的業態也開始只存活一種了:2VC,風投跟風,除了街邊燒烤的

小攤,任何創業,都已淪為資本之間的燒錢PK。

我可以稱之為《八宗醉》么?

《淚光》

為何你的眼裡泛起淚光?

那是善良在冷凝

那是靈魂在歌唱

那是行者在隱沒

那是孤獨在剝落

那是人性在探射

那是卑劣在蝕骨

那是苦厄在劫渡

而我依然沉倫Enlighten

之光明裡

補刀後記: 文化虛偽力

讓我們洞悉西方文化之虛偽, 我稱之為「文化之虛偽力」

1.虛偽的人性:

我們虔誠地在game里祈禱,展示著自已的好與不好,企圖獲得

個人或組織認同,卻忽視了人性本質上的不可改變性,那是一個與生

俱來的環境依賴症,從嬰兒對母體的依賴開始,伴隨始終;體現為現

世的安全感、從眾意識、主流導向,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存在對與錯,

我們對真理與謬誤的明晰從來都不是爭辯而來,它只會從教堂里火

刑柱上燃燒的熾熱中而來;而人性的舒適感只能在虛偽的game中 被

fucking.

2.虛偽的真理:

既然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中,我們為何要呼喚the fuck『n民主?

難道民主是為了follow少數人的意志?請注意民主之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3.虛偽的規則:

我度量個人與組織行為準則的時候,陷入了無窮盡的爭論,比如西

方盛極一時的PI& KPI,再升級到OKR,再升華至figureand facts

(數據與事實), 我們也不難找到無視這些規則並摧毀這一切度量

方法的例子;正如許多初創公司所乾的那樣;

那麼東方又如何呢? 我們一本正經地念叨著因果報應,發現其本質是

原因與結果雙導向的一種曠日持久的映像;當因果不能解釋現實的虛

偽,進而衍生出理學的「我心光明,夫復何求」,期待以一種無奈的過程

作為事實,向結果宣洩。

它忘了一點:你不是規則書寫者,已經二元對立了,這裡只有遵從規則

那麼,我們如何在順境中升華?

我們以往的許多升華往往源自絕境或逆境里艱苦卓絕的領悟;

然而我們為何對上一輩的艱苦卓絕無動於衷? 那是因為那一切不可能再發生在我們新一代身上了,新生代的處境要優於上一輩;那我們如何能有優於上一代有更大的開悟與成就?

答案是立志,這看似是一個通用而老土的答案,然而我們如果要在絕境中提升自已,實現人生的價值觀,就需要腳踏實地,順境不必設限,逆境不氣餒;大其心,拓其域(全球化),帶著情懷走江湖。

如是,年輕一代一樣有其人生價值的升華與超越。

擁抱出彩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arometers 的精彩文章:

TAG:Barometers |

您可能感興趣

太谷·山西文化產業園
南方的「涼茶文化」
【朔方考古】包頭地區史前文化與農業
大覺寺文化 西方三聖
古城文化與雕塑
蒙古族酒文化
國粹文化與西方社會的碰撞
北方黃酒的文化精神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西九文化區動土開建
西藏文化之建築藝術
陝西與中華文化
陝西普照寺,韓城標誌性建築,佛教文化氣息濃厚
徽文化 徽州木雕
納西東巴文化博物館
北方黃酒和中醫文化
鄂爾多斯赴陝講「草原故事」 促西北地區文化交流
仙姑頂,自古就是東方海文化和仙道文化的靈福聖境
與西方文化相比,中國文化優越在哪?
一文讀懂北京老舊廠房「華麗轉身」文化產業園的樣板
山東省文化廳榮獲文化部全國基層文化隊伍培訓工作優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