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正確的方式解讀他人言行

用正確的方式解讀他人言行

微信上看了一篇文章,讀完還是蠻受啟發,索性把自己想到的整理整理,也治治自己偶爾小家子氣的毛病。

話從家最常見的問題入手。

你給某人發了條微信,滿以為他很快就會回復。結果他並沒有回復,等了很久,還是沒有回復,甚至一直沒見回復。你怎麼解釋對方的行為?

過去我的解釋是,人家看見了,可是不想回復,覺得沒必要,有一種被輕慢的不爽感。再碰到事情要發微信的時候,心裡就有些忐忑,有時候是告知事項,索性說不用回復,省的自己惦記要回復。

據說還有人沒看到回復,會覺得對方一定遇到了什麼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推想對方出了事情的概率越高,腎上腺素飆升,心跳加快,越想越著急,恨不得馬上找到對方才罷休。

某天,有一朋友深更半夜發了條簡訊給我,說自己在準備離婚事宜。看到微信的時候,已經快到午夜,我準備睡覺,第二天還有工作,於是想,還是不回復了。估計回復過去,兩個女人可以聊個大半夜。於是就沒回復。

心想我明天有時間有精力了再和她慢慢談吧!第二天忘得一乾二淨,一直到晚上,才想起這事,趕緊回復她,問她情況如何。

兩相對照,不回復微信的原因有很多種。不方便回復,沒看見,不知道怎麼回復所以等理出頭緒再說,覺得事情已經說的很清楚不需要回復。。。。。。

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回復的理由,每條理由對對方來說,都是合情合理或者毫無道理,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清楚。

有沒有發現?你計較對方不回復,對方會覺得你小氣,交往太累。如果對方不回復你立馬陷入被害狂想症,對方會覺得你簡直讓人哭笑不得,太無厘頭。

計較還是不計較?怎麼看待不回復微信這個問題。

得用正確的觀點來解釋對方的行為,而不是自己的觀點。比如我吧,我基本是見微信必回復,恨不得商場品牌銷售員發條微信都會回復的人,以為回復對方的簡訊是必要的基本的禮貌。於是以為別人不回復微信就是在心裡覺得自己不重要,不在乎,不回復微信就是輕慢。

也許問對方,對方會覺得一百個冤枉。

我錯了嗎?我自然錯了。錯在我用自己的觀念來解釋對方的行為。有些人就是看微信不回復的那種,理由是時過境遷根本沒必要回復了,或者我已經知道了,你也一定知道我知道了,為什麼還要麻煩回復呢?

很多誤會,很多不快,來自於我們用來解讀對方的觀念不對,打開對方行為的鑰匙用的不對,怎麼能作出正確的應對呢?

身邊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事情?你只要聽充滿怨恨的雙方解讀對方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就會發現,他們都從自以為合理的角度出發,用自己的觀點解讀對方的行為,得出了讓人無比生恨的結論。

人與人如此不同。因為各自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社會閱歷、個人修為,所以對同一事件有南轅北撤的看法也不奇怪。如果我們只用專屬自己的觀念去看待他人的言行,如何能夠理解他人呢?

記得我有高中同學跟我講,他小時候不喜歡吃芹菜,他老爸覺得他是故意不吃,於是逼著他吃芹菜,看到兒子吃完嘔吐,才相信他不是故意的。

父子之間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關係呢?

可是,我們怎麼知道在解讀他人行為的時候,自己用的是正確的觀念還是自己的觀念呢?我們怎麼才能獲得正確的觀念呢?

我以為首先是對他人足夠信任和尊重。信任對方和自己一樣,是心懷善意的,是願意讓事情往良好方向發展的。

可是我們還是會看不慣對方的言行,或者接受不了對方的言行啊!那就要自己做到多角度多視野,對人性有足夠的認識,對觀念想法認識的要足夠多。如果還不行,要學會接受對方的言行。存在必合理,他人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設想,不代表對方錯了,只代表大家的想法不一樣。要做好理解他人接受他人的準備。

當然要多溝通了。有什麼問題攤在桌面上講,當面說清楚,大家不在背後相互分析相互猜忌。

最後,要多讀書。書中講述了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觀念,如果對人與人的不同有足夠的認識,並堅信自己的觀念未必比別人的對比別人好,應該會避免不少不愉快。

用正確的方式而不是自己的方式解讀他人言行。我在朋友圈敲下這句話用來提醒自己。

不用自己的觀念硬生生解釋他人言行,不對和自己不一致的觀念和行為表示驚詫和鄙夷,只覺得正常。如此以來,自己也好過多了。

每天要接觸那麼多的人,那麼多的資訊,如何解讀它們,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和言行。只有解讀正確,才能過的愉快。

盡量正確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訊網 的精彩文章:

開普勒望遠鏡「癱瘓」前的絕唱:新發現十個「第二地球」候選
七月讚歌 山林子 慧商 自然智慧詩
沈偌楓:好消息―A股四次扣關終成功!
祝賀A股成功納入MSCI!

TAG:和訊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言行——體現出你的修行
從藍色解藥,解讀修正自身言行的重要性
特朗普建議美俄領導人舉行會談 俄方回應: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對話
鄭爽為不當言行道歉後,再次主動承認錯誤:我這麼作,確實該罵
我們的言行看起來不像修行人,主要卡在這裡
莫讓你的言行,使他人退轉道心
做人,別看旁人是非,只觀自己言行,如此便是真君子
「我樂意」時代里什麼叫做「體面」?無論如何,光想著自己的言行就是不行
俄方:只有特朗普言行一致 俄美才能正常對話
正確看待孩子身上的問題,注意自己的言行,尖酸刻薄的話千萬別說
關注軍營主題教育:言行一致,他們講的課更有說服力
你的言行里藏著你的涵養
曾軼可道歉怎麼回事?言行失當接下來可能會停止工作行程!
孩子的哪些言行讓你感動?
判斷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就觀察他對你的「言行舉止」!
想表現出你的優雅嗎?那就控制住你的言行
學習心理學以後可以知道對方有沒有說謊,從對方的言行舉止看透對方嗎?
父母的各方面言行,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請不要打孩子!
如果你的言行對未來有影響,你會怎麼做?
他是張無忌唯一正式的師父,言行古怪卻心地善良,殺千人也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