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的「老人政治」

北宋的「老人政治」

北宋的「老人政治」

我國古代文獻有「七十曰老」的說法,宋代官員致仕(即退休)即以70歲為限,比起如今的60歲年限可謂很寬鬆。但70歲退休並非絕對。北宋一些「邦國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寵的官員雖到了70歲,卻仍然可以「安位若素」。原來,宋代致仕制度還規定:官員退休時,須先向朝廷遞呈申請,獲准後方可解職。個別元老大臣不受70歲年齡的限制。凡因病退休而後痊癒者、提前退休者、正常退休者,在朝廷需要時還可再度入仕,稱為「落致仕」(類似今天的退休返聘)。這樣,有一些被皇帝倚重的老臣可能多次請求致仕而不被批准,而一些特定時期致仕的「重臣」會被再次授予要職。

這些老年官員中不乏老當益壯者。北宋宰相最高壽者當推文彥博(1006~1097),享年91歲。他是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重臣,任將相五十年,名聞四夷。神宗末年(1083年)文彥博已經獲准退休,準備在洛陽安度晚年。哲宗即位初(1086年),當政的司馬光看重「宿德元老」文彥博的才能與威望,極力推薦。就這樣,已過80歲高齡的文彥博「落致仕」,被授予「平章軍國重事」一職,再擔大任。他思維敏捷、處理政務井井有條,時人評價他「其綜理庶務,雖精練少年有不如;其貫穿古今,雖專門名家有不逮」。真宗朝的老將范延召(927~1001)更是勇猛不減當年。咸平二年(999年)契丹人南犯,73歲的范延召毅然隨駕北征,「與(契丹敵兵)戰瀛洲西,斬首二萬級,逐北至莫州東三十里,又斬首萬餘,奪其所掠老幼數萬口,契丹遁去」。仁宗朝老將王德用熟知軍中情偽,善於恩撫屬下,「多得士心」。他名震邊塞,為契丹(遼國)所忌。至和元年(1054年),78歲高齡的王德用「落致仕」,被授予樞密使重職,督察全國軍務。至和二年(1055年)契丹使者來訪,稱讚宋廷「以公(王德用)典樞密而用富公(富弼)為相,將相皆得人矣」。這些年過70仍被朝廷重用的官員,其經驗智慧被視為國家的財富。鑒於不能忽視的年齡與健康因素,君主們常常對這些老臣加以特殊禮遇。如:前文已提及的文彥博,元祐元年(1086年)拜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時已是81歲高齡被特許「六日一朝,一月兩赴經筵」,後來又改為「十日一赴都堂,一月一赴經筵」,能保證機要政務參與決策即可。兩朝重臣呂公著元祐三年(1088年)拜司空、司平章軍國重事時也已71歲高齡,被特許「一月三赴經筵,二日一朝;出入都勿拘時;常行文書免簽書;別建府第,許執政往議事」等。樞密使張昇70歲時「請老」(申請退休),英宗極力挽留,聲稱「太尉勤勞王家,詎可遽去?」特許他「五日一至樞密院」,還免除其覲見皇帝時「進見毋舞蹈,受賜勿跪」等複雜的禮節。

人老是不能忽視的客觀事實。70歲高齡的老人身處政府要職,要想都處理得當也真是勉為其難。仁宗朝老臣陳堯佐拜相時已是75歲高齡,在這個「佐天下,總百官,平庶政,事無不統」的重任上實在是力不從心。加上同時拜相的王隨(已65歲)正「屬疾在告」(請假在家養病),導致政務積壓,「事多不舉」,時人譏諷「中書番(宰相議事機構)為養病坊」,最終兩人均被解職。接替他們職務的張士遜是第三次拜相也已75歲高齡。與前兩次經歷相比,這時的他年事已高卻又偏逢多事之秋。當時政府決意精簡輦官為禁軍,輦官們不滿,紛紛攜家人在京城喧訴抗議,「張士遜方朝,馬驚墮地」,幸好只是受了驚嚇,皇帝特許他「五日一朝」。可諫官們不放過他,紛紛上書彈劾他「無所建明」,「政府豈養病之地邪」等等。張士遜決意退出政壇,連續七次上書「請老」,最終獲准安度晚年,享86歲高齡。

可憐一些「耆德」老臣被皇帝所倚重,累請致仕而不得,終日勞心勞力而「卒於任」。兩朝元老向敏中(949~1020)居大任三十年,「時以重德目之,為人主所優禮,故雖衰疾,終不得謝(退休)」,72歲死於宰相任上。哲宗初年,老臣孫固(1016~1090)屢請致仕,太皇太后誠意挽留,「卿,先帝在東宮時舊臣。今帝新聽政,勉留輔導;或體中未安,取文書於家治之可也」。孫固得此知遇之恩不便再提致仕之請,只得「強起視事」,又忙碌了兩三年,75歲死於任上。宋神宗在位期間老臣孫沔被授予邊地重職,可憐71歲高齡的他,終因年老力衰受不了遠途跋涉之苦而死於赴任途中。

孔子曾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70歲的老人已完全成熟了,進入了人生的又一個高級階段,多年積累的經驗堪為後輩推崇,一些關鍵問題的諮詢是必要的;同時,「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又是一個超脫物慾、名利追逐的階段,回歸自我,頤養天年。而二者的協調是不容易把握的,北宋老年官員們的榮耀與尷尬,給後人以思考和啟發。(摘編自:《文史天地》

古人崇儉戒奢軼事

漢文帝「露台惜費」:明代張居正著《帝鑒圖說》載,漢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台,他先召集工匠們計算工程費用,大約需要一百兩黃金。漢文帝說:「一百兩黃金是中等民戶十家的產業所值,我承繼著先帝的宮室,經常害怕自己無德行而辱沒了先帝的英靈,為什麼還要修這座露台呢!」隨即放棄了這一計劃。漢文帝一生儉樸,臨死前要求對自己薄葬,史載其「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漢文帝死後,依山為陵,送葬儀式和陪葬品都較其他皇帝簡樸。所以,長安民間有「天葬漢文帝」的傳說。漢文帝的節儉也奠定了後來「文景之治」的基礎。

「焚裘示儉」與「留衲戒奢」:代史書記載,晉武帝時,太醫司馬程據獻了一件野雞毛織成的裘衣,而武帝卻命令將它在殿前燒掉,並宣告朝野,從今以後,不許貢獻新奇技藝做成的怪異服裝。無獨有偶,南朝宋代史書也記載了與衣服有關的軼事:宋高祖劉裕微賤時,曾常穿一件補丁衫襖去新洲砍伐蘆荻,那衣服是妻子親手做的,到他做了皇帝之後,便將這件衣服交給長女會稽公主:「後代若有驕橫奢侈不節儉的,就把這件衣服拿給他看。」這一焚一留,異曲同工。

唐玄宗剛即位曾號令戒奢:唐史書記載,唐玄宗即位後,因為社會習俗奢侈浪費,便下命令——有關衙門銷毀金銀製造的玩賞器物,作為國家軍需之用;將珍珠玉石精美華麗的絲織品集中到大殿前,燒掉;皇后與妃子以下,不許穿用珠玉錦繡;全國不許再採買珍珠美玉和織造錦繡等物;撤銷長安和洛陽的織錦坊等等。由於唐玄宗勵精圖治,創造了唐朝開元天寶盛世。只可惜,後來他逐漸放棄了初期節儉勤政的作風,沉湎於酒色和歌舞昇平,生活奢侈,國家由盛而衰。可見對於戒奢,一要明白,二要堅持。這正應了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的「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宋相國寇準罷宴:北宋淳化年間,青年時代的寇準,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和信任,被提升為參知政事。不久,太宗又為寇準主婚,讓皇姨宋娥與之成親。新婚期間,日日酒宴、夜夜歌舞。一天,門官領來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是寇準的舅舅趙午,他坐下便大哭起來。寇準忙問緣由,舅舅說:「牛娃,進了相府見你這般富貴,又聽你手下人說天天如此,就想起可憐的老姐了。她一輩子受苦受難,沒過一天好日子!」寇準聽舅舅說起母親,慌忙跪倒說:「都是甥兒不好。」舅舅說:「你現在天天作樂、夜夜宴飲。你娘受過的苦難,你不是早忘光了嗎?」寇準忙給舅舅叩了三個頭,說:「舅父指教,甥兒得益不淺,母親棄世時,我君命在身,忠孝不能兩全,是甥兒終生憾事。不過,母親的苦楚,甥兒實不敢忘。甥兒今為國家大臣,誓以上報宋王,下撫黎民。」說罷,忙和宋娥勸舅舅入席用飯。舅舅看著宴席上的山珍海味,硬不入席說:「你在京城裡吃得這麼好,可知咱華州、同州今年大旱,顆粒不收,一斗米漲到一千錢。現在還沒過年,已鬧起了饑荒,到明年春天,不知要餓死多少人呢!想到這,我怎麼能吃下這樣好的飯呢?」寇準聽舅舅一說,頓感自己失職,愧對鄉里。他急忙吩咐撤了宴席,並以此為戒,永不夜宴。第二天早朝時,他將故里旱情如實上奏,並請旨回陝西督賑和巡察民情。他回陝西後,為家鄉辦了很多好事,還把關中的賦稅免徵三年。

司馬光教子儉樸: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生活儉樸,為人穩重踏實,曾把儉樸作為教子成才的主要內容。為了使兒子認識到儉樸的重要性,他寫了《訓儉示康》的家書,開篇就說:「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他告誡兒子的至理名言是「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由於司馬光教子有方,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了儉樸的重要性,並以儉樸自律。司馬康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譽於世。

朱元璋搗毀鏤金床:明余繼登《典故紀聞》載,明太祖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在陳的宮室見到鏤金床,說:「此與孟昶七寶尿器何異?」即命毀之。侍臣說:「未富而驕,未貴而侈,所以取敗。」朱元璋當即糾正說:「既富豈可驕?既貴豈可侈?有驕侈之心,雖富貴豈能保?處富貴者,正當抑奢侈、宏儉約、戒奢欲猶恐不足以慰民望,況窮天下之技巧,以為一己之奉乎?其致亡也宜矣。覆車之轍,不可蹈也。」可見,剛奪取政權的朱元璋腦瓜是十分清醒的。

崇儉戒奢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名言「以儉得之,以奢失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等等,都告誡我們節儉是任何時候都不可丟棄的傳家寶。古人的崇儉戒奢美德對當今之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仍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摘編自:解維漢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訊網 的精彩文章:

見證家的成長 新華聯夢想城6月工程進度實探
6.18年中購物節收官:下單破千億元 單品爆發大牌吸金
讓人感動的「不會讓你賠」
危險的老房子,要趕緊「拯救」
Apple-1筆記本電腦35.5萬美元成交 連殼子都沒有

TAG:和訊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張朋永:北斗+老人健康手環 推進智慧養老
夕陽里的老人
中國南北朝後士族的衰落:崔顥筆下的江畔老人有真實的原型么?
「獵頭族」的老人
西平縣權寨鎮百歲老人宋寶興的健康長壽秘訣
丁良龍:老人與狗
古城老人與老街情結
青藤老人——徐渭
中國南北朝後士族的衰落象徵:崔顥筆下的江畔老人有真實的原型么?
養老院里的藏族姑娘 我在杭州服侍老人忙
偏關最長壽老人,楊家山村的長壽老人張揚!
華裔專家為洛杉磯中國城老人理財支招
【魅力積石山】鄉村與老人
智慧老人文懷沙
耿秀剛老人的「魅力湘西行」
紐西蘭老人和她的」棺材俱樂部
狡黠的齊老人
征服三屆美國總統的金華老人!
德國老人成了狼王
《邊城》、《老人與海》與中西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