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腐朽的清朝也曾與時俱進,電報也可作為聖旨

腐朽的清朝也曾與時俱進,電報也可作為聖旨

聖旨,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只要是古裝片,一般都會有宣旨的橋段:一個太監拖著長腔,聖旨到,XXX接旨,然後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BALABALABALA,欽此。然後跪著的人接旨,謝主隆恩,然後完成了整個宣旨的過程,這已經成為我們腦海里對於聖旨的固定的場景。

雖說對聖旨並不陌生,但是對於聖旨的規定和樣式還是不了解的,我們先來科普下:

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

也就是說聖旨並不是都一樣的,不同人的聖旨規格和樣式也不一樣,官員品級越高規格也就越高,在宣旨的時候也就能很好的區別,另外為了防止假傳聖旨,聖旨也有防偽措施。

在過去,由於交通不發達,人們的溝通也變得很長,有時候宣旨可能要三四個月才能到達,由於古代世界生活都很慢,所以雖然效率很低,但是也只能這樣進行。

到了清朝,世界不一樣了,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世界在慢慢變小,溝通正在變得越來越便捷,而聖旨或者驛站這樣的效率低下的通訊方式,已經不適合龐大的清帝國。

雖說清朝很腐朽,但是好歹晚期也有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因此清朝末年還是上了很多先進的東西,比如當時的北洋水師就是亞洲第一的海軍。而對於通訊,清朝也沒有完全拒絕。

光緒五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天津與大沽海口炮台之間架設電線,試通電報,這是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電報線路。接著又開通了津滬電報線路,並在天津設立電報總局。直到光緒十年才相繼完成了全國主要線路的鋪設。 清朝從電報開通到電報立檔,在到電報等同於正式公文,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清朝政府開設電報以後,許多軍國政要的處理開始逐漸使用電報,但當時並不把電報看作正式公文,稱為"抄電",所以電報不入檔案,一些政務電報多為官員自己保存。這個時候傳達的多是一些通知和通告全國的事情,但是由於電報的方面和快捷,很多機要的內容也開始用電報傳達,這才被朝廷重視,至於電報作為政府正式公文則始於戊戌變法。

正式看到了電報的快捷和便利以及保密性,清朝開始考慮將聖旨用電報傳達。

據《清會典》記載:總理衙門規定,凡因緊急。公事皇帝下達諭旨或督撫上奏都可使用電報。光緒二十四年維新變法時,為提高政務效率,清政府正式令:"嗣後明降諭旨,均著由電報局。這些是有線電報的開始。 由電報局電知各省,電知各省,該督撫即行遵照辦理,毋庸專侯部文」這就是說,各省督撫接到電報後就可遵照辦理,不必等待公文。自此,才明確規定電報與公文具有例等效用。

電報作為當時新產生的文檔種類,最突出巾的特點是文字簡短:在清代上百個文書種類里、電報最為簡捷精練,字數多的三五百個字、少的只有十餘字,甚至更少。沒有了什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之類的套話,怎麼簡單怎麼來,例如,光緒十年閏五月二十七日北洋大臣李鴻章發給總理衙門的電報:「密廿六幼樵電告閩河口來法兵船三隻鴻沁」,全文共有18字。光緒十一年十月二十五齣使英國大臣曾紀澤發給總理衙門的電報「密應聞緬王降英有」,全文只有8字。電報稿的結構很像書信、便條,通常比書信便條更為簡便,如稱呼、提稱語、末啟辭等常被省略,署名、時間也都簡化。

不過這個時候的與時俱進已經晚了,雖說清朝末年有了近代化,也無法避免滅亡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九子奪嫡中有個阿哥是個有語言天賦的人,曾用拉丁文字拼寫滿文
本是三國英雄,他卻被後人誤解了千餘年
為什麼妖怪們總也吃不到唐僧肉?
史馬話西遊:一句「王莽篡漢」,竟被悟空過度解讀?
全唐詩收錄了一個「妓女」的五首詩,看完絕對欲罷不能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您可能感興趣

事業和學業齊頭並進,宋祖兒北電報道網劇也即將上映你期待么?
讓李宗仁反敗為勝的電報,卻是一漢奸所發,背後原因讓所有人感動
冒死發送的求和電報無人回復,傅作義還有其他路可走嗎?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電報的發明者竟然是一個搞美術的
讓蔣介石懊悔一輩子的事,竟不是敗退台灣,而是忽略了一封絕密電報……
戴笠死前曾給蔣介石發電報,蔣介石細讀後沉默許久,始終不明其意
張作霖曾發給張學良的一份電報,為何讓他羞愧難當?
林徽因給徐志摩發平安電報,並非深情牽掛,或是寂寞時候的撩撥
李大釗被捕後,張作霖舉棋不定,卻因為一封電報決定立刻處死
左宗棠是被誰打敗的?讓你意想不到,竟然是「電報」
特朗普怒了,再也不見英國大使!機密電報被泄,實際是有人挖坑?
我軍電報被日軍截獲,字全都認識,但是他們就是不知道什麼意思
蔣介石的電報並非聖旨,但上面有這3個字的,下屬一定辦
中國竟用這種方法給電報加密,不僅敵人看不懂,自己人都一頭霧水
斯大林死後,他十分難過卻只發電報哀悼,為何不去蘇聯呢?
電報顛覆了通訊模式,但清政府的愚昧導致了「馬送電報」的奇觀
蔣介石要殺張學良,看到此人一封電報,立刻改變了決定,她是誰?
黃百韜兵敗自殺,蔣介石收到請功電報,明知是假的為何下令嘉獎?
黃百韜兵敗自殺,蔣介石竟收到一請功電報,明知假的卻下令嘉獎
日軍曾截獲我軍絕密電報,字都認識卻讀不懂!或許你看了也能懵