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稿 燕園二十四時

特稿 燕園二十四時

編者按

古人習慣於把一天劃分為二十四時,每?一時都有著獨特的寓意。它們首尾相銜,周而復始,訴說著晨昏的節律與萬物的變遷。

可是對於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園子來說,晨昏交替顯得太過平常,平常到讓人覺察不出絲毫變化。湖光塔影中,時光緩緩流過,一切似乎都如昨日,但每時每刻都有萬千新故事。

西邊的小路旁,幾輛施工卡車整齊地列為一排,駕駛座上的師傅們半開著窗戶,倚在門邊乘涼。

再過半個小時,等校園裡最後一撥晚歸的學生們從身旁路過返回寢室,他們就將駕駛著隆隆的卡車駛過路旁的一排宿舍樓,開往不遠處的工地。

「師傅我能給你拍張照么?」

「嗨,我們這有什麼好拍的,小夥子我看你是不是沒坐過這種大車,要不要上來過把癮?」

一陣爽快的笑聲後,師傅擦了擦額上的汗,習慣性地望向不遠處的宿舍樓區。那裡,剛剛燈火通明的一座座樓宇正在逐一變暗。熱鬧了一整天的校園漸漸歸於沉寂,一個新的二十四時自此開始。

凌晨一點半,西門外的幾家店鋪依然人聲鼎沸。

燒烤攤旁,幾個豪爽的小夥子正推杯換盞,快意非常。

「等你去了美帝,苟富貴勿相忘啊。」

「好啊,敢不敢打個賭,咱倆誰先掙了一個億,送對方一輛蘭博基尼?」

一陣起鬨聲後是又一次一飲而盡。幾兩下肚,人未醉,心已醉。畢業季的每次擼串,擼掉的都是逝去的青春。要相信,曾經說出的夢想最終都會實現。

後半夜的食街,人潮已逐漸散去,堆滿木棍雜屑的小桌旁,店主在做例行的清掃。旁邊的頤和園路上人行車馬稀,路燈昏黃的光灑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終於有了點夜的味道。

不遠處的暢春新園門口,保安小趙繼續著他「守夜人」的職責。一盞燈,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伴著他度過了這又一個漫漫長夜。

「一個人上夜班會無聊么?」

「當然無聊啊,嗨,不過也習慣了。」

正說著,兩個行人向門口走來——

「您好,北大證件請出示下。」

對於晚歸的學子來說,這句話熟悉得就像是歸家時的問候。而園子門口那盞高懸的明燈,則永遠為刷夜後疲憊的身軀指引著家的方向。

劉阿姨一手拿著半瓶消毒水,另一隻手熟練而仔細地在洗漱台上反覆擦拭。她的身旁放著一隻巨大的黑色垃圾袋,而窗外仍是黎明前最黑的一段夜。

曾幾何時,「?凌晨四點半」這個梗在高校中火了起來。於那些戲謔調笑或真或假的段子之外,劉阿姨,是真真切切見過每個北大?凌晨四點半的人。

只不過,她的視野範圍只限於宿舍樓內,她負責保潔的那三個樓層。

整理洒掃的過程中,不時有起夜的同學張著惺忪的睡眼或急或慢地從她身旁經過。他們彼此似乎都沒有注意到對方的存在,雖然同在一個屋檐下,但晝夜相反的作息與黑白顛倒的清醒時間使得他們於彼此都更像是夢境之外的存在。

做完清掃工作後,劉阿姨洗了洗抹布,提起已經裝滿的垃圾袋,默默地走向了樓里的下一個衛生間。

與保潔師傅們相比,樓長們的生活規律了許多。

每天早上六七點鐘,隨著第一縷朝陽的光輝從成府路射進東門,照向圖書館,45甲的樓長總會準時拉開樓長室的窗帘,攤開報紙,泡一壺清茶,等待著學生們的問詢。

「樓長,我宿舍空調的遙控器壞了,您知道哪裡可以修么?」

「空調遙控器啊,同學你看這樣,你要是急著用呢可以先去淘寶買一個,十幾塊錢也不算貴,願意等兩天的話,月底廠家會來一次,我到時候看能不能幫你要一個。」

收音機里放著一首上了年代的老歌,一旁的樓長笑著說,每天跟學生們在一起,感覺自己好像也變年輕了。

九點五十分的二教,鈴聲響過之後,樓道里響起了窸窸窣窣的整理聲。不一會兒,背著書包拿著電腦的同學們從各個教室門口魚貫而出,剛剛還寂靜無聲的教學樓瞬時變得紛鬧起來。

寬敞明亮的樓梯過道上,同學老師們或行色匆匆,或氣定神閑地走向時間表裡的下一個目的地,一旁的牆壁上,整齊地排列著攝影作品名人畫作,不時引過路人駐足。

這是在任何一所高校里都司空見慣的一幕,對於一個個渴望知識的靈魂來說,也許此刻尚有未解的困惑,也許行走的腳步正因瑣事雜感而艱澀沉重,但只要繼續向前走下去,總會走到下一站。

又一陣鈴聲響起,紛亂的教學樓逐漸安靜下來,講堂上老師們渾厚的聲音重新響起,對於台下的同學們來說,又是嶄新的一課。

民以食為天,食是人間味。

對於這座園子里的人來說,正午的「食」不只代表著美味可口的飯菜,更多時候首先映入腦海的是令人絕望的摩肩接踵與人山人海。

從正午十二點農園二層的樓梯向下俯瞰過的人,也許會對這所學校是如何以區區一半的面積,承載著和隔壁相當的人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在不遠處,家園與康博思的舊址上依舊是荒蕪一片。一代多過一代的新生入校後,面對的是一年少過一年的食堂,與愈發擁擠的校園主幹道。

好在,明年就是百年校慶了,園子裡層出不窮的工地們終歸都有一個可以盼望的工期。

午後的圖書館陽光大廳,明亮耀眼的太陽光透過上方的玻璃穹頂緩緩灑下,天井四周的一切隨之披上了一層柔和而溫暖的光芒,感覺就像是正午時分的古羅馬萬神殿一樣,聖光滿地,蓬蓽生輝。

如果此刻你剛巧從二樓的欄杆旁經過,一低頭就可以看到底樓地板中央那個巨大的穹頂倒影。精巧而規則的圖案結構使這個倒影頗有幾分魔幻的色彩。

博爾赫斯曾說,天堂應是圖書館的模樣。再過一個月,當那些身著學位服的孩子們陸陸續續來到這裡,或輕鬆或搞怪地躺在這片倒影中央時,他們望向穹頂的目光里不知是否會包含類似的遐想。

幾聲快門在身旁響起,地板上的倒影被定格下來,穹頂外的那片藍天也隨之進入了多少人永恆的夢裡。

下午四點,靜園的一片樹蔭下,一群人圍坐在一起,聽著坐在中間的男生且彈且唱。

作為這座園子南半邊最大的一塊綠地,這片草坪曾安放過幾代學生青春的記憶與情懷。雖然一度看似將隨著園子里的許多老建築一起逝去,但慶幸的是,三年之後這裡依然草木蔥鬱,一如往昔。

草坪兩邊,是修繕後的靜園六院。茂盛的爬山虎爬滿了斑駁的院牆,每道刻痕都訴說著歷史的故事,重新粉刷後的舊式紅門虛掩著,每一扇,推開都是另一番洞天。

任世界風起雲湧,此處惟願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補好最後一個車胎後,藺師傅舒了口氣,在一旁同學的道謝聲中起身開始收拾周圍散落的工具。

「一般夏天都要待到八點半左右吧,冬天有時候會早些,不過也得等天黑下來以後。」

師傅說著擦了擦額上的汗。他自06年來到北大,在圖書館南門外搭起自己的修車鋪,一待就是整整十一年。十一年裡,他平均每天吃兩頓飯。他說他喜歡校園裡單純禮貌的氣息,同學們也一直待他很好。同時他也略微有點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從共享單車興起之後,修車的生意不如以前了。

「看今年冬天吧,看看能不能熬過去。」

說話間,鈴聲響起,又一輛車子停在攤邊。

「師傅能麻煩幫我換個剎車么?」

藺師傅放下剛剛拿起的水杯,從整理好的工具里取出兩樣,又一次起身向車邊走去。

不知從何時起,「夜跑」似乎成為了園子里新的風尚。

探照燈般的白光下,動感的樂曲聲中,晚間課程結束後的五四操場上充滿了健步如飛的身影。這座平日多以文藝氣息為主的園子,在此刻盡顯出青春與活力的一面。

相隔數百米外的地下,康美樂健身房裡此時同樣燈火通明,人流涌動。女生們隨著充滿節奏的旋律奮力跳操,不遠處的器械區里,男生們正手持啞鈴揮汗如雨。

晚班巡場的陳教練小心地避開正在做動作的同學,將散落地上的啞鈴器械拾起歸位,並不時對動作不標準的同學作耐心而細緻地指導。多年的堅持鍛煉給了他令常人艷羨的健美體型,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工作使他目光堅定,笑容自然而充滿自信。

「這些年感覺社會上對健身越來越重視了,我們這邊每年新來的同學也越來越多...」

「好事情啊,有了健康的體魄同學們才能更好地投入學業中。」

隨著廣播音樂的響起,場內的同學們逐漸散去。忙碌的一天過後,終於又該回到宿舍了,這一晚,想必將是一夜好眠。

西邊的一排宿舍樓里,同學們正在做休息前最後的洗漱。而樓外的不遠處,一排卡車已經載滿裝好,做好了整夜施工的準備。

燕園裡的故事在歷經二十四時後,終於又回到了起點。

黑夜裡一道無聲的號令後,樓內的燈光紛紛熄滅。園子里又一個平凡而充滿故事的日子結束了。

下一個二十四時里,不知道又會有哪些新故事發生。

晚安,燕園。

記者:施晨

撰稿:施晨

編輯:鄭思琳

排版:秦躍磊

圖二來自網路,其餘來自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大學 的精彩文章:

融數之魅——信息管理系舉辦第35期情報科學讀書沙龍
物理學院喬賓課題組在《物理評論快報》發文提出激光光壓離子加速動態致穩新方案
劉穎研究員獲得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授予的國際研究學者稱號
2016-2017年度北大劇星風采大賽
謝友蘇畫展將於26日在北大開幕

TAG:北京大學 |

您可能感興趣

《鷓鴣天×青春賦》——五四青年節特稿
特稿 | 李雙陽 · 棲虹四十變法
汶川地震十周年,這七篇特稿值得一讀
莫曉霞:六月飄粽香 記憶河池·端午特稿
讀友專欄 | 蘇林:說不盡的女人——三八節特稿
【特稿】控帶山河 龍城美譽 ---欣賞《太原建城二千五百年紀念》
汾陽人的春節 特稿
球商歐洲杯特稿「火與劍」 波烏兩國「兄弟情」
特稿 | 董水榮:說說「五屆蘭亭獎」的那些舊賬
特稿∣木棍上的舞蹈
中國婚禮 特稿
特稿 黃章不開張
特稿丨「逃離」東京
特稿|黃章不開張
中國軍網特稿:回首汶川,十年巨變
名家特稿?吉羊
名家特稿?玫瑰即使不叫玫瑰
博鰲特稿 旭輝規模弧度
特稿|清華晶元往事
特稿 永遠的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