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至流水淺又清

夏至流水淺又清

文/泫岐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劉禹錫

早在公元前七世紀,先人就採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立了夏至,因此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可見夏至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的日子,達到了晝長的極致,自此以後北半球白晝逐漸縮短,因而又有俗語說道:「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生活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了著名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是日夏至,盛夏的燥熱緩緩而至,一首遺韻古今的琴曲《流水》,聽那高山流水長,品那清風拂面香,定將帶給你點點涼意。古琴曲《流水》是一首極具表現力的樂曲,充分運用「滾、拂、打、進、退」等指法及上、下滑音,生動地描繪了流水的各種狀態,讓人彷彿置身於林澗山泉之中。

旋律起首之音,時隱時現,猶如置身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繼而轉為清澈的泛音,節奏逐漸明快,「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凝神靜聽行雲流水般的旋律,好似歡泉于山澗鳴響,令人愉悅之情油然而生。隨之旋律開始跌宕起伏、風急浪涌。正如清刊本《琴學叢書?流水》所云:「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而後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若倘佯,時而餘波激石,時而旋洑微漚。曲末流水之聲復起,緩緩收勢,整首樂曲一氣呵成,聽之如同得到了流水的洗滌一般,不禁令人久久沉浸於「洋洋乎,誠古調之希聲者乎」的思緒中。

自古,中國歷代文人皆講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每當文人抑鬱不得志之時,通常選擇由儒入道,將關注點從紛繁的外界拉回到豐富的內心,逍遙隱逸,寄情山水,親近廣闊的大自然。撫琴作為修身養性的方式之一,令歷代文人雅士為之沉醉而解脫釋懷。在這夏至之際,暫停繁忙的腳步,聽一首古琴《流水》,讓神思得到片刻寧靜。這正如嵇康在《琴賦》當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

感謝關注訂閱號「宋大年」。

在公眾號中搜索引號中的三個字,點擊那個頭髮少的胖子,即可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大年 的精彩文章:

TAG:宋大年 |

您可能感興趣

夏至,這山水能送清涼!
夏至日,暑氣生,清香甘冽的新白茶,送來半夏清涼
今日夏至|清熱解暑,這十款湯水輪流喝就夠了
夏至已至,泡一杯白茶清熱消暑
哈爾濱:松花江畔夏至清涼 消夏人流如織
夏至,棋聲清冽
夏至|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夏至吟
至夏至,吃涼麵
最美夏至詩 讓你清涼一夏
夏至日的西瓜冰棒,清涼一夏
夏至賞蓮,靜享清和
夏至:飲食不妨多「吃苦」 溫水洗澡解乏困
谷春茶語▎夏至 可觀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今日夏至
夏至養生:溫補陽,覓清涼
夏至:驟雨驟晴,知了流螢
今日夏至:荷氣夜來雨 百鳥清晝遲
夏枯草——冬至萌苗,夏至乾枯
夏至,且看古人如何度夏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